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肉

搜索文档
张照楠:让大豆上演“七十二变”
科技日报· 2025-07-23 09:01
大豆蛋白创新应用 - 大豆蛋白具备高溶解性、强凝胶性及模拟肉类纤维质感的特性,成为植物基食品研发的核心原料 [2] - 科研团队通过"高水分植物肉制备新工艺"解决传统植物肉口感粗糙、结构多孔的技术痛点 [2] - 独创梯度控温控压技术与动态配比工艺,使植物肉兼具高蛋白营养、逼真纤维纹理和爆汁口感 [2] 技术突破与产业化 - 团队攻克大豆蛋白组分分离、功能基团修饰、高湿挤压等关键技术,并配套开发新型加工设备 [2] - 袋装植物基午餐肉已实现产业化,线上销售表现良好,主要吸引健康生活方式消费者 [3] - 与安琪酵母、上海植冉等企业建立合作,覆盖植物肉、植物奶、植物饮料等多品类开发 [3] 研发扩展与未来方向 - 团队将研发延伸至植物发酵领域,探索大豆蛋白转化为植物基酸奶、冰淇淋及发酵乳的可能性 [3] - 高湿挤压技术参数的系统梳理为行业提供理论支撑,相关成果发表于中国科学院一区论文 [3] - 科研转化采用"接力赛"模式,确保实验室技术突破能高效对接企业生产需求 [3] 行业潜力与创新空间 - 植物基食品边界持续拓展,大豆蛋白分子结构的可塑性为产品创新提供无限可能 [4]
金字火腿再度易主:主力产品火腿毛利率下滑,频繁跨界收效甚微
贝壳财经· 2025-06-04 21:40
股权变动 - 股东任贵龙将持有的1.45亿股转让给郑庆昇,并将剩余8297.47万股表决权委托给郑庆昇18个月 [1] - 股权转让后,郑庆昇拥有公司11.98%的股份及18.83%的表决权,成为控股股东及实际控制人 [1][5] - 郑庆昇斥资8.7亿元获得公司近12%股份,股份过户于2025年5月30日完成 [4][6] 新实控人背景 - 郑庆昇出生于1956年,涉猎房地产、汽车等领域,生意轨迹遍及福建、浙江、上海等地 [7] - 郑庆昇关联企业有18家,其中担任法定代表人的企业有8家 [8] - 郑庆昇旗下仙游兆挺置业有限公司2024年纳税金额为2000万元以上5000万元以下 [9] 公司业绩表现 - 2024年公司营业收入约3.44亿元,同比增长9.62%;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约6217.30万元,同比增长55.19% [13] - 2024年火腿产品营业收入同比增长14.02%,但毛利率同比下滑1.51%至26.14% [14] - 公司2021年至2024年营收整体处于下滑态势,2024年净利润与2020年基本持平 [12] 战略与挑战 - 公司计划2025年重点围绕"降成本、拓销售、调结构"三大核心任务展开工作 [16] - 年产5万吨肉制品智能化工厂项目已进入附属工程和装修阶段,计划6月开始分步实施搬迁 [16] - 专家指出公司需通过产品创新、营销升级来突破增长瓶颈 [15] 跨界业务 - 自2013年起公司频繁跨界,涉足矿业、银行、电商、医药、新能源汽车、算力等多个领域 [3][19] - 2023年出资4.011亿元认购浙江银盾云科技12.2807%股权进入算力领域,2024年以4.280232亿元转让该股权 [21][22] - 专家认为频繁跨界导致资源分散,难以形成核心竞争力 [22] 市值变化 - 公司2015年6月总市值曾超过150亿元,截至2025年6月4日收盘总市值仅为73.61亿元 [18] - 当前股价为6.08元/股,较2010年上市发行价34元/股大幅下跌 [18]
金字火腿或再次易主,跨界战略仍未寻到“第二春”
贝壳财经· 2025-04-19 11:35
控制权变更与股权转让 - 公司实控人任贵龙筹划股份转让事项,可能导致控制权变更,股票自4月21日起停牌不超过2个交易日 [1] - 交易对手方主要从事投资管理行业,若新东家强项为投资,公司跨界策略或延续 [1][11] - 2021年任贵龙以9.93亿元受让1.99亿股(5元/股),并通过定增持股38.62%成为实控人 [10][11] 业绩表现与财务数据 - 2024年营业收入3.44亿元(同比+9.62%),净利润6217.30万元(同比+55.19%),但扣非净利润2354.66万元(同比-27.70%) [2][3] - 净利润增长主要依赖出售银盾云12.2807%股权获4.28亿元,贡献2626.28万元收益 [3][5] - 2021-2023年实际净利润(4285.39万元、4902.88万元、4006.30万元)均未达对赌承诺(1亿元、1.3亿元、1.7亿元) [11] 跨界投资与业务布局 - 2013年起频繁跨界:稀土(8775万元收购)、民营银行(拟投1.2亿元)、电商(1.26亿元增资)、新能源汽车(200万元受让)、植物肉(2019年合作杜邦)、预制菜(2023年6款产品) [6][7][17] - 算力领域投资:2023年12月以4.01亿元认购银盾云12.2807%股权,2024年因银盾云亏损(前10月净利-4897.04万元)未达对赌目标(1亿元)而退出 [3][4][5] - 医药健康领域失败案例:2016年收购中钰资本51%股权致2018年亏损842.99万元,后出售股权形成坏账 [7][8] 主营业务与产品动态 - 2024年主营产品收入占比:火腿54.46%(毛利率26.14%,同比-1.51%)、特色肉制品22.26%(毛利率7.67%,同比-15.49%)、品牌肉8.93%(毛利率未披露) [14] - 品牌肉业务持续收缩,2024年终止冷库募投项目,营收贡献从2021年超30%降至不足10% [14] - 2024年推出35款新品(如火腿饼干、八宝粥)瞄准20-30岁年轻消费者,预制菜仅6款且收入占比微小 [16][17] 战略规划与市场拓展 - 2025年计划开发火腿延伸产品、优化成本结构、拓展电商及国际渠道,但分析师认为线上销售对业绩提振有限 [15] - 公司称将寻找适合发展战略的新项目,通过资本运作提升盈利能力,但暂无具体投资计划 [11][15]
从爆火到哑火,又一巨头退出中国:被捧上神坛的“人造肉”,快凉透了
创业邦· 2025-03-11 11:18
人造肉行业现状 - 别样肉客2024财年收入3.265亿美元同比下降4.9% 经营亏损1.56亿美元 经营利润率-47.8% [2] - 别样肉客宣布2025年第二季度末暂停中国运营并裁员95% [3] - 行业从2021年开始资本熄火 已上市企业均处于亏损裁员状态 [4] 人造肉技术分类 - 分为植物肉和细胞肉两大类 植物肉是当前主要商业化方向 [6] - 植物肉使用大豆/豌豆分离蛋白 需复杂合成生物技术和挤压工艺 [6] - 细胞肉通过动物干细胞培育 尚处实验阶段未商业化 [6] 行业发展历程 - 2019年别样肉客上市首日暴涨163% 创金融危机后最佳IPO纪录 [3] - 2020年中国市场迎来爆发 肯德基/星巴克/喜茶等推出植物肉产品 [3][8] - 2020年国内植物基投资事件21件同比增长500% 占食品赛道10% [11] 中国市场表现 - 一线城市88%消费者听过人造肉但仅32%食用过 [16] - 天猫数据显示74%消费者不愿复购 仅止步尝鲜 [17] - 产品价格显著高于真肉 如230g植物肉售价等同500g真牛肉 [18] 技术瓶颈与挑战 - 国内未突破"干法挤压"技术 产品存在豆腥味和黏软问题 [17] - 中餐烹饪方式使人造肉易"现形" [17] - 需添加多种调味剂导致健康度打折 [17] 企业动态 - 别样肉客2021年在嘉兴建中国首座端到端生产工厂 [11] - 国内星期零/珍肉等新锐品牌获融资 双塔/双汇等传统企业入局 [4][12] - 别样肉客2020年与星巴克/肯德基/罗森等开展合作 [8][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