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电解槽

搜索文档
超声波技术可高效回收燃料电池,防止有害化学物质进入环境
科技日报· 2025-07-25 09:04
燃料电池和水电解槽是氢能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广泛应用于汽车、火车和公交车等交通工具。它们的 核心部件之一是催化剂涂层膜(CCM),其中含有昂贵的铂族金属。此外,膜电极组件中还包含氟化 聚合物膜(PFAS),这类物质因难以降解而被称为"永久化学物质",一旦处理不当,可能污染饮用水 并危害健康。 由于PFAS膜与CCM之间黏附力极强,传统回收方法难以将其高效分离,限制了燃料电池的循环利用。 为此,研究人员提出了一种创新性回收策略:先用有机溶剂浸泡材料,再结合水超声处理,成功实现了 PFAS膜与贵金属的有效剥离。 英国莱斯特大学研究团队开发出一种利用声波技术高效分离材料的新方法,不仅能有效回收燃料电池, 分离其中的贵金属等关键资源,还能防止有害化学物质进入环境,为清洁能源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新路 径。 这一方法操作简便、可扩展性强,无需使用强腐蚀性化学品,大幅降低了环境污染风险。研究人员认 为,这将彻底改变燃料电池的回收方式,推动铂族金属循环利用,从而降低清洁能源技术的成本。 在此基础上,研究团队进一步开发了一种连续分层工艺,采用定制刀片式超声波发生器,在高频超声作 用下产生微小气泡。这些气泡在高压下破裂,可在几秒钟 ...
双良节能携零碳园区整体解决方案亮相SNEC 2025 拿下4.5亿元绿氢订单
新华财经· 2025-06-13 20:56
行业趋势与政策背景 - 2025年是"十四五"收官和"十五五"布局之年 清洁能源发展将迎来新跨越 以"双碳"目标为引领的新发展格局加速构建 [2] - 零碳园区作为工业碳中和路径之一 将从试点示范走向规模化推广 成为产业绿色升级关键载体 [2] - 碳排放标准与绿电交易市场完善 使零碳园区成为企业核心竞争力之一 [2] 公司战略与解决方案 - 公司以"零碳智慧共生"理念推出零碳园区整体解决方案 包含发电端/用电端/运维端全链条系统 [2][3] - 通过光伏/氢能/储能/电能利用领域制造实力形成系统解决方案能力 打造园区内外资源共生体系 [2] - 融合数字化技术实现园区管理从"经验驱动"转向"数据驱动" [2] 光伏领域竞争力 - 多晶硅还原炉市场占有率超65% 建成2000亩新能源光伏产业园 单晶硅片产能近100GW 规模与品质居行业前三 [3] - 高效光伏组件使用自产A+级硅片 获国家光伏质检中心"国品优选"及PCCC碳足迹认证 畅销韩国/意大利/巴西等市场 [3] - 组件采用高密度封装技术及优质材料 适应复杂环境并保障长期稳定运行 [3] 储能技术突破 - 集中式浸没液冷系统可实现整体节能超50% 温控精度±0.2℃ 电芯温差小于2℃ 提升电池安全性与寿命 [4] - 智算中心应用中PUE可降至1.1以下 实现零水耗 特别适配北方缺水地区需求 [4] 绿氢领域进展 - 建成5GW电解槽智造基地 自主研制全球最大单台5000Nm³/h碱性水电解槽 拥有MW级阵列绿电制氢智慧群控平台 [4] - 近期签订4.5亿元绿电制氢系统销售合同 为项目提供72000Nm³/h绿氢产能 创行业制氢总量及单机容量新高 [4][5] - 已为阿曼联合太阳能项目/ACME集团绿氢绿氨项目等海外重量级项目供货 [5] 其他技术模块 - 电制冷/电热泵等绿电设备结合余热回收技术 显著提升能源使用效率 [5] - 能碳管理平台基于AI大模型实现"源-网-荷-储-智慧管控"全维度动态优化调度 [5] - 产品已服务全球100多国 应用于光伏/氢能/二氧化碳储能/CCUS等领域 与多家国际企业达成战略合作 [5] 市场活动与技术交流 - 在SNEC 2025展会签订4.5亿元绿电制氢系统销售合同 [2] - 举办"碳"索者说技术分享会 探讨零碳园区关键技术/CCUS节能节水技术/电解槽研究等前沿话题 [6]
SNEC PV+ 2025|双良零碳智慧 链动共生价值
中国能源网· 2025-06-12 11:13
展会概况 - SNEC PV+ 2025国际光伏储能两会在上海国家会展中心开幕,来自全球95个国家和地区的3600余家企业参展,国际展商比例占30% [1] - 展会是中国、亚洲乃至全球最具影响力的国际化、专业化、规模化光伏盛会 [1] 公司零碳园区解决方案 - 公司以"零碳智慧共生"理念打造零碳园区整体解决方案,涵盖光伏、氢能、储能、电能利用等领域 [1] - 方案包括发电端"光-氢-储"系统、用电端节能技术、运维端能碳管理平台三大模块 [1] - 发电端采用屋顶光伏发电、绿电制绿氢、大型液冷储能电站等技术 [1] - 用电端利用电制冷、电热泵等绿电设备和余热回收技术提升能源效率 [1] - 运维端通过能碳管理平台实现实时监控和精准控制 [1] 技术分享与市场反响 - 公司举办"碳"索者说技术分享会,聚焦零碳园区关键技术、节能节水技术、碱性电解槽等话题 [2] - 展台成为展会焦点区域之一,吸引大量行业人士驻足交流 [2] 光伏领域优势 - 公司多晶硅还原炉市场占有率超65%,单晶硅片产能近100GW,规模与品质稳居行业前三 [4] - 入选"PVBL2025全球光伏品牌价值(硅料、硅片)20强榜单"和"全球光伏100强榜单" [4] - 高效光伏组件使用自产A+级硅片,产品获ISO、TüV、CQC等权威认证,并畅销海外市场 [4] 储能与绿氢技术 - 储能模块采用集中式浸没液冷系统,整体节能超50%,温控精度±0.2℃以下 [5] - 绿氢模块建成5GW电解槽智造基地,自主研发出全球单台产氢规模最大的5000Nm3/h碱性水电解槽 [5] - 签订4.5亿元绿电制氢系统销售合同,并为多个海外重量级项目供货 [5] 智慧运维与国际化布局 - 智慧运维模块基于人工智能大模型打造能碳管理平台,实现园区精准用能 [6] - 公司在全球11个国家和地区设立分公司及办事处,产品服务覆盖100多个国家和地区 [8] - 与意大利ENERGY DOME、瑞典P2H、阿联酋MMEC等公司达成战略合作 [8] 行业认可与未来规划 - 公司上榜"全球新能源ESG百强榜"和《财富》中国ESG影响力榜单 [8] - 未来将持续优化零碳园区解决方案,构建全球绿色生态 [9]
航天工程(603698)2024年年报及2025年一季报点评:气体运营并表贡献增量,绿氢核心设备验证持续推进
中信建投· 2025-05-18 23:00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维持“买入”评级 [4][13] 报告的核心观点 - 2024年公司总营业收入34.10亿元,同比增长21.46%;利润总额2.66亿元,同比增长37.7%;归母净利润1.89亿元,同比增长1.09%,营收及利润总额大幅增长因气体运营业务于24Q2并表,传统煤化工设备、工程业务表现平稳,预计核心设备毛利率维持稳定 [1] - 公司围绕绿氢、绿醇产业链布局核心设备及工艺,有望在煤化工向绿色化工过渡,绿氢及氢基产品渗透率提升趋势下成利润第二增长曲线 [1] 各部分总结 事件 - 2024年公司实现营收/归母净利润/扣非后归母净利润34.1/1.9/1.8亿元,同比+21%/+1%/-1%;24Q4实现营收/归母净利润/扣非后归母净利润17.4/0.6/0.5亿元,同比+32%/-28%/-38%,环比+209%/+68%/+47% [2] - 2025Q1公司实现营收/归母净利润/扣非后归母净利润8.5/0.34/0.33亿元,同比+257%/+164%/+172%,环比-51%/-45%/-37% [2] 简评 煤化工主业 - 煤炭高效利用:2024年营收18.17亿元,毛利率24.7%,预计EPC/设计/咨询营收5 - 6亿元,毛利率5 - 8%,气化炉营收预计13 - 14亿元,毛利率约30%维持稳定 [3] - 高端装备制造:2024年营收3亿元,毛利率28.7%,主要为阀门制造业务,从2023年公告类目中单独拆分(原为设备销售) [3] 工业气体运营 - 2024年4月公司对原参股公司航天氢能增资,持股34.35%成为控股股东并将其纳入合并报表范围,工业气体运营业务成公司业务重要组成部分,下属两家公司气体运营业务有序开展,沧州气体二期项目建设进度超80%,新乡气体项目成功开车 [3] - 2024年全年营收预计12.78亿元,毛利率11.5%,净利润预计约0.59亿元;2025Q1开始全季度并表沧州一期及新乡项目,预计沧州二期逐步投产,2025年气体运营板块营收30 - 33亿元,同比+145%,业绩同比增长0.3亿元 [11] 氢能产业链核心设备 - 绿氢:围绕氢能产业链布局核心设备,完成2000型碱性水电解槽样机试验,综合性能测试达国内领先水平,持续推进5 - 30 - 100标方系列型号PEM电解槽开发,电解槽加工制造纳入三体系认证,获相关能效证书和节能认证标识 [12] - 副产氢提纯设备:首套氢气深度纯化系统和痕量除杂系统完成试运行,可用于化工副产氢提纯 [13] - 绿醇:具备生物质气化技术及设备储备,有望在煤化工向绿色化工过渡,绿氢及氢基产品渗透率提升趋势下成公司利润第二增长点 [13] 投资建议 - 预计2025、2026、2027年归母净利润2.36、3.10、3.45亿元,对应PE38、29、26倍,维持“买入”评级 [13] 重要财务指标 |指标|2023|2024|2025E|2026E|2027E| |----|----|----|----|----|----| |营业收入(百万元)|2,807.38|3,409.72|5,422.87|6,243.94|6,872.78| |YoY(%)|12.01|21.46|59.04|15.14|10.07| |归母净利润(百万元)|187.16|189.21|235.66|309.53|345.19| |YoY(%)|12.00|1.09|24.55|31.35|11.52| |毛利率(%)|21.52|20.17|15.70|16.22|16.53| |净利率(%)|6.67|5.55|4.35|4.96|5.02| |ROE(%)|5.72|5.56|6.48|7.85|8.05| |EPS(摊薄/元)|0.35|0.35|0.44|0.58|0.64| |P/E(倍)|48.40|47.87|38.44|29.26|26.24| |P/B(倍)|2.77|2.66|2.49|2.30|2.11| [14] 报表预测 资产负债表(百万元) |会计年度|2023A|2024A|2025E|2026E|2027E| |----|----|----|----|----|----| |流动资产|4,294.64|4,920.01|5,884.07|6,562.85|7,191.40| |现金|2,174.44|2,872.07|3,358.32|3,716.35|4,090.48| |应收票据及应收账款合计|1,718.18|1,021.08|811.97|854.65|864.19| |其他应收款|23.32|29.77|71.02|85.87|99.24| |预付账款|121.30|453.74|1,082.44|1,308.65|1,512.47| |存货|228.54|240.98|242.83|263.97|275.00| |其他流动资产|28.86|302.37|317.48|333.36|350.03| |非流动资产|1,167.76|3,604.31|3,495.25|3,191.92|2,888.81| |长期投资|205.14|12.80|13.12|13.45|13.80| |固定资产|501.81|1,960.73|2,350.66|2,684.86|2,386.87| |无形资产|158.08|151.28|143.54|138.09|132.52| |其他非流动资产|302.74|1,479.50|987.92|355.51|355.63| |资产总计|5,462.39|8,524.31|9,379.32|9,754.77|10,080.21| |流动负债|2,124.48|2,257.11|3,043.46|3,278.11|3,419.27| |短期借款|0.00|0.00|0.00|0.00|0.00| |应付票据及应付账款合计|1,341.12|1,153.39|1,423.82|1,487.75|1,503.86| |其他流动负债|783.36|1,103.72|1,619.64|1,790.36|1,915.40| |非流动负债|55.62|1,299.71|1,037.75|774.50|518.10| |长期借款|0.00|1,202.85|936.04|667.71|405.97| |其他非流动负债|55.62|96.86|101.70|106.79|112.13| |负债合计|2,180.10|3,556.82|4,081.20|4,052.61|3,937.37| |少数股东权益|10.20|1,567.56|1,662.52|1,757.03|1,852.53| |股本|535.99|535.99|535.99|535.99|535.99| |资本公积|935.88|935.71|935.71|935.71|935.71| |留存收益|1,800.23|1,928.24|2,163.90|2,473.43|2,818.62| |归属母公司股东权益|3,272.10|3,399.94|3,635.60|3,945.13|4,290.32| |负债和股东权益|5,462.39|8,524.31|9,379.32|9,754.77|10,080.21| [16] 利润表(百万元) |会计年度|2023A|2024A|2025E|2026E|2027E| |----|----|----|----|----|----| |营业收入|2,807.38|3,409.72|5,422.87|6,243.94|6,872.78| |营业成本|2,203.22|2,722.08|4,571.61|5,231.06|5,736.45| |营业税金及附加|22.37|27.29|37.96|43.71|48.11| |销售费用|35.58|57.14|60.02|66.62|73.95| |管理费用|146.98|199.26|220.06|244.26|271.13| |研发费用|161.04|246.68|256.06|284.23|315.50| |财务费用|-43.53|-63.30|-67.66|-54.94|-42.15| |资产减值损失|-71.80|49.97|52.47|55.09|57.84| |信用减值损失|-39.52|-37.80|-39.69|-41.68|-43.76| |其他收益|19.59|29.57|31.05|32.60|34.23| |公允价值变动收益|0.00|0.00|0.00|0.00|0.00| |投资净收益|3.79|0.30|0.32|0.33|0.35| |资产处置收益|0.00|0.00|0.00|0.00|0.00| |营业利润|193.79|262.60|388.96|475.35|518.46| |营业外收入|0.21|3.88|0.00|0.00|0.00| |营业外支出|0.47|0.00|0.00|0.00|0.00| |利润总额|193.52|266.48|388.96|475.35|518.46| |所得税|6.37|38.65|58.34|71.30|77.77| |净利润|187.16|227.83|330.62|404.05|440.69| |少数股东损益|0.00|38.62|94.96|94.51|95.50| |归属母公司净利润|187.16|189.21|235.66|309.53|345.19| |EBITDA|195.81|291.18|582.65|743.09|800.36| |EPS(元)|0.35|0.35|0.44|0.58|0.64| [16] 现金流量表(百万元) |会计年度|2023A|2024A|2025E|2026E|2027E| |----|----|----|----|----|----| |经营活动现金流|374.48|614.02|709.45|596.68|620.24| |净利润|187.16|227.83|330.62|404.05|440.69| |折旧摊销|45.81|88.01|261.35|322.68|324.06| |财务费用|-43.53|-63.30|-67.66|-54.94|-42.15| |投资损失|-3.79|-0.30|-0.32|-0.33|-0.35| |营运资金变动|50.10|279.61|308.53|-86.10|-113.26| |其他经营现金流|138.73|82.18|-123.07|11.33|11.26| |投资活动现金流|-129.40|35.56|-24.06|-25.26|-26.52| |资本支出|131.31|433.88|10.16|10.66|11.20| |长期投资|0.00|28.00|0.00|0.00|0.00| |其他投资现金流|-260.71|-426.32|-34.21|-35.93|-37.72| |筹资活动现金流|-42.35|132.80|-199.14|-213.39|-219.59| |短期借款|0.00|0.00|0.00|0.00|0.00| |长期借款|0.00|1,202.85|-266.81|-268.33|-261.74| |其他筹资现金流|-42.35|-1,070.05|67.66|54.94|42.15|
超声波技术可高效回收燃料电池
科技日报· 2025-05-13 07:28
这项创新不仅提升了回收效率,也为大规模工业化应用奠定了基础。未来,该技术有望用于氢能产业, 实现资源的可持续管理和环保处理,构建真正的绿色能源体系。 (文章来源:科技日报) 由于PFAS膜与CCM之间黏附力极强,传统回收方法难以将其高效分离,限制了燃料电池的循环利用。 为此,研究人员提出了一种创新性回收策略:先用有机溶剂浸泡材料,再结合水超声处理,成功实现了 PFAS膜与贵金属的有效剥离。 这一方法操作简便、可扩展性强,无需使用强腐蚀性化学品,大幅降低了环境污染风险。研究人员认 为,这将彻底改变燃料电池的回收方式,推动铂族金属循环利用,从而降低清洁能源技术的成本。 在此基础上,研究团队进一步开发了一种连续分层工艺,采用定制刀片式超声波发生器,在高频超声作 用下产生微小气泡。这些气泡在高压下破裂,可在几秒钟内将珍贵的催化剂从材料中释放出来,整个过 程在常温下完成,节能环保。 英国莱斯特大学研究团队开发出一种利用声波技术高效分离材料的新方法,不仅能有效回收燃料电池, 分离其中的贵金属等关键资源,还能防止有害化学物质进入环境,为清洁能源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新路 径。 燃料电池和水电解槽是氢能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广泛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