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沙棘果
icon
搜索文档
不掉队 赶上来丨这名脱贫户的账本为何越记越详细
人民日报· 2025-11-12 10:15
文章核心观点 - 文章通过个案追踪展示了中国农村扶贫政策的成效和可持续性发展模式 重点记录了内蒙古科尔沁右翼中旗哈吐布其嘎查村民白银宝一家从深度贫困到稳定脱贫并实现多元化增收的过程[1][2][3][4] 收入结构变化 - 2014年家庭人均年收入不足4000元 被确定为贫困户 收入来源单一主要依靠传统放牧[2] - 2020年实现稳定脱贫 人均年收入上万元 收入来源扩展至七八种 包括产业奖励 各种补贴以及卖粮卖牛羊的收入[2] - 通过参与"借鸡还鸡"项目 养殖100只鸡苗 预计每年可增收上万元[3] - 2020年担任护林员获得工资1万元 2024年获得生态补偿金2846.58元[4] 产业发展与模式创新 - 2017年实施易地扶贫搬迁 新建房屋42所 每户配套80平方米棚圈及深水井 有线网络等设施[2] - 2022年建设1.19万平方米养殖小区 实行集中饲养 村民支付年租金500元 统一饲料供应和技术支持 至报道时家庭养殖规模达170头羊 32头牛 去年11头牛犊获得补贴1.1万元[3] - 推行"借鸡还鸡"项目 鸡苗免费领取 每10只鸡苗归还企业1只成鸡 其余由企业订单回购 并设立庭院经济补贴[3] - 2019年建1500亩防风固沙沙棘林 年产沙棘果20万斤 每年增加村集体收入20万元[3] 生态治理与可持续发展 - 过去土地盐碱化严重 风沙天多 种植条件差[2] - 通过防沙治沙 种植沙棘林等措施 生态改善 土地种植条件好转 现有120亩玉米 30亩大豆及2亩豆角 种植年收入超6万元[3] - 生态效益转化为经济效益 村民通过参与生态保护工作如护林 栽植灌木等获得工资和补偿金[3][4] 政策支持与风险防控 - 当地对有返贫致贫风险的农牧户开展常态化监测 目前共有监测对象1676户[4] - 对有发展意愿的农户实施产业扶持 包括庭院经济补贴 牛羊出栏补贴 牲畜品种改良等[4] - 今年以来新识别监测对象367户972人 均已制定针对性帮扶计划并落实措施[4]
从“不用记”到“不记不行” 这名脱贫户的账本为何越记越详细
新华网· 2025-11-12 07:48
原先为何记得简单? "以前收入靠放牧,卖牛卖羊,辛苦一年全家就挣1万多元,哪用得着记?"白银宝说。 白银宝有个记账的习惯,这几年记得越来越详细。 "集中饲养,饲料统一供应、养殖技术成熟,牛羊长得好。"白银宝说,如今家里有170头羊、32头 牛,去年产下的11头牛犊还"挣"了1.1万元补贴。 不只是牛羊,今年,白银宝参与了巴彦茫哈的"借鸡还鸡"项目,申领了100只鸡苗。"鸡苗免费领 取,养殖后,每10只鸡苗归还企业1只成鸡,其余的企业进行订单回购。"哈吐布其嘎查党支部书记金扎 拉嘎说,目前巴彦茫哈与北京市农林科学院等建立合作,引进了"三黄鸡""北京油鸡"等优质品种,同时 针对养殖户在庭院中养鸡的习惯,设立庭院经济补贴,按照养鸡数量进行补助。 通过"借鸡还鸡"启动养殖,免费获得技术指导;自家种的玉米、菜叶可以当鸡饲料,成本很低;鸡 苗成熟后,回购加上监测户补贴,每年增收上万元。"这么一合计,养鸡很划算。"白银宝说。 再往后翻,是种植账。白银宝一条条细数:120亩玉米、30亩大豆,每年卖粮加补贴能赚6万多元; 院子里的2亩豆角,也有些收入…… 白银宝是内蒙古自治区兴安盟科尔沁右翼中旗巴彦茫哈苏木哈吐布其嘎查的村民。 ...
这名脱贫户的账本为何越记越详细(不掉队 赶上来)
人民日报· 2025-11-12 06:40
收入结构变化 - 家庭人均年收入从2014年不足4000元提升至2020年上万元,收入来源从单一放牧拓展至产业奖励、补贴、卖粮卖牛羊等七八种 [2] - 2023年通过出售11头牛犊获得补贴1.1万元,家庭养殖规模达到170头羊和32头牛 [3] - 种植120亩玉米和30亩大豆,每年卖粮加补贴收入超过6万元,庭院2亩豆角也有额外收入 [3] 产业模式升级 - 2022年建设1.19万平方米养殖小区,集中饲养模式实现饲料统一供应和技术成熟,村民每年支付租金500元 [3] - 参与“借鸡还鸡”项目,免费申领100只鸡苗,每10只鸡苗归还企业1只成鸡,其余由企业订单回购,结合庭院经济补贴每年可增收上万元 [3] - 实施牲畜品种改良和劣畜换优畜等产业扶持措施,对有发展意愿的监测对象进行精准帮扶 [5] 生态与经济效益协同发展 - 2019年建设1500亩防风固沙沙棘林,改善土地种植条件,沙棘林年产沙棘果20万斤,每年为村集体增加收入20万元 [3] - 2020年担任护林员获得工资1万元,2024年通过栽植灌木防沙固沙获得生态补偿金2846.58元 [4] - 防沙治沙成效明显,生态改善后种植条件好转,直接促进农业收入增长 [3] 政策支持与风险管理 - 2017年实施易地扶贫搬迁,新建房屋42所,每户配套80平方米棚圈及深水井、有线网络等设施 [2] - 当地对1676户监测对象开展常态化风险监测,2025年以来新识别监测对象367户972人,均已制定针对性帮扶计划 [5] - 通过产业奖励、各种补贴等方式拓宽收入来源,建立防止返贫致贫的长效机制 [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