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消费创新
icon
搜索文档
朱啸虎:为什么港股现在这么火?
创业家· 2025-09-24 18:07
以下文章来源于i黑马 ,作者罗浛予 i黑马 . 让创业者不再孤独@i黑马 朱啸虎 金沙江创投主管合伙人、黑马加速导师 近日, 金沙江创投主管合伙人 朱啸虎与创业黑马副董事长罗浛予 , 在对话中聊到两个话题: 第一,港股现在为什么这么火? 第二,想去港股上市的中国企业,将面临哪些潜在门槛? 以下是他们精彩对话的部分内容: 罗浛予:朱总 ,为什么港股 现在 这么火?正好昨天 吴世春总 回应了您的话 。 他几年前调侃说,如果 他投 的 企业选择去港股上市,就 " 打 断 " 他们 的腿 。 现在他 说,即使 打断自己的腿,都要送他 投的企业去港股 。他对港股的看法,为什么会有这么大的转变? 朱啸虎: DeepSeek 出来后 , 只有中美两个国家有机会在 AI 领域展开 最 终 角逐 。 所以 , 大家觉得 中国资产现在明显是被低估的 。 美国股市虽然涨得还是很好,但 包括美国投资人在内的 很多投资大佬 都觉得,美国的资产比较贵, 而且基本都集中在 AI领域。 相对来说 , 中国资产 在去年底和今年初 要便宜很多。 尽管涨上来一些,但还是比美国便宜。 所以, 全球投资人都开始重视中国资产。 另外 , 南向资金基本上 ...
确定性为王,新能源继续领涨!
搜狐财经· 2025-09-15 12:51
9月15日,A股市场呈现高开分化态势,成长赛道与新能源主线领涨,创业板指强势突破3100点;港股 市场则延续科技成长主线,恒生科技指数再创阶段新高,锂电池与汽车板块形成联动上涨格局。两地市 场均呈现政策驱动下的结构性行情,资金向高景气赛道集中,传统周期与防御板块表现承压。 行业热点与驱动逻辑 主要指数表现 A股三大指数早盘分化走强,成长股引领市场情绪。上证指数高开后围绕3879点窄幅震荡,午盘收涨 0.22%报3879.29点,延续近期震荡上行趋势;深证成指涨1.07%报13061.86点,创业板指受权重股带动 大涨2.13%报3084.68点,科创50指数涨0.84%,显示硬科技板块与新能源赛道形成共振。 全市场超2000只个股上涨,沪深京三市半日成交额1.52万亿元,较前一交易日缩量1240亿元,但资金向 新能源产业链集中特征显著,锂电池板块获主力资金净买入超50亿元。 港股市场科技主线延续强势,恒生指数低开高走,午盘涨0.29%报26463.48点,恒生科技指数涨1.11%报 6055.47点,再创阶段新高。大市成交1620.06亿港元,汽车与零配件板块领涨,非必需性消费业指数上 涨1.32%,能源业与 ...
菜百股份杨娜:聚焦消费创新破题 菜百双向激活文化消费动能
北京商报· 2025-09-14 17:50
行业政策与活动背景 - 北京市商务局指导举办2025寻找老字号消费力沙龙 聚焦老字号品牌年轻化、时尚化、国际化创新路径[1] - 北京市密集出台博物馆之城建设、文化自信提升及促消费政策 推动老字号博物馆助力城市文化建设与消费创新[1] 公司创新模式 - 菜百股份采用"馆店结合"模式 通过黄金珠宝博物馆实现文化体验与消费场景无缝衔接[2] - 公司构建"渠道+技术"双轮驱动模式 线下采用"2+N"布局(广安门主馆+祥云小镇分馆+70余家北京连锁店+100余家京津冀西安直营网点)[2] - 线上通过电商子公司与直播基地打造"云课堂" 实现消费者从文化认知到产品购买转化[2] 业务拓展与成果 - 菜百黄金珠宝博物馆2020年申报成功 2023年4月在顺义祥云小镇增设分馆 形成主分馆联动格局[2] - 创新"流动博物馆"模式将文化资源输送至消费终端 凭借文化促消费成效获北京市文化消费力金榜[2] 行业示范意义 - 公司实践为老字号博物馆提供"文化赋能商业、商业反哺文化"的可行路径[3] - 为北京文商旅体融合消费新地标建设注入商业文化力量[3]
“双贴息”促消费,“四两”如何拨“千斤”(读者点题·共同关注)
人民日报· 2025-09-08 06:02
政策核心内容 - 个人消费贷款和服务业经营贷款实施财政贴息政策 年利率3%的贷款可享受1个百分点贴息 例如20万元消费贷款最高减少利息支出2000元 100万元服务业贷款可节省约1万元利息支出[1] - 政策覆盖范围包括日常餐饮 大件家电 托育养老健康等刚需消费 以及教育旅游等发展型享受型消费[1] - 政策与以旧换新国补政策形成叠加效应 累计优惠幅度更大 能更有效释放中等收入群体消费需求[2] 消费信贷市场现状 - 截至2024年末居民消费贷款余额(不含房贷)达21.01万亿元 同比增长6.2%[2] - 消费金融产品可使借款人消费金额提升16%至30% 合作商户销售额提升约40%[2] - 家庭消费信贷需求率与实际参与率缺口从2019年2.5个百分点扩大至2021年5.3个百分点[2] 政策实施效果 - 以旧换新国补资金截至上半年撬动消费额超2.9万亿元 惠及约4亿人次[3] - 全国8.2万家销售门店开展电动自行车以旧换新 累计换购新车超905.6万辆[3] - 金融机构已开始承办相关业务 政策效果值得期待[2] 消费创新案例 - 黄鹤楼景区夜光冰箱贴实现超千万元销售额[3] - 郑州无人机送货超市最快5分钟送达 提供便捷新鲜购物体验[3] - 电商平台2024年度十大商品中超半数与提供情绪价值相关[3] 政策协同效应 - 去年以来财政金融产业民生政策同向发力 包括5000亿元服务消费与养老再贷款 免费学前教育 育儿补贴等民生政策[2] - 从两新政策加力扩围到双贴息政策 形成环环相扣的促消费政策体系[2]
从竞技场到“消费创新场”“产业升级场”“城市营销场”
南京日报· 2025-09-05 10:57
赛事经济对文旅消费的拉动作用 - "苏超"助推南京荣登暑期十大热门旅游城市榜首 在8月17日主场比赛期间整体文旅消费额环比上涨超10% 五星级酒店订单人次环比增长17% [1] - 南京推出"票根福利"活动 参与经营主体增至409家 通过票根经济将观赛人群转化为旅游客源 [2] - 紫清湖野生动物世界推出赛果联动门票定价 5.1元门票话题浏览量超500万 售票超5万张 实现外地客源精准引流 [2] 赛事带来的直接经济效益 - 2025南京世界田联室内锦标赛带来直接经济影响1.02亿元 对吃住行游购娱拉动效应达9646万元 媒体传播价值超12亿元 [3] - 南京浦口马拉松吸引近70万人次游客 带动全区综合消费额5.23亿元 [3] - "苏超"比赛期间南京整体文旅消费额环比上涨超10% 餐饮休闲玩乐消费额同步增长 [1] 传统产业借势升级与创新 - 金陵金箔集团设计"球迷票根"文创产品 通过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金箔锻制技艺提升赛事文化价值 [4] - 江苏高淳陶瓷推出融合足球元素的"苏超兄弟杯" 以陶瓷载体推动体育文化生活化传播 [4] - 溧水区开展农产品展销活动 富硒农产品 有机蔬菜 精品水果等特色产品获得市民集中关注与购买 [4] 科技企业参与赛事服务与产品验证 - 南大电子智慧型服务机器人创新研究院推出互动机器人"杜杜" 具备南京方言交互能力 [5] - 天创电子"天魁1号"人形机器人参与场馆电力保障 亿嘉和室外巡检机器人构建立体监控网络 [5] - 科控奇智能科技智慧能源管控平台实现空调按人流调节 照明分区控制 能量回收发电等功能 曾应用于杭州亚运会 [5] 赛事对城市形象与产业招商的提升 - 宝马全球信息技术研发中心落户南京 提及"苏超"赛事引发德国企业对南京的关注 [7] - 外国博主拉丁评价"苏超"现场管理到位 球员水平和比赛氛围获得国际认可 [6] - 南京推进文商旅体展融合发展 推动赛事经济由现象级热点向常态化发展转变 [7] 创新商业模式与全域消费激活 - 开辟观赛"第二现场" 栖霞古镇设置千人观赛屏与40个特色摊位 融合美食 农副产品与非遗传创 [3] - 乐队演出与市集活动结合 创造不输音乐节的氛围体验 延伸消费场景至街头巷尾 [2][3] - "跟着演出游南京"活动运行3个月市场反响良好 票根成为全域消费通行证 [2]
时评:“小票根”充分释放消费“大能量”
搜狐财经· 2025-08-22 13:08
小票根构建多方共赢的消费生态。为一场精彩的体育比赛,为一场精彩的文娱演出,为一场精彩的文博 展览,而奔赴一座城,已经成为现实场景。票根承载着游客对一座城市的美好记忆,提升消费欲望,推 动消费从"单一购买"向"链式体验"转变。票根的魅力,在于充分调动各方积极性,既激发消费的内生动 力,也有效释放市场活力,形成双赢、多赢局面。对消费者来说,票根不仅是省钱的优惠券,更是深度 解锁城市魅力、体验当地文化的导览图,实惠之外还能获得满满的"情绪价值"。对商家而言,一定的折 扣意味着短期内单客利润被摊薄,但显著上升的复购率与购买量,能带来长期收益,提升口碑和用户黏 性。 小票根串起长长的消费链条。过去人们看完演出、逛完景点就走,现在一张票根能让人多留些时日、多 些花费开支。票根经济的本质是联动消费,即以票根为纽带串联不同消费领域。以票根为媒介,多地推 出"组合拳"激活消费潜力。江苏南京推出"1+3"连环消费优惠模式,球迷购买球票后,可获得盐水鸭折 扣券、商场代金券和酒店入住礼包三重福利;浙江绍兴市上虞区在"浙BA"赛事举办期间,景区实施门 票免费政策,各餐饮、民宿、景点、游乐设施、体育设施、"上虞尚品"专卖店等纷纷推出系列 ...
小票根”充分释放消费“大能量
票根经济概念与模式 - 票根经济指消费者凭借演出、赛事、出行等票务凭证在后续消费场景中获得折扣或积分兑换权益,从而延伸消费链条的新型经济模式[1] - 该模式将单一消费行为转化为吃、住、行、游、娱、购等多元消费场景联动,创造消费增长新亮点[1] - 本质是通过票根串联不同消费领域形成联动消费,典型表现为"看完演出不走、逛完景点多留"的消费行为转变[3] 商业价值与市场效应 - 对消费者兼具实用优惠与情绪价值,既是省钱工具也是城市文化体验导览图[2] - 商家通过短期让利换取复购率与购买量提升,实现长期收益增长和用户黏性强化[2] - 江苏南京推出"1+3"连环消费模式,球票附带盐水鸭折扣券、商场代金券和酒店礼包三重福利[3] - 浙江上虞区在篮球赛事期间实施景区免票政策,联动餐饮、民宿等推出系列优惠打造全民嘉年华[3] 区域协同与资源整合 - 重庆与四川联合开展"百万职工游巴蜀"活动,整合两地景区剧场资源推出200元年票覆盖90%以上景点[4] - 通过数字化手段打通票根数据与消费场景,采用沉浸式体验重塑消费方式[4] - 实现跨区域消费资源互通互联,从单打独斗转向协同作战的市场资源整合[4] 行业创新方向 - 需持续打造优质演出赛事内容维持模式可持续性[4] - 要求高效整合市场资源以降低消费者综合成本并提升体验[4] - 典型案例显示该模式能精准锁定高消费倾向群体,创造新增长点[3][4]
“以消费创新激活城市动能” 厦门啤酒消费季思明主会场活动启幕
搜狐财经· 2025-08-18 10:15
活动现场。人民网记者 陈博摄 启动仪式现场。人民网记者 陈博摄 启动仪式现场,银白焰火在夜空中幻化成白鹭振翅高飞,引发阵阵欢呼;舞台上,充满活力的乐曲与晚 风交织,瞬间点燃全场热情……期间,碰杯王挑战赛、趣味猜歌互动、潮流说唱等丰富的互动环节接连 上演,让现场氛围持续高涨。而在弥漫的啤酒香气中,市民游客更是乐趣多多:既能在露天畅饮区举杯 欢谈,又能在美食市集中寻觅风味,全方位感受这场夏夜狂欢的独特魅力。 乐队表演。人民网记者 陈博摄 镜面舞。人民网记者 陈博摄 开场舞蹈。人民网记者 陈博摄 人民网厦门8月16日电 (记者陈博、实习生杨雯琳)啤酒飘香溢夏夜,欢歌笑语聚鹭岛。15日晚,2025厦 门啤酒消费季思明主会场活动启幕,来自各地的啤酒爱好者齐聚一堂,拉开了为期3天的夏日狂欢盛宴 序幕。 据悉,本次活动延续"1(主场)+3(分会场)+N(食街)"模式,以五一广场为主场,联动思明区多个核心商圈 与景区,串联起餐饮、购物、夜间经济等多元消费业态,为区域夜间经济发展注入新动能……与此同 时,辖区各街区、商圈同步推出啤酒主题活动,还将联动"思明在跑,跑在思明"系列活动IP,举 办"9·8"投洽会逐梦跑,打造贯穿暑期 ...
重庆跻身消费第一城展现活力和潜力
搜狐财经· 2025-08-04 22:36
消费城市排名变化 - 重庆上半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8300.37亿元,同比增长4.5%,超越上海的8260.41亿元(增速1.7%),以约40亿元优势成为消费第一城 [1] - 1-2月重庆首次登顶,5月上海凭借单月7.5%增速反超,6月重庆再次发力锁定半年度冠军 [1] 重庆消费增长驱动因素 - 独特地貌资源商业化:打造286处"山城步道+特色街区+滨江经济带"消费空间,带动沿线商铺租金上涨15%-20% [3] - 政策刺激:3C数码类产品首次纳入补贴,家电手机数码累计涉补交易326.82万单,补贴资金17.01亿元 [3] - 活动运营:4-6月举办700多场消费活动拉动70亿元直接销售 [3] 客流与品牌吸引力 - 人口基础:3000多万常住人口构成消费基本盘 [4] - 旅游拉动:上半年接待国内游客2.35亿人次(+8.6%),国内游客花费2507亿元(+11.9%),入境游客92.3万人次(+77.2%) [4] - 首店经济:近三年落地品牌首店892个,举办首发首秀活动120余场 [4] 全国消费市场背景 - 上半年全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5.0%,较一季度加快0.4个百分点 [5] - 城市消费竞争反映中国消费市场整体活力 [5]
中国消费第一城又易主了
中国新闻网· 2025-08-04 21:54
中国新闻网消息,消费第一城又易主了。 最新出炉的上半年数据显示,重庆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到8300.37亿元,同比增长4.5%,而上海为 8260.41亿元,同比增长1.7%。 这意味着,重庆以约40亿元的优势,拿下上半年的城市"消费冠军"。 这是一场你来我往的拉锯战,今年1—2月,重庆首次登顶消费第一城,不过5月上海凭借单月7.5%的增速 短暂反超;但6月重庆强势发力,最终以微弱优势锁定半场胜局。 图/中新社记者 何蓬磊 摄 能拿下桂冠,重庆做对了什么? 这场逆袭的背后,藏着一座城市对自身基因的极致挖掘。 被长江、嘉陵江切割,被群山环抱的特殊地貌,没有成为发展阻碍,反而被打造成"8D魔幻"城市的独特标 签。 利用这一特色,重庆打造出"江崖街洞天"(江岸、步道、后街、洞穴、天台)的多样态消费空间体系,全 市建成的286处"山城步道+特色街区+滨江经济带"消费空间,把爬坡上坎的日常变成了独一份的商业体验 ——上一秒还在沿着悬崖步道散步,下一秒转角遇见一家藏在防空洞里的火锅店。 这些新场景带动沿线商铺租金上涨15%~20%,证明特色化远比同质化更有生命力。当城市肌理本身成为 可体验、可传播的消费符号,重庆便握住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