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外科器械
icon
搜索文档
建发致新:拟首发募资4.84亿元强化医疗器械流通智能化布局 9月16日申购
搜狐财经· 2025-09-07 23:40
公司计划通过实施上述项目,进一步提升利用信息系统服务医疗器械流通的精细化、智能化管理能力,进一步加强自身在产业链环的服务属性,促进产品多 元化和上下游一体化发展,为客户提供高品质的服务,增强客户粘性。 招股书显示,建发致新作为全国性的高值医疗器械流通商,主要从事医疗器械直销及分销业务,并为终端医院提供医用耗材集约化运营(SPD)等服务。经 过多年的发展,公司深入研究传统器械流通业务开展过程中的痛点和挖掘产业链上下游各环节的需求,积极探索行业变革方向,积累了丰富的业务运营及服 务经验,在医疗器械流通领域拥有一定市场地位。公司拟通过本次上市募集资金提升信息系统服务医疗器械流通的精细化、智能化管理能力,同时优化自身 财务结构、降低自身经营风险。 据招股书,为巩固企业经营成果,持续加强企业竞争优势,建发致新未来发展规划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在保证公司血管介入类核心产品销售规模增 长的同时,努力扩大在IVD、外科、口腔、眼科等医疗器械产品领域的销售规模,以夯实公司规模化发展的基础; 第二,公司将进一步加强与医疗器械上 游厂商的合作,从渠道准入管理、物流管理、存货管理、信息管理等多维度为上游厂商提供高效、扁平、集约的 ...
建发致新启动招股 努力打造中国领先的医疗器械流通服务商
中证网· 2025-09-05 13:51
公司业务概览 - 公司聚焦医疗器械流通行业 深耕高值医疗器械和IVD诊断领域 通过应用信息管理 物联网 大数据等现代科学技术改善服务模式[1] - 主要从事医疗器械直销及分销业务 并为终端医院提供SPD服务 直销和分销产品包括血管介入器械 外科器械 IVD和医疗设备[2] - 直销业务覆盖全国31个省 自治区 直辖市超过3300家终端医疗机构 提供上万种规格型号的直销服务[2] - 分销网络辐射全国 以高值介入类产品为切入点 与微创集团 美敦力 泰尔茂 归创通桥等国内外知名企业合作[2] 财务表现 - 2022年至2024年营业收入分别为118.82亿元 154.43亿元和179.23亿元 三年复合增长率为22.81%[3] - 主营业务收入以直销业务为主 2022年至2024年直销业务收入分别为77.97亿元 100.56亿元及110.32亿元[3] - 收入增长主要源于授权品牌及产品线数量快速增长 以及在血管介入 外科器械和IVD领域业务拓展[3] 技术能力与信息化建设 - 自主开发致新医疗供应链操作云平台 智信链智慧医用耗材管理软件 致锐云供应商SAAS系统等软件平台[5] - 拥有软件著作权45项 专门设立研发中心与运维中心支持信息化建设[5] - 结合信息网络技术和物联网技术打造"全国一体化医疗器械流通枢纽" 提供覆盖渠道 仓储物流与配送等综合管理服务[4] SPD业务发展 - 基于智信链智慧医用耗材管理软件开展SPD业务 已签约60家医院的医用耗材集约化运营服务[2] - 其中三级医院近30家 医疗耗材管理规模超100亿元[2] 上市募资计划 - 拟公开发行股票数量6319.33万股 占公开发行后总股本比例约15.00%[1] - 募集资金将用于信息化系统升级建设项目(拟投入1.40亿元) 医用耗材集约化运营服务项目(拟投入1.04亿元) 补充流动资金(拟投入2.40亿元)[5] - 通过上市提升信息系统服务能力 优化财务结构 增强企业竞争力[5] 发展战略 - 以本次新股发行为契机 持续投资数字化领域和SPD管理业务领域[1] - 加强产业链服务属性 促进产品多元化和上下游一体化发展[1] - 在保证血管介入类核心产品销售增长的同时 扩大IVD 外科 口腔 眼科等领域的销售规模[3]
Allient (ALNT) - 2025 Q2 - Earnings Call Transcript
2025-08-07 23:00
财务数据和关键指标变化 - 第二季度营收达1 396亿美元 同比增长3% 环比增长5% [5][9] - 毛利率创纪录达33 2% 同比提升330个基点 环比提升100个基点 [6][13] - 净利润达560万美元 环比增长58% 同比近五倍增长 [6][14] - 运营现金流创纪录达2 450万美元 环比增长76% 同比近三倍增长 [17] - 调整后EBITDA达2 010万美元 占营收14 4% 同比提升420个基点 [17] 各条业务线数据和关键指标变化 - 航空航天与国防业务增长13% 主要受益于项目周期和执行效率 [10] - 医疗业务增长4% 主要由手术器械需求推动 [11] - 工业市场增长3% 主要来自HVAC和数据中心基础设施需求 [11] - 车辆业务下降7% 主要受动力运动产品持续疲软影响 [11] 各个市场数据和关键指标变化 - 美国客户贡献55%营收 与去年持平 [10] - 欧洲市场呈现企稳迹象 但尚未完全恢复 [22] - 中国供应链问题导致300-400万美元营收提前至Q2确认 [6][36] 公司战略和发展方向和行业竞争 - "简化以加速"计划持续推进 预计实现600-700万美元年度成本节约 [7] - 产品组合向高附加值工业及航空航天解决方案倾斜 [12] - 积极管理稀土材料供应风险 推进无重稀土产品设计 [50] - 数据中xin电力解决方案产能持续扩张 [82] 管理层对经营环境和未来前景的评论 - 工业自动化领域去库存周期基本结束 订单活动趋于稳定 [21] - 国防领域订单能见度较高 但部分政府项目存在延期风险 [31] - 稀土供应紧张有所缓解 但全年仍有100-300万美元出货量可能受影响 [35] - 长期看好电气化 自动化 能源效率和精密控制趋势 [23] 其他重要信息 - 净债务减少3 580万美元 杠杆率降至2 3倍 [19] - 资本支出预期下调至800-1 000万美元 [19] - 库存周转率从2 7次提升至3 1次 [18] 问答环节所有提问和回答 国防业务展望 - 国防业务能见度良好 但部分项目存在延期或加速的不确定性 [31] - 公司已重组运营设施以提升产能 目前不存在产能瓶颈 [91] 稀土供应风险 - 已采取多重应对措施 包括寻找替代来源和产品重新设计 [52] - 正与政府部门合作开发国内稀土供应链 [59] 数据中xin业务 - 电力质量解决方案主要提升能效而非直接保护设备 [77] - 产能持续扩张以满足需求增长 [82] 并购战略 - 持续筛选符合技术协同和毛利率提升标准的标的 [64] - 杠杆率改善为潜在收购提供财务灵活性 [66] 工业自动化复苏 - 需求逐步改善 但尚未完全恢复正常水平 [85] - Q2已出现环比改善 预计下半年持续恢复 [88]
建发致新IPO:净利率持续下跌逼近1%,分销模式收入占比持续升高背后疑有“猫腻”
搜狐财经· 2025-05-21 09:36
医药行业IPO现状 - 2024年A股仅新增5家药企上市公司,相比前两年显著下降 [2] - 沪深两市排队药企寥寥无几,创业板仅剩建发致新一支"独苗" [2] - 医疗反腐和IPO全面严监管导致医药行业IPO极不乐观 [2] 建发致新基本情况 - 公司注册地为上海市,拟上市创业板,计划募集资金4.84亿元 [4] - 主要从事医疗器械直销及分销业务,所属行业为批发业 [2] - 2020-2023上半年营收分别为85.42亿元、100.24亿元、118.82亿元和74.99亿元 [4] - 同期净利润分别为1.68亿元、1.76亿元、1.89亿元和1.03亿元 [4] 盈利能力分析 - 综合毛利率分别为6.12%、7.02%、7.71%、7.72%,始终低于10% [4] - 净利率分别为1.96%、1.75%、1.59%、1.38%,呈下降趋势 [7] - 分销模式毛利率(8.00%-9.74%)高于直销模式(5.18%-7.19%) [9][10] - 分销模式收入占比从2020年17.90%升至2022年34.01%,增长2.65倍 [11] 创业板适格性问题 - 公司无任何专利权,仅有40项软件著作权 [12] - 研发费用从2020年270.35万元增至2023上半年1600.78万元 [12] - 2022年及2023上半年委外研发支出占比分别达40.56%和55.30% [13] - 研发人员从2020年18人增至2023上半年65人,薪酬从259.98万元/年增至648.41万元/半年 [14] - 公司业务实质为医疗器械流通,与创业板"成长型创新创业企业"定位不符 [3] 行业对比 - 同行业可比公司(国药控股、九州通、嘉事堂、国科恒素)毛利率均值为9.40%、8.74%、8.14%、7.68% [5] - 国科恒素(创业板)毛利率在10.60%-15.17%之间,显著高于建发致新 [5] - 行业平均毛利率2020-2023上半年累计下降1.72个百分点,而建发致新逆势提升1.6个百分点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