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旺梦乐城

搜索文档
鑫嘉汇接手丰台永旺梦乐城
北京商报· 2025-08-01 00:40
永旺梦乐城北京丰台购物中心运营终止 - 永旺梦乐城北京丰台购物中心将于2025年9月30日正式结束运营 该门店为北京最后一家永旺旗下购物中心 [1][3] - 北京鑫嘉汇商业管理有限公司将全面接管租赁区域 项目更名为"鑫嘉汇购物中心"并于2025年10月1日起持续营业 [1][3] 永旺集团北京市场业务收缩 - 永旺超市北京最后一家门店(丰台永旺梦乐城内)已于2024年5月关闭 此前朝阳大悦城店和昌平永旺国际商城店分别于2022年10月和2023年5月关闭 [4] - 永旺2024年收益为80.95亿港元 较2023年86.93亿港元下降 归母净利润亏损3.41亿港元 [4] - 2017年至2024年上半年 永旺中国内地业务累计亏损超7.37亿港元 [4] 鑫嘉汇购物中心改造规划 - 项目定位"家庭欢聚场" 启动空间升级与品牌焕新两大工程 对外广场与内部设施进行改造 [5] - 计划重点引入亲子/餐饮/娱乐业态 扩充运动空间和餐饮空间 增加全年龄段健康管理品牌 [5] - 硬件方面将增加亲子互动区域与儿童游乐设施 部分停车场将改造为公共空间 [5] 区域商业环境与挑战 - 丰台科技园为北京市高新技术产业基地和总部经济聚集区 同街竞品丰科万达定位"家庭品质生活+职场商务消费" 存在业态同质化问题 [7][8] - 商务区商业需满足高效品质社交与休闲需求 需引入高端社交/文化艺术/健康服务等功能 [6][8] - 实体商业需向体验化/社交化/品质化转型 从单一购物功能向复合型生活体验空间演进 [6][7]
北京最后一家永旺梦乐城转手 将于9月30日结束运营
北京商报· 2025-07-31 09:33
公司运营动态 - 永旺梦乐城丰台店成为北京唯一运营门店[2] - 永旺退出运营后北京市场再无永旺项目[2] 门店布局调整 - 2023年昌平区永旺梦乐城关闭[2] - 北京市场门店数量由2家减少至1家[2] 区域市场战略 - 永旺全面退出北京市场运营[2] - 北京从双店运营转为零项目状态[2]
群雄逐鹿,星沙崛起湖湘商业新图景
中国金融信息网· 2025-07-25 21:05
商业综合体发展 - 永旺梦乐城湖南首店开业不到一年,全国首个"会展+奥莱"商业体长沙杉杉奥特莱斯将于9月开业,引入230余家国际名品,其中超三分之一为首店或旗舰店 [1] - 天虹旗下高端商业品牌君尚年底首进湖南,与地铁3号线松雅湖南站无缝接驳,定位高品质社交生活体验中心 [1] - 星沙已聚集7家大型商业综合体、12家大型超市、3家百货商场,包括卜蜂莲花、华润万象汇、吾悦广场、百联奥莱等知名品牌 [4][5] 首店经济与消费升级 - 2024年星沙新增近40家湖南首店,部分为华中首店,主城区星沙街道汇聚124家各类品牌首店 [4][9] - 永旺梦乐城星沙店开业首日客流量超12.8万人次,销售额超510万元 [9] - 本土品牌如串小白烧烤、Kiglomo金粒门、绝味PLUS等在星沙开设升级首店,形成从本土新锐到传统焕新的品牌矩阵 [9] 区域经济与商业布局 - 长沙县GDP超2200亿元,综合实力连续十余年稳居中西部百强县首位,2024年县域经济和社会综合发展排名第4 [8] - 开元路沿线聚集通程商业广场、卜蜂莲花等老牌商场及万象汇、天虹、永旺梦乐城等新兴综合体,形成"黄金中轴线" [4][5] - 松雅湖商圈与五一、东塘、洋湖等齐名,2021年至今升级为辐射范围更广的湖湘商业新极 [12] 政策支持与营商环境 - 星沙出台《提振消费十大行动方案》等政策,推动县域消费扩容提质 [9] - 县区成立32个工作组、186名专业干部助企专班,2个月内完成永旺购物免费接驳车审批 [11] - 长沙杉杉奥莱项目从拿地到封顶仅7个月,总投资超20亿元,以"天"为单位冲刺开业 [11] 交通与区位优势 - 星沙拥有航空、高铁、高速、地铁、水运、磁浮"六元一体"交通网络,叠加自贸区、临空区等"五区"优势 [7] - 百联奥莱为全国首家3.0版全开放式奥莱,距离机场最近 [7] - 君尚商业体依托地铁发展TOD形态,形成错位共生的商业格局 [10]
太古、恒隆、新鸿基、领展、凯德...13大港外资企业产品线与最新项目布局情况!
36氪· 2025-05-16 10:24
行业概况 - 13家港外资商业地产企业在中国内地布局40+筹开项目,2024年预计至少14个新项目入市 [1] - 内地成为头部港企主战场,上海最受青睐,外资企业则重仓非一线城市 [1] - 多个新产品线首次进入内地,产品线呈现多元化趋势,包括高端、次高端、年轻化等不同定位 [1] 港资企业动态 瑞安房地产 - 核心产品线包括城市综合体、滨水文化综合体、Urban Retreat城市微度假和创新园区,已在全国开出23个商业项目 [1] - 2024年将开业武汉光谷创新天地商业公园和上海太平洋新天地商业中心,后者为20年来最大体量商业综合体 [3][4] - 代表性项目包括上海新天地(3.2万㎡)、武汉天地(4.9万㎡)、上海蟠龙天地(4.1万㎡)等 [2] 新鸿基地产 - 主要产品线包括国金中心(IFC)、APM、ICC和ITC,已开业12个项目,上海占比最高(5个) [5][6] - 未来3年将有6个新项目入市,包括苏州环贸广场ICC(3.2万㎡)和上海徐家汇中心ITC Maison(27.9万㎡) [7][8] K11集团 - 产品线分为K11(文化艺术)、K11 Select(年轻潮流)和K11 ECOAST(绿色海滨),已开业8个商场 [9][10] - 深圳K11 ECOAST试运营期间日均客流25万人次,投资超100亿,定位全年龄段文化体验场 [11] - 未来五年计划推出30个文化商业项目,2024年将开业广州和厦门K11 Select [12][14] 太古地产 - 产品线包括太古坊、太古汇、太古里和太古源,已开业7个项目,如北京三里屯太古里(20万㎡)、广州太古汇(13.8万㎡) [15] - 广州太古汇扩容至18万+㎡,未来将开业6个项目,包括三亚太古里(36万㎡)和西安太古里(27万㎡) [16][18][19] 香港置地 - 产品线分为"中环系"(高端)和"光环系"(中档),已开业7个项目,如重庆光环购物公园(17万㎡) [22][23] - 南京JLC金陵中環试营业,引入超40%区域首店,未来将开业杭州光环梦中心(16.9万㎡)等6个项目 [24][25] 恒隆地产 - 运营10个项目,分为高端商场(如上海恒隆广场)和次高端商场(如济南恒隆广场) [27][28][29] - 杭州恒隆广场(10万㎡)计划2026年开业,将引入文华东方酒店和爱马仕 [30][31] 嘉里建设 - 产品线包括嘉里中心(高端)和嘉里城/嘉里汇(区域型),已开业8个项目,如上海静安嘉里中心(8.6万㎡) [32][33] - 未来将开业上海PRISMA新嘉中心(36万㎡),计划引入500+品牌 [35][36] 九龙仓集团 - 核心产品线为IFS系列,成都IFS(21万㎡)和长沙IFS(24.6万㎡)长期占据城市客流榜首 [39][40] - 近年内地无新项目拓展计划 [41] 领展集团 - 品牌矩阵包括"领展广场"和"领展中心城",内地运营6个项目,如深圳领展中心城(13万㎡) [42][43] - 北京中关村领展广场和通州领展广场正在进行升级改造 [44] 外资企业动态 凯德集团 - 已运营42个购物中心,包括9个来福士和25个凯德广场/MALL,如重庆来福士(23.5万㎡) [45][46] - 未来将开业苏州来福士等4个项目 [47][48] 永旺中国 - 已开业24家永旺梦乐城,武汉和天津各4家,2024年新增长沙星沙项目(23万㎡) [49][50] - 长沙湘江新区项目(23万㎡)计划2025年开业,拟引入260+品牌 [51][52] SM集团 - 中国内地已开业8个项目,如SM厦门(38万㎡),未来将开业厦门海沧城市广场(14万㎡)等3个项目 [54][55][57] 英格卡集团 - 运营10座荟聚购物中心,上海荟聚(43万㎡)为全球单体投资最大项目,2024年9月开业 [59][60][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