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旺旺仙贝
icon
搜索文档
旺仔的“中年危机”
和讯网· 2025-06-26 16:58
公司业绩表现 - 2024财年营收235.11亿元,同比微降0.3%,净利润43.36亿元,同比增长8.6%,呈现增利不增收态势 [1][2] - 乳品及饮料类贡献总营收52%(121.09亿元),旺仔牛奶仅实现"低个位数"增长,米果及休闲食品类营收占比48%,同比下滑1.2%和2.6% [3][4] - 近十年业绩停滞,市值从巅峰1700亿港元缩水至625亿港元,不足峰值40% [3][5] 业务结构分析 - 饮料业务依赖旺仔牛奶单一产品,新品如香蕉牛奶、草莓牛奶未形成规模效应,O泡果奶实现"双位数增长"但难抵大单品疲软 [3] - 米果业务受春节礼包消费寒流影响衰退"高个位数",冰品因极端天气损失"低双位数"收益 [4] - 跨界尝试涉足医疗、酒店、保险等十余个赛道均未成功,更名"中国旺旺"未带来实际增长 [1] 行业竞争格局 - 2024年中国零食市场规模达13440亿元,CR5仅占5.9%,公司以134.8亿元零售额排名第五 [2] - 量贩零食店占据线下渠道40%份额,公司传统批发与现代渠道贡献80%营收,电商占比"接近两位数" [7] - Z世代消费偏好转向健康化、性价比和情绪价值,行业创新迭代速度加快 [7] 渠道与经销商困境 - 经销商面临高库存压力,临期产品折价处理导致亏损,部分案例负债达千万级别 [8] - 厂家强制线下消化库存,限制经销商线上销售,与电商渠道形成冲突 [8] - 传统商超渠道红利消退,三只松鼠等电商品牌重塑消费入口,公司转型滞后 [6] 历史发展对比 - 2004-2013年营收增速维持20%,2013年旺仔牛奶突破百亿,市值峰值超1700亿港元 [2][6] - 早期通过国民级大单品+经销商网络+电视广告策略成功,2013年后未能适应电商及新消费趋势 [6][7] - 创始人蔡衍明曾借大陆经济红利选址湖南建厂,成为首个注册商标的台资品牌 [6]
旺旺最新财报:营收净利收缩,“老龄化”危机何解?
格隆汇· 2025-06-02 09:52
财务表现 - 2022财年营收229.28亿元,同比下滑4.41% [1][2] - 归母净利润33.72亿元,同比下滑19.77% [2][3] - 毛利率从44.8%降至43.9%,下降90个基点 [2] - 营运利润48.47亿元,同比下降11.2% [2] - 乳品及饮料类营收111.31亿元,同比下滑13.5%,占营收比重48.5% [4][5] - 米果类、休闲类、其他产品营收分别同比增长4.5%、7.8%、9.9% [6] - 旺仔牛奶收益下滑达双位数,占乳饮类营收九成 [6][7] 业务结构 - 乳品及饮料是最大营收来源,但唯一呈现跌幅的业务板块 [4][6] - 米果产品营收58.43亿元,休闲食品营收58.20亿元 [5] - 海外收益实现双位数增长 [2] - 乳品及饮料类毛利率从46.7%下降至44.8% [9] 市场表现 - 公司股价从历史高点缩水六成,市值蒸发超983亿港元 [13] - 当前市值616.54亿港元,市盈率16倍 [14] - 营收停滞问题已持续近十年,2013年达到峰值233.9亿元后波动下行 [11] - 2022年股价52周最高6.35港元,最低4.73港元 [14] 产品与渠道 - 高度依赖传统线下渠道,线上化程度不足 [11] - 产品老化明显,核心产品旺仔牛奶使用20年前复原乳配方 [31] - 新品策略效果不佳,未能复制早期大单品成功 [25][29] - 春节等传统优势销售场景中陈列位置边缘化 [27] 品牌历史 - 成立于1962年,1979年推出首款产品"旺旺仙贝" [16] - 1992年进入大陆市场,旺仔牛奶成为首个百亿级乳品大单品 [18] - 凭借魔性广告营销成为家喻户晓品牌 [21] - 近十年未能推出具有同等影响力的新产品 [23][25]
中国旺旺(00151):新品增收控本增效,海外市场提供新动能
东北证券· 2025-05-13 16:50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给予中国旺旺“买入”评级 [8][9] 报告的核心观点 - 中国旺旺作为行业龙头,业务成熟业绩稳健,产品创新、渠道改革和成本管控将带来业绩新突破,未来发展前景良好,给予“买入”评级 [4][8][9]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1. 中国旺旺控股:食品饮料双轮驱动,综合实力过硬 - 发展历程:始于1962年台湾宜兰食品工业股份有限公司,1983年成立旺旺品牌,1992年布局中国大陆,2008年香港上市,形成三大核心品类矩阵,产品行销66个国家和地区 [25] - 股权结构:股权集中,主要股东为Top Quality Group Limited和Want Power Holdings Limited,实际控制人为蔡衍明,管理层经验丰富 [30][32] - 经营情况: - 业绩表现:营收和净利润近6财年CAGR分别为2.55%/4.21%,2023财年营收235.86亿元,净利润39.90亿元,乳品及饮料业务增长强劲 [36][37][41] - 盈利质量:毛利率处于行业上游,2023财年恢复至46.60%,期间费用率相对稳定,存货周转率有待提升 [45][50] - 杜邦分析:ROE处在行业上游,2023年恢复增长至25.73%,主要受益于较高的销售净利率 [56] 2. 行业规模增速放缓,竞争格局分散 - 米果及休闲零食品类: - 市场规模稳中有升,品类矩阵化升级:2023年市场规模达12737亿元,2015 - 2023年CAGR为7.02%,品类创新围绕健康化、多元化、差异化展开 [63][69] - 产业链:上游成本承压,中游品牌竞争激烈,下游渠道融合创新,电商平台崛起,销售渠道多元化发展 [73][82] - 供给:健康化趋势,市场竞争激烈,行业集中度低,分为三个梯队,旺旺在米果领域占主导,但新品表现乏力 [82][84][87] - 需求:健康营养趋向高端,市场多元渠道多样,政策利好,消费需求有望上升,呈现健康化加速、渠道多元化及技术深度赋能特征 [102] - 未来趋势:需求转变营养升级,营销转变助力增销 [12] - 乳品及饮料类: - 市场规模:市场规模稳步扩容,人均消费量有待提升 [12] - 产业链:上游原料成本凸显,中游品类分化显著,下游全渠道渗透加速 [12] - 品类:软饮料品类丰富,无糖饮品需求上升 [12] - 格局:群雄逐鹿竞争激烈,细分格局趋于稳定 [12] - 渠道:分销渠道多元化,实体渠道仍占主导 [12] 3. 品牌与产品价值创造,产能与渠道协同赋能 - 品牌:国民品牌价值突出,通过多种营销方式提升形象,积极履行社会责任并屡获殊荣 [3][8] - 产品:多元布局丰富矩阵,赋能单品加强创新,研发投入大,满足不同消费需求,近五年新品贡献率超10% [3][33][98] - 管理:深化团队提升人效,扩充产能严格品控,优化组织与人力结构,合理布局产能,加大代工厂合作并严格把控产品质量 [3] - 渠道:全渠道梳理布局,协同推进数字化发展,巩固传统网点,拓展电商、量贩零食店及海外市场,O2O与直播电商加速渗透 [3] 4. 未来投资看点:基本盘稳固,看好公司长期发展 - 产品多方面升级创新,新品发展潜力巨大:研发能力领先,专利数量居行业上游,产品创新顺应健康化潮流,新品有望为营收增长注入新动力 [3] - 渠道改革提效,海外市场加速渗透:积极推进渠道改革,创新传统渠道模式,加大新兴渠道投入,精准布局海外市场,未来有望实现业绩新突破 [8] - 应对成本波动能力较强,盈利有望进一步提升:灵活应对原材料价格波动,通过规模采购等方式降低成本,并持续优化费用支出,盈利能力有望进一步提升 [8] 5. 估值及投资建议 - 预计公司2024 - 2026财年EPS为0.36/0.39/0.42元,对应PE为13X/12X/12X,给予“买入”评级 [9]
90后为啥不再给孩子喝旺旺?
商业洞察· 2025-04-20 17:32
核心观点 - 中国旺旺面临产品老化、市场竞争加剧及消费者偏好转变的挑战,导致营收增长停滞 [5][17][25] - 公司依赖旺仔IP情怀营销取得短期业绩提振,但缺乏持续爆款新品支撑长期增长 [7][10][28] - 零食行业规模持续扩张(2022年达11654亿元),但旺旺市占率不足1%,被新兴品牌挤压 [22][24][36] 产品与营销 - 明星产品均为30年前开发:旺旺仙贝(1983)、雪饼(1984)、旺仔牛奶(1996),近20年无现象级新品 [7] - 通过56个民族罐/职业系列盲盒等IP营销拉动2023财年乳品业务收入增长7.4%至119.56亿元 [10] - 爱国营销事件(如二公子微博事件)曾使直播间销售额暴涨117倍,但热度难以持续 [11][13][16] 市场竞争 - 线上零食三巨头崛起:三只松鼠2016年销售额破5亿,百草味2012年营收1.2亿,旺旺线上市占率不足1% [22] - 乳品赛道受蒙牛/伊利挤压:安慕希/纯甄等竞品分流旺仔牛奶市场,其销售额从2013年峰值下滑至2016年85亿元 [22][24] - 商超渠道显示旺旺产品被竞品包围,消费者更倾向选择打折或健康替代品 [24][33] 消费者变迁 - 核心80/90后客群因控糖需求减少购买,Z世代父母认为复原乳含糖量过高(旺仔牛奶含白砂糖)不愿给孩子饮用 [5][25][26] - 电解质水等新品尝试(如"荟动")被经销商质疑市场前景,百余种创新产品均未成爆款 [28][36] - 行业趋势显示2027年休闲食品规模将达12378亿元,但旺旺营收仍徘徊在239.8亿(2021年峰值)附近 [5][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