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接骨七厘片/胶囊
icon
搜索文档
嘉应制药信披违规立案调查背后:治理失控与业绩萎靡
新浪证券· 2025-06-06 18:38
公司治理问题 - 嘉应制药全资子公司嘉应湖南向关联方湖南药聚能(实控人为董事长李能)违规转出1.7亿元,另向非关联方转资6500万元,资金通过月度循环操作掩盖痕迹,各月末账面余额归零,转出时未经董事会审批及披露,直至2025年1月23日才归还,这笔资金占公司2024年营收的62.5%,相当于全年净利润的11倍 [1] - 2024年第四季度,公司与第二大股东养天和及其关联方广东共合医药发生1039.94万元关联交易,涉及采购与销售,但既未审议也未披露,直至2025年4月才补充公告 [1] - 独立董事李善伟在就职前隐瞒持有3.66万股,并在半年报披露敏感期内违规减持9100股,遭广东证监局责令购回股份 [1] 实控人权力滥用 - 董事长李能(兼养天和实控人)通过资金占用为自身关联企业输血,暴露实控人权力凌驾于内控机制的治理崩塌 [1] - 养天和2024年7月以31%溢价收购嘉应制药7%股权后,李能迅速入驻董事会并任董事长,其主导的资金挪用被指为缓解养天和资金链压力(养天和2024年净利润不足5000万元) [1] 业绩表现与产品危机 - 2025年一季度营收增长28.83%、净利润激增197.23%,但短期回暖难掩长期结构性危机 [2] - 2024年营收同比暴跌29.46%至3.76亿元,净利润腰斩39.94%,核心产品接骨七厘片/胶囊营收骤降41.05%(占营收49%),双料喉风散/含片下滑19.62%(占营收18%),两大产品合计贡献67%营收却集体失速 [2] - 全国中成药集采平均降价50%,且医保控压渠道利润,公司未布局替代品种 [2] 现金流与研发问题 - 2025年一季度经营现金流净额暴跌193.73%至-1183万元,揭示盈利质量空洞化,应收账款高企叠加回款乏力,2024年经营现金流净额同比再降38.2% [2] - 2024年研发费用仅675.72万元(同比降33.09%),占营收比重1.8%为上市以来最低,研发团队从42人砍至30人,硕士以上仅2人 [2] - 对比同行云南白药多元化布局(健康品营收占比超16%),嘉应制药仍困守单一中药赛道,研发收缩与产品青黄不接形成恶性循环 [2]
突遭立案调查!老牌中成药企嘉应制药的“三维危机”:研发萎缩、集采重创与高管“出走”
华夏时报· 2025-06-05 20:19
公司治理与信息披露问题 - 公司因涉嫌信息披露违规被证监会立案调查,暴露长期治理缺陷 [2][3] - 2024年第四季度未及时披露关联交易合计1039.93万元,2025年4月才补充披露 [3] - 2024年9月至2025年1月期间,子公司向关联方非经营性转出资金1.7亿元,向非关联方转资6500万元,未经审批且延迟披露 [3] - 独立董事李善伟因内幕交易违规减持9100股被监管处罚 [3] - 2025年3月至5月,财务总监、董事会秘书等核心高管密集离职,治理架构稳定性受冲击 [4][5] 财务业绩与核心产品表现 - 2024年营收3.76亿元,同比下滑29.46%,连续两年双位数下滑(2023年降19.11%) [6][7] - 2024年归母净利润2061.16万元,同比腰斩39.94%,净利率从6.44%降至5.48% [6][7] - 核心产品接骨七厘片/胶囊营收下降41.05%,占营收比重从59.10%降至49.38%,毛利率下滑4.35个百分点至76.99% [9][10] - 另一主力产品双料喉风散/含片营收下降19.62%,其他产品线普遍下滑,仅重感灵片增长14.01%但占比不足8% [9][10] - 2025年一季度营收1.22亿元同比增长28.83%,净利润1540.33万元高增197.23%,但经营现金流净额-1183.38万元,同比下降193.73% [11][12] 研发投入与行业挑战 - 2024年研发费用675.72万元同比减少33.09%,占营收比重降至1.8%,研发团队从42人缩减至30人 [14] - 2025年一季度研发费用继续同比缩减16.34%,长期创新能力存疑 [14] - 中成药集采导致核心产品量价双杀,行业政策收紧加剧竞争压力 [2][9][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