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泰景四号01星
icon
搜索文档
商业航天独角兽来IPO了!
国际金融报· 2025-09-26 18:59
微纳星空 - 公司于9月15日在北京证监局进行上市辅导备案,辅导机构为国泰海通 [3] - 公司成立于2017年8月,专注于卫星整星及地面站产品的研发与制造,提供一站式星地一体化服务 [3] - 公司无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高恩宇表决权比例为25.6363% [4] - 公司拥有自主知识产权,掌握近40项关键技术,注册专利超300件,已成功研制并发射27颗卫星 [4] - 公司已完成14轮融资,累计融资额超20亿元,估值超70亿元,为商业航天独角兽企业 [4] 本源量子 - 公司于9月10日与中信建投证券签署辅导协议,谋求IPO [5] - 公司成立于2017年9月,是国内第一家量子计算企业,由中科院院士郭光灿和中科大教授郭国平创立 [5] - 公司聚焦量子计算全栈研制开发,第三代超导量子计算机"本源悟空"已部署3台,为77所高校提供支持 [5] - 2024年公司实现营收9938.49万元,亏损3419.28万元,2025年第一季度营收2858.44万元,亏损1787.4万元 [6] - 近期科创板公司受让公司0.2323%股份,对应估值约69亿元,控股股东郭国平合计控制公司超30%表决权 [8] 振华海科 - 公司于9月16日在江苏证监局完成IPO辅导备案,拟北交所上市,辅导机构为首创证券 [9] - 公司成立于1979年,主营舰船类武器装备专用泵、专用电机及船用环保设备等,舰船用泵为核心业务 [9] - 预计到2025年,我国船用泵市场规模将突破300亿元,年复合增长率约15% [9] - 2024年公司营业收入5.79亿元,同比增长4.1%,归属母公司净利润0.58亿元,同比下降21.92% [10] - 2025年上半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2.623亿元,净利润2834万元 [11] 卡儿酷 - 公司于9月19日在深圳证监局启动IPO辅导备案,辅导机构为兴业证券 [12] - 公司成立于2011年6月,是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主营汽车应急启动电源及储能电源 [12] - 公司控股股东为新余市翎云投资管理有限公司,持股51.57%,实际控制人雷云最终受益股份57.98% [13] 海森林 - 公司于9月18日在青岛证监局进行上市辅导备案,拟主板上市,辅导机构为国泰海通证券 [14] - 公司成立于2020年6月,是一家发制品企业,产品销往全球30多个国家 [14] - 公司控股股东为青岛海森林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持股比例为65.36% [15] 集美新材 - 公司于9月12日与招商证券签署辅导协议,目前为新三板创新层企业 [16][17] - 公司成立于2006年1月,专业从事醋酸纤维素板材设计开发、生产及销售,是眼镜镜架重要材料供应商 [17] - 公司控股股东兼董事长陈秋鹏持有公司71.0986%股份 [17] - 2024年公司营业收入30229.47万元,归属于挂牌公司股东净利润7987.57万元 [18] - 2025年上半年公司营收1.45亿元,同比减少0.64%,归母净利润3606.95万元,同比减少8.09% [18] 政策动态 - 上交所副理事长透露,上交所正与商业航天、人工智能、低空经济企业预沟通,推动第五套上市标准扩围至相关行业 [1]
商业航天独角兽来IPO了!
IPO日报· 2025-09-26 12:54
微纳星空 - 公司于9月15日在北京证监局进行上市辅导备案,辅导机构为国泰海通[4] - 公司成立于2017年8月,注册资本6256.25万元,专注于卫星整星及地面站产品的研发与制造,产品包括遥感卫星、通信卫星、地面站及核心部组件[4] - 公司提供星地一体化交付服务,客户包括政府科研机构、电信公司、互联网公司及大型央企[4] - 公司无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高恩宇表决权比例为25.6363%[5] - 公司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卫星平台和核心部组件,掌握近40项关键技术,拥有专利超300件,已成功研制并发射27颗卫星[5] - 公司历经14轮融资,累计融资额超20亿元,估值超70亿元,为商业航天独角兽企业[5] 本源量子 - 公司于9月10日与中信建投证券签署辅导协议,谋求IPO[7] - 公司成立于2017年9月,注册资本3000万元,由中科院院士郭光灿和中科大教授郭国平创立,为国内第一家量子计算企业[8] - 公司聚焦量子计算产业生态建设,业务涵盖量子芯片、量子计算测控一体机、量子操作系统、量子软件、量子计算云平台和量子计算科普教育[8] - 公司第三代自主超导量子计算机"本源悟空"已在我国多地部署,为77所高校提供量子计算教育支持[8] - 2024年公司营收9938.49万元,亏损3419.28万元;2025年第一季度营收2858.44万元,亏损1787.4万元[8] - 公司完成多轮融资,其中2022年B轮融资规模近10亿元,近期估值约69亿元[10][11] - 郭国平直接持有公司21.08%股份,并通过持股平台合计控制超30%表决权,为公司控股股东及实际控制人[11] 振华海科 - 公司于9月16日在江苏证监局完成IPO辅导备案,拟北交所IPO,辅导机构为首创证券[13] - 公司成立于1979年,注册资本11452.669万元,主营舰船类武器装备专用泵、专用电机、船用环保设备及风机产品[13] - 舰船用泵为核心业务,预计2025年我国船用泵市场规模将突破300亿元,年复合增长率达15%[13] - 2024年公司营收5.79亿元,同比增长4.1%;归属母公司净利润0.58亿元,同比下降21.92%[14] - 2025年上半年公司营收2.623亿元,净利润2834万元[15] 卡儿酷 - 公司于9月19日在深圳证监局启动IPO辅导备案,辅导机构为兴业证券[17] - 公司成立于2011年6月,注册资本4500万元,为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参与起草汽车应急启动电源及储能电源行业标准[17] - 公司主营汽车应急启动电源、启停锂电及储能电源的研发、生产和销售,产品应用于汽车、卡车、摩托车、农机、数码产品等领域[17] - 控股股东为新余市翎云投资管理有限公司,持股51.57%;实际控制人雷云为品牌创始人,最终受益股份57.98%[17] 海森林 - 公司于9月18日在青岛证监局进行上市辅导备案登记,拟申请主板上市,辅导机构为国泰海通证券[19] - 公司成立于2020年6月,注册资本1.2亿元,为发制品企业,产品涵盖女士头套、男士发块、发帘、发束、眼睫毛等系列产品[20] - 产品畅销全球30多个国家,包括英国、法国、德国、美国、日本、澳大利亚等[20] - 公司曾于2021年、2022年完成A轮融资,2023年9月与国泰君安签订IPO辅导协议,2024年11月辅导备案终止[20] - 控股股东为青岛海森林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持股比例65.36%[21] 集美新材 - 公司于9月12日与招商证券签署辅导协议[23] - 公司成立于2006年1月,注册资本5334万元,2016年4月在股转系统挂牌,目前为创新层企业[24] - 公司专业从事醋酸纤维素板材设计开发、生产及销售,产品为眼镜镜架重要材料,并可应用于时尚饰品、高端工艺品等领域[25] - 客户包括Luxottica、Safilo、雅视光学、新兴光学等知名眼镜制造厂商,拥有Ray-Ban、Oakley、Burberry、Chanel等国际一线品牌合作[25] - 公司曾于2022年向北交所申请上市,2023年7月撤回上市申请文件[25] - 2022年-2024年公司营收分别为22864.33万元、26352.95万元和30229.47万元;归母净利润分别为6022.71万元、6063.56万元和7987.57万元[26] - 2025年上半年公司营收1.45亿元,同比减少0.64%;归母净利润3606.95万元,同比减少8.09%[26] - 控股股东为董事长兼总经理陈秋鹏,持有公司71.0986%股份[25]
微纳星空开启IPO辅导 上交所重申:支持商业航天企业上市!
经济观察报· 2025-09-17 13:44
行业政策与监管动态 - 上交所副理事长透露已与多家商业航天企业开展预沟通,推动科创板第五套标准扩围至商业航天等行业领域[1] - 证监会6月18日发布意见,重启未盈利企业适用科创板第五套标准上市并扩大适用范围,首次将商业航天纳入未盈利科技企业支持范围[4] - 政策支持下,近一个多月来商业航天企业上市进程明显提速,包括蓝箭航天、屹信航天、中科宇航等多家企业相继在各地证监局完成IPO辅导备案[1][4] 商业航天产业宏观发展 - 中国商业航天市场规模2025年有望突破2.5万亿元[2] - 中国商业航天企业数量迅猛增至500余家,在轨卫星数量不断攀升[3] - 北京拥有国内最全的商业航天产业链条,聚集重点企业200多家,核心研发单位、上市企业和独角兽企业约占全国50%[2] - 2024年我国商业航天领域融资事件达138个,披露融资金额202.39亿元,截至2025年第一季度已诞生12家独角兽企业[5] 企业上市与资本动态 - 北京微纳星空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于9月15日在北京证监局上市辅导备案,启动上市辅导工作[1] - 除微纳星空外,近两个月开启IPO辅导的商业航天企业还包括蓝箭航天、屹信航天、中科宇航等[1][4] - 社会资本对商业航天关注度加大,天兵科技、星河动力、蓝箭航天等头部企业累计融资均超过10亿元,垣信卫星曾在2024年获得67亿元大额融资[5] 技术与产品发展 - 商业卫星正从少量定制模式向批量模式转变,低时延、低成本、广覆盖、高可靠的卫星互联网被视为未来发展里程碑[6] - 微纳星空已成功研制并发射27颗卫星,覆盖从10公斤到1000公斤级,涉及通信、遥感、科学试验等多个领域[6] - 公司在高分辨率敏捷遥感技术方面取得突破,泰景三号04星在500公里轨道高度实现0.5米全色/2米多光谱分辨率,敏捷机动能力较传统卫星提升80%[7] 公司特定信息(微纳星空) - 微纳星空成立于2017年8月,专注于卫星整星及地面站产品的研发与制造,提供星地一体化交付服务[6] - 公司明星产品包括国内首颗由民企研制的0.5米分辨率遥感卫星泰景三号01星,以及国内首颗X波段商业SAR卫星泰景四号01星[7] - 2024年6月公司完成10亿元C1轮融资,融资后其在卫星研发、制造、生产等各环节的能力均得到跨越式提升[7]
估值超70亿元!卫星制造独角兽启动IPO
上海证券报· 2025-09-16 15:55
IPO进展 - 公司于9月15日在北京证监局完成IPO辅导备案,辅导机构为国泰海通证券 [1] - 公司近3年内不存在首次公开发行申请被终止审查、不予核准或不予注册的情形 [2] 公司基本情况 - 公司成立于2017年8月7日,注册资本6256.25万元,法定代表人高恩宇,无控股股东,高恩宇持有25.6363%表决权 [2] - 公司是国内最早一批聚焦卫星整星研制的商业航天企业,现已成为国内高端卫星制造头部企业 [1] - 公司是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和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 [4] 业务与技术实力 - 公司主要从事卫星整星、地面站产品的研发与制造,提供从论证、设计到发射、测运控的“一站式”星地一体化服务 [3] - 公司拥有卫星平台和核心部组件自主知识产权,掌握近40项卫星制造关键技术,拥有注册专利超300件 [4] - 公司已成功研制并发射数十颗卫星,涵盖10kg至1000kg级,涉及通信、遥感、科学试验等多个领域 [4] - 公司具备年产大于60颗卫星的研制能力,并在北京、长春、无锡、成都等地布局了“研、产、试”全闭环产业链 [5] 融资与估值 - 截至今年6月,公司累计融资超20亿元,估值超70亿元 [1] - 2024年6月完成10亿元C1轮融资,投后估值超过70亿元,成为商业航天独角兽企业 [3] - 2022年完成近4亿元B轮及B+轮融资 [3] 近期重大项目与订单 - 今年5月,公司中标金额达8亿元的“环天卫星星座建设”项目,将完成10颗遥感微小卫星星座的研制和发射组网 [1][5] - 按照研制计划,公司年内还将发射10余颗具备国际领先性的光学和SAR卫星 [4] 行业政策环境 - 今年6月科创板新规将商业航天领域纳入第五套标准,降低了相关公司的上市门槛 [3]
微纳星空启动上市辅导 深耕“一站式”星地一体化交付服务
证券时报网· 2025-09-16 12:03
公司上市进程 - 公司于9月15日在北京证监局进行上市辅导备案,辅导机构为国泰海通 [1] 公司业务与技术概况 - 公司成立于2017年8月,主营业务为卫星整星、地面站产品的研发与制造,提供星地一体化交付服务 [1] - 公司为国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卫星平台和核心部组件,掌握近40项关键技术,注册专利超300件 [1] - 公司已成功研制并发射27颗卫星,覆盖10—1000kg级,涉及通信、遥感、科学试验等多个领域,拥有多项国内首颗民企研制卫星产品 [1] 产能布局与智能化建设 - 公司在北京、长春、无锡、成都等地布局,构建了“研、产、试”全闭环,具备年产大于60颗卫星的研制能力 [2] - 公司商业卫星智能化产线项目于今年3月获国家发改委核准,在江苏无锡建设,将打造国内商业航天自主可控的自动化、智能化产线 [2] - 智能化产线项目占地2.3万平方米,建成后具备年产150颗以上200kg级至500kg级卫星的批产能力,并配套建设国内最先进的全系列试验系统 [2] 重大项目与市场拓展 - 公司今年5月中标“环天卫星星座建设”项目,中标金额为8.04亿元,该项目已获国家发改委核准 [3] - 中标项目旨在为四川眉山地区提供空天数据,公司将完成10颗遥感微小卫星星座(4颗光学卫星、6颗SAR卫星)的研制和发射组网 [3] - 公司正加快建设覆盖全球的营销体系和服务网络,已与海外多国建立业务交流和国际合作 [2]
商业航天跑来一个IPO,微纳星空正式启动上市辅导
搜狐财经· 2025-09-16 11:21
上市进程 - 北京微纳星空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于2025年9月15日正式启动上市辅导,国泰海通证券担任辅导机构 [1] - 公司近3年内不存在提交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存托凭证并上市申请被终止审查、不予核准、不予注册的情形 [2] 公司基本信息 - 公司成立于2017年8月7日,注册资本为6,256.25万元,法定代表人为高恩宇 [2] - 公司无控股股东,创始人高恩宇持有25.6363%的公司股份 [1][2] - 公司行业分类为铁路、船舶、航空航天和其他运输设备制造业 [2] 业务与技术 - 公司主要从事卫星整星、地面站产品的研发与制造业务,提供包括论证、设计、制造、测试、发射、测运控在内的星地一体化交付服务 [2] - 公司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卫星平台和核心部组件,掌握卫星制造近40项关键技术,拥有注册专利超300件 [3] - 公司已成功研制并发射27颗卫星,涵盖10—1000kg级卫星,涉及通信、遥感、科学与技术试验等多个领域 [3] - 公司在北京、长春、无锡、成都等地布局,构建起年产大于60颗卫星的研制能力 [4] 市场地位与产品 - 公司为国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商业航天领域独角兽企业 [3] - 明星产品包括国内首颗由民企研制的0.5m分辨率遥感卫星泰景三号01星、国内首颗X波段商业SAR卫星泰景四号01星、国内首颗商业Ku波段相控阵雷达遥感卫星泰景四号03星 [3] - 公司加快建设覆盖全球的营销体系和服务网络,已与海外多国建立业务交流和国际合作 [4] 融资历史 - 公司合计完成14轮融资 [4] - 2024年6月,公司顺利完成10亿元C1轮融资,由元禾重元-无锡经开尚贤产投基金领投 [4] - 2025年8月26日,公司完成由盛邦安全独家战略投资的新一轮融资 [4]
先进制造业,奋斗者们有绝活儿
人民日报海外版· 2025-05-21 06:39
中国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发展 - 中国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数量已达14600多家 具有专业化 精细化 特色化和创新能力强的特征 在产业链中发挥强链 固链 稳链作用 [2] - 上海纬景储能科技专注锌铁液流电池技术 通过创新电极设计和电解液配方控制锌晶体生长 实现长时储能 已投建高度自动化智能产线 [2] - 浙江嘉兴佳利电子在微波陶瓷材料和元器件领域通过300多次试错 实现车载通信器件关键性能指标达标 并通过标准化手册降低50%以上试错成本 [3] 先进制造技术突破 - 北京微纳星空科技研制国内首颗民企0 5m分辨率遥感卫星和X波段商业SAR卫星 卫星总装涉及几十道工序和数百测试项 需严谨处理细节 [4] - 冈田智能(江苏)股份攻克链式刀库技术 通过183次试验实现效率大幅提升和成本显著下降 其产品可提升数控机床加工精度与效率 [5] 生物医药创新进展 - 中山康方生物医药自研双抗新药临床数据获国际认可 两款治疗胃癌和非小细胞肺癌的创新药已纳入医保 新一代双抗药物可同时作用于两个靶点实现协同效应 [6][7] 行业人才特质 - 制造业一线奋斗者普遍具备敢于试错 潜心钻研和跨界学习能力 需快速适应技术迭代 如储能行业需结合人工智能等新技术发掘创新点 [3][7] - 卫星制造领域要求工程师兼具设计能力和现场问题解决能力 需严格执行工艺标准 如螺钉分三次交叉对称拧紧等细节操作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