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业经营贷

搜索文档
“反内卷”下的信贷投放
天风证券· 2025-08-19 11:46
行业投资评级 - 强于大市(维持评级) [4] 核心观点 - 信贷"反内卷"面临政策导向与银行考核体系的博弈 央行要求弱化规模但不放弃规模 同时银行KPI考核仍注重贷款增量指标 导致信贷投放存在虚增冲量行为 [1][10][14] - 信贷投放呈现四大新特征:一是信贷前置倾向明显 一季度开门红集中投放;二是大小行信贷分化加剧 政策性银行景气度高而中小银行负增长;三是信贷时点效应增强 季初季中弱季末强 月内呈"心电图"式波动;四是贷款利率企稳 今年可能是LPR改革以来下行幅度最小的一年 [1][15][19][22][23] - 监管引导融资成本下降的方式转变 从传统降息转向财政贴息和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 市场对年内降息预期下降 货币政策更侧重"量"而非"价" [3][24] "反内卷"面临的博弈 - 央行对信贷投放持两个底线:弱化规模但不放弃规模 7月存在1.25万亿元虚增冲量贷款;对国有大行缩表审慎 要求扩表稳定 [11][13] - 银行KPI考核体系驱动信贷虚增 总行考核央行口径贷款和纯贷款 并对普惠、绿色、制造业等领域设定增量增速指标 [14] 信贷投放新特征 - 信贷前置倾向明显 全年增速预计维持在6.5-7.0% 中小银行降幅更大 一季度开门红投放占比高 但存款分流导致资负缺口走扩 [15] - 大小行信贷分化加剧 政策性银行4月以来加速投放 聚焦水利、城市更新和保交楼;中小银行7月新增信贷-2114亿元 股份制和农商行缩表显著 [16][18] - 信贷时点效应增强 季初季中月份信贷深度回落 季末集中投放 导致4-5月、7-8月资金面衰退式宽松 6、9月依赖央行呵护 [19][21] - 月内信贷呈"心电图"式波动 月初月中深度负增长 月末冲高 1-7月企业短贷+票据新增4.57万亿元 同比多增近1.8万亿元 [22] - 贷款利率基本企稳 1-7月企业贷款利率3.2% 房贷利率3.1% 贷款点差出现上调 [23] 监管政策导向 - 监管通过财政贴息(如对消费贷和服务业经营贷贴息1%)和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降低融资成本 而非传统降息手段 [3][24] - 市场对年内OMO和LPR降息预期下降 货币政策工具更侧重于"量" [3][24]
消费贷贴息新政即将推出,利率会否重返“2”字头?
第一财经· 2025-08-04 23:16
消费贷贴息政策背景与市场反应 - 国务院常务会议宣布对个人消费贷款及服务业经营贷实施财政贴息,四大行迅速响应[3] - 上半年住户贷款仅增1.17万亿元,其中经营性贷款占9239亿元,短期消费贷增速有限[5] - 监管曾叫停3%以下的消费贷定价,市场关注贴息政策会否重启利率下行[5][6] 消费贷利率走势与银行策略 - 银行此前将消费贷额度提至50万元、期限延至7年,利率一度下探至2.5%[6] - 国有大行预计贴息政策主要惠及信用次优客群,或拉低平均利率而非普降[6] - 银行已启动场景化产品预研,重点锁定购车、家电、装修等大额消费及服务业经营主体[6] 政策目标与行业建议 - 贴息政策本质是金融领域的"国补",旨在细化落实提振消费的目标[8] - 地方经验显示贴息聚焦大额消费领域,如重庆家装贷款贴息2%(上限4000元)、四川四类消费贷款贴息1.5%(上限3000元)[8] - 建议银行按客户风险等级分层定价,大行做优质客群低利率业务,中小银行上浮风险溢价[9][10] 金融机构支持措施 - 建议阶段性降低个人消费贷款和信用卡授信的资本占用与风险权重[10] - 支持加快核销消费贷款,按本金50%给予财政补贴并优化征信记录[10] - 拓宽消费金融公司等融资渠道,如发行二级资本债券或支持上市[10]
消费贷贴息新政即将推出 利率会否重返“2”字头?
第一财经· 2025-08-04 21:08
或拉低平均利率而非普降。 日前,国务院常务会议宣布对个人消费贷款及服务业经营贷实施财政贴息,工、农、中、建四大行迅速 响应。此时距监管部门叫停低于3%的消费贷价格战仅过去数月,市场正密切关注"反内卷"背景下银行 如何合规降低实际融资成本,以及贴息后居民信贷可获得性的变化。 业内人士指出,银行要走出困局,先得改思路,别把贴息又当成新一轮价格战。建议商业银行阶段性降 低个人消费贷款和信用卡授信的资本占用与风险权重,同时丰富金融机构处置消费信贷不良资产的手 段,加快不良资产处置,减轻发展包袱。 消费贷利率会再度下破3%吗? 政策持续托举下,今年国内消费仅呈弱修复。多省半年报把消费扩张列为GDP回升主因,但居民需求仍 显疲软。央行发布的数据显示,上半年住户贷款仅增1.17万亿元,其中经营性贷款占9239亿元,短期消 费贷增速有限。 在此背景下,7月31日,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对个人消费贷给予财政贴息,并要求银行同步让利,以降 低融资成本。市场随即关注利率会否再度跌破3%。此前两会期间监管部门提出"提额延时"政策,银行 曾将额度提至50万元、期限延至7年,利率一度下探至2.5%;为防止价格战,监管已于4月1日叫停3%以 ...
消费贷贴息新政即将推出,利率会否重返“2”字头?
第一财经· 2025-08-04 20:33
政策背景与核心观点 - 国务院常务会议宣布对个人消费贷款及服务业经营贷实施财政贴息,四大行迅速响应 [1] - 政策旨在降低实际融资成本,提升居民信贷可获得性,同时避免价格战 [1] - 业内人士建议商业银行阶段性降低个人消费贷款和信用卡授信的资本占用与风险权重,加快不良资产处置 [1] 消费贷利率趋势 - 市场关注消费贷利率会否再度跌破3%,此前监管已叫停3%以下定价 [2] - 国有大行预计贴息政策将主要惠及信用次优客群,或拉低平均利率而非普降 [2] - 银行需平衡成本与风险,过低利率可能压缩盈利并积聚信用风险 [2] 政策实施细则与银行准备 - 贴息政策细则尚未落地,贴息比例、额度上限及贷款用途等核心条款仍待监管明确 [2] - 银行已启动场景化产品预研,重点锁定购车、家电、装修等大额消费及服务业经营主体 [3] - 贴息资源预计将向大额消费和服务业场景倾斜,相关产品或较快上线 [3] 政策影响与行业建议 - 贴息政策本质上是金融领域的"国补",旨在提振消费需求 [4] - 财政贴息可同时降低居民和商家的融资成本,从供需两端推动消费 [4] - 政策预计将吸收地方经验,如重庆对家装贷款实施年化利率2%的贴息,四川对汽车等消费贷款给予年化利率1.5%的贴息 [4] 银行应对策略 - 银行需避免将贴息视为新一轮价格战,建议按客户风险等级分层定价 [5] - 建议阶段性降低个人消费贷款和信用卡授信的资本占用与风险权重 [5] - 建议支持金融机构加快核销消费贷款,并对年度核销的消费贷款给予财政补贴 [5] - 建议拓宽金融机构的多元化融资和资本补充渠道,如支持消费金融公司发行二级资本债券 [5]
银行业周报:国债等恢复增值税征收消费、经营贷将迎贴息-20250804
银河证券· 2025-08-04 20:22
行业投资评级 - 维持银行业推荐评级,看好银行板块配置价值 [5][37] 核心观点 政策环境 - 政治局会议延续积极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货币政策,利好银行信贷支撑和重点领域增长 [7][8] - 扩内需和发展新质生产力将促进银行零售和科技金融业务发展 [9] - 地方债务风险化解持续推进,已发行1.88万亿元特殊再融资专项债,占计划化债资源的67.21% [9] 税收政策影响 - 新发国债等债券恢复征收6%增值税,将降低银行持债实际收益率 [10][11] - 测算显示10年期国债、10年期地方债、1年期金融债实际综合收益率分别下降10BP、11BP、7BP [11] 信贷政策 - 个人消费贷和服务业经营贷将实施贴息政策,有望促进零售信贷增量并呵护银行净息差 [16] 市场表现 板块表现 - 本周银行板块下跌0.84%,表现优于沪深300指数(下跌1.75%) [5][17] - 国有行上涨0.80%,股份行、城商行、农商行分别下跌1.52%、1.04%、2.30% [5][17] - 个股方面,农业银行(+2.43%)、工商银行(+1.74%)、邮储银行(+1.07%)涨幅居前 [5][18] 估值水平 - 截至8月1日,银行板块PB为0.73倍,相对全部A股折价43.98% [28] - 银行板块股息率4.09%,在全行业中位列第3 [28] 投资建议 - 推荐工商银行、农业银行、邮储银行、江苏银行、杭州银行 [5][37] - 江苏银行2025Q1净利润同比增长8.36%,杭州银行同比增长17.30%,表现突出 [36]
银行周报:国债等恢复增值税征收,消费、经营贷将迎贴息-20250804
银河证券· 2025-08-04 16:23
行业投资评级 - 维持银行业"推荐"评级,看好板块配置价值 [5][37] 核心观点 政策环境与经营环境 - 政治局会议延续积极财政政策与适度宽松货币政策,利好银行信贷支撑与重点领域增长 [7][8] - 扩内需与新质生产力发展为重要抓手,零售与科技金融业务有望受益,消费贷贴息政策刺激需求 [9][16] - 地方债务风险化解持续推进,城投债信用利差降至历史低位,缓解银行不良风险敞口 [9] 债券增值税调整影响 - 新发国债、地方债、金融债利息收入恢复6%增值税,存量债券免征至到期 [10][11] - 测算显示10年期国债、地方债、1年期金融债实际收益率分别下降10BP、11BP、7BP,推动银行资产结构调整 [11][12] 零售业务机遇 - 消费贷与服务业经营贷贴息政策降低融资成本,财政贴息呵护银行净息差,缓解信贷竞争压力 [16] 市场表现与估值 板块表现 - 银行板块周跌幅0.84%,跑赢沪深300指数(-1.75%),国有行逆势上涨0.80% [5][17] - 个股方面,农业银行(+2.43%)、工商银行(+1.74%)涨幅居前 [5][18] 估值水平 - 银行板块PB为0.73倍,相对全部A股折价43.98%,股息率4.09%位列全行业第三 [28][30] - 2025Q1上市银行营收同比降1.72%,净利润降1.2%,但优质区域行如江苏银行、杭州银行保持双位数增长 [33][36] 投资建议 - 推荐工商银行、农业银行、邮储银行等国有大行及江苏银行、杭州银行等区域行 [5][37] - 低估值股份行与优质区域行受主动资金青睐,ETF扩容与中长期资金流入支撑板块估值重塑 [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