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西牛

搜索文档
中国农业科技创新整体水平已进入世界第一方阵
中国新闻网· 2025-09-16 17:08
中国农业科技创新整体水平已进入世界第一方阵 中新社北京9月16日电 (记者 王梦瑶)中国农业农村部副部长张兴旺16日在北京表示,中国农业科技创新 整体水平现在已经进入世界第一方阵。 来源:中国新闻网 编辑:王永乐 广告等商务合作,请点击这里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中新经纬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 关注中新经纬微信公众号(微信搜索"中新经纬"或"jwview"),看更多精彩财经资讯。 当天,国新办召开新闻发布会,张兴旺在介绍过去五年推进农业科技创新突破时表示,建设农业强国, 利器在科技。 他介绍,过去五年,中国农业领域关键核心技术实现较快突破。育成了一批生产急需的重大品种,选育 出优质高产水稻、节水抗病小麦、机收籽粒玉米、高油高产大豆等急需品种,农作物自主选育品种面积 占比超过95%,做到了"中国粮"主要用"中国种"。自主培育的白羽肉鸡、华西牛、南美白对虾等品种打 破国外垄断,市场占有率持续提升。研制出一批先进适用农机,大马力拖拉机、打包采棉机、大喂入量 谷物联合收割机、精量播种机等都成功部署到生产一线,丘陵山地拖拉机研制成功,并加快推广应用。 ...
我国农业科技创新整体水平已进入世界第一方阵
中国新闻网· 2025-09-16 13:38
二是关键核心技术实现较快突破。主要体现为"三个一":攻克了一批底盘技术,挖掘出调控作物产量和 品质、动物高繁等具有重大应用价值的新基因,创制了土壤养分预测、动物行为监测等自主产权专用传 感器。育成了一批生产急需的重大品种,选育出优质高产水稻、节水抗病小麦、机收籽粒玉米、高油高 产大豆等急需品种,农作物自主选育品种面积占比超过了95%,做到了"中国粮"主要用"中国种"。自主 培育的白羽肉鸡、华西牛、南美白对虾等品种打破国外垄断,市场占有率持续提升。研制出一批先进适 用农机,大马力拖拉机、打包采棉机、大喂入量谷物联合收割机、精量播种机等都成功部署到生产一线 了,丘陵山地拖拉机研制成功,并加快推广应用。 三是企业主导的产学研深度融合稳步推进。大力培育农业领域的科技领军企业,以重大项目为牵引,实 际上是发挥新型举国体制优势,以重大项目为牵引,引导企业深度开展科技创新,目前在研的国家农业 科技项目中,参与的企业超过了1000家,占参与单位总数的51%,超过一半了。正在加快推动实施百家 龙头型引领、千家高速成长型争流、万家潜力型竞发的"百千万"农业科技企业培育工程,支持企业牵头 成立创新联合体,就是要把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 ...
我国自主培育的华西牛市场占有率超过20%
新华网· 2025-08-12 14:09
华西牛品种发展 - 华西牛市场占有率超过20% [1] - 华西牛是我国首个具有国际竞争力的自主培育肉牛新品种 [1] - 华西牛打破肉牛核心种源依赖进口局面 [1] 拍卖会交易情况 - 拍卖会成交种公牛62头 总拍卖额1671.5万元 [1] - 华西牛成交49头 拍卖金额1367.5万元 [1] - 共73头优质种公牛参加竞拍 [1] 肉牛产业现状 - 2024年牛肉产量达779万吨 占肉类总产量8.1% [1] - 全国年出栏50头以上规模养殖比重接近50% [1] - 牛肉消费市场呈增长态势 [1] 产业发展方向 - 需要健全育种推广应用体制机制 [2] - 强化协同创新稳基础产能强种源支撑 [2] - 促进肉牛产业全链升级高质量发展 [2]
我国自主培育的肉牛品种加快推广 助力产业发展
央视网· 2025-07-25 16:10
华西牛品种发展 - 华西牛是我国自主培育的肉牛新品种,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平均育肥期日增重1.36公斤,屠宰率62.4%,净肉率53.9%,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3] - 华西牛市场份额稳步提升,进入2023年农业主导品种目录,推广范围加速推进 [1] - 华西牛冻精已改良肉牛700万头以上,平均每头牛可增加农牧民收入1000元以上,直接经济效益达70亿元 [3] 养殖效益与推广情况 - 内蒙古锡林郭勒盟乌拉盖管理区养殖户姚双福存栏200头华西牛,此前主要养殖本地蒙古牛和进口西门塔尔牛,2021年起转向华西牛 [4] - 当地华西牛养殖规模近4年年均增长6%,政策和技术层面加大扶持力度,包括技术指导和品种推广 [6] 行业挑战与未来方向 - 华西牛国家审定仅4年,需提高市场认可度以替代百年育种历史的进口品种(如西门塔尔牛) [6] - 需完善和创新技术体系,强化种群选育,持续提升生产性能和竞争力 [6]
“跟跑”→“并跑”!中国肉牛育种技术跑出“加速度”
央视网· 2025-07-03 04:14
畜禽种业重要性 - 畜禽良种对畜牧业发展的贡献率超过40% [1] - 肉牛种业是肉牛产业的"芯片",培育自主知识产权品种可打破国外垄断并保障产业健康发展 [1] 肉牛育种技术进展 - 内蒙古通辽育种企业通过胚胎移植技术提升胚胎利用率 [3] - 肉牛智能化育种采用计算机视觉自动化性能测定系统,结合基因组数据库提升遗传评估准确性 [3] - 基因组选择和基因编辑技术使肉牛育种领域部分反超发达国家,自主知识产权基因检测芯片市场占有率超85% [7] 自主品种培育成果 - 2021年培育出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华西牛,日增重、屠宰率、净肉率达国际先进水平 [5] - 华西牛种群从6省推广至12省,2023年底育种群达1.73万头,冻精销售占全国20% [5] 育种体系与平台建设 - 国家肉牛遗传评估中心收集32个品种100余万条数据,实现常规遗传评估及软硬件国产化替代 [7] - 畜禽种业形成"地方品种+生物育种+产业需求"三位一体格局,完善"保种-选育-推广"全链条 [7] 未来发展方向 - 计划建立全球畜禽遗传资源共享平台,建设世界最大单体国家畜禽种质资源库 [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