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e贷
搜索文档
闽东之光” 绽放“山海宁德
金融时报· 2025-10-14 11:55
金融支持文旅产业发展政策 - 中国人民银行宁德市分行引导金融机构加大对文旅领域的信贷支持,优化“金融+文旅”服务场景,以高质量金融服务支持闽东文旅产业 [1] 景区改造与升级 - 为宁德世界地质公园(包括太姥山、白水洋、白云山三大园区)提供贷款5.75亿元,用于基础设施改造、营销推广和运营管理优化 [2] - 白水洋景区游客量从早期“鲜为人知”跃升至单日万人次,成为福建省十大旅游品牌之一 [2] - 创新设立“旅游+金融”特色银行网点,为游客和商户提供“零钱包”兑换、资金结算等便捷金融服务 [2] 乡村振兴与乡村旅游 - 为金蛇头村提供整村授信3000万元,并“一户一策”定制专属信贷产品 [3] - 截至2025年7月末,为金蛇头村市场经营主体发放贷款2800万元,整村授信额度使用率达93.33%,贷款覆盖面达50.19% [3] - 该村市场经营主体二维码收单覆盖率达70%,累计交易笔数超7万笔,交易金额超650万元 [4] - 创新“政府+银行+担保”三方风险共担机制,推出“乡村振兴贷”、“商贸贷”等产品 [4] 康养旅游与产业融合 - 指导金融机构为周宁县溪口村露营基地、云上揽山民宿等20余个森林康养项目提供信贷资金超3亿元 [5] - 周宁县每年吸引超20万人次避暑度夏,推动旅游业向森林康养度假复合型转变 [5] - 周宁农信社设立全省首个“森林四库联动专营银行”,并已向森林康养产业投放“林e贷”、“福卉贷”等十余种绿色金融贷款近9000万元 [6] 零碳文旅与绿色金融 - 成功落地全省首笔绿色电动船舶融资业务453.6万元,支持“东湖之星”电动观光游船 [7] - 该笔业务采用“分阶段提款—动态额度调整”机制,将贷款条件与船舶营运周期精准匹配 [7] - 引导金融机构建立快速响应银企协同机制,通过省市县三级联动服务,推进金融服务精准对接零碳建筑项目 [7]
青山绿林变“银行” 普惠金融泽山海 福建走好中国特色金融发展之路调研行(上篇)
金融时报· 2025-07-18 14:25
林业金融创新与生态价值转化 - 黄振芳家庭林场通过贷款8万元承包50亩荒山,3年造林1207亩,成为"造林大王",并开创家庭林场模式[1][2] - 习近平提出"活立木贷款"理念,宁德开放活立木市场,黄振芳通过转让114亩速生林(估值12万元)实现五级合股联营,解决林业融资难题[1][2][4] - 2024年黄振芳林场获宁德首张"林业产业经营票证",凭此获300万元"林e贷"授信,林下经济面积扩大30亩,年收入从1989年不足3万元增至120万元[4][6] 普惠金融与乡村振兴实践 - 宁德累计选派485名金融特派员驻村,福安农信联社为8600户茶农发放11.4亿元贷款,坦洋村茶园面积达5462亩,茶产业年产值超亿元[9][10][11] - 农业银行设立"海上银行"惠农服务旗舰店,2023年驻点3个月受理鲍鱼养殖户5000多万元贷款申请,助力养殖户度过价格低谷[12] - 宁德深化"海上信用渔区"建设,形成"信用+产业"双轮驱动模式,推动地区GDP从1988年20.1亿元增长至2024年3901.99亿元[12][13] 金融机构改革与发展 - 1996年福州城市合作银行(现福建海峡银行)成立,成为服务地方经济的重要金融力量,2024年福州金融业总量达1288.89亿元[15][16] - 兴业银行从地方银行发展为现代综合金融集团,福州聚集63家银行业机构、66家保险公司及126家证券营业部,形成完善金融组织体系[16] - 普惠金融覆盖率显著提升,实现"乡乡有机构、村村有服务、家家有账户",支持安溪铁观音、古田食用菌等特色农业品牌发展[13]
新华全媒头条 | 为有源头活水来——习近平同志在闽金融论述与实践启示
新华社· 2025-06-19 11:18
金融发展理念与实践 - 习近平同志在福建工作期间形成大量原创性金融理念,开创多项变革性实践,为中国特色金融发展提供理论源头[1] - 提出"经济大合唱得有总指挥"理念,强调党对金融工作的领导[8] - 主持编制《1985年—2000年厦门经济社会发展战略》,首次提出"离岸金融"概念[6] - 制定"3820"战略工程,专章规划福州市金融业发展[6] 金融机构发展 - 兴业银行1988年成立时,宁德地区从紧张财政中拿出300万元认购股份,比发达地市投入更多[2][3] - 厦门国际银行作为全国第一家中外合资银行成立,获得"工商企合总字0001号"执照[20][21] - 截至2024年,中国已有41家外资法人银行、67家外资保险公司、5家外资独资券商[24] 金融支持实体经济 - 创新推出"林e贷"产品,为周宁县黄振芳家庭林场提供300万元授信[9] - 1994年协调福耀玻璃重组,通过股权置换化解资金危机,助力其成为全球领先汽车玻璃供应商[12] - 金融支持建设闽江三桥、长乐国际机场、福厦高速等重大基础设施项目[11] - 银行业金融机构达4000多家,M2余额超320万亿元,社会融资规模存量超420万亿元[13] 金融改革开放 - 率先建立经济特区金融体系、借外债搞基建、成立外汇调剂中心[21] - 推动厦航通过金融机构担保向波音租借2架737飞机,争取1800万美元科威特贷款扩建机场[23] - 取消QFII/RQFII额度限制,取消银行保险证券等领域外资持股比例限制[25] - 深化利率市场化改革,推动资本市场制度变革支持科创企业[25] 金融风险防控 - 福建成为全国第一批高风险金融机构"清零"省份,不良贷款率1.19%低于全国水平[14][17] - 成功重组华闽公司债务危机,成为中资企业债务重组典范案例[16] - 科学治理宁德"标会"乱象,维护地区金融稳定[15]
从资源到资产 绿色金融助力森林“三库+碳库”建设
金融时报· 2025-05-21 09:50
森林"三库+碳库"建设 - 中国人民银行宁德市分行引导金融机构以森林资源为突破口,提供精准、多元、便捷的金融服务,推动"绿色资源"变"鲜活资产" [1] 生态调蓄水库 - 宁德市林地面积达91.43万公顷,森林蓄积量从1988年的1217万立方米提升至2024年的5968.69万立方米,森林覆盖率从40.2%提升至59.7% [2] - 金融机构为华电福新周宁抽水蓄能有限公司发放贷款余额约22.6亿元,项目累计发电37.62亿千瓦时,等效减少标准煤消耗112.86万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375.07万吨 [2] 富民兴业钱库 - 创新"非标生产要素+林业经营票证+线上金融产品"模式,推出"林e贷",授信3255万元,用信余额2478.25万元 [3] - 金融机构与7家金融信用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签订授信协议,金额达3.39亿元,支持林下药材种植 [4] - 福建天星山农林发展有限公司获流动性贷款180万元,茯苓种植规模达2000亩,带动100多名农户就业 [4] 多元供给粮库 - 中国人民银行宁德市分行选派170名"金融特派员"赴山区乡镇挂职,提供配套金融服务方案 [5] - 虎贝镇"金融特派员"为猕猴桃家庭农场办理"福农贷"30万元,累计办理"林农贷"15户、金额153万元 [5] 长效封存碳库 - 金融机构基于林业"碳汇"预期收益权发放"碳汇贷"2432.18万元,惠及79户林户 [7] - 周宁县七步镇后洋、苏家村以集体林地办理"碳汇贷",用于发展茶叶、水果等林下经济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