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刺草鱼

搜索文档
海大5000万元买“无刺草鱼”技术引热议,基因编辑是丰饶之角还是潘多拉魔盒
南方农村报· 2025-06-17 11:31
基因编辑技术投资动态 - 海大集团斥资5000万元购买"无刺草鱼"基因编辑技术 [2] - 日本批准基因编辑罗非鱼上市 泰国颁布基因编辑水生动物的认证标准 [3] - 基因编辑被称为"农业5G"技术 引发公众对技术安全性的讨论 [4][5] 基因编辑与转基因技术对比 - 基因编辑是对生物自身基因的精准改造 不插入外源基因 与传统育种产品相似 [12][13] - 转基因技术需加入外源基因 如转基因三文鱼通过外源基因缩短生长周期至18个月 [17][18][19] - 基因编辑育种效率更高 新品种培育仅需4-6年 而杂交育种需8-10年 转基因育种需8-12年 [25][26] 基因编辑技术应用案例 - 通过敲除调控鱼刺生长的主效基因 培育无刺草鱼 [22] - 基因编辑可使半滑舌鳎雄鱼生长速度提升2倍 [30] - 中国已培育快大型半滑舌鳎 无肌间刺鲫鱼等具有产业化前景的基因编辑动物 [35] 基因编辑动物监管现状 - 中国将基因编辑动物等同于转基因生物管理 需完成全流程安全评价 [37][38][39] - 目前尚无基因编辑动物通过生物安全论证 缺乏专门的安全评价指南 [43] - 欧盟考虑简化监管政策 不再将未引入外源基因的基因编辑植物视为转基因 [56] 基因编辑产业化进展 - 中国政策支持生物育种产业化 将基因编辑技术列为关键育种技术 [62] - 农业农村部正在研究制定农业用基因编辑动物安全评价指南 [63][64] - 全球范围内基因编辑动物产业化加速 阿根廷 美国 日本已批准多种产品上市 [72]
关于海大5000万拿下“无刺草鱼”技术的几个猜想
南方农村报· 2025-05-17 20:01
行业技术动态 - 海大集团以5000万元获得华中农业大学"无肌间刺草鱼技术"20年独占使用权 [2][3] - 该技术通过基因编辑敲除控制草鱼肌间刺的关键基因,解决食用时卡喉问题 [5][6][7] - 中国基因编辑水产研究种类位居世界第一,已培育无刺武昌鱼、鲫鱼等品种 [9][10][11] - 目前中国尚未批准任何基因编辑动物上市,相关产品仅限科研用途 [12][13] 国际政策环境 - 日本、美国已对食用基因编辑鱼类政策放宽,如红鲷鱼、比目鱼获上市批准 [17] - 中国农业农村部2022年批准首个主粮作物(矮杆玉米)基因编辑安全证书 [18] 战略布局分析 - 交易可能预示公司在提前布局前沿育种技术,等待政策放开 [19][20] - 若实现商业化,无刺草鱼将解决最大宗水产养殖品种的消费痛点 [23][24][25] - 技术可延伸至无刺鲫鱼、鳊鱼等品种,构建种业技术壁垒 [26][27][28] - 基因编辑技术将成为全球水产业核心竞争力,该交易是技术储备 [29][30][31] 市场影响预测 - 无刺特性将显著提升草鱼附加值和市场接受度 [24][25] - 技术可能引领水产育种革命,成为首个上市基因编辑鱼种 [32][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