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碳汇贷
icon
搜索文档
江西辖内农商银行交出高质量发展“半年报”
金融时报· 2025-07-24 10:37
公司业绩表现 - 江西辖内农商银行资产总额突破1.4万亿元,存贷款规模突破2.1万亿元,稳居全省金融机构首位 [1] - 存款增量创历年之最,信贷投放超额完成"过半"计划,营收利润"双增长",成本风险"双下降" [1] - 至6月末,资产总额14059亿元,较年初增加872亿元;存款余额11836亿元,较年初增加990亿元,同比多增276亿元;贷款余额9411亿元,较年初增加395亿元,信贷投放完成省政府下达全年计划的68% [3] - 上半年业务及管理费同比下降5%,净利润增幅高于全国农信系统平均水平,缴纳各项税收30.11亿元 [3] 改革与发展 - 江西农商联合银行于2025年4月17日挂牌开业,江西省成为全国第7个获批创立农商联合银行的省份 [2] - 建立完善党的垂直领导和自上而下资本纽带"双线并行"的管理体制,全面重构组织架构 [2] - 实施全面降本增效和固本培新六大专项行动 [3] - 深化管理体制机制改革,深入实施"八行战略" [2] 金融服务与创新 - 发放全省30%左右的科技型中小企业贷款,专精特新企业服务覆盖率近40% [4] - 创新金融产品和服务,发放全省首笔"科创积分贷"、首批"新质生产力贷" [4] - 绿色贷款增速高于各项贷款增速16.8个百分点 [5] - 发放了占全省近1/2普惠涉农贷款和近1/3的普惠小微贷款,今年新增涉农贷款和小微企业贷款占比超97% [6] - 贷款客户数突破440万户,其中用信客户首超300万户 [6] - 数字金融客户超1500万户,网点智能化转型率超95% [7] 风险管理与合规 - 不良贷款率逐年下降,拨备覆盖率持续提升,监管指标整体好于监管标准、优于全国农信系统平均水平 [8] - 2024年末,央行评级处于"绿区"(1-5级)的占比八成以上,2级农商银行较2023年末增加8家 [8] - 建立加强风险管理"三道防线"互动联动10项机制,在全国率先搭建集中式风险指标监测预警系统 [9] 企业文化与党建 - 创建"红农商·赣先锋"特色党建品牌,配套实施六大工程 [3] - 建立干部"进退留转"机制,对高管人员实行"三维考核",对支行行长实施"三个一批"工程 [3] - 树立"合规从高管做起、合规人人有责、合规创造价值"的理念,全面开展内控合规建设 [8]
青山绿林变“银行” 普惠金融泽山海 福建走好中国特色金融发展之路调研行(上篇)
金融时报· 2025-07-18 14:25
林业金融创新与生态价值转化 - 黄振芳家庭林场通过贷款8万元承包50亩荒山,3年造林1207亩,成为"造林大王",并开创家庭林场模式[1][2] - 习近平提出"活立木贷款"理念,宁德开放活立木市场,黄振芳通过转让114亩速生林(估值12万元)实现五级合股联营,解决林业融资难题[1][2][4] - 2024年黄振芳林场获宁德首张"林业产业经营票证",凭此获300万元"林e贷"授信,林下经济面积扩大30亩,年收入从1989年不足3万元增至120万元[4][6] 普惠金融与乡村振兴实践 - 宁德累计选派485名金融特派员驻村,福安农信联社为8600户茶农发放11.4亿元贷款,坦洋村茶园面积达5462亩,茶产业年产值超亿元[9][10][11] - 农业银行设立"海上银行"惠农服务旗舰店,2023年驻点3个月受理鲍鱼养殖户5000多万元贷款申请,助力养殖户度过价格低谷[12] - 宁德深化"海上信用渔区"建设,形成"信用+产业"双轮驱动模式,推动地区GDP从1988年20.1亿元增长至2024年3901.99亿元[12][13] 金融机构改革与发展 - 1996年福州城市合作银行(现福建海峡银行)成立,成为服务地方经济的重要金融力量,2024年福州金融业总量达1288.89亿元[15][16] - 兴业银行从地方银行发展为现代综合金融集团,福州聚集63家银行业机构、66家保险公司及126家证券营业部,形成完善金融组织体系[16] - 普惠金融覆盖率显著提升,实现"乡乡有机构、村村有服务、家家有账户",支持安溪铁观音、古田食用菌等特色农业品牌发展[13]
普惠金融要围绕产业振兴做文章
金融时报· 2025-07-15 11:07
近日,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中国人民银行联合发布《银行业保险业普惠金融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 (以下简称《实施方案》),提出未来五年基本建成高质量综合普惠金融体系,普惠金融促进共同富裕 迈上新台阶。 普惠金融发展的重点在农村,伴随着乡村全面振兴战略实施的步伐加快,农村金融服务也需要进一步优 化、提档升级。银行业保险业深耕"三农",必须紧紧围绕农业产业振兴做文章,推动农业产业升级和链 条延伸,催生涉农新业态,促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 从现实来看,农业产业化既给金融机构带来了广阔的市场空间,又是普惠金融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保障。 我国的农村金融体系建设其实是一项系统化的工程。近年来,农村支付环境改善和农村信用体系建设, 营造了良好的农村金融环境。信用村、信用户覆盖面不断扩大,紧密附着在产业链上的农民专业合作社 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已经成为银行机构重要的授信对象。多层次农业保险体系逐步健全以及特色农产 品保险的发展,大大降低了农业生产的自然和市场风险。 业界人士认为,农村金融服务供给还应当着力于促进农业产业化程度提升,促进产业上下游链条衔接融 合,使资金流通更加顺畅。因此,针对各地产业特点量身定制金融产品将成为趋势,金融 ...
成都农商银行晋升全球银行1000强第194位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7-02 21:14
全球银行排名与资本实力 - 成都农商银行在2025年全球银行1000强榜单中排名第194位,较上年上升6位,五年累计上升37位(从2021年第231位)[1] - 排名依据为一级资本实力,反映抗风险与利润增长能力,该行2025年核心一级资本净额624.47亿元,资本充足率15.44%[1][3] 财务业绩与资产规模 - 2024年营业收入183.50亿元(+5.86%),净利润64.71亿元(+11.46%),总资产9142.63亿元(+9.72%)[2] - 2024年末客户贷款4875.69亿元(+14.54%),负债总额8406.39亿元(+9.57%),存款占比超80%,储蓄存款增量连续两年成都第一[2] - 2025年3月末资产总额升至9516.52亿元,拨备覆盖率435.55%,不良贷款率1.02%为近九年最优[3] 区域经济服务与特色业务 - 涉农贷款余额1014.98亿元(+12.54%),"农贷通"平台累计投放322.58亿元,农户贷款530亿元,均居成都法人机构首位[4] - 服务产业链企业2700余户,贷款超600亿元;重点企业超1万户,贷款超300亿元;园区企业贷款余额超300亿元[4][5] - 县域网点覆盖率达80%,农村布放机具1500余台,村级服务站1200余个,金融服务联络员1600余名[5] 金融创新与专项领域 - 科技金融:服务科技企业5000余户,推出"科创贷""科技初创贷"等产品[6] - 绿色金融:贷款余额470亿元(+26.7%),发行30亿元绿色债券,创新"碳汇贷""绿票通"等产品[6] - 普惠金融:小微贷款余额656亿元全省第一,推出消费贴息与"耍在成都"文旅品牌[7] - 数字金融:智慧农e贷发放超7亿元,"蓉易贷"投放户数成都第一[7]
中国特色金融发展之路从这里出发——习近平同志在闽金融论述和实践经验
经济日报· 2025-06-24 21:50
连家船民上岸与金融支持 - 连家船是闽江流域特有的水上人家居所,面积不足10平方米,生活条件艰苦 [1] - 1998年福建省将连家船民上岸定居列为"造福工程",金融系统推出安居贷款、渔民创业贷等产品 [1] - 目前宁德市蕉城区三都镇寒垅村建成渔民公寓,信用渔区评级体系提供高达150万元授信额度 [1] 金融改革与发展战略 - 1985-2000年厦门经济社会发展战略提出"金融七条",前瞻性规划特区金融体系,包括存款保险制度构想 [4] - 战略要求建立以人民银行为领导、专业银行为主体、多种地方金融机构为补充的金融体系 [4] - 2015年《存款保险条例》实施,验证早期战略构想的全国性落地 [4] 金融支持实体经济案例 - 1990年代福州通过银团贷款模式筹集闽江三桥建设资金,8家金融机构参与,系福建省首次银团贷款支持基建 [10] - 新大陆科技集团2024年营收近百亿元,服务超390万户实体中小微企业数字化 [11] - 福建省技改项目对接成功率29.17%居全国第一,制造业中长期贷款增速9.3%高于整体1.9个百分点 [12] 林业金融创新 - 2002年福建启动林权改革,推出林权抵押贷款,屏南县甘棠乡2003年首创该模式 [13] - 周宁县开发"碳汇贷",按每亩2吨碳汇、每吨80元计算质押价值,单户最高可贷200万元 [14] - 截至2025年3月福建涉林贷款余额1613.8亿元,同比增长13.7%,惠及43.44万户林业主体 [15] 金融对外开放实践 - 厦门国际银行1985年成立,系福建省首家中外合资银行,支持特区外向型经济 [16] - 厦门自贸国际基金港2024年吸引381亿元基金入驻,融资租赁项目投资167.6亿元 [17] - 我国取消银行、证券等领域外资持股比例限制,境外40家最大保险公司半数已进入内地 [18] 金融风险防控机制 - 1993年福州打击外汇黑市专项行动查处385.99万美元涉案金额,罚金135.92万元 [20] - 厦门市地方金融纠纷调解中心2021-2025年化解纠纷标的额13.25亿元,节省诉讼费8498万元 [21] - 福建连续5年保持零高风险机构,不良贷款率持续低位运行 [21]
从资源到资产 绿色金融助力森林“三库+碳库”建设
金融时报· 2025-05-21 09:50
森林"三库+碳库"建设 - 中国人民银行宁德市分行引导金融机构以森林资源为突破口,提供精准、多元、便捷的金融服务,推动"绿色资源"变"鲜活资产" [1] 生态调蓄水库 - 宁德市林地面积达91.43万公顷,森林蓄积量从1988年的1217万立方米提升至2024年的5968.69万立方米,森林覆盖率从40.2%提升至59.7% [2] - 金融机构为华电福新周宁抽水蓄能有限公司发放贷款余额约22.6亿元,项目累计发电37.62亿千瓦时,等效减少标准煤消耗112.86万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375.07万吨 [2] 富民兴业钱库 - 创新"非标生产要素+林业经营票证+线上金融产品"模式,推出"林e贷",授信3255万元,用信余额2478.25万元 [3] - 金融机构与7家金融信用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签订授信协议,金额达3.39亿元,支持林下药材种植 [4] - 福建天星山农林发展有限公司获流动性贷款180万元,茯苓种植规模达2000亩,带动100多名农户就业 [4] 多元供给粮库 - 中国人民银行宁德市分行选派170名"金融特派员"赴山区乡镇挂职,提供配套金融服务方案 [5] - 虎贝镇"金融特派员"为猕猴桃家庭农场办理"福农贷"30万元,累计办理"林农贷"15户、金额153万元 [5] 长效封存碳库 - 金融机构基于林业"碳汇"预期收益权发放"碳汇贷"2432.18万元,惠及79户林户 [7] - 周宁县七步镇后洋、苏家村以集体林地办理"碳汇贷",用于发展茶叶、水果等林下经济 [7]
跻身全球银行200强!成都农商银行2024年报彰显稳健增长与合规底色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5-05 22:09
财务表现 - 2024年实现营业收入183.50亿元、净利润64.71亿元,分别同比增长5.86%、11.46% [1] - 总资产达到9142.63亿元,同比增加近810亿元,增速9.72%,保持全国第五大农商行地位 [1][3] - 负债总额突破8000亿元达到8406.39亿元,同比增长9.57%,客户存款总额6727.24亿元,同比增长10.50%,占比超80% [2] - 客户贷款及垫款总额4875.69亿元,同比增加620亿元,增幅14.54% [2] - 不良贷款率降至1.02%,同比下降0.18个百分点,拨备覆盖率435.55%,同比提升81个百分点 [3] 市场地位与荣誉 - 成为全国第四家资本类债项获得AAA信用评级的农商行 [1] - 首次跻身《银行家》"全球银行1000强"第200位,较上年上升15位 [1] - 在中国银行业100强榜单中排名第38位,农商行中排名第五 [6] - 以全国第五大农商行资产规模实现净利润排名第三,增速11.46%在前十大农商行中表现突出 [3] 业务发展 - 服务产业链链上企业2700余户,贷款超600亿元,服务各类重点企业超1万户,贷款超300亿元 [5] - 涉农贷款余额1014.98亿元,同比增长12.54%,位居四川省法人金融机构首位 [6] - 普惠小微贷款余额保持四川省法人金融机构第一,新发放利率较2023年降低29BP [8] - 绿色贷款余额超470亿元,同比增长26.70% [7] - "农贷通"平台累计投放贷款322.58亿元,农户贷款规模突破530亿元 [6] 战略与创新 - 聚焦金融"五篇大文章",开展特色化经营 [7] - 推出"科创贷""高知贷"等产品,发行全国首单信托结构型定向资产担保科创票据 [7] - 创新"碳汇贷""绿宝贷"等绿色金融产品,落地全国首笔"乡村振兴+碳中和"双贴标融资计划 [7] - 打造农商特色养老金融服务体系,推出"享福"系列财富服务计划 [8] - "基于人工智能技术的涉农信贷风控平台"被纳入省级示范工程,智慧农e贷发放超1万笔金额7亿元 [9] 区域经济服务 - 紧密围绕省市发展大局,支持重大项目、重点产业、重要领域 [2][5] - 服务成渝双核联动,实现24个重点片区项目100%对接覆盖 [5] - 支持园区业主、运营企业贷款余额超300亿元,服务3万余户园区企业 [5] - 深度参与"蓉易贷"产品设计,累计投放户数在成都市法人金融机构中排名第一 [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