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点胶设备

搜索文档
卓兆点胶(873726):智能点胶设备受益智能穿戴行业,并购优质公司拓宽科技赛道
东吴证券· 2025-07-24 17:22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首次覆盖,给予“买入”评级 [1][9][62] 报告的核心观点 - 卓兆点胶是智能点胶解决方案的行业先锋,产品市场规模广阔,技术延展性强,收购优质公司协同发展后业绩有望反转,市值有上涨空间 [9]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卓兆点胶:智能点胶行业先锋 - 公司是技术驱动型高新技术企业,提供智能点胶解决方案,主要产品有点胶阀及核心部件、点胶设备等 [9][14] - 公司股权结构集中稳定,控股股东和实控人合计持股 58.71% [17] - 近年来公司营收和净利润波动,2025 年一季度业绩扭亏为盈,未来计划提升苹果链份额、开拓非果链市场,点胶阀类产品将成主导 [20][23][25] 智能点胶设备市场规模加速扩张 - 点胶技术应用广泛,为行业发展提供空间,产业链下游需求旺盛,2028 年全球点胶机市场规模预计达 106.8 亿美元 [37][38] - 智能手表和智能眼镜行业发展良好,市场规模和出货量增长,苹果及供应链企业有相关布局 [39][41][43] 点胶技术延展性强,收购优质公司协同发展 - 公司深耕消费电子行业点胶技术,积累经验、打造工艺数据库,获千万级量产订单 [46][47] - 公司形成全链条知识产权体系,将推进前沿技术研发,采取双轨研发模式,推动多元化发展,拓展新业务赛道 [49][50][51] - 2024 年公司收购广东浦森,双方客户互补,实现“设备+耗材”协同,构建全链条服务体系,提升客户黏性 [54][55][56] 盈利预测与评级 - 预计 2025 - 2027 年公司营业收入 3.40/3.85/4.36 亿元,归母净利润 0.54/0.63/0.83 亿元,EPS 0.66/0.77/1.01 元 [61] - 按 2025 年 7 月 21 日收盘价,对应 2025 - 2027 年 PE 44.37/38.14/29.20 倍,与可比公司相比有上涨空间,首次覆盖给予“买入”评级 [62]
净利超百亿元,矿产龙头一季报业绩炸裂!
券商中国· 2025-04-12 10:44
紫金矿业一季度业绩 - 公司一季度实现营业收入789.28亿元,同比增长5.55% [3] - 归母净利润101.67亿元,同比增长62.39% [3] - 矿产金产量同比增加13%,矿产铜产量同比增加9%,矿产锌产量同比下降10% [5] - 矿山企业毛利率为59.94%,同比增长5.44个百分点 [5] - 公司计划回购A股股份,回购资金总额为6-10亿元,回购价格上限为17元/股 [6] 黄金市场趋势 - 全球去美元化趋势加速,提振黄金货币金融属性 [7] - 黄金在降息预期、央行购金及ETF净流入支撑下或维持强劲上行趋势 [7] A股下周解禁情况 - 下周A股将有31股限售股解禁,解禁市值合计113.87亿元 [8] - 10股解禁市值超过5亿元,卓兆点胶、唯捷创芯解禁市值居前,分别为17.99亿元、17.53亿元 [9] - 15股解禁比例高于5%,其中8股解禁比例高于10% [12] - 卓兆点胶解禁比例最高达71.66%,金道科技37.5%,丽臣实业、宏鑫科技超过25% [13] 重点解禁公司动态 - 宏鑫科技已与国内某航天科技公司签订定点开发协议,泰国工厂进入试生产阶段 [13] - 拓维信息、新华制药定向增发机构解禁收益率超过100% [13] - 洪城环境、普源精电、万里石定向增发机构解禁收益率超过50% [13]
卓兆点胶:招股说明书
2023-09-27 22:01
公司概况 - 公司为苏州卓兆点胶股份有限公司,证券简称卓兆点胶,代码873726[42] - 2015年7月15日有限公司成立,2022年3月28日股份公司成立[42] - 注册资本69757246元,控股股东和实控人为陈晓峰、陆永华[42][109] - 2022年6月24日在股转系统挂牌转让,2023年5月调至创新层[43][110] 财务数据 - 2023年1 - 6月营收20880.61万元,归母净利润6467.73万元[32] - 2022年资产53187.68万元,营收34486.10万元,净利润88456949.29元[48] - 报告期内综合毛利率分别为75.93%、52.19%及59.10%[22] - 报告期研发费用分别为1112.78万元、2046.19万元及2709.90万元[65] - 报告期各期末应收账款账面价值分别为2339.28万元、15650.58万元及20577.21万元[24] 股权结构 - 陈晓峰和陆永华合计支配公司84.3145%表决权[26][44] - 各持股平台合计持股10626895股,比例15.2341%[132] - 成贤二期等四个基金合计持股6805500股,占比9.7560%[136] 业务情况 - 报告期内苹果产业链销售收入占比分别为86.85%、91.06%及88.13%[15] - 最近一年主营业务收入中消费电子领域占比91.90%[21] - 点胶阀产品最小点胶量可达0.0001ml,精度误差最小±0.00005ml[67] - 截至招股书签署日拥有30项发明专利等多项知识产权[71] 发行计划 - 拟公开发行股票不超1232万股,超配选择权行使后不超1416.80万股[9][52] - 每股发行价26元/股,行使超配选择权前发行后总股本82077246股[9][54] - 预计2023年9月10日发行,9月18日获证监会注册批复[9][51] 募投项目 - 拟投入募集资金36152.20万元,用于多个项目[83] 风险提示 - 产品市场需求受宏观经济等因素影响大[88] - 市场竞争加剧可能影响市场份额和盈利能力[92] - 存在技术人员流失、管理和内部控制等风险[100][103]
卓兆点胶:招股说明书(注册稿)
2023-09-07 15:47
发行与上市 - 公司拟公开发行股票不超过1232万股,采用超额配售选择权发行股票数量不超184.80万股[9][53] - 公司于2022年6月24日在股转系统挂牌并公开转让,2023年5月调整至创新层[42][43] 业绩数据 - 报告期内公司综合毛利率分别为75.93%、52.19%及59.10%[22] - 2023年1 - 6月营业收入为20880.61万元,归属于母公司股东净利润为6467.73万元[32] - 2022年营业收入344,860,951.92元,净利润88,456,949.29元[48] 客户与市场 - 报告期内,公司向苹果产业链销售收入占当期营业收入比例分别为86.85%、91.06%及88.13%[15] - 2022年点胶设备市场占有率0.96%,消费电子领域点胶设备市场占有率2.04%[73] 研发情况 - 报告期内公司研发费用分别为1,112.78万元、2,046.19万元及2,709.90万元,占营业收入比例分别为5.88%、6.80%及7.86%[63] - 截至报告期末公司配备73名研发人员,占员工总人数比例为24.58%[64] - 截至本招股说明书签署日公司拥有30项发明专利、145项实用新型专利、10项外观设计专利,软件著作权9项[69] 风险提示 - 公司存在对苹果产业链依赖、客户集中度较高、下游应用领域拓展不达预期等风险[15][20][21] - 2023年受多种因素影响公司在手订单规模小于预期,存在未来业绩下滑风险[30] 募集资金用途 - 年产点胶设备和点胶阀4410台产业化建设项目拟投入募集资金8870.07万元[79] - 智能点胶设备及核心零部件研发项目拟投入募集资金8282.13万元[79] - 偿还银行贷款拟投入募集资金5000.00万元,补充流动资金拟投入14000.00万元[79] 股权结构 - 截至招股说明书签署日,陈晓峰和陆永华合计支配公司84.3145%表决权,为公司实际控制人[26] - 四个持股平台合计持股10,626,895股,持股比例15.2341%[128] - 成贤二期、成贤三期、成贤六期、雅枫二期合计持有发行人9.7560%股份[132] 公司架构 - 公司董事会由5名董事组成,其中独立董事2名[164] - 公司监事会由3名监事组成,其中职工代表监事1名[169] - 公司高级管理人员共有5名[173] 公司发展历程 - 有限公司成立于2015年7月15日,股份公司成立于2022年3月28日[42] - 2022年4月18日苏州卓兆点胶股份公司注册资本由1000万元增至1045.9157万元[153] - 2022年11月2日公司以总股本10,731,884股为基数,以资本公积向全体股东每10股转增55股,分红后总股本增至69,757,246股[117]
卓兆点胶:招股说明书(上会稿)
2023-08-25 16:26
发行相关 - 公司拟公开发行股票不超过1232万股,采用超额配售选择权发行股票数量不超184.80万股[8][51] - 发行底价为33.85元/股[8][51] - 本次发行全部为新股发行,每股面值人民币1.00元[8] - 本次发行尚需北交所审核通过并经中国证监会同意注册[50] 业绩数据 - 报告期内公司综合毛利率分别为75.93%、52.19%及59.10%[21][47] - 报告期内公司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分别为177.36%、44.73%及47.62%[26] - 2023年1 - 6月营业收入为20880.61万元,归属于母公司股东净利润为6467.73万元[31] - 2022年营业收入344,860,951.92元,净利润88,456,949.29元[47] 市场与客户 - 报告期内,公司向苹果产业链销售收入占当期营业收入比例分别为86.85%、91.06%及88.13%[14] - 报告期内,公司向前五大客户合计销售金额占当期营业收入比例分别是85.38%、81.42%及80.83%[19] - 最近一年,公司主营业务收入中消费电子领域占比91.90%[20] 研发情况 - 报告期内研发费用分别为1112.78万元、2046.19万元及2709.90万元,占比分别为5.88%、6.80%及7.86%[62] - 截至报告期末,配备73名研发人员,占员工总人数比例为24.58%[63] - 截至招股书签署日,拥有30项发明专利、141项实用新型专利、10项外观设计专利和9项软件著作权[68] 产品情况 - 点胶阀产品最小点胶量可达0.0001ml,点胶精度误差最小可实现±0.00005ml[64] - 报告期内核心技术产品收入分别为15815.93万元、26254.04万元及30355.10万元,占比分别为83.63%、87.28%及88.02%[70] 股权结构 - 截至招股说明书签署日,陈晓峰和陆永华合计支配公司84.3145%表决权[25][43][120][121] - 东吴证券持有发行人590908股[60] 未来展望 - 本次发行募集资金将用于建设“年产点胶设备和点胶阀4410台产业化建设项目”等[101] - 公司向新能源汽车、光伏、半导体等领域拓展[200] 风险提示 - 公司面临宏观经济波动及产业政策变化、对苹果产业链依赖等经营风险[84][85][86] - 公司面临毛利率下滑、存货金额较大等财务风险[89][90][91] - 公司面临技术更新、技术人员流失或不足等技术风险[99][96]
卓兆点胶:招股说明书(申报稿)
2023-06-28 16:08
财务与业绩 - 2022年资产总计531,876,839.77元,较2021年增长[1] - 2022年股东权益合计278,077,702.80元,较2021年增长[1] - 2022年营业收入344,860,951.92元,较2021年增长[1] - 2022年净利润88,456,949.29元,较2021年增长[1] - 2022年毛利率为59.10%,2021年为52.19% [1] - 2022年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为49.56%,2021年为48.41% [1] - 2022年研发投入占比7.86%,2021年为6.80% [1] - 报告期内综合毛利率分别为75.93%、52.19%及59.10%[21] - 报告期内扣非后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分别为177.36%、44.73%及47.62%[26] - 2023年3月31日资产总额51286.28万元,负债21212.31万元,股东权益30073.97万元[28] - 2023年1 - 3月营业收入5628.66万元,归母净利润1570.67万元[28] - 2020 - 2022年主营业务收入分别为1.89亿、3.00亿、3.44亿元[70] - 2020 - 2022年市场占有率分别为0.69%、0.95%、0.96%[70] - 2021 - 2022年扣非归母净利润孰低分别为6150.73万、8499.20万元[71] 股权结构 - 陈晓峰和陆永华合计支配公司84.3145%表决权,为实控人[25] - 四个持股平台合计持股10626895股,比例15.2341%[118] - 成贤二期等合计持有发行人9.7560%股份[122] 发行计划 - 拟公开发行股票不超1232万股,超配不超184.80万股[8][47] - 发行底价33.85元/股[8][47] - 拟投入募资36152.20万元用于产业化项目[76] 研发情况 - 配备73名研发人员,占比24.58%[59] - 点胶阀最小点胶量0.0001ml,精度误差±0.00005ml[60] - 拥有30项发明专利等多项知识产权[64] - 报告期核心技术产品收入占比分别为83.63%、87.28%及88.02%[66] 客户与市场 - 向苹果产业链销售收入占比分别为86.85%、91.06%及88.13%[14] - 前五大客户销售占比分别为85.38%、81.42%及80.83%[19] - 主营业务收入中消费电子占比91.90%[20] - 新能源汽车、半导体收入占比分别为4.44%、2.59%[20] 产品情况 - 主要产品为高精度智能点胶设备等[184] - 单液螺杆阀等多种点胶阀产品性能指标[188][190][191] - 点胶设备由多部分构成,具定制属性[193] 企业发展 - 2015年7月成立,2022年6月挂牌,2023年5月调至创新层[37][38] - 采取“标准化模块硬件+定制化功能配置”生产模式[41] - 在消费电子等领域建立合作,切入多领域供应链[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