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外科器械
icon
搜索文档
建发致新10月22日获融资买入4922.86万元,融资余额8278.31万元
新浪财经· 2025-10-23 09:51
资料显示,上海建发致新医疗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位于上海市杨浦区杨树浦路288号9层,成立日期 2010年8月30日,上市日期2025年9月25日,公司主营业务涉及从事医疗器械直销及分销业务,并为终端 医院提供医用耗材集约化运营(SPD)服务。主营业务收入构成为:血管介入55.61%,外科器械21.46%, 检验试剂(IVD)13.05%,医疗设备6.24%,其他医疗器械2.79%,SPD及其他服务0.63%,其他(补 充)0.23%。 截至9月25日,建发致新股东户数1.51万,较上期增加301860.00%;人均流通股3339股,较上期增加 0.00%。2025年1月-6月,建发致新实现营业收入98.29亿元,同比增长12.18%;归母净利润1.37亿元,同 比增长42.34%。 责任编辑:小浪快报 10月22日,建发致新涨7.19%,成交额7.34亿元。两融数据显示,当日建发致新获融资买入额4922.86万 元,融资偿还5982.52万元,融资净买入-1059.66万元。截至10月22日,建发致新融资融券余额合计 8278.31万元。 融资方面,建发致新当日融资买入4922.86万元。当前融资余额8278 ...
专业筑基、开放共进 探索建发致新进阶路的战略密码
贝壳财经· 2025-10-15 14:00
以四十余载的实践,建发集团淬炼出"专业、共进、生生不息"的核心发展战略,布局领域不断延伸,目前,公司业务布局涉及供应链运营、城市建设与运 营、旅游会展、医疗健康和新兴产业等。 凭借建发集团在供应链运营领域打下的先发优势,立足医疗器械万亿蓝海,近年来建发致新业绩持续高增。继2023年、2024年连续两年净利润稳增的基础 上,2025年一季度,公司净利润再度同比增长超五成。 9月25日,上海建发致新医疗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简称"建发致新")正式在深圳证券交易所创业板挂牌上市,募资总额4.46亿元。此次成功登陆创业 板,建发致新的进阶之路,既是集团战略与产业深度融合的鲜活例证,更是供应链管理能力这一核心优势跨产业复用的价值彰显。 发力万亿市场 专业筑基驱动业绩稳增 在政策支持、市场需求、国产替代及产品出口等多重动力推动下,中国医疗器械市场持续高速增长。《中国医疗器械蓝皮书(2024年)》数据显示,2016年 —2023年,市场规模已从3700亿元攀升至10328亿元,年复合增长率达15.79%,远超同期全球市场6.01%的增速。根据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医疗器械供应 链分会发布数据,2024年我国医疗器械工业市场规 ...
建发致新10月13日获融资买入2687.82万元,融资余额8526.82万元
新浪证券· 2025-10-14 09:30
融券方面,建发致新10月13日融券偿还0.00股,融券卖出0.00股,按当日收盘价计算,卖出金额0.00 元;融券余量0.00股,融券余额0.00元。 10月13日,建发致新跌1.30%,成交额2.76亿元。两融数据显示,当日建发致新获融资买入额2687.82万 元,融资偿还1446.35万元,融资净买入1241.47万元。截至10月13日,建发致新融资融券余额合计 8526.82万元。 融资方面,建发致新当日融资买入2687.82万元。当前融资余额8526.82万元,占流通市值的6.34%。 资料显示,上海建发致新医疗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位于上海市杨浦区杨树浦路288号9层,成立日期 2010年8月30日,上市日期2025年9月25日,公司主营业务涉及从事医疗器械直销及分销业务,并为终端 医院提供医用耗材集约化运营(SPD)服务。主营业务收入构成为:血管介入55.61%,外科器械21.46%, 检验试剂(IVD)13.05%,医疗设备6.24%,其他医疗器械2.79%,SPD及其他服务0.63%,其他(补 充)0.23%。 截至9月25日,建发致新股东户数1.51万,较上期增加301860.00%;人均流通 ...
建发致新9月25日获融资买入5356.14万元,融资余额4714.25万元
新浪证券· 2025-09-26 09:31
股价与市场表现 - 9月25日公司股价单日大幅上涨418.58%,成交金额达14.77亿元 [1] - 当日融资买入额为5356.14万元,融资偿还额为641.89万元,实现融资净买入4714.25万元 [1] - 截至9月25日,公司融资融券总余额为4714.25万元,其中融资余额占流通市值的比例为2.56% [1] 股东结构变化 - 截至9月25日,公司股东户数为1.51万户,较上一统计期显著增加301860.00% [2] - 当期人均持有流通股数量为3339股,较上期无变化 [2] 财务业绩 - 2025年上半年(1月-6月)公司实现营业收入98.29亿元,同比增长12.18% [2] - 2025年上半年公司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1.37亿元,同比增长42.34% [2] 公司基本情况 - 公司全称为上海建发致新医疗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2010年8月30日,于2025年9月25日上市 [1] - 公司主营业务为医疗器械直销与分销,并为终端医院提供医用耗材集约化运营(SPD)服务 [1] - 公司主营业务收入构成中,血管介入类产品占比最高,为55.61%,其次为外科器械(21.46%)和检验试剂(13.05%) [1]
建发致新:深耕医疗器械流通领域 多元布局筑牢“护城河”
中国证券报· 2025-09-26 09:01
上市表现与市值 - 公司于9月25日在深交所创业板上市 收盘股价36.56元/股 当日涨幅418.58% 总市值154亿元 [1] 业务定位与核心战略 - 公司是全国性高值医疗器械流通商 专注于医疗器械流通业务 产品覆盖血管介入类、外科器械、体外诊断(IVD)及医疗设备等多个品类 [1] - 公司坚持以专业化为基石 全国一体化为关键支撑 数字化为重要驱动力 推动高质量发展 [1] 业务模式与网络覆盖 - 公司主要从事医疗器械直销及分销业务 并为终端医院提供医用耗材集约化运营(SPD)服务 [1] - 直销业务覆盖全国31个省区市超过3300家终端医疗机构 提供上万种规格型号产品 分销业务建立辐射全国的网络 [1] 发展历程与市场地位 - 公司成立于2010年 以血管介入类产品为切入点 深耕该赛道 成长为血管介入器械流通行业龙头企业 [2] - 2023年公司在血管介入器械领域的市场占有率达16.47% [2] 财务表现 - 2022年、2023年、2024年营业收入分别为118.82亿元、154.43亿元、179.23亿元 [2] - 同期血管介入器械收入分别为75.83亿元、92.05亿元、99.67亿元 占主营业务收入比例分别为63.90%、59.72%、55.73% [2] 产品多元化布局 - 公司秉持多元化布局理念 将血管介入领域的成功经验延伸至IVD、外科、眼科等多个医疗器械细分领域 [4] - 创新医疗器械分销是增长较快业务 公司助力创新医疗器械实现商业化 [4] 供应链合作与一体化管理 - 公司构建"全国一体化医疗器械流通枢纽" 与微创医疗、美敦力、泰尔茂等众多生产厂商及全国3300余家重点医院深度合作 [5] - 全国垂直一体化管理是公司独特优势 通过自研核心业务系统实现资金、信息、物流和工作流程的统一管理 [5] 医院服务与SPD业务 - 公司为终端医院提供SPD服务 基于智信链智慧医用耗材管理软件开展业务 已签约60家医院 其中三级医院近30家 医疗耗材管理规模超100亿元 [6] - 公司面临个性化定制挑战 通过一体化管理和专业化创新提升服务质量 目标是成为中国医院高品质SPD服务首选 [6] 信息化与数字化建设 - 公司注重信息化管理 构建医疗器械产品数字化供应链管理体系 形成以医疗供应链操作云平台为核心的多工具数字化生态环境 [7] - 公司应用医疗器械唯一标识(UDI)管理 通过原码解析技术实现一物一码管理 解决传统流通中的"一物多码"问题 [7] 募集资金用途 - 上市募集资金用于信息化系统升级建设(拟投入1.40亿元)、医用耗材集约化运营服务(拟投入1.04亿元)及补充流动资金(拟投入2.40亿元) [8] - 通过募投项目加强信息系统建设 提升精细化和智能化管理能力 强化产业链服务属性 目标是成为中国领先的医疗器械流通服务商 [8]
建发致新:深耕医疗器械流通领域多元布局筑牢“护城河”
中国证券报· 2025-09-26 06:16
公司上市与市场表现 - 建发致新于9月25日在深交所创业板上市,收盘价为36.56元/股,当日涨幅达418.58%,总市值约为154亿元 [1] 业务概况与市场地位 - 公司是全国性的高值医疗器械流通商,业务涵盖医疗器械直销、分销及为终端医院提供医用耗材集约化运营(SPD)等服务 [1] - 公司为全国31个省区市超过3300家终端医疗机构提供上万种规格型号的直销服务,并建立了辐射全国的分销网络 [1] - 公司是血管介入器械流通行业的龙头企业,2023年在血管介入器械领域的市场占有率达16.47% [2] 财务业绩表现 - 公司营业收入从2022年的118.82亿元增长至2024年的179.23亿元 [2] - 血管介入器械收入从2022年的75.83亿元增长至2024年的99.67亿元,但占主营业务收入的比例从2022年的63.90%下降至2024年的55.73% [2] 产品与业务多元化战略 - 公司以血管介入类产品为起点,已将业务拓展至外科器械、体外诊断(IVD)、医疗设备、外科、眼科等多个医疗器械细分领域 [1][3] - 创新医疗器械的分销是公司增长较快的业务,公司致力于陪伴创新企业成长并助力其实现商业化 [3] 运营模式与核心优势 - 公司构建了“全国一体化医疗器械流通枢纽”,实行全国垂直一体化管理,与微创医疗、美敦力等众多生产厂商及全国3300余家重点医院深度合作 [3][4] - 全国垂直一体化管理的优势得益于公司自研的核心业务系统,实现了资金、信息、物流和工作流程的统一管理 [4] 数字化与信息化能力 - 公司将信息化管理作为立足市场的独门利器,构建了医疗器械产品数字化供应链管理体系 [6] - 公司形成了以“医疗供应链操作云平台”为核心,多个信息化管理工具为支撑的数字化生态环境 [6] - 公司率先应用医疗器械唯一标识(UDI)管理,通过原码解析技术实现一物一码管理,解决了“一物多码”问题 [6] 医院服务与SPD业务 - 公司为终端医院提供SPD服务,基于自研的智信链智慧医用耗材管理软件,已签约60家医院的医用耗材集约化运营服务,其中三级医院近30家,医疗耗材管理规模超100亿元 [4] 未来发展战略与资金用途 - 公司未来将坚持以专业化、全国一体化和数字化为驱动力,致力于成为中国领先的医疗器械流通服务商及医院高品质SPD服务的首选 [1][5][7] - 本次上市募集资金将用于信息化系统升级建设项目(拟投入1.40亿元)、医用耗材集约化运营服务项目(拟投入1.04亿元)和补充流动资金(拟投入2.40亿元) [7]
建发致新:公司直销业务收入整体保持增长趋势
全景网· 2025-09-15 20:15
公司上市进展 - 公司于9月15日成功举行创业板上市网上路演 并将于9月16日开启网上及网下申购 [1] - 公司董事长余峰 总经理吴胜勇 董事会秘书陆启勇 财务总监任高峰及保荐机构代表共同参与路演活动 [1] 公司业务概况 - 公司创立于2010年 总部位于上海 属于建发集团成员企业 [1] - 作为全国性医疗器械流通商 主要从事医疗器械直销及分销业务 并为终端医院提供医用耗材集约化运营(SPD)服务 [1] - 已与超过100家国内外知名高值医疗器械生产厂商建立长期稳定合作关系 [1] 财务表现 - 直销业务收入呈增长趋势 主要得益于血管介入器械以外产品的销售加强 [2] - 血管介入器械占直销业务收入比例逐年下降 报告期内分别为78.23% 70.96%和68.60% [2] - 业务多元化经营成效显著 在血管介入 外科器械 检验试剂(IVD)等领域持续扩大业务拓展 [2]
本周,5只新股齐发!
证券时报· 2025-09-15 08:02
本周新股申购概况 - 本周A股市场有5只新股申购 包括创业板的联合动力 建发致新 云汉芯城 北交所的锦华新材和深市主板的瑞立科密 [1] - 联合动力于9月15日申购 建发致新和锦华新材于9月16日申购 云汉芯城和瑞立科密于9月19日申购 [1] - 联合动力发行数量在今年以来沪深两市新股中排名第三 在创业板新股中排名第一 有望成为中签率较高的新股 [1] 联合动力 - 公司是新能源汽车动力系统行业龙头 主要产品包括电驱系统和电源系统等动力系统核心部件 [1][2] - 公司是我国最早推出800V高压SiC电驱动平台 混动/增程架构双电控技术等方案的汽车零部件民族品牌之一 [2] - 公司与理想 小米 广汽 奇瑞 长安 长城 上汽 宇通 吉利 东风 沃尔沃 Stellantis 大众 奥迪 保时捷 捷豹路虎等车企形成深度合作 [2] - 2022-2024年营业收入分别为50.27亿元 93.65亿元 161.78亿元 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分别为-1.79亿元 1.86亿元 9.36亿元 [2] - 发行价为12.48元/股 单一账户申购上限为40000股 顶格申购需持深市市值40万元 [1] - 募集资金将投向新能源汽车核心零部件生产建设项目 研发中心建设及平台类研发项目 数字化系统建设项目及补充营运资金 [2] 建发致新 - 公司是全国性的高值医疗器械流通商 主要从事医疗器械直销及分销业务 并为终端医院提供医用耗材集约化运营(SPD)服务 [3] - 产品主要为血管介入器械 外科器械 IVD和医疗设备 在医疗器械产业链中承担流通职能 [3] - 建发医疗持有公司51.02%股份 厦门市国资委为实际控制人 [3] - 2022-2024年营业收入分别为118.82亿元 154.43亿元 179.23亿元 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分别为1.74亿元 1.96亿元 2.28亿元 [3] - 单一账户申购上限为10000股 顶格申购需持深市市值10万元 [3] - 募集资金将投资于信息化系统升级建设项目 医用耗材集约化运营服务项目及补充流动资金 [4] 锦华新材 - 公司主要从事酮肟系列精细化学品的研发 生产和销售 主要产品包括硅烷交联剂 羟胺盐 甲氧胺盐酸盐 乙醛肟等 [5] - 公司为国内硅烷交联剂 羟胺盐细分领域的龙头企业 [5] - 硅烷交联剂产品主要用于生产有机硅密封胶和胶粘剂 终端产品广泛应用于建筑建材 能源电力 电子以及新能源汽车等领域 [6] - 羟胺盐产品主要用于生产广谱高效低毒农药和抗菌药物 高效环保金属萃取剂等 [6] - 甲氧胺盐酸盐产品主要用于生产广谱高效低毒农药和抗菌药物 乙醛肟产品主要用于生产广谱高效低毒农药 [6] - 公司与拜耳 布伦泰格 万华化学 新安股份 先达股份 联化科技 湖南海利等建立稳定的合作关系 [6] - 2022-2024年营业收入分别为9.94亿元 11.15亿元 12.39亿元 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分别为0.8亿元 1.73亿元 2.11亿元 [6] - 发行价为18.15元/股 单一账户申购上限为155.16万股 [5] - 募集资金将用于60kt/a高端偶联剂项目 500吨/年JH-2中试项目和酮肟产业链智能工厂建设项目 [6] 云汉芯城 - 公司是电子元器件B2B龙头 是一家电子元器件分销与产业互联网融合发展的创新型高新技术企业 [1][7] - 公司重点聚焦电子制造产业中小批量电子元器件研发 生产 采购需求 基于自建自营的云汉芯城B2B线上商城提供电子元器件供应链一站式服务 [7] - 服务延伸至产品技术方案设计 PCBA生产制造服务 电子工程师技术支持等多个领域 [7] - 子公司深圳汉云拥有CNAS认证的电子元器件检测实验室 [7] - 2022-2024年营业收入分别为43.33亿元 26.37亿元 25.77亿元 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分别为1.36亿元 0.79亿元 0.88亿元 [7] - 单一账户申购上限为4000股 顶格申购需持深市市值4万元 [7] - 募集资金主要投向大数据中心及元器件交易平台升级项目 电子产业协同制造服务平台建设项目和智能共享仓储建设项目 [7] 瑞立科密 - 公司是国内商用车主动安全系统龙头 专业从事机动车主动安全系统相关核心部件研发 生产和销售 [1][8] - 公司具备汽车制动防抱死系统(ABS) 电子稳定控制系统(ESC) 电子制动控制系统(EBS) 电子驻车制动系统(EPB) 电控空气悬架系统(ECAS)等主动安全系统正向开发能力 [8] - 核心产品涵盖气压制动/液压制动 电控制动/线控制动等主流技术路线 广泛应用于商用车 乘用车及摩托车的制动安全等领域 [8] - 产品覆盖一汽解放 中国重汽 东风集团 北汽福田 上汽红岩 陕汽集团 金龙客车 中通客车 中集车辆 奇瑞 吉利 春风动力 钱江摩托等整车企业 并出口欧美等国家和地区 [8] - 2022-2024年营业收入分别为13.26亿元 17.6亿元 19.77亿元 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分别为0.97亿元 2.36亿元 2.69亿元 [8] - 单一账户申购上限为16000股 顶格申购需持深市市值16万元 [8] - 募集资金将投资于瑞立科密大湾区汽车智能电控系统研发智造总部 研发中心建设项目 信息化建设项目及补充流动资金 [9]
建发致新:拟首发募资4.84亿元强化医疗器械流通智能化布局 9月16日申购
搜狐财经· 2025-09-07 23:40
公司业务与发展规划 - 公司作为全国性高值医疗器械流通商 主要从事医疗器械直销及分销业务 并为终端医院提供医用耗材集约化运营(SPD)等服务[1] - 公司计划通过上市募集资金提升信息系统服务能力 优化财务结构 降低经营风险[1] - 未来发展规划包括扩大IVD、外科、口腔、眼科等领域销售规模 加强与上游厂商合作 开拓更多SPD服务机会 升级信息系统[2] 财务表现与盈利能力 - 2024年营业收入构成:血管介入类99.666亿元 外科器械38.468亿元 检验试剂(IVD)23.39亿元 医疗设备11.179亿元 其他医疗器械4.997亿元 其他业务1.528亿元[6] - 2024年公司毛利率7.92% 净利率4.59%[9][10] - 2024年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16.71% 较上年下降0.35个百分点 2025年上半年为8.84%[17] - 2024年投入资本回报率7% 较上年下降0.07个百分点 2025年上半年为3.75% 同比下降3.02个百分点[17] 现金流状况 - 2024年经营活动现金流净额1.64亿元 同比增加5.39亿元 2025年上半年为-1.39亿元 同比增加2.53亿元[21] - 2024年自由现金流-21.89亿元 2025年上半年为-5.28亿元[25] - 2024年经营现金流入213.3亿元 营收现金比100%[27] 资产与负债结构 - 2025年上半年应收票据及应收账款较上年末增加21.57% 占总资产比重上升7.36个百分点[34] - 2025年上半年存货较上年末减少10.16% 占总资产比重下降4.02个百分点[34] - 2025年上半年应付票据及应付账款较上年末增加10.84% 占总资产比重上升2.25个百分点[37] - 2024年末存货账面价值34.79亿元 占净资产234.85% 较上年增加9.66亿元[44] 运营效率指标 - 2024年总资产周转率1.36次 固定资产周转率204.4次 应收账款周转率2.87次[29][30] - 2024年流动比率1.12 速动比率0.81 2025年上半年流动比率1.13 速动比率0.87[48] - 2024年末资产负债率86.45%[46] 股权结构 - 截至2025年6月13日 厦门建发医疗健康投资有限公司持股51.02% 为最大股东[51] - 萍乡畅和源投资管理合伙企业持股31.53% 新余市质禹企业管理合伙企业持股8.94%[51]
建发致新启动招股 努力打造中国领先的医疗器械流通服务商
中证网· 2025-09-05 13:51
公司业务概览 - 公司聚焦医疗器械流通行业 深耕高值医疗器械和IVD诊断领域 通过应用信息管理 物联网 大数据等现代科学技术改善服务模式[1] - 主要从事医疗器械直销及分销业务 并为终端医院提供SPD服务 直销和分销产品包括血管介入器械 外科器械 IVD和医疗设备[2] - 直销业务覆盖全国31个省 自治区 直辖市超过3300家终端医疗机构 提供上万种规格型号的直销服务[2] - 分销网络辐射全国 以高值介入类产品为切入点 与微创集团 美敦力 泰尔茂 归创通桥等国内外知名企业合作[2] 财务表现 - 2022年至2024年营业收入分别为118.82亿元 154.43亿元和179.23亿元 三年复合增长率为22.81%[3] - 主营业务收入以直销业务为主 2022年至2024年直销业务收入分别为77.97亿元 100.56亿元及110.32亿元[3] - 收入增长主要源于授权品牌及产品线数量快速增长 以及在血管介入 外科器械和IVD领域业务拓展[3] 技术能力与信息化建设 - 自主开发致新医疗供应链操作云平台 智信链智慧医用耗材管理软件 致锐云供应商SAAS系统等软件平台[5] - 拥有软件著作权45项 专门设立研发中心与运维中心支持信息化建设[5] - 结合信息网络技术和物联网技术打造"全国一体化医疗器械流通枢纽" 提供覆盖渠道 仓储物流与配送等综合管理服务[4] SPD业务发展 - 基于智信链智慧医用耗材管理软件开展SPD业务 已签约60家医院的医用耗材集约化运营服务[2] - 其中三级医院近30家 医疗耗材管理规模超100亿元[2] 上市募资计划 - 拟公开发行股票数量6319.33万股 占公开发行后总股本比例约15.00%[1] - 募集资金将用于信息化系统升级建设项目(拟投入1.40亿元) 医用耗材集约化运营服务项目(拟投入1.04亿元) 补充流动资金(拟投入2.40亿元)[5] - 通过上市提升信息系统服务能力 优化财务结构 增强企业竞争力[5] 发展战略 - 以本次新股发行为契机 持续投资数字化领域和SPD管理业务领域[1] - 加强产业链服务属性 促进产品多元化和上下游一体化发展[1] - 在保证血管介入类核心产品销售增长的同时 扩大IVD 外科 口腔 眼科等领域的销售规模[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