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泰景四号03星
icon
搜索文档
商业航天独角兽来IPO了!
国际金融报· 2025-09-26 18:59
微纳星空 - 公司于9月15日在北京证监局进行上市辅导备案,辅导机构为国泰海通 [3] - 公司成立于2017年8月,专注于卫星整星及地面站产品的研发与制造,提供一站式星地一体化服务 [3] - 公司无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高恩宇表决权比例为25.6363% [4] - 公司拥有自主知识产权,掌握近40项关键技术,注册专利超300件,已成功研制并发射27颗卫星 [4] - 公司已完成14轮融资,累计融资额超20亿元,估值超70亿元,为商业航天独角兽企业 [4] 本源量子 - 公司于9月10日与中信建投证券签署辅导协议,谋求IPO [5] - 公司成立于2017年9月,是国内第一家量子计算企业,由中科院院士郭光灿和中科大教授郭国平创立 [5] - 公司聚焦量子计算全栈研制开发,第三代超导量子计算机"本源悟空"已部署3台,为77所高校提供支持 [5] - 2024年公司实现营收9938.49万元,亏损3419.28万元,2025年第一季度营收2858.44万元,亏损1787.4万元 [6] - 近期科创板公司受让公司0.2323%股份,对应估值约69亿元,控股股东郭国平合计控制公司超30%表决权 [8] 振华海科 - 公司于9月16日在江苏证监局完成IPO辅导备案,拟北交所上市,辅导机构为首创证券 [9] - 公司成立于1979年,主营舰船类武器装备专用泵、专用电机及船用环保设备等,舰船用泵为核心业务 [9] - 预计到2025年,我国船用泵市场规模将突破300亿元,年复合增长率约15% [9] - 2024年公司营业收入5.79亿元,同比增长4.1%,归属母公司净利润0.58亿元,同比下降21.92% [10] - 2025年上半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2.623亿元,净利润2834万元 [11] 卡儿酷 - 公司于9月19日在深圳证监局启动IPO辅导备案,辅导机构为兴业证券 [12] - 公司成立于2011年6月,是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主营汽车应急启动电源及储能电源 [12] - 公司控股股东为新余市翎云投资管理有限公司,持股51.57%,实际控制人雷云最终受益股份57.98% [13] 海森林 - 公司于9月18日在青岛证监局进行上市辅导备案,拟主板上市,辅导机构为国泰海通证券 [14] - 公司成立于2020年6月,是一家发制品企业,产品销往全球30多个国家 [14] - 公司控股股东为青岛海森林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持股比例为65.36% [15] 集美新材 - 公司于9月12日与招商证券签署辅导协议,目前为新三板创新层企业 [16][17] - 公司成立于2006年1月,专业从事醋酸纤维素板材设计开发、生产及销售,是眼镜镜架重要材料供应商 [17] - 公司控股股东兼董事长陈秋鹏持有公司71.0986%股份 [17] - 2024年公司营业收入30229.47万元,归属于挂牌公司股东净利润7987.57万元 [18] - 2025年上半年公司营收1.45亿元,同比减少0.64%,归母净利润3606.95万元,同比减少8.09% [18] 政策动态 - 上交所副理事长透露,上交所正与商业航天、人工智能、低空经济企业预沟通,推动第五套上市标准扩围至相关行业 [1]
商业航天独角兽来IPO了!
IPO日报· 2025-09-26 12:54
微纳星空 - 公司于9月15日在北京证监局进行上市辅导备案,辅导机构为国泰海通[4] - 公司成立于2017年8月,注册资本6256.25万元,专注于卫星整星及地面站产品的研发与制造,产品包括遥感卫星、通信卫星、地面站及核心部组件[4] - 公司提供星地一体化交付服务,客户包括政府科研机构、电信公司、互联网公司及大型央企[4] - 公司无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高恩宇表决权比例为25.6363%[5] - 公司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卫星平台和核心部组件,掌握近40项关键技术,拥有专利超300件,已成功研制并发射27颗卫星[5] - 公司历经14轮融资,累计融资额超20亿元,估值超70亿元,为商业航天独角兽企业[5] 本源量子 - 公司于9月10日与中信建投证券签署辅导协议,谋求IPO[7] - 公司成立于2017年9月,注册资本3000万元,由中科院院士郭光灿和中科大教授郭国平创立,为国内第一家量子计算企业[8] - 公司聚焦量子计算产业生态建设,业务涵盖量子芯片、量子计算测控一体机、量子操作系统、量子软件、量子计算云平台和量子计算科普教育[8] - 公司第三代自主超导量子计算机"本源悟空"已在我国多地部署,为77所高校提供量子计算教育支持[8] - 2024年公司营收9938.49万元,亏损3419.28万元;2025年第一季度营收2858.44万元,亏损1787.4万元[8] - 公司完成多轮融资,其中2022年B轮融资规模近10亿元,近期估值约69亿元[10][11] - 郭国平直接持有公司21.08%股份,并通过持股平台合计控制超30%表决权,为公司控股股东及实际控制人[11] 振华海科 - 公司于9月16日在江苏证监局完成IPO辅导备案,拟北交所IPO,辅导机构为首创证券[13] - 公司成立于1979年,注册资本11452.669万元,主营舰船类武器装备专用泵、专用电机、船用环保设备及风机产品[13] - 舰船用泵为核心业务,预计2025年我国船用泵市场规模将突破300亿元,年复合增长率达15%[13] - 2024年公司营收5.79亿元,同比增长4.1%;归属母公司净利润0.58亿元,同比下降21.92%[14] - 2025年上半年公司营收2.623亿元,净利润2834万元[15] 卡儿酷 - 公司于9月19日在深圳证监局启动IPO辅导备案,辅导机构为兴业证券[17] - 公司成立于2011年6月,注册资本4500万元,为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参与起草汽车应急启动电源及储能电源行业标准[17] - 公司主营汽车应急启动电源、启停锂电及储能电源的研发、生产和销售,产品应用于汽车、卡车、摩托车、农机、数码产品等领域[17] - 控股股东为新余市翎云投资管理有限公司,持股51.57%;实际控制人雷云为品牌创始人,最终受益股份57.98%[17] 海森林 - 公司于9月18日在青岛证监局进行上市辅导备案登记,拟申请主板上市,辅导机构为国泰海通证券[19] - 公司成立于2020年6月,注册资本1.2亿元,为发制品企业,产品涵盖女士头套、男士发块、发帘、发束、眼睫毛等系列产品[20] - 产品畅销全球30多个国家,包括英国、法国、德国、美国、日本、澳大利亚等[20] - 公司曾于2021年、2022年完成A轮融资,2023年9月与国泰君安签订IPO辅导协议,2024年11月辅导备案终止[20] - 控股股东为青岛海森林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持股比例65.36%[21] 集美新材 - 公司于9月12日与招商证券签署辅导协议[23] - 公司成立于2006年1月,注册资本5334万元,2016年4月在股转系统挂牌,目前为创新层企业[24] - 公司专业从事醋酸纤维素板材设计开发、生产及销售,产品为眼镜镜架重要材料,并可应用于时尚饰品、高端工艺品等领域[25] - 客户包括Luxottica、Safilo、雅视光学、新兴光学等知名眼镜制造厂商,拥有Ray-Ban、Oakley、Burberry、Chanel等国际一线品牌合作[25] - 公司曾于2022年向北交所申请上市,2023年7月撤回上市申请文件[25] - 2022年-2024年公司营收分别为22864.33万元、26352.95万元和30229.47万元;归母净利润分别为6022.71万元、6063.56万元和7987.57万元[26] - 2025年上半年公司营收1.45亿元,同比减少0.64%;归母净利润3606.95万元,同比减少8.09%[26] - 控股股东为董事长兼总经理陈秋鹏,持有公司71.0986%股份[25]
商业航天IPO再扩容微纳星空开启辅导,鞍石生物、中塑股份等3家公司申报在即
搜狐财经· 2025-09-23 18:23
上市辅导备案受理公司 - 本源量子计算科技提交上市辅导备案 专注于量子计算机、量子芯片、量子测控、量子软件和量子云领域 战略目标为全栈式开发并直接对标Google、IBM和Rigetti等国际企业 [3] - 公司累计完成9轮融资 投资方包括红土量子私募、量堃股权投资、中津创新和中国互联网投资基金等 [3] - 以71亿元人民币估值位列《2024全球独角兽榜单》第1118位 控股股东郭国平持股20.85% 中科大资产经营有限责任公司持股13.04% 合肥亿斯特立股权投资持股11.37% [4] - 北京微纳星空科技提交上市辅导备案 作为卫星系统技术解决方案供应商 专注于微纳卫星平台和核心部组件的自主研发 具备卫星整星设计和集成测试能力 [5] - 公司已成功将27颗卫星送入太空 产品覆盖10公斤至1000公斤级卫星平台 包括国内首颗民营企业研制的0.5米分辨率光学遥感卫星和首颗X波段商业SAR卫星 [5] - 累计完成16轮融资 投资方包括盛邦安全、经开尚贤股权投资、麒坤股权投资和歌斐逸飞投资等 以10亿美元估值入选《2025全球独角兽榜单》 [5][6] - 控股股东为无锡经开尚贤新兴产业股权投资基金持股6.99% 北京微纳星空企业管理中心持股6.06% 国宇星空企业管理中心持股5.78% [6] - 深圳市卡儿酷科技提交上市辅导备案 作为多功能汽车应急启动电源供应商 产品包括12V/24V跳起动器和汽车电池充电器 应用于汽车、摩托车、消费电子和娱乐船等领域 [7][8] - 累计完成5轮融资 投资方包括同创新兴智联、南海成长湾科私募、兴聚拾贝三号股权投资和北联投资等 [8] - 控股股东新余市翎云投资管理有限公司持股51.57% 赵礼贵持股8.75% 张智锋持股7.66% [9] - 青岛海森林发制品集团提交上市辅导备案 专注于高端假发及相关产品的研发、生产和销售 产品销往全球30多个国家和地区 [10] - 累计完成4轮融资 投资方包括松彤私募股权投资、松华创业投资基金、财通汇富和劲邦劲才创投等 [10] - 控股股东青岛海森林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持股65.36% 青岛创富投资持股8.23% 青岛平富投资持股5.01% [10] - 曾于2023年9月与国泰君安签订IPO辅导协议 拟在A股主板上市 后于2024年11月终止辅导备案 [11] - 威邦运动科技集团提交上市辅导备案 主要从事地上泳池核心配件、户外运动产品和充气运动产品核心配件的研发、设计、生产和销售 [12] - 控股股东浙江威邦控股有限公司持股58.48% 实际控制人陈校波持股27.00% 金华富邦企业管理合伙企业持股3.40% [12] - 曾于2023年5月获上交所受理沪市主板上市申请 后于2025年2月撤回申请 [13] 辅导验收通过公司 - 北京鞍石生物科技通过辅导验收 作为肿瘤靶向药物研发商 专注于c-Met靶点候选药物的晚期临床开发及一类创新药候选药物的I期临床研究 [16] - 累计完成4轮融资 投资方包括IDG资本、国投招商、凯辉基金、燕创集团和维梧资本等 [16] - 控股股东贝恩思韶投资持股17.04% 石和鹏持股11.13% 第一投资有限公司持股8.49% [17] - 广东中塑新材料通过辅导验收 主营业务为改性工程塑料的研发、生产及销售 核心产品包括改性PC、PC/ABS、PA、PPA、PBT和PET等高性能工程材料 [18] - 2022年完成2轮股权融资 投资方包括深圳市洛盈华盛创业投资合伙企业和深圳市中小担创业投资有限公司 [19] - 控股股东及实际控制人朱怀才持股55.24% 邓莲芳持股9.01% 深圳市众行致远咨询管理合伙企业持股9.01% [19] - 株洲时代华鑫新材料通过辅导验收 主要从事高分子材料、橡胶制品业、金属制品及环保新型复合材料的研发、生产、检测、销售及相关技术服务 [20] - 累计完成6轮融资 投资方包括凌科股权投资、华函智成股权投资和蓝海启航高新科创股权投资等 [21] - 控股股东北京华舆国创股权投资基金持股19.73% 株洲时代新材料科技持股16.64% 中国国有企业结构调整基金持股10.50% [21] 辅导备案终止公司 - 常州九天新能源科技终止辅导备案 作为新能源配套产品制造企业 主营光伏焊带产品、光伏接线盒产品和芯片封装模块产品 拥有授权专利107项其中发明专利24项 [23] - 重庆华龙网集团终止辅导备案 作为新型媒体集团 以新闻发展为龙头、技术驱动为核心、大数据应用为基础 实施内容+技术+运营战略 [24] - 南通北新新能科技终止辅导备案 专注于废旧新能源汽车动力锂电池和储能电池回收及关键能源金属再生利用 通过技术制备电池级硫酸镍、硫酸钴、硫酸锰和碳酸锂等产品 [25] - 芜湖悠派护理用品科技终止辅导备案 作为一次性卫生护理用品生产企业 产品包括宠物尿垫、成人纸尿裤和护理尿片等 销往全球多个国家和地区 [26] - 山东泰莱电气终止辅导备案 主营业务专注于新能源发电用箱式变电站、国家农村电网改造变压器、开关柜和高压负荷开关等35kv以下产品的生产 [27] 行业动态 - 商业航天领域迎来上市热潮 包括蓝箭航天、屹信航天和中科宇航等多家独角兽公司相继开启辅导或进入申报环节 竞逐"商业航天第一股" [7]
微纳星空启动IPO辅导,商业航天赛道迎密集“上市潮”
搜狐财经· 2025-09-17 18:09
公司上市进程 - 微纳星空于9月15日在北京证监局办理辅导备案登记,正式启动A股IPO工作,辅导机构为国泰海通证券 [2] - 上交所副理事长在公开论坛上重申,将推动科创板第五套标准扩围至商业航天等领域 [2] 公司业务与技术 - 公司成立于2017年8月,主要从事卫星整星的研发与制造,提供从方案论证设计到在轨交付的一站式服务 [3] - 成立七年以来,公司已成功将27颗不同类型的卫星送入太空,产品覆盖从10公斤到1000公斤级的多种卫星平台 [3] - 公司产品涉及通信、遥感及科学试验等多个应用领域,包括国内首颗由民营企业研制的0.5米分辨率光学遥感卫星泰景三号01星,以及国内首颗X波段商业SAR卫星泰景四号03星 [3] - 公司在江苏无锡的商业卫星智能化产线项目获国家发改委核准,建成后预计将具备年产150颗以上200公斤至500公斤级卫星的能力 [3] 公司商业与财务 - 公司中标"环天卫星星座建设"项目,合同金额达8.04亿元人民币,项目内容包括10颗遥感卫星的研制、发射组网及地面系统建设 [3] - 公司至今已完成约十余轮融资,累计金额超20亿元,投资方包括国开制造业转型升级基金、长江航天产业基金、深创投等国资及市场化机构 [4] 行业动态与政策 - 今年6月18日,证监会发布新规,明确将商业航天纳入科创板第五套上市标准的适用范围,为尚未盈利的相关科技企业上市扫清制度障碍 [6] - 政策出台后,多家商业航天企业密集启动IPO辅导,包括7月29日备案的蓝箭航天、8月1日备案的屹信航天以及8月12日备案的中科宇航 [6] - 中国商业航天产业自2015年首次鼓励社会资本进入后,发展已近十年,产业链逐步成熟,企业从技术验证迈向商业化和规模化扩张阶段 [6] - 除已进入辅导期的企业外,星际荣耀、国星宇航等公司也已在A股或港股市场披露上市计划 [6]
估值超70亿元!卫星制造独角兽启动IPO
上海证券报· 2025-09-16 15:55
IPO进展 - 公司于9月15日在北京证监局完成IPO辅导备案,辅导机构为国泰海通证券 [1] - 公司近3年内不存在首次公开发行申请被终止审查、不予核准或不予注册的情形 [2] 公司基本情况 - 公司成立于2017年8月7日,注册资本6256.25万元,法定代表人高恩宇,无控股股东,高恩宇持有25.6363%表决权 [2] - 公司是国内最早一批聚焦卫星整星研制的商业航天企业,现已成为国内高端卫星制造头部企业 [1] - 公司是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和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 [4] 业务与技术实力 - 公司主要从事卫星整星、地面站产品的研发与制造,提供从论证、设计到发射、测运控的“一站式”星地一体化服务 [3] - 公司拥有卫星平台和核心部组件自主知识产权,掌握近40项卫星制造关键技术,拥有注册专利超300件 [4] - 公司已成功研制并发射数十颗卫星,涵盖10kg至1000kg级,涉及通信、遥感、科学试验等多个领域 [4] - 公司具备年产大于60颗卫星的研制能力,并在北京、长春、无锡、成都等地布局了“研、产、试”全闭环产业链 [5] 融资与估值 - 截至今年6月,公司累计融资超20亿元,估值超70亿元 [1] - 2024年6月完成10亿元C1轮融资,投后估值超过70亿元,成为商业航天独角兽企业 [3] - 2022年完成近4亿元B轮及B+轮融资 [3] 近期重大项目与订单 - 今年5月,公司中标金额达8亿元的“环天卫星星座建设”项目,将完成10颗遥感微小卫星星座的研制和发射组网 [1][5] - 按照研制计划,公司年内还将发射10余颗具备国际领先性的光学和SAR卫星 [4] 行业政策环境 - 今年6月科创板新规将商业航天领域纳入第五套标准,降低了相关公司的上市门槛 [3]
微纳星空启动上市辅导 深耕“一站式”星地一体化交付服务
证券时报网· 2025-09-16 12:03
公司上市进程 - 公司于9月15日在北京证监局进行上市辅导备案,辅导机构为国泰海通 [1] 公司业务与技术概况 - 公司成立于2017年8月,主营业务为卫星整星、地面站产品的研发与制造,提供星地一体化交付服务 [1] - 公司为国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卫星平台和核心部组件,掌握近40项关键技术,注册专利超300件 [1] - 公司已成功研制并发射27颗卫星,覆盖10—1000kg级,涉及通信、遥感、科学试验等多个领域,拥有多项国内首颗民企研制卫星产品 [1] 产能布局与智能化建设 - 公司在北京、长春、无锡、成都等地布局,构建了“研、产、试”全闭环,具备年产大于60颗卫星的研制能力 [2] - 公司商业卫星智能化产线项目于今年3月获国家发改委核准,在江苏无锡建设,将打造国内商业航天自主可控的自动化、智能化产线 [2] - 智能化产线项目占地2.3万平方米,建成后具备年产150颗以上200kg级至500kg级卫星的批产能力,并配套建设国内最先进的全系列试验系统 [2] 重大项目与市场拓展 - 公司今年5月中标“环天卫星星座建设”项目,中标金额为8.04亿元,该项目已获国家发改委核准 [3] - 中标项目旨在为四川眉山地区提供空天数据,公司将完成10颗遥感微小卫星星座(4颗光学卫星、6颗SAR卫星)的研制和发射组网 [3] - 公司正加快建设覆盖全球的营销体系和服务网络,已与海外多国建立业务交流和国际合作 [2]
商业航天跑来一个IPO,微纳星空正式启动上市辅导
搜狐财经· 2025-09-16 11:21
上市进程 - 北京微纳星空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于2025年9月15日正式启动上市辅导,国泰海通证券担任辅导机构 [1] - 公司近3年内不存在提交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存托凭证并上市申请被终止审查、不予核准、不予注册的情形 [2] 公司基本信息 - 公司成立于2017年8月7日,注册资本为6,256.25万元,法定代表人为高恩宇 [2] - 公司无控股股东,创始人高恩宇持有25.6363%的公司股份 [1][2] - 公司行业分类为铁路、船舶、航空航天和其他运输设备制造业 [2] 业务与技术 - 公司主要从事卫星整星、地面站产品的研发与制造业务,提供包括论证、设计、制造、测试、发射、测运控在内的星地一体化交付服务 [2] - 公司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卫星平台和核心部组件,掌握卫星制造近40项关键技术,拥有注册专利超300件 [3] - 公司已成功研制并发射27颗卫星,涵盖10—1000kg级卫星,涉及通信、遥感、科学与技术试验等多个领域 [3] - 公司在北京、长春、无锡、成都等地布局,构建起年产大于60颗卫星的研制能力 [4] 市场地位与产品 - 公司为国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商业航天领域独角兽企业 [3] - 明星产品包括国内首颗由民企研制的0.5m分辨率遥感卫星泰景三号01星、国内首颗X波段商业SAR卫星泰景四号01星、国内首颗商业Ku波段相控阵雷达遥感卫星泰景四号03星 [3] - 公司加快建设覆盖全球的营销体系和服务网络,已与海外多国建立业务交流和国际合作 [4] 融资历史 - 公司合计完成14轮融资 [4] - 2024年6月,公司顺利完成10亿元C1轮融资,由元禾重元-无锡经开尚贤产投基金领投 [4] - 2025年8月26日,公司完成由盛邦安全独家战略投资的新一轮融资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