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杨柳青木版年画
icon
搜索文档
探营上合天津峰会新闻中心 感受非遗体验展区的“文化味”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9-03 17:38
南方财经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舒晓婷 天津报道 (原标题:探营上合天津峰会新闻中心 感受非遗体验展区的"文化味") 8月31日至9月1日,2025年上海合作组织峰会在中国天津举行。在峰会新闻中心非遗互动展示区,展示 了天津泥人张彩塑、杨柳青木版年画、传统木工榫卯技艺、景泰蓝传统手工制作技艺、曾氏华服传统手 工精细制作技艺、郑氏漆器制作技艺等六个非遗代表性项目。一起跟随记者镜头走进现场,感受中国文 化的无限魅力。 "一湾海河绘非遗。" ...
体验传统与现代交融的“中国魅力”
人民日报海外版· 2025-09-02 09:00
非遗文化展示活动 - 2025年上海合作组织峰会于8月31日至9月1日在天津举行 新闻中心设置非遗体验展区 [6] - 非遗体验展区提供天津泥人张彩塑 杨柳青木版年画 郑氏漆器 传统木工榫卯技艺等非遗代表性项目体验 [6] 外媒记者互动体验 - 外媒记者体验传统木工榫卯技艺 [2] - 外媒记者拍摄多维触觉人形机器人分拣快递包裹 [4] - 曾氏津派盘扣技艺传承人教外国记者制作蜻蜓盘扣胸针 [4] - 外媒记者在漆器制作技艺展台体验制作漆扇 [6]
上合组织天津峰会丨记者手记:指尖相传的技艺 连接心灵的桥梁
新华网· 2025-09-01 09:36
非遗展示项目 - 天津泥人张彩塑、杨柳青木版年画、传统木工榫卯技艺、景泰蓝传统手工制作技艺、曾氏华服传统手工精细制作技艺、郑氏漆器制作技艺等六个非遗代表性项目亮相 [2] - 郑氏漆器制作技艺通过漂流漆技法制作"无极纳福扇" 每柄扇面纹理独一无二 [4] - 传统木工榫卯技艺展示重逾1300斤的世界最大榫卯鲁班锁"大菠萝" [6] - 曾氏津派盘扣技艺第四代传承人现场演示精美盘扣制作 [8] 技艺文化内涵 - 漆器技艺体现大漆粘连特性 寓意连接不同国家民族和文明 [4] - 榫卯结构需特定构件让出空间才能解开 体现"和"与"合"的协商合作精神 [6] - 拓印"福"字活动传递中华文化的圆满寓意 [10] 国际交流反响 - 印度记者表示印中两国都拥有古老文明 有责任让世界了解文明美丽与交融 [8] - 巴基斯坦友人评价中国文化让人在内心深处编织紧密纽带 [10] - 土耳其记者亲身体验拓印"福"字制作过程 [10] - 中外记者带走亲手制作的非遗作品 技艺成为连接心灵的桥梁 [10]
(上合天津峰会)古韵新声:“上合时间”里的津门非遗
中国新闻网· 2025-08-30 17:01
核心观点 - 天津非遗技艺在上合峰会期间展示文化魅力 促进国际交流与职业教育合作 [1][3][5][7] 非遗技艺展示 - 杨柳青木版年画提供"福"字制版体验 7种珍藏年画供选择 《津门故里》最受外国访客欢迎 [1] - 郑氏漆器制作技艺展示"漆衣陶骨"陶胎漆器特点 通过漆扇制作体验传递和善文化 [3] - 曾氏津派盘扣技艺展示福寿三多 天津之眼 大熊猫等创新作品 已进入乌兹别克斯坦鲁班工坊职业教育项目 [5] 国际文化交流 - 阿塞拜疆访客萨尔维娜兹·索尔格-埃米诺娃亲手体验非遗技艺 称赞中国历史文化与绚丽色彩 [5] - 非遗技艺成为新时代丝路交流载体 留学生将中国技艺应用于家乡服装生产 [5] - 墙绘融合杨柳青年画娃娃与泥人张哪吒形象 展示天津海河文化包容性 [7]
灯芯草点染、泥人DIY……天津非遗让世界读懂中国
央视新闻· 2025-08-30 01:30
上合峰会文化展示活动 - 天津将举办2025年上海合作组织峰会 预计20多位外国领导人和10位国际组织负责人参会 [1] - 会议期间将集中展示泥人张彩塑 杨柳青木版年画 郑氏漆器 木工榫卯等多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1][9][14] 泥人张彩塑艺术展示 - 高级工艺美术师夏青拥有三十多年泥塑经验 将在峰会期间展示三件代表性作品包括齐天大圣和梦娃 [3][4] - 团队设计互动环节让外国友人亲手绘制泥人眼睛部位 制作完成后可作为伴手礼带走 [6][8] 杨柳青年画创新呈现 - 高级工艺美术师王艳从业近二十年 将展示《仕女游春》《四季雅聚》等经典古版作品 [10] - 采用中国传统手卷形式呈现 具有叙事性和阅读性特点 [12] - 创新设计去色处理画面 使用灯芯草点染技术使操作简易且视觉效果饱满 [13]
天津,“上合时间”绽放“津”彩
央视网· 2025-08-29 15:08
上合峰会与天津城市发展 - 2025年上合组织天津峰会将是上合组织成立以来规模最大的一次峰会 [1] - 天津作为河海交融的活力城市 正迎接上合峰会开启 展现传统与现代融合的城市品格 [14][18] 历史文化资源保护与更新 - 天津拥有丰富历史文化遗产 包括400多年历史的杨柳青木版年画(首批国家级非遗)和众多名人故居(如梁启超故居) [6][12] - 五大道街区保存风格多样的近代建筑群落 新开放"民园1920街区"将车行道改为步行街 串联两大城市地标 [14] - 街区修缮中发现百年开滦砖 该建材曾从天津远销多国 是近代中国少有的"出海"建材 [14] 非遗文化与旅游体验 - 古文化街非遗业态繁荣 天津相声(国家级非遗)通过快闪演出提供沉浸式文化体验 [10] - 年画、泥塑、曲艺等非物质文化遗产兼容南北 长城与大运河世界文化遗产见证古今 [8] - 游船项目结合科技、文化与演艺 为游客提供全新体验 [16] 特色商业与城市活力 - 西北角特色街区汇集200多家美食商户 是天津美食文化宝藏地 [4] - 创意美食将解放桥、天津之眼等建筑地标图案印于糕点 融合传统年画元素 [6] - 城市通过盘活历史资源推动更新 形成可触摸、可漫步、可生活的日常空间 [16]
文旅融合,怎样做到“津”韵悠长
中国经济网· 2025-08-12 17:06
文旅行业政策支持 - 天津出台《关于进一步培育新增长点繁荣文化和旅游消费的若干措施》提出18项具体措施 [1] - 《提振消费专项行动方案》明确要求扩大文体旅游消费 [1] - 上半年天津接待国内游客1.35亿人次同比增长3.9% 国内旅游收入1437.61亿元同比增长12.1% [1] 传统文化业态创新 - 杨柳青年画传承人通过创办年画体验坊实现技艺传承与创新 吸引公众参与传播 [2] - 天津博物馆运用数字技术实现文物互动体验 包括指尖把玩传世珍宝及沉浸式"拉洋片"展陈 [2] - 吉鸿昌旧居通过沉浸式互动剧和多媒体展陈突破传统模式 沉浸剧《我是中国人》累计接待超1万人次 [3][4] 消费需求升级趋势 - 旅游模式从观光型向"观文品史+生活体验"转型 [3] - 数字技术加速应用于文旅领域 催生"数字+文旅"新型项目在多地涌现 [2] - 历史文化项目通过可观可感可玩的呈现方式增强年轻客群吸引力 [2] 文旅融合发展方向 - 行业坚持"以文塑旅、以旅彰文"实现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统一 [1] - 新技术应用成为优化文旅产品与体验的关键要素 [2] - 文旅市场通过创新发展和消费扩容持续释放经济潜能 [4]
向世界讲述中国故事的“津”彩篇章
环球网· 2025-08-11 19:11
文化传承与创新 - 杨柳青木版年画传承四百余年 体现传统工艺的持续生命力 [1] - 天津博物馆与平津战役纪念馆通过文物和历史记忆守护文化根脉 [1] - 抗日英雄精神通过后代讲述实现跨代传承 强化家国情怀标识 [1] 科技发展与创新突破 - 飞腾公司实现国产CPU从0到1突破 攻克关键核心技术领域 [2] - 国家超级计算天津中心"天河"超算系统达到每秒百亿亿次运算能力 [2] - 天津大学药学院将脑机接口技术应用于医学重症领域 推动前沿科技民生化 [2] 国际文化交流与开放合作 - 上海合作组织国家留学生形成文化交流纽带 为2025年天津峰会奠定人文基础 [3] - 肯尼亚 土耳其 马达加斯加等国青年通过相声 快板等艺术形式传播中国文化 [3] - 天津作为上合峰会举办地 成为世界认识中国的重要窗口 [3][4]
漫评:魅力津门绘就“和合共生”多彩画卷
环球网· 2025-08-10 17:58
根据提供的文档内容,未发现与公司或行业直接相关的投资分析信息。文档主要聚焦于天津的文化历史、城市发展和开放包容性,属于人文地理范畴,不涉及可分析的商业或财务数据。建议提供包含企业动态、市场数据或行业趋势的文本以进行专业分析。[3][4]
何以中国|漫评:魅力津门绘就“和合共生”多彩画卷
环球网· 2025-08-10 17:18
天津文化特色 - 天津通过"何以中国·和合共生"网络主题宣传活动展现津派文化,启动仪式分为"河海津韵""津非昔比""天下一家"三个篇章 [3] - 天津文化融合江南灵秀与北方豪迈,形成"九河下梢"的兼容气度,古文化街的泥人张彩塑和杨柳青木版年画是传统文化代表 [3] - 天津城市风貌兼具古典与现代,海河畔的世纪钟与津湾广场、独乐寺与意式风情区等建筑体现历史与开放并存 [3] 天津开放发展 - 天津港作为物流枢纽和文明互鉴桥梁,促进货物与文化交流,体现"四海之内皆兄弟"的共生理念 [4] - 天津以传统文化为基础,同时以开放包容和协同发展连接世界,未来将继续深化"和合共生"的实践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