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非遗文化
icon
搜索文档
淄博|淄博琉璃跨界解锁文化新韵
大众日报· 2025-11-11 09:08
跨界合作与品牌传播 - 小米17手机与淄博琉璃进行跨界合作,中国琉璃艺术大师任波创作的四件琉璃作品《儒学圣典》《黄河水纹》等入选手机屏保 [1][2] - 合作旨在让非遗技艺摆脱博物馆限制,使手机用户在解锁屏幕时便能接触非遗文化,手机背屏成为连接功能与审美的新场景 [2] - 淄博琉璃被誉为“火中雕塑”,需在1200摄氏度高温下精准塑形,技艺传承上千年 [2] 内容创新与市场反响 - 微短剧《琉璃奇缘》于9月26日在爱奇艺首播,上线两小时进入电视剧飙升榜前四,当日播放量破百万 [3] - 该剧入选国家广播电视总局精品工程,以“葡萄凝霜”绝技传承为线索,播出后“到淄博看琉璃吃烧烤”成为网络新热词 [3] - 制作团队为追求真实,历时一年走访50余位琉璃匠人,整理12万字口述史料 [3] 新生代匠人与产品创新 - “00后”匠人孙启烨的作品《琉璃凤冠》亮相中国国家博物馆艺术展,该作品为琉璃与文物跨界融合,戳中年轻群体审美并在网络收获巨大流量 [3] - 新生代匠人通过直播等方式与网友互动,了解年轻人审美与需求,并将反馈反哺到创作中 [4] - 年轻一代匠人以更贴近当下审美的方式探索琉璃艺术,为行业收获更多关注与喜爱 [3] 行业发展与战略方向 - 淄博琉璃的传播渠道呈现多元化趋势,微短剧成为文化新载体 [3] - 行业积极探索“非遗+科技”、“非遗+文旅”、“非遗+生活”的多元融合路径 [4] - 行业目标是将齐鲁文化符号熔铸于琉璃之中,展现传统与现代的完美融合,为文化名片增添独特韵味 [2][4]
南京进博会上“链”全球
南京日报· 2025-11-10 10:13
南京参与进博会概况 - 南京市在第八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通过经贸交流、国际采购与人文交流活动展示高水平开放形象[1] 中外城市合作 - 南京市与德国斯图加特市作为首对参展友城在国家馆首次设立的中外友好城市展区呈现合作30周年联展[12] - 联展以"双城匠心·共赢未来"为主题全景展现两座城市三十年来在经贸、科技与文化领域的丰硕成果[12] - 南京以斯图加特为支点对德合作正持续走向深入[12] 文化与非遗展示 - 江苏人文交流展区南京云锦研究所、金陵金箔、十竹斋等7家老字号企业联袂登场[15] - 南京云锦研究所携《龙腾骏业》《百鸟朝凤吉服》《威凤祥麟》三件创新佳作亮相通过传统工艺与现代科技融合展示非遗技艺[17] - 展区设置金箔制作、笺谱拓印等互动体验项目让古老非遗焕发全新魅力[15] 企业技术与装备展示 - 苏美达股份有限公司在技术装备展区展出一款载人航空器吸引观众驻足[9] - 西门子展台展示三维协作与验证平台工易魔方·妙一空间运用AI与数字孪生技术驱动机械臂拼搭汉诺塔[7] - 在宁企业通过首发首秀与生态共创展现强劲的南京"向新力"[19]
拱墅这场婚礼“运河为证 AI为媒”
每日商报· 2025-11-10 09:40
活动概述 - 拱墅区第十届大运河集体婚礼于11月9日举办,主题为科技人才专场,旨在为科技创新领域的青年人才打造一场融合古今与科技的集体喜事 [1] - 该集体婚礼是拱墅区重要节庆活动之一,已成功举办九届,本届专场的设置体现了对人才的重视及营造一流创新创业环境的努力 [1] 活动亮点与科技应用 - 活动深度融入AI元素,新人佩戴智能手环,其爱意与誓言可实时转化为大屏幕上同频跳动的“心”和“数字鹊桥” [2] - 婚戒采用3D打印技术打造,成为数字时代的爱情见证 [2] - 现场设置的AI报纸机能即时生成刊载新人照片的“爱情头条”,声音邮局可录制并保存“蜜语”声波档案 [2] 文化与产业融合 - 活动选址结合历史古迹(始建于明嘉靖年间的通济桥)与现代化科技地标(杭州电竞中心),象征从厚重历史走向科技未来 [1] - 现场“石全十美”运河市集设有科技体验区等四大主题板块,展示了丝绸扎染等非遗文化,并汇集了辖区内高新企业的互动项目 [2] - 活动将地方文化底蕴、科技创新活力与青年人才个人幸福相连接,并同步发布了旨在为老服务公益事业募集资金的慈善项目 [2]
新镜界丨南京,进博会上“链”全球
南京日报· 2025-11-09 13:21
南京城市开放合作 - 南京市与德国斯图加特市作为首对参展友城在第八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呈现友好合作城市30周年联展 [2][4] - 联展以双城匠心共赢未来为主题全景展现两座城市三十年来在经贸科技与文化领域的丰硕成果 [4] - 南京以斯图加特为支点标志着对德合作正持续走向深入 [4] 南京非遗文化展示 - 南京云锦研究所金陵金箔十竹斋等7家老字号企业在江苏人文交流展区组团展示 [11] - 南京云锦研究所携龙腾骏业百鸟朝凤吉服威凤祥麟三件创新佳作亮相展示传统工艺与现代科技融合 [13] - 展区设置金箔制作笺谱拓印等互动体验项目让古老非遗焕发全新魅力 [11] 南京企业创新技术 - 苏美达股份有限公司在技术装备展区展出多款首发首秀的技术装备包括一款载人航空器 [21][23] - 西门子展位展示十余款工业AI创新解决方案包括深度融合人工智能与数字孪生技术的三维协作与验证平台 [21][25] - 一批在宁企业通过首发首秀与生态共创展现强劲的南京向新力 [21] 国际产品与技术亮点 - 特斯拉赛博无人驾驶电动车进行亚太地区首秀成为进博会热门景点该车无方向盘和脚踏板 [27] - 霍尼韦尔展台设置未来航空主题展区观众可在模拟飞机驾驶舱内感受航空体验 [26] - 国际时尚品牌在消费品展区打造造型多样的特色展台 [31]
南京7家老字号入选进博会人文交流展览
南京日报· 2025-11-04 11:01
进博会作为文化展示与商业合作平台 - 第八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于11月5日至10日在上海举办,是中国推动高水平对外开放的重要平台,汇聚全球商贸资源并促进中外文化交流[1] - 江苏人文交流活动组织南京云锦研究所、金陵金箔等7家老字号企业联袂登场,通过新品首发、互动体验等形式展示金陵文化[1] - 进博会成为非遗技艺对接全球顶级买家的开放交流纽带,例如华凤翔的二十四节气紫砂壶在往届进博会上与LVMH集团高管洽谈了合作联名[3] - 参展企业认为进博会为非遗技艺走向世界提供了良好平台,有助于展示文化自信并结识众多友商[3] 南京云锦研究所的产品与技术突破 - 南京云锦研究所在进博会江苏人文交流展区进行两件重磅新品的全球首发,包括百鸟朝凤吉服和《龙腾骏业》新作[1] - 百鸟朝凤吉服以明代柿蒂纹为底,织就九种祥瑞鸟禽和四季花卉,研发团队将纹样精度从常规的每平方厘米约384格提升至780格[1] - 产品创新采用16色纬线与玉翎线织造,使瑞鸟纹样在不同光线下折射出变幻光泽,展现了云锦技艺的突破[1] 十竹斋与华凤翔的跨界创新产品 - 十竹斋携“饾版拱花”非遗技艺与数字焕活成果参展,推出将传统笺画与热点“苏超”相结合的蹴鞠版笺画文创[2] - 紫砂品牌华凤翔带来“苏超”官方特许商品和非遗联名系列进博会特别款“苏超紫砂壶”,设计以茉莉花为主题并融合足球元素[2] - 新品华凤翔紫砂壶是历时近三个月打磨的心血之作,巧妙融合仿生技艺、泥绘、陶刻等传统紫砂工艺[2] 南京牌肥皂的联名产品 - 南京正官庄电子商务有限公司带来“苏超”联名官方特许商品“国民足球,国民zao”同甡桂冠·足球皂[2] - 肥皂表面清晰印有“苏超”Logo与南京牌肥皂的品牌标识,采用简洁大气的足球造型,兼具运动活力与非遗技艺韵味[2]
凉山州发挥非遗优势,加大特色产业培训力度 上万残疾人“守着家、挣着钱”
四川日报· 2025-10-29 15:38
项目核心观点 - 在浙川东西部协作机制下援建的彝绣工坊成为当地残疾人居家灵活就业的重要平台 [1] - 项目将传统非遗技艺与残疾人就业创业紧密结合 助力其实现“守着家 挣着钱”的梦想 [1] - 项目不仅提供就业增收 更帮助残疾人找回生活尊严和勇气 [1] 项目运营成果 - 指导老师沈晓英已指导560多名彝族残疾人姐妹通过彝绣获得收入 [1] - 以彝绣培训为例 项目目前已为4000人次残疾人提供技能培训 [1] - 凉山州已帮助超1.3万名残疾人通过各类培训实现居家就业 [1] 未来发展规划 - 计划在彝绣事业发展中加强系统化培训以拓宽残疾人视野 [2] - 在市场拓展上积极对接 用订单反向激发残疾人参与动力 [2] - 在典型引领上积极选树 培养一批“领头雁”带动更多残疾人实现居家就业 [2]
文化中国行·非遗焕新丨岁岁重阳 九九安康
央视新闻· 2025-10-29 09:38
重阳节文化内涵 - 节日核心意义包括登高敬天地和敬老报亲恩 [1] - 传统习俗包含赠菊花、缝香囊、共尝重阳糕及家人团聚 [3] - 强调敬老陪伴是长情传承 体现家庭温暖与社会关怀 [7] 非物质文化遗产泥塑技艺 - 天津泥人张彩塑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传承超百年历史 [5] - 作品取材自民间故事与历史人物 注重塑绘形神四大要素 [5] - 非遗技艺在传统节日中通过创意形式焕发新生 [5] 文化传播与协作 - 项目由文化和旅游部非物质文化遗产司联合出品 [8] - 天津泥人张彩塑工作室提供专项支持 [8] - 制作团队涵盖监制、制片、编辑及专家顾问等多方专业协作 [7]
京味文化传承创新点亮多彩生活
北京日报客户端· 2025-10-12 06:11
曹氏风筝工坊 - 曹氏风筝于2011年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并于2018年5月录入第一批国家传统工艺振兴目录 [1] - 其技艺以扎糊绘放四艺为核心,保留21首扎制歌诀与20种技法 [1] - 工坊采用企业+政府+社区的文化惠民模式,每年吸引数十万人次参与线下工坊与线上直播活动 [2] - 产品多次作为国礼亮相APEC会议、中关村论坛等重要场合,并通过数字化资源库建设进行传承 [2] - 开发了适合老人和孩子、不需要大风就能起飞的碳素杆风筝 [2] 北京市珐琅厂 - 北京市珐琅厂成立于1956年1月,由42家私营珐琅厂和皇宫造办处合并组成,是景泰蓝行业唯一的中华老字号 [3] - 景泰蓝制作技艺于2006年入选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3] - 其产品《北京中轴线》扇形挂画在2024年8月入选80款富有特色的北京礼物 [3] - 公司通过文化+大师、文化+经典、文化+活化的创新路径开发文创产品,使景泰蓝从博物馆展品变为生活消费品 [4] - 产品曾用于北京APEC会议雁栖湖主会场、人民大会堂北京厅、中国国家版本馆等重大工程,并作为国礼赠送 [3][4] - 开发了围绕北京中轴线IP的赏盘、融入国潮元素的布偶生肖系列冰箱贴等产品,并推出无畏契约VCT CN联赛限定景泰蓝徽章以吸引国际年轻群体 [3][4] 长安大戏院 - 长安大戏院始建于1937年,累计上演演出超10000场,接待观众逾500万人次 [5] - 2024年,戏院与吉祥大戏院开启双院联动模式,资源共享、经营协同,全年上演京剧及地方戏曲200余场 [6] - 戏院通过魅力春天青年京剧演员擂台赛、霜叶红于二月花重阳节老艺术家演唱会等品牌活动培育新人 [5] - 开设北京礼物戏曲主题店,推出状元盔钟馗纳福冰箱贴系列、粉墨登场北京京剧院特色原创产品、戏曲珠宝系列、戏曲图书系列等衍生品 [6]
从 “活下来” 到 “火起来” “京味文化” 新表达全球正当 “潮”
中国新闻网· 2025-09-22 21:55
京味文化传承与创新 - 北京作为全国文化中心,持续推动“京味文化”的传承、创新与推广,一批非遗项目通过创意转化和跨界融合焕发新生机,成为走向全国和世界的重要名片 [1] - 曹氏风筝、景泰蓝、京剧等项目的活化实践体现了“在传承中创新、在创新中发展”的非遗保护路径,是北京全国文化中心建设的重要成果 [7] 曹氏风筝业务发展 - 曹氏风筝拥有两百余年历史,其制作讲究“扎、糊、绘、放”四艺,拟人化的“扎燕”系列最具代表性,2006年入选北京市首批非遗,2011年升格为国家级非遗 [3] - 公司延续公益理念,招收残疾人和下岗职工传习技艺,并推动非遗进社区、进学校、进国际舞台 [3] - 公司开发书签、冰箱贴、丝巾、魔方等文创产品,将传统纹样与现代生活用品结合,借助数字化建立资源库并开展线上直播,实现“非遗+数字”双向赋能 [3] - 公司作品曾作为国礼出访俄罗斯、美国、日本等国,亮相APEC、冬奥会等国际盛会,成为传播中华文化的重要载体 [3] 景泰蓝行业动态 - 景泰蓝制作技艺于2006年入选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4] - 北京市珐琅厂是景泰蓝行业唯一的“中华老字号”和国家级非遗保护基地,积极探索“文化+大师”“文化+经典”“文化+创新”模式 [5] - 公司推出《北京中轴线》系列文创、景泰蓝首饰、冰箱贴等新产品,并承接APEC峰会、进博会、人民大会堂等重大场馆的装饰工程 [5] - 公司建设全国首座景泰蓝艺术博物馆和互动体验中心,开展“景泰蓝皇家艺术庙会”“梦幻景泰蓝夜场”等品牌活动,并借助跨境电商与文化联盟推动“出海” [5] 京剧市场推广 - 长安大戏院通过“吉祥艺术课堂”“导赏+演后谈”等形式吸引年轻观众,推出京剧盲盒、写意文创等国潮产品,实现传统戏曲的现代表达 [5] - 随着文化自信提升,越来越多年轻人愿意走进戏院,主动了解京剧背后的家国情怀与美学精神 [5]
当书画、唐卡、青花瓷相遇澳门,传统文化意欲打开国际市场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9-06 20:22
展会活动概况 - 第四届中国(澳门)国际高品质创业消费暨横琴世界湾区论坛于9月3日至7日以“一会展两地”方式在横琴和澳门举行 [1] - 展会特设“历久弥新”非遗文化展区,聚集了江西景德镇陶瓷、云南彝族刺绣、湖南湘绣等多种非遗代表作 [1] - 活动旨在将非遗与体验经济深度融合,助力更多“文化+”产品走向国际市场 [1] 文化交流与传播策略 - 澳门作为中西文化交流的重要枢纽,其宽松的政策环境和完整的民俗传承为传统文化展示提供了有利条件 [4][11] - 通过澳门平台,山东的石敢当等文化元素可以触达港澳台及“一带一路”国家的华人群体,实现更广泛传播 [4] - 澳门与山东在青少年教育、艺术交流、赛事合作等方面具有可操作的合作空间,例如全国青少年书画大赛等 [4] 传统工艺的挑战与机遇 - 青花釉里红等传统陶瓷工艺面临挑战,其工艺难度极大,采用全原矿孔雀石烧制,在景德镇属于罕见品类 [6] - 手工陶瓷面临成本和价格压力,其本质与日用陶瓷不同,手工艺的价值和制作链路决定了其独特性和高品质 [8] - 陶瓷属于“耐看型”产品,对年轻群体和海外市场而言,其传统工艺可能不易理解,需要细细品味 [8] 市场拓展与创新方向 - 历史上元代青花瓷曾为海外定制,土耳其博物馆的收藏即为“定制款”,纹饰、构图、用色贴合当地文化 [9] - 未来可承接海外企业或团体的定制项目,如冰箱贴等,利用多样化形式将非遗弘扬至海外 [10][11] - 通过结合当地文化或企业文化进行定制,是推广青花釉里红等传统工艺的有效途径 [9][11] 平台价值与行业影响 - 高品会等国际性展会为文化交融提供平台,使澳门成为传统文化走向世界的重要桥梁 [11] - 澳门凭借其国际化受众,能够为手工艺、民俗技艺和书画艺术提供落地空间,使其被更广泛理解与欣赏 [11] - 此类活动让中国非遗在国际舞台上焕发新的生命力,使年轻人和海外观众有机会与千年技艺产生直接共鸣 [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