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披违规
搜索文档
 一年半虚增利润总额超1亿元!东尼电子将被“ST”,公司和6名时任高管拟合计被罚1570万元
 每日经济新闻· 2025-10-29 23:03
 核心处罚事项 - 公司因重大合同进展披露不及时及年报存在虚假记载,收到浙江证监局《行政处罚事先告知书》[1] - 公司股票将于10月31日起被实施其他风险警示,简称变更为“ST东尼”,日涨跌幅限制为5%[1] - 公司及6名时任高管拟被浙江证监局合计罚款1570万元[2][5]   重大合同披露违规 - 2023年初,控股子公司东尼半导体与广东天域签订价值6.75亿元的碳化硅衬底采购合同,占公司最近一期经审计主营业务收入的51.84%[3] - 合同履行期间,每月实际交付数量均未达到约定计划,截至2023年10月末仅完成交付进度的6.74%[3] - 公司未及时披露合同无法按期完成的事项,直至2024年1月6日才进行披露[3]   财务报告虚假记载 - 公司2022年年报和2023年半年报通过少确认研发费用、营业成本及资产减值损失等方式虚增利润[4] - 2022年年报虚增利润总额3877.59万元,占当期披露金额绝对值的38.63%[4] - 2023年半年报虚增利润总额7227.79万元,占当期披露金额绝对值的70.95%,一年半累计虚增利润总额超1.11亿元[4]
 鸭脖也卖不动了,绝味食品全面下滑
 深圳商报· 2025-10-28 20:30
 财务业绩表现 - 2025年前三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42.60亿元,同比减少15.04% [1] - 2025年前三季度归母净利润为2.80亿元,同比减少36.07% [1] - 2025年第三季度单季营业收入为14.41亿元,同比减少13.98%,归母净利润为1.05亿元,同比减少26.46% [1] - 公司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同比减少34.88% [2] - 2022年至2024年公司营收从66.23亿元微增至72.61亿元后回落至62.57亿元,2024年同比下滑13.84% [5] - 2022年至2024年公司净利润从2.33亿元升至3.44亿元后降至2.27亿元,2024年同比下跌34.04% [5]   收入结构分析 - 前三季度主营业务收入为41.67亿元,占营业收入比重为97.81% [3] - 卤制食品销售收入为35.27亿元,占主营业务收入比重为84.63%,但同比减少16.49% [3] - 供应链物流收入为4.23亿元,占主营业务收入比重为10.14% [3]   公司治理与监管事件 - 公司因2017年至2021年期间未确认加盟门店装修业务收入导致年报少计营业收入,被湖南证监局责令改正、警告并处以400万元罚款 [4] - 公司被上海证券交易所公开谴责,股票被实施其他风险警示,简称由“绝味食品”变为“ST绝味” [4] - 公司因此从恒生A股(可投资)指数等指数中剔除 [4] - 公司已组建专项小组开展整改,将追溯调整相关财务报表 [4]   市场表现与估值 - 截至10月28日收盘,公司股价报13.46元/股,当日上涨0.45%,总市值为81.57亿元 [5][6] - 公司股票当日最高价为13.63元,最低价为13.34元,振幅为2.16% [6] - 公司动态市盈率为21.82,静态市盈率为35.91,市净率为1.28 [6]
 香雪制药预重整期间再次延长,“重生”之路迷雾重重
 新京报· 2025-10-21 15:26
10月20日,广州市香雪制药股份有限公司(简称"香雪制药",股票简称"ST香雪")发布公告称,公司收 到广州市中级人民法院送达的《决定书》,同意公司预重整期间延长至2026年1月11日。这是香雪制药 第二次延长预重整期间,此前,预重整期间已从2025年7月11日延长至10月11日。尽管预重整工作仍在 推进,但公司是否进入重整程序仍存在不确定性。 预重整之路坎坷 今年1月27日,香雪制药收到债权人广东景龙建设集团有限公司(简称"景龙建设")送达的《告知 函》,其以香雪制药未履行生效法律文书、不能清偿到期债务,明显缺乏清偿能力,但具有重整价值及 重整的可行性为由,向广州中院申请对香雪制药进行预重整。2月12日,广州中院就香雪制药进行预重 整一案组织了听证会,就香雪制药预重整事宜听取了相关利益主体的意见。 4月11日,香雪制药收到广州中院送达的《决定书》《指定临时管理人决定书》,广州中院同意香雪制 药预重整,预重整期间为3个月。同时,指定北京市金杜(广州)律师事务所(主办机构)、广东东方 昆仑律师事务所作为联合体担任公司预重整期间的临时管理人。 5月9日,香雪制药发布临时管理人公开选聘中介机构结果的公告,最终确定中 ...
 科净源频现信披违规上市后业绩大变脸IPO有无踩线闯关?
 新浪财经· 2025-10-17 18:46
 公司信息披露违规问题 - 公司因未及时披露全资子公司为第三方提供的定期存单质押担保事项而受到行政处罚 [1][3] - 公司相关人员(时任监事及会计人员王硕)在监管调查过程中存在不配合调查的情形 [1] - 公司2023年年度报告存在部分项目收入确认方法适用不当、收入确认依据不充分的问题 [3] - 公司2023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同比下降77.53%但未按规定披露业绩预告 [2][3]   公司财务业绩表现 - 公司2023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1940.25万元,较上年大幅减少77.53% [2] - 公司上市后业绩迅速变脸,营收由上市前突破4亿元降至2024年不足2亿元,净利润由上市前的8625万元骤降至1906万元 [1][4] - 2025年上半年公司业绩有所好转,营业收入为1.49亿元,同比增长24.30%,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1283万元 [5]   公司IPO上市标准符合性 - 公司选择创业板第一套上市标准,上市前最近两年净利润均为正且累计净利润不低于5000万元,完全匹配标准 [4] - 公司研发投入数据精准“踩线”达标创业板定位要求二,最近三年累计研发投入金额为5833.75万元(不低于5000万元),最近一年营业收入为43928.78万元(超过3亿元) [4][5] - 公司因最近三年营业收入复合增长率低于20%,不匹配创业板定位要求一,但符合要求二故成功上市 [4][5]
 *ST星农信披违规被立案调查,大股东提前计划“跑路”
 新浪财经· 2025-10-01 10:01
 公司面临监管调查 - 公司因涉嫌信息披露违法违规被证监会立案 [1] - 公司对2023年度、2024年度及2025年一季度、半年度财报中的多个科目进行会计差错更正 [1]   会计差错的具体影响 - 2023年度营业收入被调减6072.74万元,调减金额占原披露营业收入的比例高达19.69% [1] - 差错原因为2023年农事服务业务存在资金回流情形,相关业务未实际进行且不具备商业实质 [1]   股东动向引发关注 - 持股5%以上股东李伟红在会计差错更正公告前三日公布减持计划,拟减持3%的公司股份 [2] - 该股东原持有公司7.16%的股份 [2]   公司经营与退市风险 - 公司已连续五年亏损,2025年上半年实现营收1.55亿元,净亏损0.44亿元 [2] - 根据退市规则,若公司2025年继续亏损或营收不足3亿元,将面临退市风险 [2]   关联收购交易的争议 - 公司计划以2941.40万元收购绿脉汽车工业有限公司100%股权 [2] - 绿脉汽车成立于2024年1月,2024年实现营收524.42万元,净利润为-385.73万元 [3] - 公司第一大股东星光农科控股集团有限公司与绿脉汽车的法人代表均为同一人 [2] - 该关联交易的合理性与必要性引发市场质疑,存在“利益输送”或“保壳造势”的疑问 [3]
 陆浦财富涉嫌信披违规 被暂停受理私募基金产品备案六个月
 犀牛财经· 2025-09-30 16:44
纪律处分决定书显示,陆浦财富于2014年10月登记为其他私募投资基金管理人,为相关私募基金的管理人。相关私募基金受让由陆浦财富管理的其他基金所 持有的相关信托计划4.01亿元劣后级信托份额对应的收益权。相关信托计划用于向某房地产项目发放信托贷款。 陆浦财富未按照基金合同约定向相关私募基金投资者提供以下可能影响投资者合法权益的重大信息:所投资信托计划收益权系劣后级信托份额对应的收益 权、信托计划发放贷款曾出现违约情况、信托贷款违约后相关诉讼及后续执行情况、某房地产项目重整进展情况等,涉及相关私募基金产品2020年第二至四 季度报告和年度报告、2021年至2023年各季度报告和年度报告及2024年第一季度报告。 9月26日晚间,中基协发布了针对陆浦财富管理(上海)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陆浦财富")的纪律处分决定书。 天眼查信息显示,陆浦财富目前由上海陆浦投资管理集团有限公司全资控股。但值得注意的是,陆浦财富参保人数仅显示2人。 中基协认为陆浦财富违反了相关规定,决定暂停受理陆浦财富私募基金产品备案六个月。 陆浦财富在2024年11月已受到上海证监局的处罚。根据行政处罚决定书,针对上述违法行为,上海证监局对陆浦财富责 ...
 开普云:存在估值明显偏高风险 处于微利状态
 中证网· 2025-09-25 20:39
 重大资产重组进展 - 公司正在积极推进重大资产重组事项 涉及收购南宁泰克100%股权 交易方式包括现金支付70%股权和发行股份支付30%股权并募集配套资金 [1][2] - 交易完成后 深圳金泰克将存储产品业务经营性资产转移至南宁泰克 [2]   股价异常波动与估值风险 - 自8月25日至9月22日期间 公司股价累计涨幅达225.23% 收盘价为214.00元/股 [2] - 股票日均换手率为8.76% 存在市场情绪过热和非理性炒作风险 [2] - 公司滚动市盈率达354.58 显著高于行业平均79.83的滚动市盈率水平 [3]   财务表现恶化 - 2024年归母净利润同比下降49.98%至2058.68万元 扣非归母净利润同比下降73.75% [1][4] - 2024年营业收入同比下降10.98%至6.18亿元 其中数智政务收入同比下降60.07% [4] - 2025年上半年归母净利润仅377.73万元 扣非净利润亏损122.08万元 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为-6396.78万元 [1][4] - 截至2025年上半年末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为12.98亿元 较上年末减少339.15万元 [4]   标的公司财务对比 - 南宁泰克2024年营收23.66亿元 净利润1.36亿元 2025年上半年营收13.13亿元 净利润0.49亿元 [4] - 公司营收规模不足南宁泰克一半 净利润也低于标的公司 [4] - 南宁泰克2023年曾亏损3.43亿元 [4]   信息披露违规记录 - 公司2022年业绩快报披露不准确 实际归母净利润9802.99万元较预告6686.59万元差异幅度达46.61% [5] - 业绩更正公告延迟至2023年4月22日披露 公司及相关责任人被上交所采取监管警示措施 [5][6] - 2024年6月多位核心高管包括总经理、财务总监、董事会秘书等集体发布减持计划 [6]
 *ST万方大股东股票二次司法拍卖流拍,公司存实控人变更风险
 新浪财经· 2025-09-23 16:36
 股权拍卖与质押冻结 - 大股东万方源持有的90,860,000股公司股票(占总股本29.18%)第二次司法拍卖流拍 [1] - 首次拍卖同样流拍且曾因处置权问题被撤回 [1] - 万方源所持股份100%被质押和冻结 另有135.41%被轮候冻结 [1]   控制权变更风险 - 若万方源失去大股东身份 其与惠德实业的表决权委托协议将自动失效 [1] - 公司存在控股股东及实际控制人变更风险 或可能出现无实际控制人状态 [1]   监管合规问题 - 公司因涉嫌信息披露违规被立案调查 [1] - 公司表示将密切关注进展并及时履行信息披露义务 [1]
 退市后 “秒还”占款,龙宇股份空窗期收购又是“套路”?
 第一财经资讯· 2025-09-19 14:53
 退市原因与财务背景 - 公司因控股股东及其关联方存在8.68亿元非经营性占款未归还,且2023年、2024年财务会计报告连续被出具“无法表示意见”的审计报告,触发退市新规的“规范类+财务类”退市红线,于2025年7月3日退市 [3] - 尽管面临退市,公司2023年末财务报表显示净资产高达36.93亿元,账面货币资金为11亿元,每股净资产超过10元,每股账面现金为3元 [3][4] - 自2024年5月起,有数家外部资金方主动提出溢价收购大股东所持上市公司股份,收购资金足以保壳,但均被公司大股东拒绝 [4]   退市后反常还款与关联交易 - 退市后20天内,控股股东关联公司上海茂晟合石油化工有限公司和舟山信鼎汇石油化工有限公司分别向公司汇入2.77亿元和6010.95万元,合计3.37亿元,部分归还了大股东占款 [5] - 在退市至股转系统挂牌的“空窗期”,公司于2025年7月25日收购了上海云漫易算信息技术有限公司100%股权,收购对价为5000万元,方式为承债式收购,但未进行公开披露 [6][8] - 被收购方云漫易算截至2024年末的净资产为3600余万元,往来应付账款总额约为3.4亿元,其原实控人刘佳能于2025年7月起被任命为公司副总经理 [6][7][8]   潜在资金循环与法律风险 - 有爆料指出,公司收购云漫易算的资金流向存在疑点,可能通过以为云漫易算还债的名义,将资金支付至原实控人徐增增与刘佳能的关联账户,再经由兆邦融资租赁(江苏)有限公司通道转移至徐增增控制的关联公司,最终以“偿还占款”名义转回公司,完成资金闭环 [7] - 在收购与还款前后,公司大股东徐增增向兆邦租赁质押了其持有的上海龙宇控股有限公司部分股权,两笔质押比例分别为28.53%和6.19% [8] - 法律专家指出,若上述资金链条属实,本质是用公众公司自身的钱偿还大股东占款,构成占资假还,相关主体可能因违反信息披露要求被调查,并涉嫌背信损害上市公司利益罪 [10][12]   监管处罚与后续影响 - 监管查实公司2019-2022年存在财务造假、未披露资金占用关联交易,于2025年9月拟对公司罚款3810万元,并对实控人采取十年证券市场禁入措施 [13] - 截至目前,控股股东仍有超过5亿元占款未归还,有爆料称公司正计划收购湖南长沙一个数据中心在建工程,可能延续类似操作手法以“承接负债”方式偿还剩余占款 [13] - 受到公司退市影响的中小股东接近1.5万户,已有投资者诉公司证券虚假陈述责任纠纷案获得一审胜诉判决 [14]
 一周债市看点|金科地产发行人重整计划获批并进入执行阶段,时代控股未能偿还到期债务86.87亿元
 新浪财经· 2025-08-31 17:12
 公司财务表现 - 金科地产2024年归属母公司净利润亏损319.70亿元,2023年亏损87.32亿元,同比下滑266.11% [1] - 泰禾集团截至2024年12月31日合并报表未分配利润为-328.88亿元,未弥补亏损超过实收股本总额24.889亿元的三分之一 [2] - 时代控股集团2024年归属母公司净利润亏损136.55亿元,2023年亏损35.65亿元,同比下滑283.01% [4] - ST东时2025年半年度预计归母净利润为-1.26亿元至-1.05亿元,2024年亏损9.03亿元,2023年亏损3.62亿元 [6] - 富力地产2025年上半年净亏损40.82亿元,上年同期净亏损23.3亿元,2024年亏损154.05亿元,2023年亏损199.50亿元 [6][7]   债务违约与重整进展 - 金科地产未能按期兑付"20金科地产MTN001"本息构成实质性违约,重整计划获法院批准,26.28亿元重整投资款全部到账 [1] - 新光控股"17新光控股CP001"、"17新光控股CP002"和"18新光控股CP001"均未按期兑付本息构成实质违约,涉及金额分别为10亿元、10亿元和7.1亿元,已完成现金分配并进入重整执行期 [3] - 时代控股集团未能偿还到期债务86.87亿元,被列入失信被执行人名单 [4]   法律诉讼与监管处罚 - 金科地产近一年有98条被执行人记录,被执行总金额125,638.80万元 [1] - 泰禾集团因未按规定披露重大诉讼及年度报告存在重大遗漏被罚600万元,多名高管分别被罚款80万元至300万元不等 [2] - 时代控股集团新增重大诉讼,被法院裁定查封、扣押、冻结价值6.5185亿元的财产 [4] - ST东时子公司银行账户资金被冻结2.925亿元,系因历史遗留问题引发的法律诉讼纠纷 [5] - 富力地产新增失信被执行人信息,被执行人为全部未履行状态 [6]   行业经营环境 - 时代控股集团因行业周期性下行不利影响,叠加宏观经济环境、融资环境的不利变化,流动性出现紧张 [4] - 富力地产亏损主要由于中国房地产行业持续低迷,导致来自物业开发的收入及毛利下降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