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线侵入式脑机接口系统

搜索文档
我国首例侵入式脑机接口临床试验成功
国际金融报· 2025-06-14 09:23
技术突破 - 我国首例侵入式脑机接口前瞻性临床试验成功开展,成为全球第二个进入该技术临床试验阶段的国家[1] - 植入体直径26毫米、厚度不到6毫米,是全球最小尺寸的脑控植入体,仅为Neuralink产品的1/2[8] - 神经电极横截面积仅为Neuralink所使用电极的1/5-1/7,柔性超过Neuralink,降低了对脑组织的损伤[5] 临床应用 - 受试者术后一个多月未出现感染和电极失效情况,仅用2-3周训练即可通过意念控制电脑完成下象棋、玩赛车游戏等操作[3] - 系统在十几毫秒窗口期内完成神经信号特征提取、运动意图解析及控制指令生成全流程[8] - 预计未来获批上市后可为完全性脊髓损伤、双上肢截肢及肌萎缩侧索硬化症患者群体改善生存质量[12] 研发进展 - 项目团队采用功能磁共振成像联合CT影像技术重构受试者专属三维模型与人脑运动皮层详细功能地图[10] - 系统已在猕猴中验证安全性和功能性,成功实现脑控光标移动和打字,并完成植入体二次手术升级[9] - 自主研发的在线学习框架实现神经解码器动态优化,突破传统静态解码模型局限性[9] 行业比较 - 该技术解决了脑机接口设备微小化、系统化、无线化的问题,相比传统需要佩戴笨重"钢盔"的设备有显著改进[4] - 相比美国有线脑机接口设备需要外接天线,我国技术实现了大脑信号的无线实时输出和读取[4] - 手术采用微创技术,耗时仅20-30分钟,成本属于中低水平,在国内多数神经外科中心技术成熟[8]
上交会硬科技秀肌肉,科技红娘活跃
第一财经· 2025-06-12 21:49
上交会概况 - 14家企业和机构将首发首展新产品、新技术,其中全球或全国首发的有7项 [1] - 上交会是我国首个以技术作为展示和交易标的的国家级、国际性、综合性展会,总展出面积3.5万平方米 [3] - 上交会自2013年首次举办以来,累计吸引来自3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超9500家企业参展,近两届意向成交项目数均超500项 [7] 首发首展技术亮点 - 东华大学全球首展"月壤成纤"技术及装备,可将月壤转化为高性能纤维材料,用于月球基地建设 [4] - 基于"嫦娥五号"带回的500毫克月壤,研发了用玄武岩矿石自制模拟月壤的技术,并研发出月壤纤维自动成纤装备,可制备直径10~20微米的超细纤维 [6] - 张江专区聚焦脑机接口技术、光量子技术和合成生物等领域,其中医药器械类企业占比超过三分之一 [6] - 阶梯医疗带来无线侵入式脑机接口系统,为高位截瘫、渐冻症等患者带来福音 [6] - 乐普心泰医疗科技全球首创的MemoSorb®生物可降解封堵器系列已植入近万例临床患者,惠及全球50多个国家和地区 [6] - 武汉新水环保科技首创"杀藻去毒双效合一"解决方案,利用生物酶纳米机器人技术解决河湖藻类问题 [6][7] 技术转移与成果转化 - 2024年上海市技术合同登记53864项,比上年增长6%,成交金额5200.73亿元,增长7.2% [8] - 高校、科研院所技术合同数量为20157项,总体合同金额为365.93亿元,比上年增长100% [8] - 本届上交会技术转移专区有12家高质量孵化器首次集体亮相,携手34家初创公司参展 [9] - 青心意创研发全球首款直膝自然变速行走机器人,济声科技自研解决听力障碍人群的手语大模型 [9] - 14家成果转化平台和服务机构集聚专区,现场提供转化全链条服务,展示3000余项国内外待转化成果、500余项待解决需求 [9] - 国科新研国际技术转移有限公司核心服务客户主要来自生命科学领域,提供从基础研究到科技成果商业化的创新服务 [11][12] - 上海探九技术转移有限公司自2020年成立以来,联合多所高校开展16期"转化门诊",对接具体项目162个,合同登记金额近3亿元 [12][13] 上交会后续活动 - 上交会将在365天举办"技术贸易+"系列活动,链接人才和投融资等资源 [13] - 开展"上交会朋友圈"促进技术供需精准对接,推出分行业和领域的"上交会发布"活动 [13] - 依托"技术贸易促进服务联盟"为参展企业提供常年服务,推出面向中小企业的"技术贸易与创新发展"公共培训服务 [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