华西牛
搜索文档
“十四五”,我们见证这些硬核突破|从粒粒良种,到仓廪充盈
人民日报海外版· 2025-11-04 15:41
作为全国再生稻的重要产地,四川省自贡市富顺县再生稻种植面积超40万亩。近年来,当地推 广"中稻+再生稻"生产模式,选育"甬优4949"等高产突破性品种,在水稻增产上取得新突破。前不久, 富顺县水稻百亩超高产攻关片进行实割实测,再生稻亩产达到494.81公斤,加上此前测产中稻亩产 807.13公斤,合计亩产突破1300公斤。 "这茬稻子收得好,不仅亩产增了,每斤还能多卖些钱。"聊起今年的粮食收成,富顺县龙万乡五余 村粮农幸享芳挺满意,"新品种稻子穗粒多,长得壮实、带劲。" 中国有句农谚:"籽种好,一半谷"。 "十四五"时期,中国深入实施种业振兴行动,选育出优质高产水稻、节水抗病小麦、机收籽粒玉 米、高油高产大豆等急需品种,农作物自主选育品种面积占比超过95%。自主培育的白羽肉鸡、华西 牛、南美白对虾等品种打破国外垄断,市场占有率持续提升。培育出综合性状优良、风味香甜的西瓜、 番茄、苹果等新品种,让越来越多水果吃起来更美味。五年来,打好种业翻身仗迈出坚实步伐,优质高 效的"中国种",让中国人的粮袋、果篮、肉库更加充实、丰富。 第32届中国杨凌农业高新科技成果博览会日前在陕西举行。图为观众在会上参观了解作物种子。 ...
农作物自主选育品种占比超95%,多个品种打破国外种源依赖——从粒粒良种,到仓廪充盈
人民日报海外版· 2025-11-04 15:40
中国有句农谚:"籽种好,一半谷"。 "十四五"时期,中国深入实施种业振兴行动,选育出优质高产水稻、节水抗病小麦、机收籽粒玉米、高 油高产大豆等急需品种,农作物自主选育品种面积占比超过95%。自主培育的白羽肉鸡、华西牛、南美 白对虾等品种打破国外垄断,市场占有率持续提升。培育出综合性状优良、风味香甜的西瓜、番茄、苹 果等新品种,让越来越多水果吃起来更美味。五年来,打好种业翻身仗迈出坚实步伐,优质高效的"中 国种",让中国人的粮袋、果篮、肉库更加充实、丰富。 主要口粮一批突破性品种育成 小麦是另一大口粮,占全年粮食产量20%左右。在小麦生产中,赤霉病极大影响着整体产量。其中,江 淮、黄淮等麦区是赤霉病常发重发区,每年需防控面积超3亿亩次。 "十四五"时期,在农业生物育种重大专项支持下,抗赤霉病小麦新品种"扬麦53"成功育成。该品种的育 成单位江苏里下河地区农科所小麦研究室主任高德荣说,"扬麦53"是聚合多个抗病基因育成的抗赤霉病 小麦新品种,生产试验中较对照品种增产10.13%,实现了抗赤霉病、抗白粉病与高产优质的协同提 升,标志着我国在小麦抗赤霉病育种领域取得重要进展。 农业农村部有关负责人介绍,近年来,中国审 ...
我国种业振兴行动取得一批标志性成果 农作物自主选育品种占比超过95%
央视网· 2025-10-26 10:28
种业振兴行动成果概述 - 我国启动种业振兴行动以来已取得一批标志性成果,农作物自主选育品种占比超过95% [1] 种质资源基础 - 基本摸清全国农业种质资源家底,长期保存农作物种质资源58万份、畜禽种质资源140万份、水产种质资源14万份,资源总量居世界第一 [1] - 大豆、玉米资源基因型鉴定全部完成 [1] 关键技术品种突破 - 通过实施种源关键核心技术攻关等重大专项,选育出优质高产水稻、节水抗病小麦、机收籽粒玉米、高油高产大豆等急需品种 [1] - 自主培育的白羽肉鸡、华西牛、南美白对虾等品种市场占有率持续提升 [1] 种源安全保障水平 - 中央财政五年累计安排100亿元支持制种大县现代化水平提升 [1] - 国家级种业基地供种保障率由2021年的70%提高到78% [1] - 遴选出270家优势企业构建国家种业企业阵型,市场竞争力明显增强 [1]
我国种业振兴行动取得一批标志性成果
央视网· 2025-10-25 19:56
我国种业振兴行动启动以来,种质资源基础加快打牢。基本摸清全国农业种质资源家底,目前,长期保 存农作物、畜禽、水产种质资源分别为58万份、140万份和14万份,资源总量居世界第一。大豆、玉米 资源基因型鉴定全部完成。 与此同时,我国种源安全保障水平有效提升。中央财政五年累计安排100亿元,支持制种大县现代化水 平提升,国家级种业基地供种保障率由2021年的70%提高到78%,并遴选出270家优势企业构建了国家 种业企业阵型,分类施策精准扶持,市场竞争力明显增强。 央视网消息(新闻联播):记者从农业农村部了解到,我国启动种业振兴行动以来,目前已取得一批标 志性成果,农作物自主选育品种占比超过95%。 一批关键技术品种也取得突破。通过实施种源关键核心技术攻关等重大专项,选育出优质高产水稻、节 水抗病小麦、机收籽粒玉米、高油高产大豆等急需品种,做到了"中国粮"主要用"中国种"。自主培育的 白羽肉鸡、华西牛、南美白对虾等品种市场占有率持续提升。 ...
(乡村行·看振兴)锡林郭勒草原牧民的“少养精养”计划
中国新闻网· 2025-09-30 20:22
同年,他注册成立家庭牧场,自学冷配技术和饲料配比,开始改良之路。同时,他还结合牛群长势和市 场需求反复调整饲养模式。2019年,他家的牛群被认定为盟级西门塔尔牛核心群,规模也扩至百头。 效益稳增,但问题随之而来。百头牛的食量让自家草场"喘不过气"。经过深思熟虑和市场调研,额尔敦 苏和决定第二次养殖转型。"养华西牛,少养精养,保护草场。换品种虽然风险大,但我还是想试试。" (乡村行·看振兴)锡林郭勒草原牧民的"少养精养"计划 中新网锡林郭勒9月30日电 题:锡林郭勒草原牧民的"少养精养"计划 作者 奥蓝 敖特根其木格 "3万!这牛犊刚出栏,就被客户抢着订走了!"眼下正是草原牲畜出栏季,额尔敦苏和指着牛圈里的牛 犊,眉眼间满是自豪。在内蒙古自治区锡林郭勒盟锡林浩特市巴彦宝拉格苏木,这位牧民早不拼养殖数 量,而是靠"少养精养"闯出了新路子。 这头小牛犊是华西牛,是我国首个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肉牛品种。该品种由中国农业科学院北京畜 牧兽医研究所联合多家机构经历43年攻关培育,2021年通过国家审定。 "国产良种"华西牛适应北方草原的气候,比进口品种更耐粗饲。这也是额尔敦苏和敢"换种"的底气之 一。如今,他家的牛棚里 ...
中国农业科技创新整体水平已进入世界第一方阵
中国新闻网· 2025-09-16 17:08
中国农业科技创新整体水平已进入世界第一方阵 中新社北京9月16日电 (记者 王梦瑶)中国农业农村部副部长张兴旺16日在北京表示,中国农业科技创新 整体水平现在已经进入世界第一方阵。 来源:中国新闻网 编辑:王永乐 广告等商务合作,请点击这里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中新经纬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 关注中新经纬微信公众号(微信搜索"中新经纬"或"jwview"),看更多精彩财经资讯。 当天,国新办召开新闻发布会,张兴旺在介绍过去五年推进农业科技创新突破时表示,建设农业强国, 利器在科技。 他介绍,过去五年,中国农业领域关键核心技术实现较快突破。育成了一批生产急需的重大品种,选育 出优质高产水稻、节水抗病小麦、机收籽粒玉米、高油高产大豆等急需品种,农作物自主选育品种面积 占比超过95%,做到了"中国粮"主要用"中国种"。自主培育的白羽肉鸡、华西牛、南美白对虾等品种打 破国外垄断,市场占有率持续提升。研制出一批先进适用农机,大马力拖拉机、打包采棉机、大喂入量 谷物联合收割机、精量播种机等都成功部署到生产一线,丘陵山地拖拉机研制成功,并加快推广应用。 ...
我国农业科技创新整体水平已进入世界第一方阵
中国新闻网· 2025-09-16 13:38
农业科技创新整体水平 - 我国农业科技创新整体水平已进入世界第一方阵 [1] 农业科技创新体系 - 农业科技创新体系整体效能显著提升 已建成从中央到地方较为完备的农业科技创新体系 拥有农业科研院校800多家 科研人员12万多人 [2] - 分类建强农业战略科技力量 加快建立有组织 体系化的攻关机制 [2] 关键核心技术突破 - 攻克一批底盘技术 挖掘出调控作物产量和品质 动物高繁等具有重大应用价值的新基因 创制土壤养分预测 动物行为监测等自主产权专用传感器 [2] - 育成一批生产急需的重大品种 选育出优质高产水稻 节水抗病小麦 机收籽粒玉米 高油高产大豆等 农作物自主选育品种面积占比超过95% [2] - 自主培育白羽肉鸡 华西牛 南美白对虾等品种打破国外垄断 市场占有率持续提升 [2] - 研制出一批先进适用农机 大马力拖拉机 打包采棉机 大喂入量谷物联合收割机 精量播种机等成功部署生产一线 丘陵山地拖拉机研制成功并加快推广应用 [2] 企业主导的产学研融合 - 大力培育农业领域科技领军企业 以重大项目为牵引引导企业深度开展科技创新 在研国家农业科技项目中参与企业超过1000家 占参与单位总数51% [3] - 加快推动实施百家龙头型引领 千家高速成长型争流 万家潜力型竞发的"百千万"农业科技企业培育工程 支持企业牵头成立创新联合体 [3] 农业科技成果应用 - 健全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体系 拥有40多万基层农技推广人员活跃在一线 综合运用科技特派员 科技小院 专家大院等多元服务模式 [3] - 围绕水稻 小麦 生猪 奶牛等主导产业建成50个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 提供覆盖全产业链的科技创新服务 [3] - 每年遴选推介农业主导品种 主推技术和重大引领性技术300项 为农业生产者提供可选择 定制化的技术清单 [3]
我国自主培育的华西牛市场占有率超过20%
新华网· 2025-08-12 14:09
华西牛品种发展 - 华西牛市场占有率超过20% [1] - 华西牛是我国首个具有国际竞争力的自主培育肉牛新品种 [1] - 华西牛打破肉牛核心种源依赖进口局面 [1] 拍卖会交易情况 - 拍卖会成交种公牛62头 总拍卖额1671.5万元 [1] - 华西牛成交49头 拍卖金额1367.5万元 [1] - 共73头优质种公牛参加竞拍 [1] 肉牛产业现状 - 2024年牛肉产量达779万吨 占肉类总产量8.1% [1] - 全国年出栏50头以上规模养殖比重接近50% [1] - 牛肉消费市场呈增长态势 [1] 产业发展方向 - 需要健全育种推广应用体制机制 [2] - 强化协同创新稳基础产能强种源支撑 [2] - 促进肉牛产业全链升级高质量发展 [2]
我国自主培育的肉牛品种加快推广 助力产业发展
央视网· 2025-07-25 16:10
华西牛品种发展 - 华西牛是我国自主培育的肉牛新品种,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平均育肥期日增重1.36公斤,屠宰率62.4%,净肉率53.9%,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3] - 华西牛市场份额稳步提升,进入2023年农业主导品种目录,推广范围加速推进 [1] - 华西牛冻精已改良肉牛700万头以上,平均每头牛可增加农牧民收入1000元以上,直接经济效益达70亿元 [3] 养殖效益与推广情况 - 内蒙古锡林郭勒盟乌拉盖管理区养殖户姚双福存栏200头华西牛,此前主要养殖本地蒙古牛和进口西门塔尔牛,2021年起转向华西牛 [4] - 当地华西牛养殖规模近4年年均增长6%,政策和技术层面加大扶持力度,包括技术指导和品种推广 [6] 行业挑战与未来方向 - 华西牛国家审定仅4年,需提高市场认可度以替代百年育种历史的进口品种(如西门塔尔牛) [6] - 需完善和创新技术体系,强化种群选育,持续提升生产性能和竞争力 [6]
“跟跑”→“并跑”!中国肉牛育种技术跑出“加速度”
央视网· 2025-07-03 04:14
畜禽种业重要性 - 畜禽良种对畜牧业发展的贡献率超过40% [1] - 肉牛种业是肉牛产业的"芯片",培育自主知识产权品种可打破国外垄断并保障产业健康发展 [1] 肉牛育种技术进展 - 内蒙古通辽育种企业通过胚胎移植技术提升胚胎利用率 [3] - 肉牛智能化育种采用计算机视觉自动化性能测定系统,结合基因组数据库提升遗传评估准确性 [3] - 基因组选择和基因编辑技术使肉牛育种领域部分反超发达国家,自主知识产权基因检测芯片市场占有率超85% [7] 自主品种培育成果 - 2021年培育出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华西牛,日增重、屠宰率、净肉率达国际先进水平 [5] - 华西牛种群从6省推广至12省,2023年底育种群达1.73万头,冻精销售占全国20% [5] 育种体系与平台建设 - 国家肉牛遗传评估中心收集32个品种100余万条数据,实现常规遗传评估及软硬件国产化替代 [7] - 畜禽种业形成"地方品种+生物育种+产业需求"三位一体格局,完善"保种-选育-推广"全链条 [7] 未来发展方向 - 计划建立全球畜禽遗传资源共享平台,建设世界最大单体国家畜禽种质资源库 [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