棺材

搜索文档
【环时深度】听各国人士讲述被掠夺文物的回家故事
环球时报· 2025-06-13 06:28
文物追索与保护现状 - 日本民间组织"中国文物返还运动推进会"自2021年成立以来持续敦促日本政府归还甲午战争、侵华战争期间掠夺的中国文物,包括现存于靖国神社外苑的两尊石狮及栃木县山县有朋纪念馆的一尊石狮,以及被日本皇室非公开保存的唐鸿胪井碑 [2][4] - 根据北京故宫博物院2012年统计,甲午战争后流入日本的中国文物达15245件,而1931-1945年间被掠夺文物据日方统计超360万件 [4] - 推进会通过每月例会、大型集会(年均2次)、讲座及出版书籍提升日本民众对文物掠夺历史的认知,2021年成立时仅少数学者关注,近年媒体关注度显著提升 [6] 埃及文物追索成果与挑战 - 埃及2014年以来成功追回超3万件流失文物,2023年5月从美国追回25件重要文物,2022年8月从荷兰追回包括希腊化时期木乃伊头颅在内的3件文物 [7][8] - 木乃伊头颅归还过程采用防弹恒温箱秘密空运,因荷兰化学分析证实其防腐剂成分与亚历山大港出土木乃伊一致,且头骨钻孔方式符合托勒密王朝医学记载 [8] - 追索面临三大挑战:早期流失文物缺乏记录、各国法律差异、私人收藏溯源困难,未来计划建立区块链文物数据库并加强国际合作 [9] 非洲国家追索行动与国际合作 - 尼日利亚通过联合国教科文组织1970年公约框架与西方国家签署谅解备忘录,已促成英美等国归还1897年英国掠夺的贝宁青铜器 [10][11] - 民间组织"开放归还非洲"2020年成立后系统整理文物掠夺档案,推动以非洲为中心的叙事,案例包括1997-2000年西班牙迫于国际压力归还1830年被盗掘的"班约莱斯黑人"遗骸 [11][12] - 尼日利亚要求西方国家除归还文物外还需支付历史收益补偿,因部分机构长期通过展览掠夺文物获利 [11]
Service Corporation International (SCI) FY Conference Transcript
2025-05-09 00:15
纪要涉及的行业或者公司 - 行业:殡葬服务和公墓行业 - 公司:Service Corporation International (SCI),美国和加拿大最大的殡仪馆和公墓运营商,按收入计算市场份额约为17% [4] 纪要提到的核心观点和论据 业务模式与战略 - SCI将业务分为殡葬和公墓两个板块,过去二十多年遵循8 - 12%的盈利增长框架,其中5 - 7%来自基础业务,3 - 5%来自资本部署,包括收购、增长资本或股票回购,已将流通股从约3.4亿股减少到不足1.45亿股 [4][5][6] 近期殡葬业务量趋势与人口结构顺风 - 2020 - 2021年业务量分别增长13%和4%,2022 - 2024年分别下降4 - 5%、5 - 6%和2.5%,预计2025年业务量持平或略有下降,认为已进入更正常的业务量活动时期,新冠疫情的拉动影响将逐渐减弱 [8][9] - 公墓业务与殡葬业务动态相似,核心公墓业务(占公墓预销售的85 - 90%)与殡葬业务量和公墓销售速度相关,业务量下降时公墓销售速度也下降 [11] 殡葬服务收入增长驱动因素 - 主要驱动因素是通胀型定价能力,由于市场竞争激烈,除通胀因素外提价较难。2022 - 2023年通胀较高时,殡葬平均销售额实现中个位数增长 [14][15] - 火化比例上升带来逆风,过去二十五年火化比例上升幅度在100 - 150个基点,2024年接近60 - 80个基点,第一季度为40个基点,目前火化比例约为60%,预计未来五到十年火化比例上升幅度将降至75 - 125个基点并逐渐稳定 [16][17] - 非殡仪馆渠道业务调整带来短期波动,但递延的收益套件开始影响该业务,第一和第四季度该业务平均销售额实现10%以上增长,不过该业务在43亿美元收入中占2.5 - 3亿美元 [18][19] 殡葬预销售业务 - SCI Direct业务从交付收益转向递延收益,以及从销售信托工具转向销售保险合同,带来短期波动,但稳定后将有强大的总代理收入基础,预计2026年及以后递延收益套件和预销售业务稳定增长将提供支撑 [22][25] - 核心殡葬业务去年7月从TruStage切换到Global Atlantic,带来总代理收入增长,但也带来一些问题,预计2025年殡葬预生产业务将出现低个位数下降,2026年有望稳定增长,目前殡葬和公墓预销售积压总额为16亿美元,增长有望锁定未来市场份额 [26][27] 公墓预销售业务 - 核心公墓预销售业务占比85 - 90%,2024年和2025年第一季度实现低个位数增长;大型销售业务(单笔销售超过8万美元)存在波动,2024年第一和第四季度较强,第二和第三季度较弱,平均每季度约4500万美元,2025年第一季度约3000万美元,4月表现较强 [30][31][32] - 考虑到宏观经济环境的不确定性,将2025年公墓预销售增长预期从低到中个位数调整为低个位数 [35] - 公墓业务具有较强的定价能力,一方面是由于公墓土地稀缺,另一方面是公司采用分层策略,提供从普通地块到私人陵墓等多种产品,有助于提高销售均价 [36][37] 利润率情况 - 公墓业务每增加或减少一美元收入,对底线的影响约为70 - 80%,过去利润率从20%提升到30%多,新冠期间接近40%。预计2025年公墓业务利润率基本持平,2026年及以后随着公墓预销售恢复中个位数增长,利润率将实现低到中个位数增长 [47][48] - 殡葬业务预计2025年利润率在21%左右基本持平,待婴儿潮一代影响业务,业务量增加1 - 1.5%时,利润率有望提高约50个基点 [49] 自由现金流与资本分配 - 2025年预计产生8.6亿美元运营现金流,扣除3.15亿美元资本支出后,预计自由现金流约为5.5亿美元 [51] - 计划支付1.8亿美元股息,收购约1亿美元资产,投入7000 - 8000万美元用于增长资本,剩余约1.5亿美元在有合适机会时继续回购股票 [52][53] 公墓土地管理 - 整体来看,按当前销售速度,公司3.6万英亩土地有超过百年的库存 [57] - 部分公墓接近使用末期,采取的管理策略包括提高价格、重新配置公墓结构、建造多层陵墓、购买相邻土地以及开发新公墓等 [58][59][60] 其他重要但是可能被忽略的内容 - 公司将于6月5日组织前往洛杉矶Rose Hills的实地考察,该公园是公司最大的纪念公园,也是北美和全球最大的,占公司EBITDA的8 - 9%,超过1亿美元 [39][42] - 关于殡葬规则,2023年10月有行业研讨会讨论FTC相关问题,目前无进一步进展,公司75%的地点已将价格上线,随时准备遵守FTC规定 [56][57]
宏观|我国对美出口贸易的省市维度观察
中信证券研究· 2025-04-28 08:14
文 | 杨帆 玛西高娃 ▍ 我国对美出口贸易在省际层面呈现出东部集中、区域分化和集群支撑的三重特征 。 第一,我国对美出口高度集中于东部沿海省份,2 0 2 3年以来前五大省份贡献了7 2 . 3%的出口额,前八大省份合计贡献8 4 . 9%,其中广东和浙江 出口动能更为强劲,两者分别贡献了2 5 . 1%和1 6 . 6%。不过前五大外贸大省在面对关税2 . 0的表现,出现了分化,山东和浙江可能抢出口诉求更 强,上海和广东略靠后。出口交货值视角也基本印证上述结论,当前上海在出口交货值增速上较为疲弱。 我国分省市对美出口整体呈现出东部集中、区域分化和产业集群支撑的三重特征。其中,广东和浙江等东部沿海省份是出口主力,山西和河南等 中部省份对美出口依赖偏高。同时结合商品结构层面,我国各省市对美出口贸易呈现商品出口中心度较高、总体依赖度不高且结构多元的特征。 第一,从出口中心度来看,机电设备、纺织鞋服和家具类是支撑出口的核心品类,不同省份在这些品类上的中心度高低差异明显。第二,从对美 出口依赖度来看,大部分省市总体依赖度不高,大部分省份在主要品类上的依赖度低于5%,另外,沿海地区整体呈现出产业链多元、出口商品 类别 ...
这些中国商人,悄悄掌控日本人的“死亡”
商业洞察· 2025-03-29 17:35
核心观点 - 中国企业在日本殡葬产业链中占据主导地位,涵盖墓碑、棺材、火葬场等关键环节,形成从原材料供应到资本运作的完整商业路径 [3][4][39] - 福建惠安县、山东曹县、上海企业家罗怡文分别代表产业链上中下游的典型成功案例,体现中国企业的资源整合与商业模式创新能力 [7][15][21][23] 行业格局分析 墓碑制造 - 福建惠安县垄断日本90%墓碑市场,年产值20亿人民币,631家相关企业带动10万就业,技术壁垒包括0.1毫米精度的五轴水刀切割工艺 [7][9][12] - 产业优势:1亿立方米花岗岩储量+千年石雕非遗工艺,墓碑出口推动当地人均GDP达15.82万元(超2万美元) [10][12][13] 棺材制造 - 山东曹县占据日本90%棺材市场,年产值超30亿人民币,2500家企业实现72小时全境配送,产品误差≤1毫米 [15][16][18] - 核心竞争力:300万株泡桐资源+宋朝传承工艺,创新开发樱花/动漫主题棺材,价格仅为日本本土产品50% [16][17][18] 火葬服务 - 上海企业家罗怡文控股东京70%火葬市场份额,年处理10万具遗体,通过收购广济堂实现4.5亿人民币年销售额 [23][35][37] - 运营革新:引入欧姆龙温控技术实现无烟火化,与殡仪公司/寺庙建立一体化服务网络 [37] 成功要素 核心优势 - **资源禀赋**:中国花岗岩/泡桐木储量远超日韩,惠安县1亿立方米花岗岩支撑全产业链 [10][41] - **工艺壁垒**:千年石雕非遗+现代激光雕刻技术,曹县棺材静音铰链等专利设计形成差异化 [12][18][42] - **规模效应**:产业集群模式(如曹县5000个体户)实现成本优化,墓碑出口单价低于日本本土 [15][42] 文化协同 - 日本丧葬文化源自中国《礼记》,中国企业精准匹配需求(如樱花棺材、全汉字墓碑) [17][43] - 上海资本整合日本火葬场传统业务,通过文化理解实现服务升级(如骨灰色泽优化) [37][43] 商业路径演进 - **1.0阶段**:产品输出(惠安墓碑原料→成品墓碑) [9][11] - **2.0阶段**:技术升级(曹县棺材自动化生产线+电商渠道) [18] - **3.0阶段**:资本运作(罗怡文收购广济堂,重构火葬场盈利模式) [35][36][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