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器按摩服务

搜索文档
乐摩吧再闯港交所:高市占率却增收不增利 场景错配、模式沉重 基石资本解绑提前离场
新浪证券· 2025-08-20 11:32
公司上市进展 - 公司再次向港交所提交上市申请 由中信建投国际和申万宏源香港担任联席保荐人 距离首次申请失效仅四天 [1] - 募集资金计划用于扩大网点 技术升级迭代 提高品牌知名度和补充运营资金 [1] 市场地位与财务表现 - 以交易额计算 2024年公司市场份额达42.9% 远超第二名的16.6% 以收入计算市场份额突破50.0% [2] - 营收增速从2022年77.8%放缓至2024年36.0% 利润增速从1247.6%骤降至-1.8% [2] - 2025年第一季度营收2.21亿元 同比增长18.4% 净利润2333.80万元 同比减少11.5% [2] 设备分布与使用效率 - 截至2025年3月31日 公司共有52万台按摩设备 其中83.4%(43.22万台)分布在影院 [3] - 影院设备日均交易量2022-2024年分别为0.17次 0.30次 0.18次 2025年前三个月低至0.07次 [3] - 商业综合体 机场 高铁站等场景设备日均使用频率达2-3次 其他场景至少1次 [3] 业务模式分析 - 直营模式服务网点占比从2022年52.3%提高至2025年第一季度70.5% 设备数量占比超90% 收入占比80%-85% [5] - 直营模式毛利率从2023年34.5%下滑至2025年第一季度28.9% 综合毛利率从41.8%缩水至34.9% [6] - 合伙人模式毛利率稳定在67%以上 但2022-2025年第一季度合伙人净减少30位 截至2025年3月31日只剩41位 [6] 合伙人模式具体数据 - 合伙人模式交易额2022-2025年第一季度分别为2.75亿元 4.09亿元 4.82亿元 1.20亿元 [6] - 公司分成收入约占交易额25.8% 23.4% 23.7% 24.9% 即每笔交易约75%流向合伙人 [6] - 剩余41位合伙人中11位通过持股平台间接持有公司约1.5%股权 6位主要客户和供应商为平台股东 间接持股0.7% [7] 行业发展趋势 - 2025-2029年机器按摩服务市场规模年复合增长率预计为15.9% 较2020-2024年高出4个百分点 [8] - 按设备数量计 2025-2029年年复合增长率仅为3.6% 2029年预计全市场设备156.43万台 同比下降约1% [8] - 商业综合体 影院和火车站市场规模保持下滑趋势 仅机场和其他场景增长 [8] 监管环境变化 - 国家铁路局要求火车站按摩椅不得超过全部座椅20% 客流量大车站限制更严格 [11] - 公司近半年服务网点增加3000个 新投放设备超3.5万台 单个网点平均设备从11.11张增长至11.15张 [11] 资本运作与财务状况 - 2017年基石资本以5000万元认购公司12.5%股权 对应估值4亿元 约定5年内未上市可要求回购 [12] - 2023年触发回购条款 公司以6210万元回购80%注册资本 基石资本持股比例降至2.7% [13] - 截至2025年3月31日 公司现金及等价物2621.30万元 短期借贷及到期借款4535.80万元 流动负债近2亿元占总负债94.6% [13] - 2023-2024年累计现金分红4375万元 约占期间净利润总和25.3% 其中2024年2000万元分红一半定向派发给谢忠惠 [14]
乐摩物联:智能按摩椅龙头再递表,增长焦虑如何“破局”?
智通财经· 2025-08-01 21:49
公司概况 - 乐摩物联成立于2014年,2016年推出"乐摩吧"品牌,专注于商业综合体、影院、交通枢纽等场景的共享按摩服务 [2] - 截至2024年末,公司已设立48,000个服务网点,投放535,000台设备,覆盖中国大陆31个省级行政区及339个城市 [2] - 累计服务人数超1.65亿,注册会员达3,200万,2022-2024年市场份额从33.9%提升至42.9%,收入排名行业第一 [2][10] 财务表现 - 2022-2024年收入分别为3.30亿元、5.87亿元(+77.7%)、7.98亿元(+36%),三年实现翻倍增长 [2] - 2023年归母净利润暴增12倍至8,734万元,2024年小幅下滑1.8%至8,580.7万元 [5] - 2023年毛利率从25.8%跃升至41.8%,净利率从2.0%提升至14.9%,但2024年毛利率下降5.7个百分点 [6] - 2025年Q1收入2.21亿元(+18.4%),但净利润同比下降10%至2,333.8万元 [6] 业务结构 - 98.11%收入来自机器按摩服务,其余为家用设备销售及广告业务 [3] - 直营模式贡献83.8%收入,合伙人模式占14.31%,71%网点采用直营模式 [4] - 商业综合体贡献60.82%收入,影院占26.14%,但影院设备数量占比达75.8% [10][11] 运营数据 - 服务网点从2022年21,727个增至2024年45,993个,年复合增速45.49% [2] - 设备总数从2022年167,066台增至2024年490,564台,其中影院设备从108,328台增至406,868台 [12] - 商业综合体设备仅占14.5%但贡献六成收入,影院设备占比75.8%仅贡献26.14%收入 [11] 行业趋势 - 中国智能按摩服务市场规模从2020年17.21亿元增至2024年27.07亿元(CAGR12%),预计2029年达56.06亿元(CAGR15.9%) [8] - 行业面临场地租金高企、设备回本周期长、用户消费频次低(70%为偶发消费)等挑战 [12] - 未来发展方向包括场景精细化运营、技术革新、成本控制及用户体验提升 [13] 战略规划 - IPO募资拟用于扩大网点覆盖、技术迭代、品牌提升及补充营运资金 [13] - 当前现金及等价物从2022年4,321万元降至2024年1,968万元,亟需资金补充 [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