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PEM电解槽
icon
搜索文档
深化“十五五”重大问题研究 擘画新型电力系统发展蓝图
中国电力报· 2025-11-05 13:49
欧盟实施REPowerEU计划以来,新能源步入快速增长阶段,2022~2024年,光伏发电、风电装机分别新 增约1.7亿千瓦、0.4亿千瓦,可再生能源发电量占比达到47%。欧洲大力发展海上风电,其中北海凭借 其风能资源优势,逐渐成为开发核心区域。按照欧洲九国签订的《奥斯坦德宣言》,预计到2030年、 2050年,北海海上风电装机规模将分别达到1.2亿千瓦、3亿千瓦以上,包括我国参与的Borwind6工程在 内的一批重大项目已陆续开工建设。欧洲互联电网运营商联盟(ENTSO-E)编制了海上电网基础设施 规划,系统论证了欧洲海上风电规模布局、汇集方式和送电方向,进一步细化了海上风电发展的时间表 与路线图。 在新能源规模快速增长的背景下,欧洲电网发展相对滞后,例如2013年纳入规划的法国—西班牙直流互 联项目目前仍未投产。今年6月,欧盟委员会发布了前瞻性电网投资指导文件,指出到2040年,输电 网、配电网投资需求分别为4720亿欧元、7300亿欧元。欧盟委员会强调,为解决电网项目建设缓慢、电 源接入时间延迟、设备制造产能不足等问题,将进一步提升电网规划的前瞻性,基于能源、气候和工业 政策超前研判电网中长期发展需求, ...
32 款制氢装备新品:AEM数量领跑,20%企业布局双制氢路线
势银能链· 2025-11-04 11:49
2025年前三季度电解水制氢装备新品概览 - 2025年前三季度共有25家企业发布了32款电解水制氢装备新品 [3] - 从技术路线看,AEM新品数量最多为12款,ALK新品10款,PEM新品9款,SOEC新品仅1款 [3] - 中石化氢能机械、蓝星北化机、华电科工、天合元氢、氢羿能源等5家企业均发布了两种技术路线的新品 [4] 各技术路线新品特点及竞争格局 - ALK技术路线新品特点集中在高电流密度、宽功率调节范围、降本增效,市场竞争处于“白热化”阶段 [7] - PEM技术路线新品亮点在于高电流密度、低贵金属载量、智能化和模块化,技术壁垒高,竞争呈现“高精化” [7] - AEM作为新兴路线,新品技术亮点是国产化、低温启动、动态响应快,竞争呈现“差异化” [7] - SOEC技术路线前景可观但技术门槛高,目前仍处于起步探索阶段 [7] 主要企业新品技术亮点 - 华电科工与中国科学院联合开发的500标方PEM电解槽,膜电极总贵金属载量较传统电解槽降低30%,电流密度可达30000A/m²,单片膜电极有效反应面积≥3000cm² [6][9] - 蓝星北化机CZH系列碱性水电解产品单台产氢量覆盖500-3000Nm³/h,电流密度高达12000A/m²,使用范围10%-110% [6] - 中车株洲所新一代4000标方碱性电解槽额定产氢量4000Nm³/h,占地可节约60%,设备重量减轻 [6] - 天合元氢天擎系列第二代碱性电解槽直流电耗低至3.898kWh/Nm³,设备成本降低30%,体积缩小21.9% [8] - 三一氢能多合一电解槽单系统产氢能力高达4000Nm³/h,在3400小时年运行周期下每年可节省电力34万度 [8] - 中石化氢能机械新型方形碱性电解槽采用智能巡检技术,维修成本降低90% [8] 行业竞争格局与发展趋势 - 中国绿氢装备已形成“传统企业转型、央企平台整合、新兴企业创新”的三维竞争格局 [13] - 参与企业主要分为能源工程与系统集成商、化工设备转型企业、央国企氢能战略平台、高端制造与材料创新企业、车端产业链跨界企业、新兴科技与材料公司等6大类 [4] - 未来技术差异化、产品高质量、标准化认证与全球化布局将成为企业构建护城河的关键 [13]
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会议精神对重点商品的影响分析(宏观经济&稀贵金属篇)
搜狐财经· 2025-10-29 08:36
宏观经济政策导向 - 四中全会重提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明确到2035年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的目标[1] - 政策强调敢于斗争、善于斗争,以掌握国内外主动并突破改革障碍[1] - 新质生产力被置于核心战略地位,明确抢占科技制高点和航天强国目标[1] - 消费领域提出以新需求引领新供给,培育新消费增长点[1] - 四季度经济工作重点是确保十四五目标顺利收官,坚决实现全年5%的经济发展目标[1] 稀贵金属与新材料产业 - 政策建议打造新兴支柱产业,加快新能源、新材料、航空航天、低空经济等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发展,将催生数个万亿元级市场[2] - 在光伏产业链中,铜代银技术成为太阳能电池片发展的焦点,旨在应对银浆成本上升[2] - 以聚和材料和帝科股份为代表的企业着力推行铜代银应用,预计在2026年呈现规模化应用,这将降低浆料成本并对白银中期光伏需求形成显著利空[2] - 高银价在美联储宽松周期结束后将不具备长期持续性[2] 未来产业与铂金需求 - 政策建议前瞻布局未来产业,推动量子科技、生物制造、氢能和核聚变能、脑机接口、具身智能、第六代移动通信等成为新经济增长点[3] - 在氢能产业中,铂金是PEM电解槽和燃料电池的重要原料[3] - 氢燃料电车汽车已进入试运行阶段,具备续航长、近零污染和加气快等优势,有望进一步推广[3] - 世界铂金投资协会预计至2030年,氢能应用带来的铂金需求将达到90万盎司,占铂金总需求量的10%,成为新需求增长点[3] - 未来数年铂金供应增长有限,铂价有望表现强势[3]
兴燃科技:年营收目标1亿元,MW级离网制氢商业化已落地 | 势银走访
势银能链· 2025-10-14 11:03
公司技术优势 - 独创低温反应路线,PEM电解槽运行温度稳定在40℃-45℃,大幅降低材料耐腐蚀性要求并延长设备寿命至6万小时以上 [4] - 低温技术使产品转化效率保持在75%-86%高位,具备秒级动态响应能力,能精准匹配风电、光伏等可再生能源波动性 [4] - 通过全链自主研发突破关键技术瓶颈,气体扩散层采用低成本粉末烧结钛替代传统钛纤维,阳极催化剂铱载量显著低于行业水平 [6] - 电解槽运行电流密度达1.8 A/cm²,在保证产品寿命前提下实现高效运行 [6] 成本控制能力 - 从催化剂、膜电极到电解槽整堆实现全链自研,产品综合成本较同行业低50% [5][6] - 技术优化与规模化生产推动PEM制氢向"绿氢平价"目标迈出关键一步 [6] 产能布局 - 常州生产基地总投资1.5亿元,厂房面积26000平方米,于2024年底正式投产 [7] - PEM电解槽年产能达1GW,车间预留新设备点位便于未来根据市场需求扩产 [7] 商业化进展 - 内蒙古MW级纯离网无储能光伏发电制氢项目实现稳定运行,无需依赖储能设备直接耦合光伏发电系统 [8] - 项目产气纯度达99.999%以上,直流电耗控制在4.2-4.5kWh/Nm³,完全满足工业级用氢需求 [8] - 2025年公司目标冲击1亿元营收,持续推进技术迭代研发新一代产品 [8] 行业地位 - 作为国内质子交换膜电解水制氢装备领域核心企业,在绿氢产业加速发展赛道脱颖而出 [2] - 离网制氢商业化能力达行业领先水平,为大规模推广积累宝贵经验 [8]
年度氢能装备大单落地!东拓年产百万标方PEM生产线正式交付
势银能链· 2025-09-22 14:37
行业市场格局 - 2024年国内电解水制氢设备公开中标规模达1416.41MW,其中碱性电解槽(ALK)占比99% [4] - 2025年上半年ALK仍占主导,但PEM电解槽及"ALK+PEM"组合市场份额迅速提升至10% [4] - 绿氢产业在双碳目标下迎来百倍级规模扩张,PEM技术适配离网/弱联网场景,有望实现低成本绿氢制备 [4] 公司技术实力 - 研发团队规模超50人,研发人员占比70%,5年以上经验核心成员超17人 [8] - 已获授权发明专利7项、实用新型专利8项、软件著作权10项,累计申报专利超36项 [8] - 核心技术涵盖精密封测(检测精度优于0.1Pa/S)、流体密封、视觉AI检测及智能化控制技术 [10] 产品与产能 - 交付年产百万标方级PEM电解槽智能生产线,具备年产5000套MW级电解槽能力,总产能突破5GW [6] - 产品线覆盖检测类(镀层厚度测量机、气密检测机等)、成型类(片料裁切机)、封装类(膜电极生产线)及压堆类设备(自动装堆线) [11] - 空冷电堆关键装备已实现研发与交付,支撑旅游观光车、叉车等小功率氢能应用场景 [7] 合作与生态建设 - 与氢海能源、陕西兴燃科技等4家企业签署年产百万标方级PEM电解槽战略合作协议 [6] - 与氢璞创能签署燃料电池电堆与系统产线智能化装备联合创新协议 [6] - 与东南大学达成战略合作,聘请教授担任首席科学家,强化产学研融合 [6] 市场表现与成果 - 累计装备交付金额近亿元,包括双极板涂胶线、电解槽组装线等核心装备 [11] - 所有交付设备在客户端稳定运行,性能指标全面达标 [11] - 产线投运标志PEM电解槽制造实现从"样品"到"商品"的关键跨越 [6]
华福证券-电力设备行业产业周跟踪:多部委政策发力全面支持双碳建设,海外算力建设加速提振AIDC板块-250914
新浪财经· 2025-09-14 21:47
锂电板块 - 锂电材料价格底部反转 [1] - 8月电池产装量同比保持高速增长 [1] - 先导智能交付干法设备 韩国ISU开启百吨级硫化锂扩产 [1] 光伏板块 - 国家发改委及能源局发布新能源就近消纳价格机制 要求源荷储一体化项目接入用户侧 [1] - 政策规定新能源年自发自用电量需占总发电量不低于60% 占总用电量不低于30% 2030年新增项目提至35% [1] - 分表计量与按容量缴纳输配电费机制提升分布式光伏及工商业储能投资吸引力 利好绿电直连模式推广 [1] 风电板块 - 大金重工近期获多份欧洲海风订单 反映欧洲海风需求旺盛 [2] - 全球最大16MW漂浮式风机基础交付 漂浮式基础用量通胀明显 [2] 储能板块 - 两部委明确到2025年底新型储能装机规模达180GW以上 [2] - 宁夏发文规定储能容量电价自2026年1月起按165元/kW实施 容量电费由工商业用户与发电企业分摊 [2] 电力设备板块 - 三部门印发《电力装备行业稳增长工作方案(2025-2026年)》 龙头企业有望受益 [2] - 陇电入川完成可研工作预计年内核准 疆电送电川渝特高压直流工程前期工作推进中 [2] 工控及机器人板块 - 8月PMI略有上升 优必选刷新全球人形机器人企业最大单笔订单纪录 [3] - 自变量科技获近10亿元A+轮融资 星源智机器人完成2亿元人民币天使轮融资 [3] 氢能板块 - 国家发改委及能源局推进人工智能+可再生能源制氢 金风科技拟签订189.2亿元风电制氢氨醇项目 [3] - 康明斯交付迄今最大规模PEM电解槽 甘肃能化绿能投民勤10万吨氢氨一体化项目启动可行性研究采购 [3]
产业周跟踪:多部委政策发力全面支持双碳建设,海外算力建设加速提振AIDC板块
华福证券· 2025-09-14 21:43
行业投资评级 - 强于大市(维持评级)[6] 核心观点 - 多部委政策发力全面支持双碳建设 海外算力建设加速提振 AIDC 板块[2] 分板块总结 新能源汽车和锂电板块 - 锂电材料价格底部反转:碳酸锂(99.5%电池级)价格从7月1日6.14万元/吨一度上涨至9月12日7.3万元/吨 六氟磷酸锂加工费区间上涨约0.19万元/吨 隔膜湿法9μm、16μm基膜价格从9月3日0.69、0.78元/平米上涨至0.71、0.8元/平米[11] - 8月电池产装同比高速增长:动力和其他电池合计产量139.6GWh(环比+4.4% 同比+37.3%) 动力电池装车量62.5GWh(环比+11.9% 同比+32.4%) 磷酸铁锂占比82.5%(同比+47.3%)[12] - 固态电池进展:韩国ISU集团投资852亿韩元(约4.36亿元人民币)建设150吨硫化锂产线 先导智能交付干法混料涂布设备(机械速度最高100m/min 单线产能5-8GWh)[13] 光伏板块 - 政策支持新能源就近消纳:要求新能源年自发自用电量占总发电量不低于60% 占总用电量不低于30%(2030年新增项目提至35%) 配备全环节分表计量装置[22][23] - 产业链价格分化:硅料意向价50元/千克 电池片183N尺寸因集中式项目需求强劲 210N主流成交价维持0.30元/W 组件低价报价上调至0.67元/W以上[25][28] - 辅材价格波动:EVA光伏料价格10500-10800元/吨 POE光伏料11000-14000元/吨 光伏玻璃2.0mm单层镀膜价格12.7-14.0元/平方米[29] 风电板块 - 欧洲海风需求旺盛:大金重工获欧洲订单(合同金额12.5亿元人民币) 承担德国Gennaker风电场63个过渡段制造[37] - 漂浮式技术突破:全球最大16MW漂浮式风机基础交付(重7500吨 折算1GW浮体基础用量47万吨/GW)[38] - 原材料价格变动:废钢(唐山)价格上涨0.88% 齿轮钢(宁波)价格下降0.21%[39] 储能板块 - 装机目标与盈利模式:2025年底新型储能装机规模达180GW以上 宁夏容量电价自2026年1月起按165元/kW实施[46][48] - 产业链价格:280Ah磷酸铁锂电芯价格0.302元/Wh(较上周持平) 碳酸锂价格72850元/吨[53] 电力设备板块 - 政策支持稳增长:三部门印发《电力装备行业稳增长工作方案(2025-2026年)》 要求传统电力装备年均营收增速保持6%左右 龙头企业营收增速10%左右[61] - 特高压工程进展:陇电入川工程(全长1459.7公里)完成可研 预计年内核准 疆电送电川渝特高压直流工程前期工作推进中[66] - 海外算力建设加速:甲骨文与OpenAI签订3000亿美元云计算合同 计划建设4.5GW数据中心[60] 工控及机器人板块 - 人形机器人订单突破:优必选获2.5亿元人民币订单(Walker S2系列) 累计合同金额近4亿元人民币[70] - 融资活跃:自变量获近10亿元A+轮融资 星源智机器人完成2亿元人民币天使轮融资[71] - 制造业PMI指数:8月制造业PMI为49.4%(环比+0.1个百分点) 生产指数50.8%(环比+0.3个百分点)[69] 氢能板块 - 政策推动AI+制氢:要求通过人工智能算法实现电解制氢-储氢-用氢全链条智能调控[78] - 重大项目投资:金风科技拟投资189.2亿元建设3GW风电制氢氨醇项目(年产绿色甲醇60万吨 绿氨40万吨)[79] - 技术交付进展:康明斯交付35MW PEM电解槽(迄今全球最大规模) 甘肃民勤10万吨氢氨一体化项目启动可行性研究[80][81]
重塑能源战略投资恩泽氢能,产业协同向纵深突破
搜狐财经· 2025-08-28 11:03
战略投资与股权结构 - 重塑能源子公司广东探索汽车与恩泽氢能及恩泽基金签订增资协议 以现金方式向恩泽氢能增资1亿元 [1] - 增资完成后重塑能源通过子公司持有恩泽氢能30.30%股权 恩泽基金和独立第三方分别持股60.60%和9.10% [1] - 恩泽基金由中石化资本作为最大股权方 重塑能源第二大股东同为中石化资本 [1] 投资动机与战略协同 - 投资旨在拓展制氢市场 强化氢能行业协同发展与产业链整合 [1] - 交易有助于借助股东资本和产业资源 加强制氢装备产品开发与市场拓展实力 [1] - 合作可加速氢能"制储运加用"一体化发展 解决资源错配和产业链堵点问题 [1] 恩泽氢能业务背景 - 公司成立于2021年12月 作为中石化氢能领域重要布局 原由康明斯与恩泽基金联合成立 [2] - 2023年在佛山建设国内最大质子交换膜电解水制氢装备生产基地 年产能500MW [2] - 计划2026年前扩产至2GW 并与中石化研究院共建"高温PEM+废热回收"联合实验室 [2] 技术发展与市场进展 - 完成PEM电解槽国产化并获取订单 参与中原油田可再生电力电解水制氢等国家级示范项目 [3] - 锁定鄂尔多斯 乌兰察布 哈密三大绿氢示范项目 预计2025-2027年订单不低于1.2GW [3] - 业务模式成熟 涵盖制氢技术本地化研发 生产与销售 深度融入中石化氢能全产业链布局 [2][3] 中石化氢能战略规划 - 中石化锚定建设中国第一氢能公司目标 推动氢源向绿氢转变 布局燃料电池汽车产业链与氢能经济生态圈 [5] - 通过恩泽基金形成"制加储运用"氢能产业投资超级版图 打造"油气氢电服"综合能源服务商 [5] - 采取碱性技术与PEM技术并行策略 以燃料电池为切入点布局制储运氢关键技术 [5] 产业链协同效应 - 重塑能源作为燃料电池龙头企业 拥有PEM纯水电解制氢系统等核心技术及终端场景应用经验 [5] - 合作形成技术协同与业务互补 上游提供制氢设备降本 中游依托中石化加氢站网络 下游供应燃料电池系统 [6] - 从资金 技术 成本 基础设施等多维度打通氢能产业发展堵点 加速商业化进程 [6]
重塑能源战略投资恩泽氢能,产业协同向纵深突破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8-28 10:57
战略投资背景 - 重塑能源子公司广东探索汽车与恩泽氢能及恩泽基金签订增资协议 以现金方式向恩泽氢能增资1亿元 增资完成后重塑能源通过子公司获得恩泽氢能30.30%股权 恩泽基金和独立第三方分别持股60.60%和9.10% [1] - 重塑能源投资恩泽氢能旨在进一步拓展制氢市场 恩泽氢能本轮增资前由恩泽基金全资持有 恩泽基金最大股权方为中石化资本 重塑能源第二大股东亦为中石化资本 [2] - 行业上下游资源与市场错配 全产业链融通存在堵点 交易意味着氢能行业协同发展走向纵深整合 重塑能源与恩泽氢能借助股东资本和产业资源协同发力 强化制氢装备产品开发与市场拓展实力 加快氢能"制储运加用"一体化发展 [2] 恩泽氢能业务概况 - 恩泽氢能2021年12月注册成立 作为中石化氢能领域重要落子 最初由康明斯和恩泽基金联合成立 2023年在佛山建设国内最大质子交换膜电解水制氢装备生产基地 2023年康明斯退出后恩泽基金全资接手 组织架构调整后继续深耕电解水制氢并融入中石化一体化布局 [3] - 恩泽氢能业务模式成熟 依托恩泽基金从引入PEM制氢技术转向本地化研发生产销售 佛山生产基地现有年产能500MW 计划2026年前扩产至2GW 与中石化大连院 石科院共建"高温PEM+废热回收"联合实验室 [3] - 恩泽氢能已完成PEM电解槽国产化并拿下订单 参与中国石化中原油田可再生电力电解水制氢示范项目 中国三峡集团乌兰察布"源网荷储一体化"项目等重大PEM电解水制氢项目建设 已锁定鄂尔多斯 乌兰察布 哈密三大绿氢示范项目 预计2025年至2027年订单不低于1.2GW [4] 中石化氢能战略布局 - 中石化锚定建设中国第一氢能公司目标 计划推动氢源由灰氢 蓝氢向绿氢转变 重点布局燃料电池汽车产业链与氢能经济生态圈 以燃料电池为切入点布局制氢 储氢和运氢关键技术 关注加氢站解决方案 在燃料电池端投资重塑能源是重要一步 制氢端采取碱性技术和PEM技术齐步走策略 [5] - 通过恩泽基金 中石化形成氢能产业投资"超级版图" 覆盖"制加储运用"环节 中石化半年报重申积极布局氢能 打造"油气氢电服"综合能源服务商目标 [6] 协同效应与产业链整合 - 重塑能源是燃料电池企业龙头 协同中石化等合作方在加氢基础设施布局 在国内外氢能终端应用场景积累市场经验 完成燃料电池和制氢装备领域核心技术布局 自主研发PEM纯水电解制氢系统 制氢电源 碱性电解槽电极等关键零部件 探索构建"电-氢-电"新商业模式 [6] - 重塑能源与恩泽氢能形成技术协同与业务互补 产业链上下游深度协同加速氢能商业化进程 [6] - 产业上游依托中国石化及重塑能源布局的绿氢一体化项目 恩泽氢能与重塑能源合作提供先进制氢设备降低绿氢成本 中间环节中国石化凭借补能网络 土地资源 建设经验和运营管理优势主导加氢站整体规划和建设 下游应用端重塑能源为汽车 工程机械 发电 超充等动力装备提供成熟燃料电池系统 [7] - 根植于中石化体系 重塑能源与恩泽氢能合作从资金 技术 成本 基础设施等多方面打通氢能产业发展堵点 未来从技术研发协同 产业资源整合及项目合作推进等方面形成全产业链合作值得期待 [7]
青山区:氢能储能产业聚链成群
央广网· 2025-07-18 11:02
产业集群发展 - 内蒙古包头市青山区围绕"3+5+N"重点产业集群布局,以"链长制"为抓手,构建"引进一个链主、带动一串配套、形成一片产业"的发展格局 [1] - 氢能储能产业项目"串珠成链",形成包括催化剂、膜电极、金属极板到燃料电池电堆、PEM电解槽的全产业核心技术,以及加氢站、储能系统等协同紧密的产业闭环 [4] - 包头氢能储能产业园是自治区首家打造的产业园区,通过引进申能、远景等头部企业项目,实现产业集聚化效应和全产业链发展 [4] 氢能储能产业项目进展 - 上海申能(集团)氢能储能一体化示范项目已建成5000台套燃料电池电堆组装生产线和5000台套燃料电池动力系统生产线,具备投产条件 [2] - 年产250MW PEM电解槽生产线和5000台套车载储氢系统集成生产线预计年底投产,四条产线投产后将达到10亿产值 [2] - 远景储能项目首期投资5亿元建设2条储能系统装配生产线,设计年产能4GWh,年产值约20亿元 [3] - 内蒙古青辰储科技投资20亿元建设智能化储能生产基地,全面建成后将形成10GWh级储能产业基地 [3] 企业投资与产能规划 - 远景蒙新集团今年将启动建设年产20GWh远景储能产业园,市场覆盖俄蒙、中亚等"一带一路"地区 [3] - 2025年青山区实施政府投资5000万元以上、企业投资亿元以上重大项目84个,总投资7798亿元,年内计划投资4172亿元 [7] 产业协同与技术创新 - 氢能储能产业产品将构建"制、储、运、加、用"全产业核心装备研发制造链条,与能源、煤炭、钢铁、装备领域上下游产业联动 [2] - 项目依托上海交通大学科研平台与产业集群优势,推动产业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 [2] - 远景储能项目主要应用于独立储能电站和自建项目,未来将在包头市及自治区拓展更多应用场景 [3] 政府支持与服务 - 包头装备制造产业园区提供全方位、全周期服务,企业可实现"拎包入住",减少建设成本并加快投产 [4] - 青山区建立健全"一个项目、一套方案、一抓到底"推进机制,提供精准指导和帮扶 [7] - 政府抓住"十五五"规划编制窗口期,强化项目落地要素保障,构建项目推进新局面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