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交流

搜索文档
希腊31家博物馆和文物机构的精美文物亮相三星堆 两大著名黄金面具在此相遇
四川日报· 2025-07-08 08:12
阿伽门农金面具 三星堆出土的金面具 阿尔忒弥斯雕像 商戴金面罩青铜人头像 观众在展览现场。 得墨忒耳雕像 7月7日,"古希腊的旅程——希腊考古出土文物精品展"在三星堆博物馆揭幕。此次展览由希腊文化部、三星 堆博物馆、良渚博物院联合主办,是三星堆博物馆新馆开馆以来首个境外特展,也是西南地区首个与希腊文化部 合作的原创文物展。 展览展出了希腊31家博物馆和文物机构的172件(组)精美文物(含文物复制品9件),种类涵盖陶器、青铜 器、金器、大理石雕像以及湿壁画等,既生动展现了古希腊文明的灿烂成就与深远影响,也为多元文明共生互鉴 提供了文化标本。 部分展品系首次在希腊境外亮相 全景展现从青铜时代到亚历山大大帝时代的古希腊文明 古希腊文明以其独特而充盈的美韵哲思,成为西方文明的源头活水,对后世各个领域产生了深远影响。从爱 琴文明的兴起,到鼎盛的城邦时代,再到影响力急剧扩大的希腊化时代,古希腊文明历经了漫长的发展历程,其 文明成果跨越千年。考古遗产,则是古希腊文明的重要载体之一,在世界文化遗产中拥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从圣 托里尼岛的阿克罗蒂里遗址、克里特岛的克诺索斯宫殿,到伯罗奔尼撒半岛的迈锡尼古城,再到雅典卫城、奥林 匹 ...
倾听尼山2025|汉伊理:使人工智能成为推动文明共生的催化剂
经济观察报· 2025-07-07 20:11
汉伊理表示,面对人工智能这类新兴技术,建立审慎的评估机 制与监管体系至关重要。未来的关键挑战在于如何在推动技术 创新的同时,维护人类自身的主体性与选择权,实现技术进步 与人类发展的动态平衡。 作者:王惠 封图:图虫创意 编者按 2025年7月9日至10日,第十一届尼山世界文明论坛将在山东曲阜举办。 从2010年9月创立至今,尼山论坛汇集全球专家学者,汇聚世界文明智慧,共同为解决人类社会普遍存在的问题、为人类文明的未来发展贡献智 慧,正日益成为世界了解中国的重要窗口、文明交流互鉴的重要平台、凝聚人类文明共识的重要纽带。 当下,全球政治冲突频发、各国之间经贸壁垒陡增,不同文明之间的对话显得尤为迫切。 本届尼山论坛的主题是"各美其美·美美与共——文明间关系与全球现代化",并设置了"文明的起源与未来发展""儒家文化的世界意义和时代价 值""齐鲁文化与世界文明""在全球现代化进程中成人之美""文明视野下的家庭意义与社会发展""人工智能发展与人类文明走向"等多项分议题。 这个世界如何才能做到各美其美、美美与共,不同的文明如何相处和互鉴,人类才能拥有更好的未来?结合本次论坛的主题和各项分议题,经济观 察报采访了来自不同国家 ...
中国-巴西文明交流互鉴合作研究中心在巴西里约热内卢揭牌
快讯· 2025-07-06 15:18
据新华社,由中国人民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巴西里约热内卢联邦大学、巴西米纳斯吉拉斯联邦大 学合作共建的中国-巴西文明交流互鉴合作研究中心5日在巴西里约热内卢成立。据悉,该研究中心将整 合四校传统优势学科与新兴领域学科资源,构建深度学术协作网络,促进知识创新与资源共享,着力打 造中巴青年交流、教育协作、人文对话与文明互鉴的新型平台、战略空间与特色品牌,树立全球南方国 家高校合作典范。 ...
中国巴西四所高校共建文明交流互鉴合作研究中心
人民网-国际频道 原创稿· 2025-07-06 11:02
中巴高校合作共建研究中心 - 中国人民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巴西里约热内卢联邦大学和巴西米纳斯吉拉斯联邦大学联合签署协议,共建"中国—巴西文明交流互鉴合作研究中心",并举行揭牌仪式[1] - 研究中心将整合四校在哲学社会科学、航空航天、可持续发展、新兴科技等领域的学术资源,构建深度协作网络[2][12] - 中心定位为中巴青年交流、教育协作、人文对话与文明互鉴的新型平台,目标成为"全球南方"国家高校合作典范[12] 中巴教育科技合作深化 - 中国人民大学与里约热内卢联邦大学签署校际合作协议,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联合中国人民大学、中国三峡(巴西)能源有限公司签署共建北航巴西创新研究院合作谅解备忘录[12] - 北航巴西创新研究院和里约热内卢联邦大学孔子学院同步揭牌,标志着中巴在科技创新与语言文化领域的双向合作[12] - 巴西高校代表强调四校将发挥在气候变化、生态保护、科技创新等领域的既有合作基础,推动人才培养与协同创新[7][10] 合作战略意义 - 中国驻巴西大使指出研究中心是落实两国元首战略共识的具体行动,将丰富中巴命运共同体的时代内涵[2] - 中方高校代表称研究中心是"文明互鉴共同愿景的生动成果",将成为中巴教育合作的"新地标"和"强引擎"[4][5] - 巴方代表认为四校合作是推动两国发展战略对接的关键力量,尤其聚焦人文社科与新兴科技领域的资源整合[7][10]
倾听尼山2025|郑长忠:现代家庭传承文化并非对传统简单复刻
经济观察报· 2025-07-04 18:22
家庭形态与现代化进程 - 家庭在现代化进程中经历双重功能分化:物质生产功能外移至经济单位,家庭保留"人的自我生产"及相关生活功能 [8] - 生产模式转型推动家庭形态重塑:从农耕时代的超大型家族到核心家庭,再到"夫妻+1-2孩"的两步递进小型化结构 [11] - 生活功能市场化加速家庭职能缩减:饮食、生活供给等越来越多由社会提供,促使部分生活功能"外部化" [8] 家庭在文明建设中的基础地位 - 家庭承担文明五大建设(经济/政治/社会/文化/生态)的基础性内容传承,方式随历史条件变化 [10] - "人的自我生产与养育"是家庭核心功能:通过观念传递、技能训练为文明建设培养参与者 [10] - 现代家庭文化传承需创造性转化:如"孝悌"观念从刚性权力结构转向亲情关怀等柔性表达 [6][12] 现代家庭结构变迁特征 - 代际离散化源于人口流动:跨地域就业使子女与父母分居成为常态 [11] - 婚姻延迟化受多重因素驱动:教育成本攀升、学业周期延长、婚恋观念变化及匹配难度增加 [11] - 横向亲戚关系弱化与新型情感共同体形成:年轻人更依赖朋友群支持,通过社区/学校补充教育功能 [12] 家庭功能与社会协同机制 - "家-校-社-企"四方协同必要性:小家庭主流化使生产生活功能外移,需社会与市场支撑家庭建设 [16] - 协同边界界定原则:各方基于资源禀赋与比较优势守好本职,强调"共同体"思维而非简单资源让渡 [17] - 企业创新实践案例:湖北推行"妈妈岗"就业模式,探索家庭时间保障的地方解决方案 [20] 婚恋观念代际差异与匹配逻辑 - 婚恋观动态演变体现社会发展:MBTI测试等新型匹配方式与传统"体制内优先"要求形成碰撞 [18] - 代际认知差异的客观性:不同生活经验导致对家庭/婚姻的理解存在结构性鸿沟 [18] - 企业尝试制度创新:部分企业探索"家庭时间储蓄账户",回应"996"工作模式对家庭时间的挤压 [19]
从地理坐标到文化标识,尼山传承着历久弥新的千年文脉
大众日报· 2025-07-02 08:59
尼山文化传承与发展 - 尼山作为孔子诞生地,拥有观川亭、夫子洞、尼山书院等历史印记,是儒家文化的永恒原点[2] - 尼山五峰并峙、五水汇流,山环水抱中有孔子父亲生活的鲁源村和母亲家乡颜母村[2] - 五代后周建尼山孔庙,元朝设尼山书院,承担祭祀与教育功能,儒家文化绵延传承[2] 传统文化创新实践 - 鲁源新村发展儒学文化体验游、民宿经营,形成崇德向善氛围,实现文化强村富民[3] - 孔子研究院推出"春秋讲坛"和"孔子讲堂",诠释儒家文化并推动转化落地[3] - 文化"两创"路径回答时代之问、文明之问、百姓之问,将答案转化为实践[3] 文明交流与国际影响 - 尼山世界文明论坛成为不同文明对话场所,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4] - 专家学者在尼山研讨中华文明与世界文明的传承创新,加深跨文明理解[4] - 举办"一带一路"年度汉字、世界互联网大会数字文明对话等活动,尼山成为精神家园[4] 文旅融合与教育体验 - 游客可跟随导学老师参与"孔子的课堂",完成乐学任务,体验历史与现实交融[5] - 尼山圣境提供沉浸式文化体验,吸引游客探寻儒家思想[5] - 尼山作为文化标识,持续吸引人们走近、品读、对话千年文脉[5]
米诺斯文明何以魅力长存(文化只眼)
人民日报海外版· 2025-07-01 09:10
克里特岛位于连接欧、亚、非三洲的枢纽,不仅孕育了璀璨的爱琴海米诺斯文明,更为希腊古典文 明刻上基因烙印。故宫博物院正在展出的"代达罗斯:希腊克里特岛的神话"展览,汇聚了来自希腊伊拉 克利翁考古博物馆的172件(套)珍贵文物,以神话和考古对照的手法,阐释了大约公元前3000年至公 元前1100年间米诺斯文明的发展脉络及文化特质。 米诺斯的文化遗产,凝聚着古希腊爱琴文明的精髓。理解并汲取爱琴文明的价值,对身处变革时代 的我们具有借鉴意义。 米诺斯人是青铜时代的技术先驱。展览中展示的高质量青铜器和双面石模具,证明他们早在5000年 前就点燃了冶金技术的星火,并将铸造工艺推向高峰,广泛应用于凿、斧、钻、锯、剑、矛等产品制 造。这反映了古希腊先民充分认识到先进技术的力量,将其视为社会进步的核心动力,不断追求工艺精 进与应用突破。在科技日新月异的今天,这种锐意创新的精神和对技术价值的尊重,依然是我们应对挑 战、持续发展所不可或缺的品质。 资源匮乏的克里特岛,迫使米诺斯人"向海图存"。他们不畏艰险,扬帆远航,构建起发达的海洋贸 易网络,进口金属、宝石等原材料,出口陶器和黄金珠宝首饰等,深度融入东地中海经济圈。这种面向 海洋 ...
以书为媒,古蜀文明集中出海
四川日报· 2025-06-27 06:21
古蜀文明出版国际化 - 四川展团在图博会展示600种精品出版物(含30多种外文版)并举办11场文化活动,以"天府文脉连世界"为主题构建400平方米沉浸式展区 [11][19] - 《遇见三星堆》俄文版被俄罗斯国家图书馆收藏并引发当地三星堆旅游热潮,列宁格勒出版集团称其成为中俄文化桥梁 [12] - 《三星堆:青铜铸成的神话》英文版将由施普林格·自然集团全球发行,首次系统披露三星堆-金沙遗址建筑基址及祭祀器物等一手考古资料 [13] - 四川大学出版社与施普林格签约合作出版"青铜时代的中国:三星堆-金沙"系列,整合近百年发掘历程及首次公开的考古笔记 [5][13] - 图博会期间四川出版完成古蜀文明版权输出32项,覆盖俄英法西等多语种 [14] 科技与自然主题出版 - 《拉索 打开人类高能宇宙新视界》英文版签约,该书记录中国建成世界最高灵敏度伽马天文探测装置拉索(LHAASO)的突破性成就 [14] - 《剑门古蜀道行走记》俄文版签约,作者贾和普25次踏访蜀道,日文版权意向同步落地,未来将拓展韩文等多语种版本 [15] - 《中国蜀道史》英文版战略合作启动,施普林格·自然集团称其将展现蜀道"连接南北、沟通东西"的历史底蕴 [16] 跨文化交流项目 - 四川文艺出版社发布印尼史诗"布鲁岛四部曲"中文版,2025年完成最后一卷《玻璃屋》翻译,适逢中印尼建交75周年 [17] - 《漫画中国:万里交好共命运》集结10国20多位艺术家创作30组漫画,意大利艺术家通过唐三彩骆驼载乐俑再现丝路文化融合 [17] - 《原来中国长这样》由德国伯乐中文合唱团成员撰写,以留学生视角记录文化碰撞,电子科大社"红漫系列"连续两年向俄罗斯输出俄文版权 [18] 国际传播生态建设 - 新华文轩旗下9家出版社连续3年入选"中国图书海外馆藏影响力出版100强",年均输出版权近500项,海外年供应川版书刊超10万册 [19] - "四川书架"和"熊猫书屋"品牌落地20多国,2025年新增马来西亚等5国站点,"看熊猫全媒体平台"打造VR大熊猫文化虚拟展馆 [19] - 西南交大社与施普林格合作出版"智能牵引供电系统"丛书英文版,收录中国高铁供电核心技术 [20] 未来战略方向 - 四川出版与日韩法等国达成170多项版权输出签约及意向,涵盖文化科技文学多领域 [20] - 计划推动版权输出从纸质书向多模态文化产品升级,深化"锦绣天府·安逸四川"品牌内涵 [21][22]
倾听尼山2025 | 德博拉·卡因贝:教育给了我抗争坏传统的勇气
经济观察报· 2025-06-26 18:47
尼山世界文明论坛 - 第十一届尼山世界文明论坛将于2025年7月9日至10日在山东曲阜举办,主题为"各美其美·美美与共——文明间关系与全球现代化" [1][2] - 论坛设置了6个分议题,包括"文明的起源与未来发展"、"儒家文化的世界意义和时代价值"、"人工智能发展与人类文明走向"等 [2] - 论坛汇集全球专家学者,已成为世界了解中国的重要窗口和文明交流互鉴的重要平台 [1] 德博拉·卡因贝的教育观点 - 强调教育是改变女性命运的关键,通过抗争家庭传统观念获得受教育机会,最终成为爱丁堡大学首位非白人女性校监 [6][12] - 指出非洲教育倒退现象,因贫困导致越来越多女孩失学,而中国因重视女性教育发展迅速 [7] - 主张家庭教育是人格塑造基础,学校应在此基础上拓展多元文化包容教育 [8][9] 文化传承与多元包容 - 提出"我们不需要成为一样的人,但可以选择以尊重的方式彼此相处"的跨文化共处理念 [4][7] - 在爱丁堡大学推动课程"去殖民化"改革,清除殖民意识形态残留,帮助学生回归文化根基 [18] - 将"伊斯兰恐惧症"纳入校规禁止范畴,并改善非洲学生尤其是女生的教育资源分配 [18][19] 性别平等与社会发展 - 以亲身经历揭示刚果父权传统对女性的压制,32个兄弟姐妹中只有其突破限制获得高等教育 [14][15] - 指出女性是文化主要传承者,投资女性教育等于投资社会基础,能带来整体进步 [13][14] - 通过慈善机构"Full Options"在刚果农村推动全民教育,在土耳其援助战争幸存女性 [17][18] 传统与创新的平衡 - 主张区分"好传统"与"坏传统",保留部族服饰等文化符号但摒弃压制女性的陋习 [15][16] - 在苏格兰以传统方式抚养子女,注重尊敬长辈等核心价值,同时保持文化开放性 [10][11] - 教育帮助其既扎根传统又超越传统,如保留父亲姓氏但拒绝婚姻束缚女性的习俗 [15][16]
丝路特展将亮相杭州
杭州日报· 2025-06-26 10:47
活动概述 - "2025丝绸之路周"将于7月11日开幕 主题为"丝连古今 路通山海" 主宾国为巴西 主宾省为内蒙古自治区 [2] - 主场活动包括丝路特展"碧色万里——10-12世纪的草原丝绸之路" 展品共计200余件 其中一级文物60余件 [2] 展览内容 - 丝路特展将通过辽上京遗址、辽中京遗址、耶律羽之墓、陈国公主墓等出土文物 结合多媒体展示手段 展现草原丝绸之路多元文化融合 [2] - 主宾国巴西活动将于10月底11月初开展 包括"丝系山海——从桑蚕之府到桑巴之国"展览 全方位展现中国丝绸文化魅力 [2] - 将在巴西巴拉那省伊瓜苏市建设"国丝海外展厅" 举办"丝路绮粲——中国丝绸艺术展" 成为南美洲首个"中国展厅" [2] 文化活动 - 将开展"遗产点亮丝路"线上直播、百馆百物短视频和丝路文物海报线上接力 [3] - 举办"荟萃—多元融合的巴西摄影展" 推出丝路纹样填彩游戏、"丝路之夜"、丝路主题工坊、丝路进校园等社教活动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