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转移服务

搜索文档
“硬科技”邂逅“软服务”
科技日报· 2025-06-14 09:42
上交会技术转移专区 - 上海市科委特设技术转移专区线上线下展示约3000项成果和500项创新需求集聚超60家服务机构孵化器创新型企业为硬科技提供软服务[1] - 转化门诊由10余位技术经理人现场坐诊从技术市场法律金融等多维度提供一对一咨询服务[1] - 夏佩尔高空驻留机器公司研制临近空间太阳能无人机需通过股权融资专利授权推动产业化获技术经理人邹涛指导[1] 科技成果转化进展 - 上海探九技术转移公司2024年推动高校科技成果转化通过项目汇聚分类引导专业赋能等环节形成创新链条已对接162个项目助力高校成果转化合同登记金额近3亿元[2] - 转化门诊走进上海高校打造分类转化创新链条包括精准输送落地转化跟踪陪跑等阶段[2] 孵化器与硬科技企业 - 上海12家高质量孵化器首次集体亮相加速孵育硬科技企业孵化未来产业[2] - 上海青心意创科技在人形机器人创新孵化器支持下开发全球首个直膝行走机器人技术突破模拟人类自然行走[2] 技术经理人活动 - 上交会组织近200名技术经理人参与淘展活动与展商深度互动发掘潜在交易机会[3] - 技术转移服务促成参展企业与技术供应商建立直接联系为未来技术合作市场应用奠定基础[3]
上交会硬科技秀肌肉,科技红娘活跃
第一财经· 2025-06-12 21:49
上交会概况 - 14家企业和机构将首发首展新产品、新技术,其中全球或全国首发的有7项 [1] - 上交会是我国首个以技术作为展示和交易标的的国家级、国际性、综合性展会,总展出面积3.5万平方米 [3] - 上交会自2013年首次举办以来,累计吸引来自3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超9500家企业参展,近两届意向成交项目数均超500项 [7] 首发首展技术亮点 - 东华大学全球首展"月壤成纤"技术及装备,可将月壤转化为高性能纤维材料,用于月球基地建设 [4] - 基于"嫦娥五号"带回的500毫克月壤,研发了用玄武岩矿石自制模拟月壤的技术,并研发出月壤纤维自动成纤装备,可制备直径10~20微米的超细纤维 [6] - 张江专区聚焦脑机接口技术、光量子技术和合成生物等领域,其中医药器械类企业占比超过三分之一 [6] - 阶梯医疗带来无线侵入式脑机接口系统,为高位截瘫、渐冻症等患者带来福音 [6] - 乐普心泰医疗科技全球首创的MemoSorb®生物可降解封堵器系列已植入近万例临床患者,惠及全球50多个国家和地区 [6] - 武汉新水环保科技首创"杀藻去毒双效合一"解决方案,利用生物酶纳米机器人技术解决河湖藻类问题 [6][7] 技术转移与成果转化 - 2024年上海市技术合同登记53864项,比上年增长6%,成交金额5200.73亿元,增长7.2% [8] - 高校、科研院所技术合同数量为20157项,总体合同金额为365.93亿元,比上年增长100% [8] - 本届上交会技术转移专区有12家高质量孵化器首次集体亮相,携手34家初创公司参展 [9] - 青心意创研发全球首款直膝自然变速行走机器人,济声科技自研解决听力障碍人群的手语大模型 [9] - 14家成果转化平台和服务机构集聚专区,现场提供转化全链条服务,展示3000余项国内外待转化成果、500余项待解决需求 [9] - 国科新研国际技术转移有限公司核心服务客户主要来自生命科学领域,提供从基础研究到科技成果商业化的创新服务 [11][12] - 上海探九技术转移有限公司自2020年成立以来,联合多所高校开展16期"转化门诊",对接具体项目162个,合同登记金额近3亿元 [12][13] 上交会后续活动 - 上交会将在365天举办"技术贸易+"系列活动,链接人才和投融资等资源 [13] - 开展"上交会朋友圈"促进技术供需精准对接,推出分行业和领域的"上交会发布"活动 [13] - 依托"技术贸易促进服务联盟"为参展企业提供常年服务,推出面向中小企业的"技术贸易与创新发展"公共培训服务 [13]
工信部:构建“技术经理人+”生态 推动科技成果转化
新华财经· 2025-05-15 23:18
技术经理人队伍建设 - 工信部将制定加强技术经理人队伍建设的政策文件,构建"技术经理人+"生态,在科技服务业中打造高素质技术经理人队伍 [1] - 技术经理人在科技成果转化中发挥"牵线搭桥""精准服务"的关键作用 [1] - 2021至2024年共组织技术转移培训1275场,培训10.6万人次,提升36家技术转移人才培养基地能力 [1] 市场培育与需求扩大 - 培育全国统一、互联互通的技术交易大市场,推动技术全国流动、跨区交易,持续壮大技术市场规模 [2] - 推动高校、科研机构、科技型企业、医疗机构等设立技术经理人岗位,扩大技术经理人的使用 [2] 能力提升与培训体系 - 加强技术转移学历教育和通识教育,健全社会培训体系,优化升级国家技术转移人才培养基地 [2] - 鼓励合作开展实践训练,提高实战能力,将技术经理人打造成为科技服务人才的主力军 [2] 激励机制与职业发展 - 健全股权激励、收益分成和佣金提取等制度,推动技术经理人以股权投资收益、孵化服务费、咨询费等方式增加服务收入 [2] - 完善职称评审和聘用制度,提升技术经理人职业获得感 [2] 协同合作与生态构建 - 构建以技术经理人为枢纽,高校、科研院所、企业、园区、金融机构、孵化器等协同合作的成果转化服务生态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