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水电能源
icon
搜索文档
雅砻江流域水风光一体化基地建设迎来重大进展 为可再生能源大规模高质量开发建设探新路
四川日报· 2025-10-29 09:12
雅砻江流域水风光一体化基地是国家规划的首个水风光一体化示范基地,本阶段共规划布局两河口、雅中、 锦官、二滩4个水风光一体化项目群,规划装机7800万千瓦,计划到2035年全部建成。目前,基地清洁能源装机约 2100万千瓦,在建项目装机约1400万千瓦,已累计贡献清洁电能超1.1万亿千瓦时。基地以水电(包括梯级水电和 抽水蓄能)为核心,最大程度带动风光新能源规模化、集约化开发,探索构建100%可再生能源供应体系,将打造 成为全国主要流域水风光一体化综合示范基地,为全世界绿色低碳转型做示范。国际大坝委员会主席米歇尔·利诺 (Michel Lino)指出,雅砻江流域由水电整合风能和太阳能的成功模式,是行业的未来,为世界可再生能源综合 开发提供了解决方案。 两座大型梯级水电工程同步截流,在雅砻江流域属于首次。通过上游两河口水电站水库一次性控制下泄流 量,下游两座电站同步截流,能提升整体效率,有效降低截流对流域其他电站的影响,达到缩短整体工期、最大 化利用水资源、降低建设成本的目的。 为确保电站大江截流里程碑目标顺利实现,国投集团雅砻江流域水电开发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雅砻江公司) 凭借"一个主体开发一条江"的开发优势,充 ...
雅砻江流域水风光一体化基地两座大型水电站同步截流
新华网· 2025-10-28 16:01
10月28日上午,在川西高原的雅砻江中游河段,随着最后一车石料倾泻而下,精准落入湍急的龙口,总装机270万千瓦的两座大型水电站—— 孟底沟水电站、牙根一级水电站实现同步大江截流,标志着雅砻江流域水风光一体化基地将再建两座主力电源,项目建设迈入主体工程施工新阶 段。 10月28日,自卸卡车将石料倾倒入孟底沟水电站龙口位置。(雅砻江流域水电开发有限公司供图) 孟底沟、牙根一级两座大型水电站按期截流、加快建设,将进一步挖掘雅砻江梯级水电调节潜力,强化水电在电网运行中的顶峰兜底作用, 助力加快构建新型电力系统。 据了解,雅砻江流域水风光一体化基地,规划装机7800万千瓦,计划到2035年全部建成。目前,基地清洁能源装机约2100万千瓦,在建项目 装机约1400万千瓦,已累计贡献清洁电能超1.1万亿千瓦时。基地以水电(包括梯级水电和抽水蓄能)为核心,最大程度带动风光新能源规模化、 集约化开发,探索构建100%可再生能源供应体系,将打造成为全国主要流域水风光一体化的综合示范基地。(记者薛晨) 【纠错】 【责任编辑:刘阳】 孟底沟水电站位于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九龙县的雅砻江干流上,是雅砻江中游"一库七级"开发的第5个梯级电 ...
两大水电站,实现同步大江截流
中国能源报· 2025-10-28 14:12
项目里程碑事件 - 雅砻江中游河段两座大型水电站孟底沟水电站和牙根一级水电站于10月28日实现同步大江截流 [2] - 两座水电站总装机容量为270万千瓦 [2] - 此次截流标志着项目进入主体工程施工新阶段 [2] - 这是雅砻江流域首次实现两座水电站同日截流 [1][4] 水风光一体化基地规划 - 雅砻江流域水风光一体化基地是国家首个此类基地 [4][6] - 该基地规划总装机容量为7800万千瓦 [6] - 基地计划到2035年全部建成 [6] - 基地开发模式以水电(包括梯级水电和抽水蓄能)为核心,旨在带动风光新能源规模化、集约化开发 [6]
雅砻江流域两座大型水电工程实现同步截流
中国电力报· 2025-10-28 09:56
项目开发里程碑 - 雅砻江中游的孟底沟水电站(装机240万千瓦)和牙根一级水电站(装机30万千瓦)实现同步大江截流,总装机270万千瓦,项目进入主体工程施工新阶段 [1] - 这是雅砻江流域首次实现两座水电站同步截流,标志着国家首个水风光一体化基地建设取得新突破 [1] - 两座电站建成后,年均发电量合计约115.5亿千瓦时,每年可节约标准煤约350万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约900万吨 [1] 水风光一体化基地战略 - 雅砻江流域水风光一体化基地是国家首个示范基地,规划总装机7800万千瓦,计划到2035年全部建成,目前清洁能源装机约2100万千瓦,在建项目装机约1400万千瓦 [2] - 基地以水电为核心,最大程度带动风光新能源规模化开发,探索构建100%可再生能源供应体系 [2] - 孟底沟水电站是雅中项目群的支撑电源,占其水电规划装机的40%,可带动自身规模1.6倍的风光新能源开发 [3] - 牙根一级水电站作为两河口水电站的反调节电站,能充分释放上游水库的多年调节能力,提高流域整体水能利用效率 [3] 水电行业趋势与作用 - 水电正从传统的电量供应者向电力系统调节中枢转变,其“基石”作用在能源安全保供和绿色转型中愈发凸显 [4] - 实施水风光一体化开发有利于提高资源开发利用效率,提升水电保供能力和新能源安全可靠替代水平,是促进可再生能源高质量发展的创新模式 [4] - 两座水电站的建设将进一步挖掘雅砻江梯级水电调节潜力,强化水电在电网中的顶峰兜底作用,促进风电和光伏大规模开发 [4] 工程建设与技术创新 - 通过“一条江”联合调度,利用上游两河口水电站控制下泄流量,形成有利的“低流量窗口期”,实现“一次控泄、两站截流”,提升效率并降低建设成本 [6] - 截流施工中采用创新工法,如孟底沟水电站的“丁字坝进占挑流”将导流洞分流比从50%提升至90%以上,两座电站总共抛填石料约9万立方米,历时不到30小时 [7] - 孟底沟水电站依托智能建管平台与数字孪生技术,实行全生命周期数据贯通管理,推进“全业务、全要素、全流程”智能化管控 [10] - 牙根一级水电站整合人工智能“AI+”技术,提升工程管理效率40%以上,并为高海拔水电工程建设提供可复制的技术方案 [11] 经济社会影响 - 孟底沟水电站总投资约347亿元,建设期间将带来约10.5亿元的税收贡献,年均带动就业约5000人,投产后每年可继续贡献税费约3.8亿元 [13] - 牙根一级水电站总投资约58.8亿元,建设期间将缴纳税费约1.4亿元,年均带动就业约3000人,投产后每年可贡献税费约1.1亿元 [13] - 项目建设新建、改建大量交通路网,成为民族地区交通网络的有机组成部分,有效拉动地方经济增长 [13] 公司未来规划 - 公司将继续发挥水电开发主体优势,通过水风光一体化开发在调度运行、市场消纳等方面进行创新探索,并与数字化智能化技术融合 [14] - 公司计划在基地规划布局绿电制氢、算电融合等战新产业,拓展清洁能源产业链,打造水风光储氢全要素清洁能源大基地 [14] - 公司将以工程项目开发带动民族地区基础设施建设,支持特色产业发展,增进民族文化认同与情感交流 [14]
三峡水库第14次蓄至175米,长江流域水库群蓄水量再创新高
新京报· 2025-10-24 11:01
三峡水库蓄水情况 - 三峡水库于10月24日8时蓄至正常蓄水位175米,是自2010年以来第14次实现蓄满目标 [1] - 以三峡水库为核心的长江上游水库群圆满完成年度蓄水任务 [1] 水库群蓄水成效 - 在主汛期来水显著偏少、流域旱情形势严峻的情况下,汛后三峡等控制性水库基本蓄满 [1] - 流域水库群蓄水量达到1081亿立方米,创下历史新高 [1] 综合效益与调度管理 - 水库蓄满为今冬明春充分发挥供水、灌溉、发电、航运、生态等综合效益奠定基础 [1] - 水利部坚持旱涝同防同治,统筹防洪、供水、发电、航运、生态、灌溉等需求,精准联合调度水库群 [1] - 水利部将持续密切监视雨情水情,做好枯水期和消落期水库调度,以充分发挥水库群综合效益 [1]
世界最大清洁能源走廊累计发电量突破4万亿千瓦时
新浪财经· 2025-10-18 07:49
核心观点 - 世界最大清洁能源走廊累计发电量突破4万亿千瓦时 [1] 设施规模 - 清洁能源走廊由乌东德、白鹤滩、溪洛渡、向家坝、三峡和葛洲坝六座大型电站构成 [1] - 该绿色走廊跨越1800公里 [1] - 总装机容量达7169.5万千瓦 [1] 发电能力 - 年均发电量约3000亿千瓦时 [1] 行业影响 - 该走廊在推动全国电网互联互通中发挥积极作用 [1] - 该走廊在保障国家能源安全中发挥积极作用 [1]
碧水安澜铸丰碑——记“共和国水电长子”刘家峡水电站
中国能源网· 2025-09-28 16:49
历史沿革与战略地位 - 刘家峡水电站于1958年9月27日动工,是新中国第一个五年计划的重点工程,标志着国家自主建设大型水电站的开端 [1][3] - 电站建设历经挑战,于1969年4月1日首台机组投产,1974年12月18日五台机组全部运行,1975年2月4日全面建成 [3] - 作为首个自行勘测设计、制造设备、施工安装、调试管理的百万千瓦级水电站,创造了混凝土重力坝最高、单机容量最大等七个“第一” [5] 技术创新与工程突破 - 针对黄河高含沙量(年携带16亿吨泥沙)的世界级难题,工程师于1972年发现“异重流”排沙现象,并于1973至1989年间进行60余次排沙,排出泥沙1亿多吨 [7] - 2018年8月,洮河口排沙洞及扩机工程全面投运,新增2台15万千瓦机组,使“异重流”时段排沙比从60%大幅提升至95.3%,彻底解决泥沙淤积问题 [9] - 洮河口工程实现了“一洞两用”的创新设计,即清水发电、浑水排沙,提高了水能利用率和调峰能力 [9] 运营现状与电网角色 - 在新型电力系统中,电站作为西北电网的“调峰利器”,其出力曲线与河西新能源的出力曲线形成互补的横向“8”字,有效平衡风光电的随机性和波动性 [11] - 2025年上半年,电站机组开停机达2829次,较去年同期增加1045次,每次操作包含60多项步骤,凸显其在电网调峰中的高频率响应 [13] - 公司强化安全管控,编制低水位顶峰保供措施,确保机组在早晚用电高峰时段能够应开尽开、随调随启 [13] 生态效益与社会影响 - 经过半个多世纪的努力,电站累计植树超过100万株,绿化面积达3382亩,8次荣获国家和省级绿化造林先进单位称号 [15] - 公司构建“监测、保护、治理、打捞”四位一体的水质守护体系,自2018年起投入800余万元购置机械化打捞船,年均清理漂浮物15000立方米 [17] - 生态改善带动了黄河三峡旅游区发展,创造约1.5万个就业岗位,游船经营者单户年收入可达10万多元,2021年电站被命名为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年接待游客上万人 [17]
长江电力(600900.SH):暂无参与雅鲁藏布江水电站项目的计划
格隆汇· 2025-08-18 16:23
公司业务动态 - 长江电力目前暂无参与雅鲁藏布江水电站项目的计划 [1]
30秒看工程攻坚瞬间丨双江口水电站:世界级高坝再迎建设重大节点
新华网· 2025-08-14 10:47
项目进展 - 双江口水电站大坝累计填筑量突破3600万立方米 接近填筑总量的80% [1] - 大坝心墙填筑超过2410米高程 为实现首批机组投产发电目标奠定基础 [1] 项目定位 - 拥有315米世界级高坝的双江口水电站被列为"十四五"重大工程项目 [1]
【建筑建材】雅江水电站板块可能有哪些遗珠?——建筑建材行业更新报告(孙伟风/鲁俊)
光大证券研究· 2025-07-24 22:08
雅江水电站项目概况 - 雅鲁藏布江下游水电工程正式开工,总投资约1.2万亿元,采用截弯取直、隧洞引水方式建设5座梯级电站,预计装机容量6000万千瓦 [2] - 梯级开发模式可提高发电效率,通过水流多次转化电能,项目结构与三峡电站等传统蓄水电站差异显著 [2][3] - 根据2023年水电项目平均造价20344元/kW推算,装机规模与投资额匹配 [2] 项目技术特点与历史参考案例 - 雅江水电站采用超长隧洞引水技术,施工难度高于大渡河硬梁包水电站(后者隧洞长14.4公里,洞径16.7米) [6] - 藏木水电站为雅江中游参考案例:总投资96亿元,装机51万千瓦,工期8年,由中国华能投建运营 [4] - 硬梁包水电站静态投资129.4亿元,动态总投资160.98亿元,采用大水位差(116米)发电技术 [6] 潜在受益标的与招投标逻辑 - 藏木水电站TOP20中标上市公司中,西藏天路、中国电建等中标金额/营收占比靠前,7月21日后股价涨幅达33% [7] - 具备西藏地区水电站或隧洞式径流电站经验的企业中标概率更高,技术标与历史项目经验为关键评审因素 [3][7] - 雅江项目规模为藏木水电站的100倍,招投标阶段或成为下一阶段核心催化剂 [7] 行业开发模式比较 - 雅江项目高低坝+长隧洞结构区别于藏木水电站的混凝土重力坝,技术路径差异显著 [7] - 梯级开发与隧洞引水结合的模式可突破地理限制,提升能源转化效率,但工程复杂度更高 [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