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按摩服务

搜索文档
乐摩物联:智能按摩椅龙头再递表,增长焦虑如何“破局”?
智通财经· 2025-08-01 21:49
公司概况 - 乐摩物联成立于2014年,2016年推出"乐摩吧"品牌,专注于商业综合体、影院、交通枢纽等场景的共享按摩服务 [2] - 截至2024年末,公司已设立48,000个服务网点,投放535,000台设备,覆盖中国大陆31个省级行政区及339个城市 [2] - 累计服务人数超1.65亿,注册会员达3,200万,2022-2024年市场份额从33.9%提升至42.9%,收入排名行业第一 [2][10] 财务表现 - 2022-2024年收入分别为3.30亿元、5.87亿元(+77.7%)、7.98亿元(+36%),三年实现翻倍增长 [2] - 2023年归母净利润暴增12倍至8,734万元,2024年小幅下滑1.8%至8,580.7万元 [5] - 2023年毛利率从25.8%跃升至41.8%,净利率从2.0%提升至14.9%,但2024年毛利率下降5.7个百分点 [6] - 2025年Q1收入2.21亿元(+18.4%),但净利润同比下降10%至2,333.8万元 [6] 业务结构 - 98.11%收入来自机器按摩服务,其余为家用设备销售及广告业务 [3] - 直营模式贡献83.8%收入,合伙人模式占14.31%,71%网点采用直营模式 [4] - 商业综合体贡献60.82%收入,影院占26.14%,但影院设备数量占比达75.8% [10][11] 运营数据 - 服务网点从2022年21,727个增至2024年45,993个,年复合增速45.49% [2] - 设备总数从2022年167,066台增至2024年490,564台,其中影院设备从108,328台增至406,868台 [12] - 商业综合体设备仅占14.5%但贡献六成收入,影院设备占比75.8%仅贡献26.14%收入 [11] 行业趋势 - 中国智能按摩服务市场规模从2020年17.21亿元增至2024年27.07亿元(CAGR12%),预计2029年达56.06亿元(CAGR15.9%) [8] - 行业面临场地租金高企、设备回本周期长、用户消费频次低(70%为偶发消费)等挑战 [12] - 未来发展方向包括场景精细化运营、技术革新、成本控制及用户体验提升 [13] 战略规划 - IPO募资拟用于扩大网点覆盖、技术迭代、品牌提升及补充营运资金 [13] - 当前现金及等价物从2022年4,321万元降至2024年1,968万元,亟需资金补充 [6][7]
新股前瞻|乐摩物联:智能按摩椅龙头再递表,增长焦虑如何“破局”?
智通财经网· 2025-08-01 21:48
公司概况 - 乐摩物联成立于2014年,2016年推出"乐摩吧"品牌,专注于商业综合体、影院、交通枢纽等场景的共享按摩服务 [2] - 截至2024年末,公司已设立超过48,000个服务网点,投放超过535,000台设备,覆盖中国大陆31个省级行政区及339个城市 [2] - 公司累计服务人数超过1.65亿,注册会员超过3,200万名 [2] - 2022-2024年收入分别为3.30亿元、5.87亿元、7.98亿元,年复合增速约45.49% [2] 财务表现 - 2022-2024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648.1万元、8,734万元、8,580.7万元,2023年同比增长12倍以上 [5] - 2023年毛利率从25.8%升至41.8%,净利率从2.0%升至14.9% [6] - 2024年毛利率下降5.7个百分点,销售成本同比增长49.4%,高于收入增速 [6] - 2025年一季度收入2.21亿元(同比增长18.4%),但净利润同比下降10%至2,333.8万元 [6] - 2024年末现金及等价物仅1,968.4万元,经营活动现金流增长但投融资现金流出扩大 [6][7] 业务模式 - 98.11%收入来自机器按摩服务,其余为家用设备销售及数字广告 [3] - 直营模式贡献83.8%收入,合伙人模式贡献14.31%收入 [4] - 71%服务网点采用直营模式运营,29%为合伙人模式 [4] - 商业综合体贡献60.82%收入,影院26.14%,机场9.71%,高铁站1.52% [9] - 商业综合体设备仅占14.5%但贡献六成收入,影院设备占75.8%仅贡献不到三成收入 [10] 行业地位 - 按交易额计算2022-2024年市场份额分别为33.9%、37.3%、42.9%,行业排名第一 [9] - 2024年以收入计市场份额超过50%,机器按摩市场排名第一 [9] - 中国智能按摩服务市场规模从2020年17.21亿元增至2024年27.07亿元(CAGR12%),预计2029年达56.06亿元(CAGR15.9%) [8] 运营挑战 - 超70%用户为偶发性消费,消费频次低且价格敏感 [11] - 场地租金高企,优质点位竞标激烈,设备采购成本和回本周期压力大 [11] - 行业面临卫生、运维、盈利等关键挑战,需技术革新和场景深耕 [12] - 公司计划通过IPO资金扩大网点覆盖、技术迭代和品牌提升 [12]
一周港股IPO:歌尔微电子等9家递表,中慧元通通过聆讯
财经网· 2025-07-29 01:10
港股市场动态 - 上周共有9家公司递表,1家公司通过聆讯,1家公司招股,1只新股上市 [1] 递表公司概况 歌尔微电子 - 专注于声学传感器的智能传感交互解决方案提供商,全球第五大智能传感交互解决方案提供商(市场份额2.2%),中国第一(市场份额43%) [2] - 2022-2024年收入分别为31.21亿元、30.01亿元、45.36亿元,同期利润3.26亿元、2.89亿元、3.09亿元 [2] 天域半导体 - 中国最早专注于碳化硅外延片技术开发的企业,2024年中国市场收入及销量均排名第一(市场份额30.6%和32.5%) [3] - 2022-2024年收入分别为4.37亿元、11.71亿元、5.2亿元,2024年亏损5亿元 [3] 大行科工 - 中国领先折叠自行车企业,2024年零售量和零售额市场份额分别为26.3%和36.5% [4] - 2022-2024年收入分别为2.54亿元、3亿元、4.51亿元,利润3143.4万元、3485万元、5229.9万元 [4] 聚智科技 - 母婴电子产品制造商,"HelloBaby"品牌婴儿监护器2024年销量近140万件 [5][6] - 2022-2024年收入分别为1.90亿元、3.48亿元、4.62亿元,利润3482.2万元、6336.6万元、9469.3万元 [6] 中慧元通 - 生物制药企业,核心产品为四价流感病毒亚单位疫苗和冻干人用狂犬病疫苗 [7][12] - 2023-2025Q1收入5216.8万元、2.6亿元、41万元,净亏损4.25亿元、2.59亿元、8732万元 [7][12] 乐摩吧 - 中国领先智能按摩服务供应商,2022-2024年市场份额分别为33.9%、37.3%、42.9% [7][8] - 2022-2024年收入分别为3.30亿元、5.87亿元、7.98亿元,利润648.1万元、8734.0万元、8580.7万元 [8] 金岩高新 - 中国最大精铸用莫来石材料生产商,2024年市场份额19.1% [9] - 2022-2024年收入分别为1.90亿元、2.05亿元、2.67亿元,利润2442.3万元、4361.7万元、5260.2万元 [9] 胜软科技 - 中国智慧油气解决方案市场前五大独立解决方案提供商,2023年排名第三 [10] - 2022-2024年收入分别为3.91亿元、5.02亿元、5.25亿元,利润3760万元、5370万元、5930万元 [10] AIWB - 美国得克萨斯州领先智能物业建筑解决方案提供商 [11] - 2022-2024年收入分别为1.03亿美元、1.21亿美元、1.05亿美元,2024年盈利1257.5万美元 [11] 通过聆讯公司 - 中慧元通通过港交所聆讯,更新招股书 [12] 招股及上市情况 - 维立志博-B(09887.HK)招股获3494.78倍认购,创港股18A生物医药类认购纪录 [13] - 维立志博-B上市首日收盘价67.10港元,涨幅91.71% [14] 港股市场资讯 - 深交所将发布国证港股半导体芯片指数、国证港股通资源指数和国证港股通人工智能指数 [15][16] - 南向资金年内净买入8200.28亿港元,超2024年全年8079亿港元 [17] - 恒生沪深港通AH股溢价指数跌至123.4点,创2020年6月以来新低 [18]
首创证券冲刺“A+H”上市;金岩高新再度递表港交所丨港交所早参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7-28 00:20
乐摩物联二次递表港交所 - 公司于7月25日第二次向港交所主板递交上市申请,此前2025年1月21日首次递表已失效 [1] - 公司是中国智能按摩服务赛道头部企业,旗下拥有"乐摩吧"品牌 [1] - 2022-2024年按交易额计算,公司在中国机器按摩服务市场占有率分别为33.9%、37.3%和42.9%,连续三年排名第一 [1] - 公司面临市场增长缓慢和业务模式单一等挑战 [1] 金岩高新再度申请港股上市 - 公司于7月25日向港交所主板提交上市申请,国元国际和民银资本担任联席保荐人 [2] - 公司是中国煤系高岭土行业头部企业,拥有从采矿到销售的全产业链整合能力 [2] - 按2024年收入计算,公司是中国最大精铸用莫来石材料生产商,市场份额达19.1% [2] - 行业竞争激烈,公司需化解市场质疑并借助资本实现突破 [2] 胜软科技二次申请港股IPO - 公司于7月25日再次向港交所主板递交上市申请,此前2025年1月23日首次申请已失效 [3] - 公司是数智化解决方案提供商,服务对象包括能源企业、制造业中小企业和公共管理机构 [3] - 2023年6月曾申请A股上市但于2024年10月主动撤回 [3] - 公司需向投资者展示独特价值和增长潜力以获得资本市场认可 [3] 首创证券筹划"H股"上市 - 公司董事会于7月25日通过发行H股并在港交所主板上市的议案 [4] - 公司控股股东为北京首都创业集团,实际控制人为北京市国资委 [4] - 公司已于2022年12月22日在A股上市,若H股上市成功将成为第14家"A+H"券商 [4] - 港股上市将帮助公司拓宽融资渠道并开展跨境业务 [4] 港股市场行情 - 7月25日恒生指数收报25388.35点,下跌1.09% [6] - 恒生科技指数收报5677.90点,下跌1.13% [6] - 国企指数收报9150.49点,下跌1.16% [6]
IPO周报 | 乐摩吧、大行、中慧元通递交招股书;觅瑞获上市备案通知书
IPO早知道· 2025-01-26 20:05
大行科工 - 公司于2025年1月20日向港交所递交招股书,拟主板上市,中信建投国际为独家保荐人 [3] - 主营折叠自行车等产品,截至2024年9月30日提供超70款车型,2023年中国内地及全球折叠自行车市场份额分别为21.1%和5.6% [3] - 2024年前三季度销量同比增51.5%至175,218辆,营收同比增58.7%至3.52亿元,净利润同比增74.1%至0.46亿元 [3][4] 乐摩吧 - 公司于2025年1月21日向港交所递交招股书,拟主板上市,中信建投国际和申万宏源香港为联席保荐人 [6] - 主营智能按摩服务,截至2025年1月15日设立超45,000个服务网点,投放超500,000台设备,覆盖中国大陆31个省级行政区 [6] - 2023年市占率37.3%居行业第一,2024年前三季度营收同比增39.08%至6.15亿元,经调整净利润率16.30% [6][7] 中慧元通 - 公司于2025年1月23日向港交所递交招股书,拟主板上市,中信证券和招银国际为联席保荐人 [9] - 专注创新疫苗研发,核心产品四价流感病毒亚单位疫苗为国内首款,2024年前三季度营收2.17亿元 [10] - 产品管线含11种在研疫苗,B轮融资后估值41.89亿元人民币 [10][11] 觅瑞 - 公司于2025年1月24日获中国证监会境外上市备案通知书 [13] - 专注miRNA技术,核心产品GASTROClear™为全球首款分子胃癌筛查IVD产品,已在新加坡等地商业化 [13] - 2023年完成近万人中国临床试验,近期获4,000万美元战略融资 [13] 顶巧餐饮集团 - 计划2025年赴港上市,旗下拥有德克士等品牌,门店总数超3,000家 [15] - 德克士门店中超85%为加盟店,规模次于肯德基(11,283家)和麦当劳(超6,700家) [15]
乐摩吧冲刺港交所:已投放超50万台智能按摩设备,2024年前三季度净利润1亿元
IPO早知道· 2025-01-22 10:15
公司概况 - 公司是中国大陆首家也是唯一一家在31个省级行政区设立服务网点的全国性智能按摩服务公司 [3] - 公司在中国大陆所有智能按摩服务提供商中排名第一 [2] - 公司成立于2014年,于2016年推出"乐摩吧"品牌,将创新智能按摩设备和数据驱动定制化服务与传统设备按摩相结合 [3] - 公司已向港交所递交招股说明书,拟主板挂牌上市,中信建投国际和申万宏源香港担任联席保荐人 [3] 市场地位 - 按2021年至2023年的交易额计算,公司在中国大陆智能按摩服务市场的占有率分别为29.4%、33.9%和37.3% [4] - 2023年37.3%的市占率是行业第二名的两倍 [4] - 公司已设立超过45,000个服务网点,投放超过500,000张智能按摩设备 [3] - 公司累计可识别服务人数超过1.5亿,注册会员人数超过2,800万名 [3] 业务布局 - 公司覆盖4,757个GFA超过30,000平方米的商业综合体,约占中国所有GFA超过30,000平方米商业综合体的70% [4] - 公司覆盖1,281个年票房超过500万的电影院,约占中国年票房超过500万的电影院的50%以上 [4] - 公司覆盖20个年客流量超过1,000万的机场,约占中国年客流量超过1,000万的机场的50%以上 [4] - 公司在商业综合体、电影院、交通枢纽等场景均有布局 [4] 产品创新 - 公司在2024年年初推出"智能按摩空间"概念,集先进智能按摩设备提供的定制化按摩服务与放松休闲体验场景打造于一体的多维智能按摩专区 [4] - 传统的设备型按摩服务仅为消费者提供标准化和碎片化的休息体验 [4] - 随着健康意识的增强和生活水平的提高,定制化健康管理的需求正在增长 [4] 财务表现 - 2022年和2023年,公司的营收分别为3.30亿元和5.87亿元,同比增长77.75% [4] - 2024年前三季度,公司的营收从2023年同期的4.42亿元增加39.08%至6.15亿元,已超过2023年全年营收规模 [4] - 2022年和2023年,公司的经调整净利润分别为853万元和0.95亿元,2024年前三季度的经调整净利润超1亿元 [4] - 2022年、2023年以及2024年前三季度,公司的经调整净利润率分别为2.58%、16.12%以及16.30% [4] 用户数据 - 2023年和2024年,公司消费者年复购率分别约为33%和35% [4] 融资情况 - 2017年,基石资本曾向公司投资5,000万元人民币,IPO前基石资本持有公司2.6%的股份 [4] - 公司未引入过多外部投资方 [4] 募资用途 - IPO募集所得资金净额将主要用于扩大服务网点的覆盖范围和渗透率 [4] - 资金将用于持续提升和迭代技术 [4] - 资金将用于提升品牌 [4] - 资金将用作支持营运资金及其他一般公司用途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