毒性饮片

搜索文档
新荷花几度A股IPO未果,转战赴港上市前景几何?
搜狐财经· 2025-06-04 18:33
以信为眼, 洞察财经世界 00 0 4-17 几度铃羽而归,新荷 花再闯港交所。 近年来,多次闯关A股未果后再闯港交所的公司愈发增加,四川新荷花中药饮片股份有限公司(下 称"新荷花")便是其中之一。 成立于2001年的新荷花,是我国第一家中药饮片GMP(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工厂,主营产品包括 毒性饮片、普通饮片。公司业务遍布中国境内大部分省份,并在海外扩展到中医药需求强劲的地区,如 越南和马来西亚。 可作为中药饮片的头部企业,为何会多次闯关A股均未果?现如今又正式转战港股,又将迎来怎样的命 运? 在资本市场的征途中,新荷花的A股上市之路可谓是充满了坎坷与挑战。这家在中药饮片领域有着深厚 积累的企业,多次冲击A股上市,却屡战屡败,引发了市场的广泛关注和深入探讨。 新荷花在2011年11月25日创业板发审委工作会议上通过审核,但2012年过会后不久,就遭到员工举报, 称其存在财务造假行为,包括隐瞒关联交易、虚增企业利润等严重内控治理问题。尽管时任保荐机构和 申报会计师进行了核查并发表明确意见,监管机构也未对新荷花进行处罚,但这些举报问题仍让市场对 其财务数据的真实性产生怀疑,最终新荷花于2012年8月底撤回申请 ...
【看新股】新荷花转赴港股IPO:中药饮片头部企业 2024年增收不增利
新华财经· 2025-05-30 07:16
公司概况 - 四川新荷花中药饮片股份有限公司主营业务为中药饮片的研发、生产和销售,按2023年中药饮片产品收入计算在中国排名第2位 [2][3] - 公司成立于2001年,曾多次尝试A股上市未果,此次递表港交所,保荐机构为广发证券(香港)和农银国际 [1][10] - 创始人江云直接持股31.5%,通过国嘉投资持股15.6%,其子江尔成持股18.1%,为公司控股股东 [7][8] 财务表现 - 2022-2024年收入分别为7.8亿元、11.46亿元(+46.8%)、12.49亿元(+9.0%),呈现持续增长但增速放缓 [3][4] - 同期年内利润分别为7739.5万元、1.04亿元(+34.4%)、8911.2万元(-14.3%),2024年出现增收不增利现象 [3][4] - 总毛利率从2022年21.1%持续下滑至2024年17.1%,主要因利润率较低的医疗贸易公司及药店销售占比增加 [5][6] 产品结构 - 主营产品分为毒性饮片和普通饮片,2024年前五大产品销售额占总收入26.5%,包括法半夏、姜半夏、川贝母等 [5] - 毒性饮片毛利率从2022年29.7%降至2024年19.1%,普通饮片毛利率从19.6%降至16.7%,两类产品利润率均显著收窄 [5][6] 募资用途 - 本次赴港IPO拟募集资金用于扩大中药饮片产能、升级数字化智能生产系统、拓展越南及马来西亚等海外市场 [2][10] - 资金还将投向面向消费者业务、中药上游供应链的战略性投资及潜在收购、营运资金补充等 [10] 上市历程 - 公司2011年、2020年、2023年三次冲刺A股(深交所创业板/主板)均主动撤回申请,此次转战港股市场 [10]
新荷花港股IPO:财务造假疑云未散,毛利率下滑成掣肘
北京商报· 2025-04-16 15:04
IPO屡次失利,新荷花为何这么执着资本市场?对此,北京记者记者联系新荷花方面进行采访,但对方 以"不接受任何采访"作为回应。 回顾新荷花的IPO历程,可谓是一波三折。早在2010年,新荷花就首次申报IPO,冲刺创业板。2012年 创业板首次IPO过会后,却因员工举报财务造假,证监会终止了其首发上市核准审查。据举报信内容, 新荷花存在与主要客户协定,由关联方将大额资金汇入主要客户账户,再由客户将款项汇入新荷花账 户,新荷花开出发票但不向客户发货的虚假交易行为,举报称其70%的销售额和营业收入是通过虚假交 易、内部交易炮制的。 举报信指出,新荷花当时只有3000平方米左右的厂房,年产能和产值只有4000万—5000万元,而公司年 收入却达到3个亿左右,其中约2个亿为虚假交易的结果。尽管时任保荐机构和申报会计师否认了举报内 容,但此次事件仍给新荷花的上市之路蒙上了阴影。 2020年,新荷花重整旗鼓,再次冲刺创业板。不过,在深交所的问询中,"举报门"旧事重提。此次,新 荷花与保荐人又主动撤回申请,给出的理由包括上市计划调整、前次申报期间核心产品竞争力较弱,以 及考虑到上市后对公司核心竞争力、客户稳定性、内部控制及经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