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新干线
icon
搜索文档
日本4.7级地震 东京震感强 新干线短暂停运
中国新闻网· 2025-10-26 14:35
地震事件概况 - 日本栃木县北部当地时间10月26日中午12时4分发生4.7级地震 [1] - 震源深度为10公里 [1] - 东京都、埼玉、群马及神奈川县等地震度为3至4级 [1] - 当局指这次地震不会引发海啸 [1] 交通行业影响 - 受到地震影响,JR上越、东北、秋田及山形新干线曾短暂停驶 [1] - 受影响的新干线线路其后陆续恢复运行 [1]
东京实力吊打全球,实力仅次于纽约,究竟靠什么赚钱?
搜狐财经· 2025-10-07 16:40
东京经济地位 - 东京GDP排名全球城市第二,仅次于纽约,是亚洲经济实力首位城市[3] - 东京商业用地投资达到193亿美元(约2万亿日元),位居全球之首[3] - 东京在八十年内从废墟崛起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中心,而纽约耗时两百年[5] 东京历史发展 - 东京五百年前是小渔村,四百多年前因德川家族建立江户幕府步入历史中央舞台[7] - 明治天皇迁都东京并进行大规模西化改革,推动日本成为亚洲首个工业化国家,东京成为亚洲首个工业化城市[8] - 1920年东京人口突破370万,仅用三十年与横滨合并成完整城市群[10] 东京现代化与重建 - 1923年关东大地震摧毁东京60%建筑,灾后重建重新规划城市,改善交通、住宅和公共卫生,使其成为现代化都市[12] - 二战后日本经历“朝战景气”,提升工业生产并建设新干线,促进沿线城市发展[12] - 新干线建设成为日本经济崛起的脊梁之一[12] 东京金融业发展 - 上世纪七十年代日本经济恢复,金融自由化改革启动,东京金融产业走向国际化[13] - 东京证券交易所和东京国际期货交易所成立,国际资本涌入推动城市发展[13] - 八十年代东京成为与纽约、伦敦并肩的国际金融中心,日本当时是全球第二大经济体和最大债权国[15] 东京产业演变与现状 - 日本房地产泡沫破裂后东京金融业萎缩,风俗业和动漫产业等崛起弥补经济空缺[15] - 新世纪在日本政府推动下东京金融业回暖,重新成为支柱产业之一[15] - 当前东京金融业保持强大竞争力,但面临香港、上海和新加坡等西太平洋城市的挑战[15] - 尽管日本房地产泡沫破裂,东京地价依然居高不下,与全球经济地位密切相关[16]
日本处于下风了
中国新闻网· 2025-08-26 16:56
全球高铁竞争格局变化 - 中日高铁竞争激烈 日本处于下风[1][2] - 日本媒体公开承认在高铁领域落后中国[2] - 竞争格局发生深刻变化[2] 中国高铁发展成就 - 建成全球最大高速铁路网 运营里程4.8万公里占全球70%以上[5] - 高铁线路达20条时速350公里 复兴号覆盖31个省份[5] - 实现从技术引进到全面自主创新的跨越式发展[4] - CR450动车组将投入运营 时速达400公里[5] - 拥有强大工程组织能力和建设效率[6] 日本高铁发展现状 - 新干线运营里程3300公里 仅为中国高铁的1/15[7] - 缺乏足够项目维持技术迭代和降低成本[8] - 高昂人力成本和繁琐流程导致预算超支工期延误[8] 国际项目执行对比 - 日本在越南印度泰国项目进展不顺[9] - 印度孟买-艾哈迈德巴德高铁折腾近十年未通车[9] - 越南南北高铁合作因造价和垫资要求尚未落定[9] - 胡志明市地铁一号线历时12年才投入运营[9] - 中国助力印尼老挝泰国马来西亚迈向高铁时代[10] - 雅万高铁全长142.3公里 历时不到8年建成通车[11] - 雅万高铁采用中国技术标准 商业运营时速350公里[11] - 印尼成为中国之外首个高铁商业运营时速350公里国家[11] 技术优势与产业地位 - 中国高铁具有系统性全产业链后发优势[4] - 技术可靠性和项目执行力获得国际认可[10][11] - 越南领导人表示需要中国铁路建设技术协助[10]
中国140列订单诱敌入局,日本高铁算盘崩了,中国玩阳谋有多厉害?
新浪财经· 2025-08-16 00:25
高铁技术引进背景 - 21世纪初中国高铁建设刚起步 国内最快列车运营速度仅160公里/小时 无法满足350公里线路需求 [1] - 全球成熟高铁技术集中在日本(新干线)、德国(ICE)、法国(TGV)和加拿大(庞巴迪) 其中日本新干线技术经过长期验证并在亚洲广泛应用 [1] 日本技术封锁策略 - 日方在谈判中提出只出售时速200公里车型 但封锁更高速度所需的关键技术方案 [4][6] - 日本企业组成"联合体"(川崎/三菱/日立/伊藤忠) 约定核心技术不得单独向中方转让 [7] - 意图通过控制技术升级路径 使中国长期依赖日本技术并支付高额专利费用 [4][6] 中国反制措施 - 2004年启动140列动车组采购计划 设定"100%技术转让"为硬性准入条件 [9] - 采用"二桃杀三士"策略 仅开放两家国内企业合作资格 迫使外企相互竞争 [9] - 法国率先同意技术转让获得大部分订单 日本被迫妥协仅获少量份额 [14] 技术消化与创新成果 - 建立"技术转移执行评估"机制 以实际掌握程度作为支付条件 外方无法敷衍 [14] - 3年内掌握300+公里时速关键技术 2008年京津城际实现350公里商业运营 [16] - 2010年自主CRH380A型列车测试速度达4166公里/小时 跻身世界最快 [16] - 截至2024年中国高铁占据全球市场份额三分之二 外企转为零部件供应商角色 [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