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香手串

搜索文档
财经调查丨知名沉香市场有商户挂羊头卖狗肉 总台《财经调查》曝光
齐鲁晚报· 2025-09-14 23:03
沉香市场乱象 - 市场上存在大量外观相似但真伪难辨的沉香产品 消费者常因商家宣传话术而高价购买假货 [1] - 商家通过"满油脂""假一赔万"等宣传话术误导消费者 直播间成为主要销售渠道之一 [3] 产品价格体系 - 夜市售卖种植奇楠手串价格区间为每克十几元到二十几元 沉水级产品价格差异达近三十倍 从每克十几元到三百元不等 [7] - 野生奇楠因列入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名录而极度稀缺 每克价格从数千元到数十万元不等 [11] - 产品价格受多重因素影响:等级取决于油脂含量 沉水级为优质标准 同等级大尺寸产品价格更高 圆珠因耗料多贵于随形珠 片珠因使用剩料最便宜 夜市价格差距可达数十倍 [14][16] 产品加工工艺 - 沉香工艺核心在于保留天然本真 工序越简单越好 过度加工会破坏天然属性导致价值受损 [17] - 普遍存在加工优化现象:低油沉香手串通过加入奇楠精油进行打磨抛光 使珠子颜色均匀香味更浓 使用精油煮泡后再抛光的做法并非个例 [19] - 更高明的造假手段称为"科技货":通过人为手段改变沉香天然属性 让低品质手串看起来更优质从而卖出高价 [21][22] 造假产业链 - "科技货"销售渠道隐蔽:需熟人引荐并挑对时间 商家因严查不敢明卖 [24][26] - 香之源门店展示大量经过压油、注油处理的沉香手串 摆满整面墙的柜子 [28][30] - 凌氏香珠工艺厂使用"白木"(沉香采收后无香无油的木质部分)作为基材 通过高压注入人工油膏模拟高油外观 0.6厘米沉水级圆珠每克仅售20元 与市场每克200元报价相差十倍 [33][34][37] - 造假窝点采取分散部门方式躲避监管 即使被查也不至于一窝端 [39] 检测认证漏洞 - 假沉香利润更高 成为商家造假主要动机 [42] - 检测标准存在明显漏洞:观珠镇电白沉香检测中心对经过精油抛光、泡煮、压注的造假沉香手串仍出具证书 只要气味无异味、结构清晰就符合出证标准 注油不影响认定 [41][44] - 检测机构无法识别人工注油:工作人员明确表示注油不在证书体现范围内 消费者无法通过证书了解真实品质 [47] - 中衡沉香珠宝检测中心通过"看油亮、摸手感、闻气味"的原始方法鉴定 只能出具"沉香木"证书而不能开"奇楠"证书 [51] - 各检测机构对同一产品说法不一 难以得出明确结论 [53] 行业标准与保护现状 - 野生奇楠已被列入《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名录》 保护级别达到国家严格管控层面 [11] - 土沉香(Aquilaria sinensis)明确列入国家二级保护植物名录 [12] - 行业存在LY/T 3137—2019《沉香产品通用技术要求》和LY/T 3223—2020《沉香质量分级》等标准规范 [12][19]
财经调查丨造假沉香手串竟轻松过检!消费者真假难辨
搜狐财经· 2025-09-14 20:58
编辑:令文芳 (央视财经《财经调查》)总台《财经调查》记者将多款经精油抛光、煮泡、注油的造假沉香手串送 检,检测中心仅质疑其中一款,称气味不对、油脂像"粘上去"。即便记者说明手串有问题,检测中心仍 出具证书,并解释只要气味无异味、结构清晰,符合海南标准的沉香"四大要素",就可以出证,注油不 影响认定。另一家沉香珠宝检测中心只能出具"沉香木"证书,无法分辨奇楠,面对注油增重手串也直言 难察觉。多家机构结论不一,真假难辨,消费者难从证书获知真实品质,业内人士也坦言无奈。 转载请注明央视财经 ...
以次充好、直接造假!假沉香也能拿证书!总台《财经调查》曝光沉香市场乱象→
搜狐财经· 2025-09-14 20:14
(央视财经《财经调查》)在沉香市场上,部分商家五花八门的宣传话术,加上外观极为相似的沉香产品,让消费者难辨真伪,"花高价买假货"的情况时有 出现。 记者进入沉香电商直播间,商家的宣传话术几乎都围绕着"油脂"展开:"360度满满油脂""假一赔万""货真价实"等词。 根据消费者线索,记者来到东南地区的"中国沉香之乡"核心区。到了夜晚,"沉香夜市"更显热闹,上百家商户集中在镇里的广场露天摆摊,各类沉香产品琳 琅满目。 商家告诉记者夜市售卖的多为种植奇楠手串,普通款每克十几元到二十几元,而能沉水的价格相差巨大,从十几元到三百元一克,相差近三十倍。 亿达香业的负责人解释,奇楠由沉香"进化"而来,质地更软、含油量更高、香气更丰富,形成条件更苛刻,因此在文玩、香道和收藏领域价格远高于普通沉 香。 "满油脂"背后的真相 抛光、泡煮,劣质沉香也能卖出高价! 但野生奇楠早已被列入《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名录》,对野生土沉香的保护上升至国家严格管控层面。目前现存的野生奇楠,每克价格从数千元到数十万 元不等,稀缺性可见一斑。 | 留梧州可 | Firmiana hainanensis | | II | | --- | --- | -- ...
奇楠沉香选购指南及手串消费趋势
搜狐财经· 2025-09-02 17:01
沉香行业市场趋势 - 沉香作为高端消费品市场热度逐步攀升 奇楠沉香因稀有性和独特香韵成为收藏与佩戴的热门选择[1] - 沉香市场向品质化 体验化 专业化方向发展 奇楠沉香的稀缺属性和香气表现持续吸引高端消费群体[5] - 沉香消费观念发生变化 买家追求"买沉香买的是味道" 强调香气真实体验而非仅追求外观和产地标签[1] 产品特性与消费需求 - 奇楠沉香被誉为沉香中的王者 因生成条件苛刻产量极少 香气层次丰富变化多端兼具甜润和深邃韵味[1] - 沉香手串作为最受欢迎品类呈现多样化趋势 高品质手串具备优雅香气并代表独特文化和身份认同[1] - 消费者选购时需明确用途 收藏用途关注产地 油脂含量 香韵表现 佩戴用途注重舒适度与香气持久性[1] 市场实践与体验升级 - 有实力的沉香品牌纷纷开设实体店或举办品鉴会 让用户近距离接触原材以提升选购专业性和感官认知[1] - 香至尊沉香核心理念注重高品质可传承 强调线下体验重要性 在多地设有实体店并举办品鉴见面会[3] - 线下体验成为市场新趋势 通过实物体验和专业指导帮助消费者找到真正适合自己的高品质沉香[1][5] 市场风险与消费警示 - 市场存在以种植沉香充当高端奇楠出售的现象 种植沉香气味单一缺乏野生沉香的丰富层次和收藏价值[3] - 真正的奇楠沉香不仅香气独特更具传世潜力 是高端鉴赏与收藏的首选[3] - 消费者在选购时应提高警惕 关注来源及真实体验[3]
被“收割”的东南亚低价保险旅游团,万元特产只值800元
创业邦· 2025-07-20 18:37
保险旅游团乱象 - 低价保险旅游团表面提供超值出境游,实则为"保险推销+高价购物"的连环套,18人团两天诱导消费近20万元,其中沉香馆单日消费达8万元 [5][7] - 购物环节采用封闭式管理,游客被限制自由且无法比价,导购利用煽情话术夸大商品稀缺性,如标价4500元/克的犀牛角、万元金珍珠等,实际商品价值悬殊(如万元沉香手串仅值800元) [4][10] - 收款方多为国内个体工商户,商品标榜"越南特产"但实际来自义乌小商品市场,溢价达5-10倍,部分商品经越南海关"一日游"伪装进口 [7][8][10] 行业运作模式 - 保险旅游团分两类:保险公司官方组织的合规行程,以及代理人私下组团的"山寨版",后者与非正规旅行社合作,将旅游异化为强制消费卖场 [13] - 代理人利用旅游团作为维系客户手段,暗示游客配合购物以维持"行业常态",部分代理人因业绩压力默许灰色操作 [15] - 行业代理人规模四年缩水69.19%(从2019年912万人降至2023年281.34万人),生存困境催生畸形KPI,部分公司仍依赖粗放经营模式 [14][15] 监管与法律问题 - 国家金融监管总局提示消费者核实活动真实性,警惕"低价""免费"陷阱,明确此类乱象多系旅行社冒用保险公司名义虚假宣传 [14] - 《保险法》规定保险合同自愿订立,强制购买保险行为可向监管部门投诉,但跨境购物纠纷存在监管灰色地带,文旅与金融部门难以协同执法 [13][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