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业经营贷款

搜索文档
“双贴息”促消费,“四两”如何拨“千斤”(读者点题·共同关注)
人民日报· 2025-09-08 06:02
最近看新闻,9月1日,个人消费贷款财政贴息等政策已经开始实施。从"两新"到"双贴息",政策的"含 金量"有多少?刺激消费的效果有多大? ——人民网网友 扩内需、促消费是当前经济工作的重头戏,这方面的政策不少,效果如何,大家都很关心。 7月30日召开的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强调,"要有效释放内需潜力""在扩大商品消费的同时,培育服务消 费新的增长点"。此时推出个人消费贷款和服务业经营主体贷款"双贴息"政策,可谓"快、准、稳"。 那么,政策能带来哪些实惠? 举两个直观的例子。如果一名消费者贷款20万元用于装修、购置家具家电等多笔消费支出,假设这笔消 费贷款年利率为3%,享受1个百分点的财政贴息后,最高可减少利息支出2000元;如果一家餐馆为升级 明厨亮灶申请了100万元的服务业经营贷款,财政贴息后,可省出1万元左右的利息支出。 从日常餐饮到大件家电,从托育、养老、健康等刚需消费,到教育、旅游等发展型、享受型消费,都被 纳入此次贷款贴息政策支持范围。1个百分点看似不高,但落在居民和企业的"钱袋子"里,分量还是很 足的。 可见,洞悉消费心理、理解消费偏好,能够更好创造需求、创造消费。说到底,还是两个字:创新。 此次"双贴 ...
新闻1+1丨“双贴息”政策 如何惠企利民?
央视网· 2025-08-14 06:25
央视网消息:个人消费贷贴息,服务业经营贷贴息,被称为金融领域"国补"的双贴息政策实施方案8月12日正式发布。两项贴息政策分别从消费的需求端和 供给端发力,将财政金融政策的着力点更多转向惠民生、促消费。补贴范围是什么?补贴数额是多少?资金使用如何监管?两项贴息政策,又如何发挥作 用?《新闻1+1》连线中国社会科学院金融研究所所长张晓晶,中国财政科学研究院宏观经济研究中心主任石英华,带来分析解读。 个人消费贷款贴息政策与现有的分期支付利息打折或免息 有何不同? 这时候对于贷款发放机构就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第一个是在技术层面上,要利用现在的数字金融、数字技术、大数据等,能够给客户精准画像,知道他有这 方面的需求,而且能够跟踪资金去向。另外在真实交易背景方面,也对贷款机构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审核清楚贷款,客户拿这笔钱到底去干什么了。 中国社会科学院金融研究所所长 张晓晶:有很大不同。 分期付款的优惠,包括适度免息,实际上都是商家推出的经营策略,为了促进消费政策。这次财政贴息实际上是国家层面的体现,来刺激居民消费、支持居 民消费的政策。 个人消费贷款财政贴息范围覆盖的不一样,商家推出分期付款,包括免息很多时候都是针对高利润 ...
金融行业周报:国常会部署贷款贴息政策,央行定调货币政策适度宽松-20250804
平安证券· 2025-08-04 08:54
行业投资评级 - 金融行业投资评级为"强于大市"(预计6个月内行业指数表现强于沪深300指数5%以上)[43] 核心观点 - 国常会部署个人消费贷及服务业经营贷款贴息政策,通过财政金融联动降低信贷成本,激发消费潜力[3][4][16] - 央行定调继续实施适度宽松货币政策,重点支持科技创新、小微企业、消费等领域[5][21][22] - 央行发布《金融基础设施监督管理办法》,强化统筹监管与国际接轨,10月1日起施行[6][24] 重点聚焦 政策动态 - 个人消费贷款贴息政策:提高贷款额度、延长期限,优化服务模式,消费贷款余额同比增速低于整体人民币贷款[4][15][17] - 货币政策方向:保持流动性充裕,社会融资规模与经济增长匹配,突出"五篇大文章"(科技、绿色、普惠、养老、数字金融)[21][23] - 金融基础设施监管:明确六大类设施准入规则,要求境内数据存储,跨境服务需满足3年运营经验[24] 行业数据 市场表现 - 金融板块周度涨跌幅:银行(-0.84%)、证券(-3.22%)、保险(-0.15%)、金融科技(-2.34%),沪深300下跌1.75%[25][26] - 个股表现最佳:农业银行(+2.43%)、新华保险(+2.05%)、天风证券(0.00%)[27][28][29] 银行数据 - 公开市场净投放69亿元,SHIBOR隔夜利率下降20.5BP至1.32%[32][33] 证券数据 - 周度股基日均成交2.28万亿元(环比-1.3%),两融余额19848亿元(环比+2.21%)[35] - 股票质押规模28452亿元(环比+2.25%),本周通过IPO审核2家[35] 保险数据 - 十年期国债收益率环比下降2.65bps至1.706%,企业债收益率降至2.120%[37] 投资建议 - 银行:高股息配置价值凸显,12个月平均股息率溢价处于历史高位[39] - 保险:负债端稳中向好,资产端风险缓释,估值具备修复空间[39] - 证券:受益于市场活跃度提升及资本市场改革红利[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