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耗材
搜索文档
拟募资355亿!全球医疗巨头正式提交IPO
思宇MedTech· 2025-10-29 10:30
上市基本信息 - 美国医疗用品巨头Medline Industries于2025年10月28日正式向SEC递交招股文件,计划在纳斯达克上市,股票代码为"MDLN" [2] - 此次IPO募资额预计高达50亿美元(约合人民币355亿元),潜在估值可达500亿美元,有望成为今年规模最大、最具信号意义的医疗健康类IPO [2] - 若按500亿美元估值计算,Medline将成为继强生、雅培、美敦力之后医疗器械领域估值最高的上市公司之一 [2] 公司历史与业务概况 - 公司起源可追溯至1910年,1966年由James与Jon Mills兄弟正式创立Medline,从医疗服饰逐步扩展至手术器械、防护耗材等数十万种产品 [6] - 截至2025年上半年,公司报告净销售额135.3亿美元,同比增长9.7%;净利润6.55亿美元,较去年同期的5.87亿美元有所上升 [6] - 业务覆盖全球超过125个国家的医院、诊所与长期护理机构,在北美地区与Cardinal Health、Owens & Minor共同构成医院耗材供应的"三大体系" [6] 资本运作与IPO细节 - 2021年黑石集团、凯雷投资集团与Hellman & Friedman以340亿美元收购Medline控股权,为当时全球医疗行业规模最大的杠杆并购案 [7] - 若按500亿美元估值计算,三大私募基金潜在账面收益将超过40% [7] - 美银证券、高盛、摩根士丹利与摩根大通将担任此次发行的联席主承销商,预计2025年第四季度完成上市 [7] 供应链与运营特点 - 公司具备全链路控制能力,从原材料加工、模具生产到医院终端分销几乎实现垂直整合 [10] - 收入结构高度分散,不依赖单一产品或技术创新,依靠全球稳定的医疗需求具备稳健性 [10] - 约8%的产品成本来自中国制造,2024年因贸易壁垒与运费波动面临利润压力,但墨西哥与东南亚的产能布局已具备弹性 [7] 行业意义与资本趋势 - IPO被视为美国资本市场"回暖"的象征性事件,在经历近三年低迷期后医疗板块迎来首个体量级回归 [2] - 反映资本逻辑从"高技术创新"向"供应链与基础制造能力"战略价值的回流,Medline代表"医疗基础设施"型资产的重新定价 [9] - 公司近10%的营收增长表明基础制造端的效率与规模优势仍是医疗系统的底层支撑,供应链资产价值正在被重新发现 [11] 战略布局与产业影响 - 公司持续将生产布局向北美和东南亚转移,"近岸制造"策略与美国医疗供应链安全战略高度契合 [12] - 对全球医疗产业具有参照意义,提醒市场核心竞争力不仅在产品创新,更在系统性供给能力 [13] - 此次IPO若顺利完成,或将成为医疗器械行业资本信心重建的标志性事件,带动制造类与分销类企业重新审视上市节奏 [16]
重磅IPO!11月上市,估值直指500亿美元
思宇MedTech· 2025-09-26 15:08
IPO基本信息 - 计划最早于10月向SEC提交IPO申请,可能于11月择机上市 [1] - 预计筹资40亿至50亿美元,公司整体估值有望达到500亿美元,或成为2025年医疗器械领域规模最大的IPO [1] - 承销团队由高盛和摩根士丹利领衔,摩根大通与美国银行也在名单之列 [1] 上市动因 - 宏观环境趋稳,美联储释放降息预期,全球融资环境显著改善,医疗健康赛道受机构资金追捧 [3] - 贸易摩擦阶段性缓和,关税政策出现边际放松,公司跨国供应链压力有所缓解 [3] - 医疗需求长期增长,产品线覆盖面广、刚需属性强,疫情后医疗供应链“常态化安全”成为共识 [3] - 为全球供应链战略提供资本支持,进一步加码国际化布局 [9][11] 公司业务与产业地位 - 业务覆盖制造、分销和医疗服务三个环节,产品组合超过33.5万种,其中19万种为自有品牌 [6] - 采用“制造+分销”的混合模式,在全球设有27个生产基地,确保关键耗材自主可控 [6][8] - 美国超过70%的医院采购过其产品,具备横跨125个国家的供应网络 [8] - 通过医疗物流、临床支持和供应链优化方案提升客户粘性 [8] 财务表现 - 2024年公司实现营收255亿美元,同比增长10% [7] - 过去六十年公司连续实现双位数增长 [7] - 2025年第二季度营收约92.3亿美元,毛利率提升至28% [7] - EBITDA增速保持在20%左右,全年调整后EBITDA预期达到38亿美元 [7] 全球战略与数字化转型 - 在北美投资智能仓储和自动化配送中心,以满足准时交付和降本增效需求 [16] - 在欧洲加大德国、法国的销售与仓储投入,对冲Brexit不确定性 [16] - 将中国、东南亚视为未来增长关键区域,通过区域合作伙伴和数字化平台渗透 [16] - 大力推进数字化战略,包括智能仓储系统、医疗电商平台和数据驱动的采购决策 [13][17] - 数字化被视为未来十年的新增长引擎,IPO募资将支持其在软件、IT和AI领域的投入 [13] 行业比较与市场意义 - 与Cardinal Health(市值约200亿美元)和McKesson(市值约640亿美元)相比,公司兼具制造与分销优势,市场愿意给予更高估值倍数 [12] - 若IPO成功,公司市值或将跻身全球医疗器械公司前五 [12] - 公司上市被视为医疗供应链资本化趋势的注脚,是行业转型与升级的标志性事件 [14][18] - 在2025年IPO市场复苏背景下,其成功与否将影响投资者对后续医疗健康IPO的信心 [17]
估值500亿美元!年度最大医疗器械IPO重启进程
思宇MedTech· 2025-09-15 12:09
公司上市进程 - 重新提交IPO招股说明书草案 更新2025年第二季度财务数据 [2] - 估值有望超过500亿美元 预计筹资规模40亿至50亿美元 [2] - 原定2025年上半年上市 因贸易局势波动和关税成本上升推迟计划 [3][6] - 董事会讨论最终发行时间 可能选择2025年末或延后至2026年初 [5][6] 财务表现 - 2025年第二季度调整后收益935亿美元 [5][6] - 全年EBITDA预期38亿美元 同比增长约20% [5] - 2025年第二季度营收92.3亿美元 同比增长4% 连续六个季度正增长 [8] - 毛利率提升至28% [8] 业务规模与市场地位 - 全球第四大医疗器械公司 产品涵盖55万余种临床解决方案 [7] - 在全球125多个国家和地区设有销售网络和生产基地 [7] - 美国超过70%的医院采购其产品 手术防护用品年使用量超800万次 [7] 并购战略 - 2019年以1.675亿美元收购AngioDynamics的Namic流体管理业务 [8] - 以2900万美元收购ConvaTec的SensiCare和Aloe Vesta护肤系列 [8] - 2021年斥资2.86亿美元收购Teleflex的Hudson RCI呼吸系统业务 [8] - 2025年第一季度完成1.2亿美元诊断设备供应商收购 [8] 资本背景 - 2021年黑石集团、赫尔曼弗里德曼、凯雷投资集团等以约340亿美元完成杠杆收购 [3] - 惠誉评级2025年初将信用评级从BB+上调至BBB- [3] 行业影响 - IPO被视为私募股权市场和医疗健康板块的风向标 [2] - 测试资本市场对医疗健康行业大型IPO需求的关键事件 [9] - 可能引发其他大型医疗分销企业或私募持有资产的跟进上市潮 [9] 潜在挑战 - 全球贸易政策不确定性可能影响供应链成本 [10] - 估值与发行规模或需动态调整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