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火医疗大模型

搜索文档
【产业互联网周报】阿里合伙人名单最新变动:9人已退出;美团在AI投入超百亿元;黄仁勋:机器人技术是芯片制造商继AI之后的最大机遇
钛媒体APP· 2025-07-01 14:47
大模型发展与应用 - 北京累计备案上线大模型132款,占全国35%,豆包、kimi等模型性能稳居全球第一梯队 [2] - 一季度北京市数字经济增加值同比增长8.3%,其中核心产业增长9.7% [2] - 张朝阳认为AI大模型虽能学习已有知识给出答案,但尚无法自主思考物理问题 [2] - 讯飞医疗发布星火医疗大模型V2.5国际版,支持三语,专科诊疗能力达三甲主治水平 [8] - 阿里通义千问推出多模态模型Qwen VLo,支持精细化长段落文字生成 [29] - 中国首个发电行业大模型"擎源"发布,参数达千亿级别 [27] AI产品与技术创新 - 抖音上线AI饭搭子"探饭",搭载豆包大模型提供美食向导服务 [3] - MiniMax推出Voice Design音色设计功能,可生成不存在音色 [7] - 科大讯飞语音合成技术升级,实现高拟真声音复刻 [24] - 可灵AI全系模型上线"视频音效"功能,实现音画帧级同步 [26] - 腾讯混元开源首款混合推理MoE模型Hunyuan-A13B,总参数80B [23] - IBM发布业界首个AI智能体治理与安全软件 [31] 机器人技术进展 - 华为联合软通动力等探索具身智能落地,开发人形机器人替代方案 [8] - 云深处CEO认为人形机器人成熟度低于四足,需突破作业能力 [13][14] - 宇树科技年度营收超10亿元,认为家庭应用场景仍需时间 [21] - 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发布人工智能工程首批典型应用场景 [10] - 山东省计划到2027年机器人产业规模突破500亿元 [49] - 南京审议《具身智能机器人产业发展行动计划》 [46] 企业战略与资本动态 - 阿里巴巴2025财年收入9963.47亿元,净利润同比增长77% [14] - 阿里云宣布全球节点部署全栈AI能力 [10] - 美团每年AI投入超百亿元,构建AI基础设施 [21] - 文远知行秘密提交香港上市申请 [4] - 国产GPU厂商沐曦完成IPO辅导,估值100亿元 [5] - 晶泰科技与DoveTree签署数十亿美元管线授权意向 [7] 行业政策与标准 - 郑州计划2025年底培育100家高成长性AI企业,核心产业超350亿元 [43] - 广东省人工智能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成立 [27] - 国家发改委提出深入开展"人工智能+"行动 [49] - 上海市网信办对违规生成式AI服务网站立案处罚 [45] - 深圳探索AI个性化教学方式,培养拔尖人才 [47] 国际动态 - 英国拟4年投5亿英镑发展量子计算 [32] - 谷歌推出Gemini AI编码工具,简化开发流程 [32] - 博世计划到2027年底在AI领域投资超25亿欧元 [32] - 马斯克称Neuralink受试者增至7人,未来可控制人形机器人 [35] - 荷兰政府承诺出资7000万欧元建AI工厂 [34]
AI医疗重磅!华为+瑞金医院宣布 开源核心模型 概念股曝光
证券时报网· 2025-07-01 08:25
AI医疗行业动态 - 上海瑞金医院与华为开源RuiPath病理模型,涵盖7大高发癌种,覆盖中国每年90%癌症新发病例,模型回答准确率超90% [1] - 华为3月组建医疗卫生军团,重点构建AI辅助诊断解决方案体系 [2] - 国内科技巨头密集发布AI医疗产品:紫荆智康发布Agent Hospital 1系统,商汤医疗推出AI儿童全科医生,蚂蚁集团推出AI健康应用AQ,科大讯飞发布星火医疗大模型V2.5 [3] 市场规模与政策支持 - 中国AI医疗市场规模预计从2023年88亿元增长至2033年3157亿元,年复合增长率43.1% [6] - 中国AI健康管理市场规模已超万亿元,2027年有望达2.59万亿元,年复合增长率超20% [6] - 国家卫健委明确AI在13大类84个细分医疗场景的应用,政策推动行业加速发展 [6] 技术驱动因素 - 大模型推动AI医疗从单点工具升级为诊疗全流程助手 [7] - 多模态技术融合实现更精准诊断与个性化治疗 [7] - 医疗数据价值释放提升AI模型训练效率 [6] 市场需求增长 - 老龄化与医疗资源分布不均催生远程诊疗、慢病管理AI工具需求 [7] - 患者对便捷精准医疗服务需求提升,消费级医疗AI应用潜力巨大 [7] - 医院控费压力下AI成为提升运营效率关键手段 [7] A股市场表现 - 20余只AI医疗概念股中,安必平年内涨幅66.64%,卫宁健康涨幅48.20% [8][9] - 安必平获346家机构调研,联影医疗获342家调研,两家公司市值分别为26.89亿元和1052.78亿元 [8][9] - 创业慧康与华为联合发布AI医疗大模型,润达医疗推出"CDx良医小慧"平台,卫宁健康推出WiNGPT大模型 [8]
财经观察丨从夏季达沃斯看“金融科技”蚂蚁在AI医疗赛场加速跑
齐鲁晚报· 2025-06-30 00:11
夏季达沃斯论坛与AI医疗 - 2007年至2025年夏季达沃斯论坛在中国大连和天津轮流举办 上周论坛聚焦"AI新动能"并公布首届MINDS项目评选结果 [1] - 蚂蚁集团旗下AI健康管家AQ入选MINDS项目 作为中国医疗健康领域唯一创新实践 评审认为该产品为中国可信医疗AI基础设施提供可借鉴模式 [1] - AQ应用提供上百项AI功能 连接全国超5000家医院和近百万医生 与多家健康管理设备和可穿戴品牌合作 6月26日上线各大应用市场 [2] 蚂蚁集团医疗布局 - 蚂蚁集团近期动作密集 与北京友谊医院合作上线消化专科智能体"消化百事通" 探索AI医疗融合新范式 [2] - 公司年初完成对好大夫在线的收购 以自研医疗大模型为核心 构建"医疗机构-医生-患者"三维服务闭环 [2] - 支付宝医疗聚合超3600家医院 为超8亿用户提供数字化服务 AI健康管家已服务超7千万用户 [5] AI医疗行业现状 - 中国AI医疗市场规模预计从2023年88亿元增长至2033年3157亿元 十年复合增长率43.1% [5] - 多家科技巨头布局AI医疗:科大讯飞"讯飞晓医"下载量2400万 华为构建临床AI辅助诊断体系 京东健康AI数字人年服务3500万人次 [6] - 行业关注重点包括医疗垂类模型完善 专业咨询回答质量提升 以及降低AI幻觉问题 [6]
AI25H2(2):AI医疗大势所趋
东北证券· 2025-06-29 21:44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本次评级为优于大势,上次评级同样为优于大势 [1][5] 报告的核心观点 - AI医疗催化不断,看好国内AI医疗发展,如爱尔眼科与华为云合作、微脉递表、蚂蚁发布应用等 [2] - AI医疗大势所趋,顺应国内老龄化趋势,是提升就医效率必要工具,未来B端渗透率提升后有望走向C端 [3] 相关目录总结 行业数据 - 成分股数量362只,总市值43429.03亿,流通市值25041.00亿,市盈率1772.09倍,市净率3.89倍,成分股总营收2860.32亿,总净利润24.51亿,资产负债率43.91% [7] AI医疗发展情况 - 催化事件不断,6月有多起合作、发布、融资等事件 [2] - 大势所趋,顺应老龄化,成为提升就医效率必要工具,未来有望从B端走向C端 [3] AI医疗场景 - 影像诊断全模态智能化、精准医疗与基因组学深度整合、手术机器人自主化跃升、远程医疗与健康管理普及 [3] 医疗大模型落地情况 - 临床全面落地,百家三甲医院完成深度求索本地化部署,居家医疗与健康监测创新,脑机接口与康复医学突破 [3] 相关标的 - AI医疗相关标的有麦迪科技、美年健康、翔宇医疗、润达医疗、卫宁健康、嘉和美康(除麦迪科技外其余尚未有研报覆盖,仅有限列示,不作为投资推荐) [4]
AI医疗革命中的技术定义者,讯飞医疗(2506.HK)大模型再迎新升级
格隆汇· 2025-06-27 15:20
政策与行业趋势 - 国家联合22个部门实施"人工智能+"行业应用专项行动,加速AI技术向全产业渗透,医疗健康领域成为战略要地[1] - 全球数字医疗投融资额Q1环比增长47%达53亿美元,创2022年Q2以来峰值,交易数量下降9%显示资本向头部集中[2] - 中国数字医疗市场Q1投融资金额达50亿元,环比增幅150%,展现强劲发展动能[2] 公司技术突破 - 讯飞医疗发布星火医疗大模型V2.5国际版,实现六大核心能力突破,包括医疗知识问答和复杂语言理解[6] - 模型开发"快慢思考"融合机制,结合实时响应与循证医学深度思考,拓宽AI在复杂医疗决策中的能力边界[6] - 在心血管内科等专科领域,大模型诊疗能力达三甲医院主治医师水平,部分维度超越人类专家[6] - 模型原生支持中英文双语,普通话、粤语、英语三语沟通,为国际化奠定技术基础[6] - 讯飞晓医APP覆盖疾病突破1600种,药品库扩至5万余种,医疗OCR识别率达97%[7][8] - 新增慢性病主动管理功能,自动跟踪指标、评估风险并生成个性化干预方案[8] 国际化战略 - 讯飞晓医APP香港版上线,融合粤语、英语支持及中医辨证等本地功能[9] - 香港作为国际金融枢纽,是公司输出AI医疗解决方案的天然跳板[10] - 香港医疗服务体系接轨欧美,英文医疗数据和海外培训医生群体为模型训练提供宝贵资源[14] 商业模式与财务表现 - 公司形成G端、B端、C端多元化商业路径[12] - 2024年G端业务收入同比增长10%达3.91亿元,B端收入激增103.4%至1.32亿元,C端收入增长56.6%至2.11亿元[12] - "智医助理"覆盖全国692个区县、超7.3万个基层机构,累计完成超10亿次AI辅助诊断[11] 市场前景 - 全球AI医疗市场预计从2022年137亿美元以35.5%年复合增长率增长至2030年1553亿美元[14] - 恒生医疗保健指数年初至今涨幅达50%,港股市场氛围持续修复[17] - 多家机构对讯飞医疗给予"买入"或"增持"评级,认可其稀缺性价值[18]
为什么看好讯飞医疗(02506)?MedBench登顶只是开始,国际化才是核心价值
智通财经网· 2025-06-26 15:11
公司动态 - 讯飞医疗在香港数码港举办技术应用发布会 推出星火医疗大模型V2 5国际版及讯飞晓医香港版 标志着从技术研发向全球化商业落地的关键转型 [1] - 发布会获得香港特区立法会主席梁君彦 数码港主席陈细明 创新科技及工业局副局长张曼莉等政府要员参会 [1] - 讯飞星火医疗大模型在MedBench评测中以98 4分综合得分高居榜首 是目前业界唯一基于全国产算力训练的医疗大模型企业 [1] 产品技术 - 星火医疗大模型V2 5国际版专科诊疗能力显著提升 在心血管内科 儿科 呼吸内科等专科领域综合诊疗水平达三甲医院主治医师标准 [2] - 新版本融合快速推理和循证医学长链推理双重能力 支持中英文双语及普通话 粤语 英语三语交互功能 [2] - 讯飞晓医累计下载量突破2400万次 完成AI健康咨询超1 4亿次 用户满意度高达98% [2] - 讯飞晓医香港版新增粤语和英语健康咨询服务 优化症状自查 药物查询 中医辨证等核心功能 升级为主动健康管理模式 [3] 战略布局 - 选择香港作为国际化战略重要支点 入选香港特区政府"重点企业伙伴"计划 享受扶持政策 [3] - 作为港交所"医疗大模型第一股"具备稀缺性标的价值 有利于获得国际资本关注 [3] - 在数码港设立国际研究院 汇聚全球人才开展前沿技术研发 [3] - 香港作为亚太商业中心可有效覆盖东南亚 中东等新兴市场 [3] 商业化体系 - 构建政企市场与消费市场双轮驱动格局 智医助理覆盖全国692个区县 超7 4万家基层医疗机构 服务22万名基层医生 [4] - 与超500家等级医院建立深度合作 提供患者管理智慧服务和医疗质量提升解决方案 [4] - 讯飞晓医从工具型产品向平台型服务转型 商业化空间逐步打开 [4] - 形成数据闭环效应 政企端医疗数据优化模型性能 消费端健康行为数据丰富用户画像 [4] 投资价值 - MedBench评测榜首确认AI医疗领域技术领先优势 全国产算力路径具备独特战略价值 [5] - 从全科向专科升级符合AI医疗应用发展规律 商业化前景更清晰 [5] - 国际化战略加速落地 有望迎来估值体系重新评估 [6] - 参考海外同类企业 成功国际化AI医疗公司通常享有明显估值溢价 [6]
事关AI医疗 科大讯飞最新发声!
中国基金报· 2025-06-26 00:16
医疗AI全球化布局 - 讯飞医疗在香港发布星火医疗大模型V2.5国际版及讯飞晓医App香港版,首站选择香港作为国际化桥头堡[3] - 香港基地可助力训练数据国际化,与熟悉西方医疗体系的医生合作,将内地技术开发为面向全球的产品[3] - 星火医疗大模型V2.5国际版支持香港本地化语言场景,具备为国际化城市提供本地化能力的核心底座[3] - 公司对海外市场拓展持谨慎态度,表示需要一定时间熟悉海外市场[3] 商业化进展与财务表现 - 2024年公司营收7.34亿元同比增长32%,净亏损1.33亿元同比收窄8.5%[5] - C端患者业务营收2.11亿元同比增长56.6%,B端医院业务营收1.32亿元同比增长103.4%[5] - 智医助理已覆盖全国692个区县、超73000个基层医疗机构,提供超10亿次AI辅助诊断[5] - C端推出助听器等硬件产品,围绕医疗服务构建硬件生态[5] 行业发展阶段与盈利预期 - 医疗大模型目前仍处于爬坡阶段,未到爆发阶段[2] - B端、C端业务经过前两年发展已出现更多商业化落地机会[5] - G端业务是商业化落地重要部分,政策推动下企业有动力做好AI医疗[5] - 预计未来1~2年内可实现盈利,基于现有客户需求和对未来的预判[2][6]
事关AI医疗,科大讯飞最新发声!
中国基金报· 2025-06-26 00:04
【 导读】讯飞AI全面落地香港,陶晓东表示未来1~2年内或将盈利 中国基金报记者 牛思若 国产大模型吹响"出海"号角,讯飞医疗首站登陆香港。 "预计1~2年实现盈利" AI医疗的商业化备受关注。在业内看来,高昂的研发成本、严格的医疗审批和漫长的盈利周 期,都考验着AI医疗企业的耐心与韧性。 在发布会现场,讯飞医疗总裁陶晓东接受了中国基金报记者采访,就医疗AI全球化、商业化落 地、未来盈利等市场关切的问题进行了回答。 在陶晓东看来,医疗大模型目前仍处于爬坡阶段,未到爆发阶段;基于目前的客户需求、对 未来的预判等,预计公司未来1~2年内或可实现盈利。 布局医疗AI全球化 6月24日, 讯飞医疗在中国香港正式发布星火医疗大模型V2.5国际版及讯飞晓医A pp 香港 版。 "香港堪称讯飞医疗科技国际化的桥头堡,可助力讯飞医疗大模型的训练数据国际化,成为面 向全球的产品 。" 陶晓东表示 。 据介绍 ,基于一系列核心能力升级,星火医疗大模型V2.5国际版除了具备数据飞轮效应、长 思维链思考的优势,还支持香港本地化语言场景,具备为香港等国际化城市提供本地化能力 的核心底座能力。 陶晓东进一步补充道,讯飞医疗可在香港与熟悉 ...
医疗大模型能力继续爬坡,讯飞医疗科技预计2年内盈利
第一财经· 2025-06-25 14:36
公司表现与财务数据 - 讯飞医疗科技2024年营收7.34亿元,同比增长32%,亏损1.33亿元,相比上一年减亏0.12亿元 [1] - 科大讯飞持有讯飞医疗科技49.42%股份,2024年智慧医疗业务收入6.92亿元,占科大讯飞营收的2.96% [1] - 公司总裁预计未来1~2年时间内将实现盈利 [1] - 国内18家AI医疗公司中,仅乐心医疗、迈瑞医疗、医脉通、京东健康4家去年净利润增长,阿里健康在截至今年3月底的一年中也实现净利润增长 [3] - 卫宁健康、理邦仪器、联影医疗、安必平等8家企业去年净利润同比减少,迪安诊断、贝瑞基因、鹰瞳科技、金域医学4家企业去年出现亏损,医渡科技在截至去年9月底的半年出现亏损 [3] 业务布局与产品 - 讯飞医疗科技业务覆盖G端、B端和C端,产品包括智医助理、智慧医院解决方案、智慧医保、AI诊后患者管理产品、AI健康助手、影像云与辅助诊断平台、智能医疗器械等 [1] - 公司6月24日发布星火医疗大模型V2.5国际版,升级讯飞晓医APP并发布香港版,C端讯飞晓医增加对常见疾病、症状和药品的覆盖 [4] - 中文医疗大模型评测平台MedBench最新榜单显示,讯飞星火医疗大模型以98.4分位居综合能力第一 [5] - 公司围绕医疗服务构建硬件生态以支撑更大市场,此前推出助听器等C端产品 [3] 行业现状与技术挑战 - 医疗大模型技术未全面爆发,短时间内缺乏医生与患者沟通的人文属性能力 [1][5] - AI或大模型在医疗领域的商业价值还需进一步证明,需深入医生工作场景了解真实需求并结合技术可实现能力实现商业化 [3] - AI在医疗领域有望较快落地的方向包括辅助诊断和面向大量患者提供健康咨询服务 [3] - 医疗大模型仍处于爬坡过程,技术未到全面爆发的时候,从理解并遵守各地法规到融入当地文化仍面临挑战 [5]
从合肥到维多利亚港,讯飞医疗科技(02506)落地香港公司背后的全球化版图
智通财经网· 2025-06-25 11:23
公司动态 - 讯飞医疗科技在香港举行公司开幕仪式并发布星火医疗大模型V2.5国际版,该版本支持中文、英文双语种及普通话、粤语、英语三语种交互能力[1] - 公司推出香港专属版居民AI健康助手"讯飞晓医",首次将服务延伸至香港地区[1] - 星火医疗大模型在MedBench评测中以综合得分95.4登顶榜单,复杂医学推理、医学语言理解等核心能力位居第一[1] - V2.5国际版强化专科诊疗能力,在心血管内科、儿科等专科临床场景中达三甲医院主治医师水平[2] - 公司已与养和医院、玛丽医院等香港机构展开合作沟通,并与香港医院管理局探讨合作可能[2] - 讯飞医疗科技2024年入驻香港数码港设立国际研究院,并于同年12月登陆港交所主板成为"医疗大模型第一股"[2] 财务表现 - 2024年公司实现营收7.34亿元,同比增长32.0%,毛利润4.04亿元,同比增长28.4%[3] - 归母净利润为-1.33亿元,相比2023年亏损收窄8.5%[3] - 毛利率为55.1%,维持行业领先水平,预计收入规模将快速增长且毛利水平提升[3] - 公司预计未来一两年内有望实现盈利[3] 战略布局 - 公司将香港作为国际化战略的桥头堡,以香港为支点拓展国际医疗业务布局[1] - 香港医疗数据以英语为主,有助于公司将香港医疗英文数据转化为训练国际版AI的核心语料[2] - 公司关注粤港澳大湾区医疗一体化进程,正与香港机构洽谈港人北上就医及内地医生培训相关合作项目[3] - 公司战略为"立足大湾区、辐射全球",计划通过深耕香港医疗需求打造国际化产品体系[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