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花
搜索文档
新荷花十四年上市之路一波三折:增收不增利 产量数据波动 股权多次转让
搜狐财经· 2025-10-23 09:51
公司上市历程 - 公司曾于2011年过会深交所创业板但后被举报虚增收入并撤回申请,2020年再度冲击创业板并于2021年4月主动撤回,最终于今年转道港交所再度递表 [1][5] - 监管要求公司补充说明前期A股申报及撤回情况,以及是否存在对本次发行上市产生不利影响的事项 [5] - 公司港股上市由广发证券(香港)和农银国际担任联席保荐人 [1] 财务业绩表现 - 公司收入从2022年的7.8亿元增长至2024年的12.49亿元,2025年上半年为6.34亿元,但利润从2022年的7739.5万元波动至2024年的8911.2万元,2025年上半年为5123.6万元,呈现增收不增利困境 [2] - 毛利率整体呈下降趋势,从2022年的21.1%降至2024年的17.1%,2025年上半年回升至19.9% [4] - 经营现金流在2024年净流出46.7万元,2025年上半年转为净流入7543万元 [2] - 贸易应收款及票据持续增长,从2022年的4.07亿元增至2025年上半年的5.66亿元,周转天数从155天增至164天 [2] 运营与生产数据 - 公司产量数据波动较大,2022年为5887吨,2024年迅速增至8576吨,两年增长超2500吨 [6] - 作为对比,2019年产量高峰时为3824.87吨,而2010年版本招股书显示2008年至2010年产量从4909.56吨增至6712.55吨 [5][6] - 员工总数持续扩张,从2010年底的207人增至2024年底的616人,其中生产人员从85人增至336人 [6] 股权结构与变动 - 公司创始人江云直接持股31.5%,通过国嘉控制持股15.6%,其子江尔成持股18.1%,父子合计控股65.2%,实控人家族持股比例较2020年的54.95%有所提升 [7] - 上市前夕发生多次股权转让,2024年12月及2025年1月公司回购投资者国药君柏持有的559.07万股股份,回购价格约为每股11.9元,该投资者2019年认购价为每股8.9元 [7] - 2025年3月,持股1.5%的广发信德以1994.1万元将其全部股份转让给股权投资机构上海吉达健 [8] 行业竞争与产品质量 - 公司为中国最大中药饮片产品供应商之一,是行业前五大厂商中增长最快的企业 [2] - 毛利率下降部分原因在于向医疗贸易公司及药店销售占比增加,这些客户利润率较低,同时受到市场竞争加剧及主要品种原材料成本影响 [4] - 公司面临产品质量挑战,2017年部分批次板蓝根产品不合格,2019年生产的紫苏子(炒)质量不符合规定,2024年10月4批次红花不符合规定 [4]
以岭药业:红花基地通过《中药材生产质量管理规范》延伸检查
新浪财经· 2025-10-13 08:53
公司运营与质量认证 - 河北省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药品监督管理局于10月9日联合对公司红花种植基地进行《中药材生产质量管理规范》延伸检查 [1] - 红花种植基地的检查结果经综合评定符合要求 [1] - 公司已有连翘种植基地和金银花种植基地等多个基地通过了GAP延伸检查 [1] 供应链与上游管理 - 公司持续加强上游中药材种植基地的质量管理体系建设 [1] - 多个核心药材基地通过GAP认证显示公司在原材料质量控制方面的投入 [1]
新荷花几度A股IPO未果,转战赴港上市前景几何?
搜狐财经· 2025-06-04 18:33
公司概况 - 公司是中国第一家中药饮片GMP工厂,主营毒性饮片和普通饮片,业务覆盖中国大部分省份及越南、马来西亚等海外市场 [4] - 公司2022-2024年营业收入分别为7.8亿元、11.46亿元和12.49亿元,净利润分别为7740万元、1.04亿元、8911万元,2024年净利润同比下降14.3% [7] - 毛利率持续下滑,报告期内分别为21.1%、18.5%和17.1% [7] 上市历程 - 2011年首次冲击A股IPO通过审核但遭员工举报财务造假,2012年撤回申请 [4] - 2020年二次冲击创业板因市场条件主动撤回,2023年第三次启动A股辅导后于2024年4月终止 [5] - 2025年4月转战港交所递交主板上市申请,联席保荐人为广发证券(香港)和农银国际 [9] 上市障碍 - 实控人持股比例问题:2011年实控人持股29.81%,2020年实控人父子合计持股54.95%仍撤回申请 [6] - 产品质量问题:2024年4批次红花被国家药监局通报不合格 [6] - 证监会要求补充说明下属公司业务合规性及前期A股撤回情况 [10][11] 经营风险 - 客户留存率持续下滑,报告期内分别为86.5%、81.6%和63.6% [7] - 存货规模逐年增长至2.43亿元,应收账款达5.66亿元占营收45.3%,周转天数155天 [7][8] - 超六成收入依赖四川省,全国化扩张受中药道地性限制 [8] 行业竞争 - 2023年中药饮片行业企业达2334家,CR5仅2.7%,年收入超10亿元企业仅2家 [8] - 公司以11.5亿元收入占0.4%市场份额排名行业第二 [8] - 行业面临带量采购降价压力,存货和应收账款存在减值风险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