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世代宝马iX3
搜索文档
BBA失守中国市场,奔驰三季度交付量大跌27%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10-13 22:54
全球销量格局分化 - 宝马第三季度全球交付量58.83万辆,同比增长8.8%,前三季度累计销量179.59万辆,同比增长2.4% [1] - 奔驰第三季度全球销量52.53万辆,同比下滑12%,前三季度累计销量160.16万辆,同比减少9% [1] - 奥迪第三季度全球销量39.71万辆,同比下降2.5%,前三季度累计销量119.11万辆,同比下降4.8%,与宝马销量差距超过60万辆 [1] 区域市场表现 - 宝马在美洲市场表现强劲,第三季度销量125,944辆,同比增长24.4%,其中美国市场销量104,163辆,增长24.9% [4] - 欧洲市场成为宝马增长引擎,第三季度销量239,620辆,同比增长9.3%,德国市场销量72,939辆,增长12.3% [4] - 亚洲市场成为主要挑战,宝马第三季度在亚洲销量206,156辆,同比零增长,其中中国市场销量147,121辆,微降0.4% [4] 中国市场面临结构性压力 - 宝马前三季度在中国市场交付量累计下跌11.2%至46.4万辆 [3] - 奔驰三季度在中国市场交付量同比暴跌27%至12.5万辆,前三季度销量下滑18%至41.8万辆 [5] - 德系品牌市场份额从2025年1月的18.4%跌至今年9月的14.3% [5] 竞争格局变化 - 在20万至30万元区间,极氪、特斯拉Model 3/Y等车型凭借性能或性价比挑战BBA入门级产品 [6] - 在30万元以上市场,蔚来、理想和问界通过空间、智能座舱和用户体验争夺BBA核心用户 [6] - 在70万元以上超豪华市场,蔚来ET9、比亚迪仰望等车型开始挑战BBA顶级车型 [6] 财务与盈利影响 - 宝马下调2025年全年税前利润预期至"略低于"去年的109.7亿欧元 [6] - 宝马全年息税前利润率预计落在5%至6%区间,低于此前目标 [6] - 高于预期的关税成本及对本地经销商的财务支持是业绩展望修订的主要原因 [6] 电动化转型战略 - 宝马前三季度纯电车型累计交付32.3万辆,同比增长10% [8] - 新世代宝马iX3基于全新电子电气架构,CLTC续航里程超过900公里,中国版将于年内亮相,2026年国产 [8] - 奔驰发起"史上最大产品攻势",全新纯电GLC长轴距版将于明年上市,配备领航辅助驾驶并接入AI大模型 [8] 技术合作与投资 - 奔驰与Momenta联合开发新一代智能驾驶辅助系统,并斥资13亿元获得千里科技3%的股份 [8] - 奔驰计划在2027年底前推出至少40款新车型 [9] - 奥迪调整电动化战略,不再坚持2033年全面停售燃油车计划,转向"长期电动目标与灵活产品组合"的平衡之道 [11] 产品平台规划 - 奥迪押注PPE豪华纯电平台,首款中国专属长轴车型奥迪Q6L e-tron已亮相 [11] - 大众集团SSP平台被奥迪视为"软件定义汽车"的终极解决方案 [11] - 宝马第三季度新能源车销量同比增长8%至15.2万辆,增长主要由插电混动车型驱动 [11] 市场趋势变化 - 奔驰第三季度交付9.6万辆混动车型,同比增长10% [12] - 中国市场纯电动批发同比增速达32.4%,显著高于插混和增程的8.4%与8.7% [12] - 奥迪合资公司一汽奥迪前三季度销量5.8万辆,同比增长13.5%,上汽奥迪9月终端销量5700辆,同比增长90% [5]
德系主场慕尼黑刮起“中国风”
环球网· 2025-09-16 11:19
2025年慕尼黑车展概况 - 车展于9月8日开幕,9月14日面向公众开放,主题为“'动'悉一切(It's all about mobility)”,聚焦移动出行、可持续发展和技术创新 [2] - 参展商包括德国本土企业大众、宝马、奔驰,以及欧宝、现代、Lucid等外国车企,博世、舍弗勒、法雷奥、谷歌等零部件及科技巨头也展示了最新技术 [2] - 中国参展商数量大幅增长至116家,是仅次于德国的最大参展群体,相比2023年的70家数量再度攀升,涵盖整车、电池、自动驾驶、激光雷达、智能座舱等领域 [2] 德国及国际车企动态 - 宝马集团发布新世代首款车型iX3,配备全景iDrive、驾控超级大脑、大圆柱电池、800V高压平台,计划于2026年3月在欧洲率先大规模销售 [3] - 梅赛德斯-奔驰全球首发纯电GLC,搭载AI赋能的第4代MBUX系统,采用800V架构,WLTP续航最高达713公里 [3] - 奥迪推出纯电动敞篷跑车概念车Concept C,量产版计划于2027年发布;保时捷首发混动版911 Turbo S,0-60英里/小时加速仅需2.4秒 [3][4] - 大众品牌发布基于MEB Entry平台的ID.Polo,计划2026年5月首发,秋季上市;高性能版本ID.Polo GTI将于2026年底发售 [4] - 现代汽车推出IONIQ 3概念车,量产版预计2026年第三季度上市;Lucid再次展示纯电SUV Gravity,已在欧洲开启预订,预计2026年初交付 [5] 欧洲车企对排放法规的立场 - Stellantis集团欧洲区总裁警告,欧洲2030年和2035年排放目标无法实现,除非接受市场萎缩30%或车企财务崩溃,并称集团“2030年前实现100%电动化已不再可能” [5] - 梅赛德斯-奔驰集团董事会主席康林松抨击欧盟“禁燃令”,称可能导致欧洲汽车市场崩溃;宝马集团董事长齐普策认为2035年淘汰燃油车是“重大错误” [6] 中国车企参展及欧洲市场策略 - 零跑全球首发战略新品Lafa5,计划2025年第四季度在中国上市,2026年推向全球;B10车型在海外上市并开启欧洲交付,售价约3万欧元 [7] - 小鹏汽车展出5款车型,全新P7完成欧洲首秀,并宣布欧洲首个研发中心启用,正构建以AI汽车、人形机器人和飞行汽车为核心的AI生态系统 [7] - 比亚迪带来多款新车及“兆瓦闪充”技术,该技术将率先搭载于腾势品牌,计划2026年二季度在欧洲投入200-300座充电桩 [8] - 比亚迪匈牙利工厂将于2025年内投产,土耳其工厂计划2026年投产;未来6个月将在欧洲推出3-4款插混新车,计划2025年底前在欧洲开设超1000家门店,2026年底前超2000家 [8] - 奇瑞携欧萌达和Jaecoo品牌亮相,Jaecoo 7将率先登陆德国;长安汽车深蓝品牌S05宣布在欧洲上市;广汽Aion V登陆欧洲市场,9月起交付,计划2028年实现欧洲市场全面覆盖 [8][9][10] - 中国车企采用“多品牌、全品类”策略加速渗透欧洲市场,既延续电动优势,也通过燃油、混动车型覆盖更广泛需求 [10] 中国汽车供应链生态出海 - 中国零部件参展团覆盖动力电池、自动驾驶、汽车电子等领域,产业正从“单车出海”迈向“生态出海” [11] - 动力电池企业宁德时代、中创新航、亿纬锂能、国轩高科等均在欧洲建厂,宁德时代匈牙利新工厂预计2026年初投产 [11] - Momenta称已与20余家全球主流车企深度合作,其技术搭载于智己L6、LS6海外版及宝马车;计划与优步于2026年在慕尼黑开启L4级Robotaxi商业化运营 [12] - 地平线宣布慕尼黑欧洲总部成立,展出征程6系列计算方案等;禾赛科技带来800线超远距激光雷达ETX等产品;元戎启行展示辅助驾驶平台DeepRoute IO 2.0 [12][13] - 轻舟智航与高通合作定制智能驾驶系统,将在德国设欧洲总部;卓驭科技也宣布在德国设分公司,对接欧洲主机厂及出海中国车企 [13] 中欧汽车产业竞合关系 - 2025年7月中国品牌汽车占据欧洲纯电动汽车销量的比例提升至9.9% [14] - 宝马集团董事高乐表示,在iX3上市前正密切关注中国市场竞争及定价趋势;iX3中国版将于2025年内亮相,2026年量产,采用与阿里巴巴共同开发的大模型技术,并携手Momenta研发辅助驾驶方案 [15] - 宝马计划到2027年在全球推出40余款新车,其中2026至2027年间在中国市场推出20余款 [15] - 梅赛德斯-奔驰全新纯电GLC长轴距版将于2026年在中国上市,推出6座车型;公司正与中国开发团队合作以降低成本,并认可中国在数字化和智能座舱领域的活力 [16] - 小鹏汽车与大众集团在车展展台互访,展示各自新车;双方于2025年8月宣布扩大电子电气架构技术战略合作,深化联合开发的CEA架构 [17] - 中欧汽车产业“在竞争中合作,在合作中竞争”的模式,正成为全球汽车产业转型的新范式 [17]
德系主场慕尼黑刮起中国风
中国汽车报网· 2025-09-15 16:48
2025年慕尼黑车展核心观点 - 车展聚焦移动出行、可持续发展和技术创新三大方向 展示全球汽车产业电动化与智能化最新成果 [2] - 中国参展商数量达116家 成为仅次于德国的第二大参展群体 较2023年70家大幅增长 覆盖整车、电池、自动驾驶等领域 [2] - 欧洲车企在推进电动化同时强烈质疑欧盟2035年禁燃令 认为现行排放目标可能导致市场萎缩30%或车企财务崩溃 [4][5] - 中国车企通过多品牌全品类策略加速渗透欧洲市场 同步推进本土化生产、渠道建设和生态技术输出 [6][7][8][9][10] - 中欧汽车产业竞合关系深化 在技术合作、市场开拓和供应链协同方面形成"在竞争中合作 在合作中竞争"新范式 [13][14][15][16] 德国车企电动化进展 - 宝马发布新世代iX3 配备全景iDrive、驾控超级大脑、大圆柱电池和800V高压平台 2026年3月欧洲率先销售 [3] - 奔驰全球首发纯电GLC 搭载AI赋能第4代MBUX系统 采用800V架构 WLTP续航最高713公里 2026年推中国长轴距版 [3][14] - 奥迪推出纯电敞篷跑车Concept C 以彻底极简主义为设计理念 量产版计划2027年发布 [3] - 保时捷新款911 Turbo S配混动系统 0-96公里/小时加速2.4秒 大众ID.Polo基于MEB Entry平台打造 2026年秋季上市 [4] - 欧宝展出GSE Vision Gran Turismo概念车和Mokka GSE插混车 Stellantis集团呼吁欧盟政策支持1.5万欧元以下平价车型 [4] 中国车企欧洲扩张策略 - 零跑全球首发Lafa5 2026年推向全球 B10车型海外上市并开启欧洲交付 售价约3万欧元 [7] - 小鹏汽车展出5款车型 宣布欧洲首个研发中心启用 构建AI汽车、人形机器人和飞行汽车AI生态系统 [7] - 比亚迪展示兆瓦闪充技术 2026年二季度在欧洲部署200-300座充电桩 匈牙利工厂年内投产 土耳其工厂2026年投产 [8] - 比亚迪计划年底前在欧洲开设超1000家门店 2026年底前达2000家 未来6个月推3-4款插混新车 仰望品牌2027年入欧 [8] - 奇瑞携欧萌达和Jaecoo品牌亮相 Jaecoo 7率先登陆德国 长安深蓝S05欧洲上市 阿维塔计划2027年全球投放不少于5款产品 [8][9] - 广汽Aion V登陆欧洲市场 9月起交付 计划2028年实现欧洲市场全面覆盖 一汽红旗计划2026年前覆盖主要西欧国家 [9] 中国供应链生态出海 - 宁德时代匈牙利工厂预计2026年初投产 中创新航、亿纬锂能、国轩高科等电池企业在欧洲建厂就近供应 [10] - Momenta与20余家全球主流车企合作 智己L6/LS6海外版搭载其辅助驾驶系统 计划2026年在慕尼黑开启L4级Robotaxi运营 [11] - 地平线成立慕尼黑欧洲总部 展出征程6系列计算方案和HSD城区辅助驾驶系统 [11] - 禾赛科技带来车规级800线超远距激光雷达ETX和纯固态补盲雷达FTX 元戎启行展示DeepRoute IO 2.0辅助驾驶平台 [12] - 黑芝麻展示武当C1200家族跨域融合芯片和华山A2000家族芯片 轻舟智航与高通合作定制辅助驾驶系统并在德设欧洲总部 [12] - 卓驭科技(原大疆车载)宣布在德国设分公司 重点对接欧洲主机厂和出海中国车企 [12] 中欧产业竞合动态 - 中国品牌占欧洲纯电动车销量比例提升至9.9%(2024年7月Dataforce数据) [13] - 宝马iX3中国版年内亮相 2026年量产 采用与阿里巴巴共同开发的大语言模型技术 携手Momenta研发中国道路辅助驾驶方案 [14] - 宝马计划2026-2027年在中国推出20余款新车 2027年前全球推40余款新车 [14] - 奔驰承认中国市场存在高度竞争 未来3年是其在华最关键阶段 正与中国开发团队合作降低成本 [14] - 小鹏与大众扩大电子电气架构技术合作 联合开发新一代CEA架构并集成至大众中国市场多类车型平台 [15] - 德国汽车研究中心认为汽车行业未来在中国 中欧互利共赢将重塑全球汽车格局 [16]
慕尼黑车展丨中德电动化同台竞技,三大细节揭示中国汽车出海方向
观察者网· 2025-09-11 14:57
中国车企海外参展表现 - 中国车企在慕尼黑车展吸引大量海外观众关注 展台人潮涌动甚至出现中国媒体难以进入的情况[2][4] - 小鹏汽车展出人形机器人 飞行汽车 陆地航母模型等前沿科技产品引发欧洲观众浓厚兴趣[4] - 比亚迪 阿维塔 零跑等中国品牌展台同样受到高度关注 部分外展区被围得水泄不通[4] 设计理念与品牌价值塑造 - 中国车企通过设计传达价值 阿维塔以全球情感智能概念车AVATR VISION XPECTRA展示品牌形象[7] - 零跑汽车在欧洲市场重新定位产品 将lafa5塑造为"都市青年的全新潮流符号"而非国内"半价理想"标签[7] - 小鹏汽车通过陆空结合与机器人技术强化"以人工智能为核心的汽车公司"形象[9] - 欧洲车企注重设计传承 大众提出"技术美观学"概念 奔驰纯电GLC保留家族设计语言 宝马iX3延续"驾趣"品牌标签[9][13][18] 标准化与供应链合作 - 中国车企通过与欧洲车企合作提升标准化水平 小鹏与大众联合调校底盘将用于两款新车型[21] - 欧洲车企坚持严苛标准 奔驰强调做工细节与工艺一致性 宝马为供应商提供800多页电池生产标准文档[22][25] - 中国动力电池企业通过合作达到国际标准 宁德时代 亿纬锂能等头部企业在与海外车企合作中快速成长[27] 本土化战略与市场适应 - 中国车企强调本土化研发设计 多家车企在发布会上提出"立足于欧洲用户需求出发"的口号[28] - 中国汽车产业正视欧洲市场核心需求 采取"在欧洲 为欧洲"的市场策略[29][30] - 咨询公司指出中国车企需要差异化迎合欧洲消费者需求 类似丰田当年为欧洲市场专门设计雅力士的成功案例[32] 技术展示与产品竞争力 - 中国汽车产业在三电与智能化领域具备领先优势 产品在欧洲市场展现"科幻前卫"特质[4] - 宝马为保障驾驶质感开发逾千个软件模块 超20GB软件体量以及逾5亿行代码集成至车载系统[22] - 中国供应链企业手握技术与设计敲门砖 在细分市场产品理念上呈现引领趋势[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