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海看剧场APP
icon
搜索文档
广电系公司入局短剧:净利率超 50%,服务 100 + 剧组,3 部作品已上星
36氪· 2025-05-19 19:01
财务表现 - 2024年总营收9.79亿元,同比微跌1.37%,归母净利润4亿元,同比下滑2.38%,净利率超40% [1][3] - 2025年一季度营收2.35亿元,同比微跌5.19%,归母净利润1.17亿元,同比增长7.45%,净利率突破50% [1][3] - IPTV业务贡献超95%营收,其中基础业务收入7.95亿元(同比微增0.02%),增值业务收入1.39亿元(同比下滑14.61%) [3] - 销售费用1848.25万元(同比增26.70%),研发费用4139.6万元(同比减14.25%),合计占营收约6% [5] 业务结构 - IPTV业务具有垄断属性,独家运营山东IPTV集成播控业务,用户覆盖超4549.64万人 [3][16] - 微短剧业务处于起步阶段,子公司八爪互娱2024年净利润仅1758.88元,占整体营收比例极小 [1][3][8] 微短剧布局 硬件基建 - 北方微短剧影视基地2024年服务100余个剧组,拍摄102部短剧(含11部精品剧、13部出海剧),盈利依赖场地服务费 [8] 渠道建设 - 移动端上线"章鱼小剧场"微信/抖音小程序及"海看剧场"APP,但缺乏买量投流导致存在感弱 [9] - 大屏端依托IPTV资源开通短剧专区,覆盖4500万山东家庭用户,中老年受众优势显著 [11] 内容策略 - 重点布局"微短剧+"模式,推出普法、反诈、文旅等题材,如《以法之声》《暗渊之下》《代码与尾巴》 [12] - 自主拍摄竖屏微短剧5部,投资精品剧4部,参投出海剧1部,引入1000多部二轮版权剧 [15] 竞争优势与挑战 - 优势:拥有移动互联网视听、互联网电视内容服务等稀缺牌照,IPTV用户基础庞大 [7][16] - 挑战:移动端竞争力不足,缺乏互联网运营能力,编剧及人才储备存在短板 [16]
海看股份(301262):主业表现平稳,视听新业态持续推进
中泰证券· 2025-05-13 20:55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维持“增持”评级 [2][8][9] 报告的核心观点 - 海看股份发布2024年年报及2025年一季报,2024年营业总收入9.79亿元同减1.4%,归母净利润4.00亿元同减2.4%;2025Q1营收2.35亿元同减3.3%,归母净利润1.17亿元同增7.5% [6] - 公司主业表现平稳,微短剧多元布局持续推进,AI应用融合探索加速推动 [7] - 考虑公司经营稳健并积极求变创新,调整业绩预期,预计2025 - 2027年营业收入分别为10.17/10.55/10.92亿元,归母净利润分别为4.26/4.48/4.70亿元,看好公司长期投资价值 [8]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基本状况 - 总股本417.00百万股,流通股本122.08百万股,市价23.56元,市值9,824.52百万元,流通市值2,876.10百万元 [3] 业绩表现 - 2024年拟分配现金红利2.1亿元,拟分红比例达51.7%,分红频次多水平良好 [8] - 2024年IPTV基础业务收入7.95亿元同增0.02%,增值业务收入1.39亿元;基础业务有效用户达1,685.1万户,增值业务精细化运营 [8] 业务布局 - 携手打造北方微短剧影视基地,2024年服务剧组100余个;微短剧平台全平台覆盖,“海看剧场”APP上架;2024年操盘拍摄竖屏微短剧5部等 [8] - 加大AI技术研发应用,用自研平台进行AI视频制作,优化审核系统并试用;升级APP打造人工智能宠物养护服务平台 [8] 费用率情况 - 2024年销售、管理、研发费用率分别为1.9%、5.7%、4.2%,同比增加+0.42/-0.92/-0.64pct;2025Q1分别为1.2%、6.0%、3.8%,同比增加+0.04/+0.68/-0.34pct [8] 盈利预测与估值 - 预计2025 - 2027年营业收入分别为10.17/10.55/10.92亿元,同比增长3.90%、3.79%、3.48%;归母净利润分别为4.26/4.48/4.70亿元,同比增长6.47%、5.20%、4.76% [8] - 当前市值对应估值分别为23.1x、21.9x、20.9x [8] 财务报表 资产负债表 - 2024 - 2027年资产合计分别为4,213、4,667、4,907、5,311百万元等 [10] 利润表 - 2024 - 2027年营业收入分别为979、1,017、1,055、1,092百万元等 [10] 现金流量表 - 2024 - 2027年经营活动现金流分别为171、346、367、396百万元等 [11] 主要财务比率 成长能力 - 2024 - 2027年营业收入增长率分别为-1.4%、3.9%、3.8%、3.5%等 [11] 获利能力 - 2024 - 2027年毛利率分别为56.1%、56.5%、57.1%、57.8%等 [11] 偿债能力 - 2024 - 2027年资产负债率分别为11.9%、13.2%、9.8%、9.2%等 [11] 营运能力 - 2024 - 2027年总资产周转率均为0.2等 [11] 每股指标 - 2024 - 2027年每股收益分别为0.96、1.02、1.08、1.13元等 [11] 估值比率 - 2024 - 2027年P/E分别为25、23、22、21等 [11]
海看股份(301262) - 2025年5月9日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
2025-05-09 18:44
公司业绩情况 - 2024年度合并口径营业收入9.79亿元,同比下降1.37%,归母净利润4.00亿元,同比下降2.38%,研发投入维持在4000万以上,总资产42.13亿元,同比增长9.24%,净资产37.10亿元,同比增长8.17% [2][3] - 2025年一季度合并营业收入2.35亿元,归母净利润1.17亿元,同比增长7.45% [3] 市值与投资收益 - 公司通过“价值创造 + 价值传递”落实市值管理制度,融资投向业务发展和创新研发等战略方向,无法单独核算项目实际收益,将提高资金使用率和效益 [4] 分红情况 - 上市不到两年累计实施4次现金分红,合计每10股派发红利14.88元,累计派现规模达6.20亿元(含税),2024年度利润分配预案为每10股派发0.50元(含税) [5][6] 盈利增长点 - 以创新驱动发展,构建业务多元化增长引擎,稳定主营业务,布局微短剧业态,推进自研技术成果市场化,深化产业与资本协同创新 [7] IPTV业务情况 - 2024年IPTV基础业务收入7.95亿元,同比增长0.02%,基础业务有效用户1685.05万户,增值业务收入1.39亿元,推出创新服务,未来将深化合作,挖掘用户价值,加强内容建设 [8] 超高清机顶盒部署影响 - 超高清插入式微型机顶盒部署是为优化电视服务,并非取代IPTV,IPTV将在优化后的监管框架下持续发展 [9] 行业整体情况 - 2024年IPTV行业整体平稳发展,公司营收、净利润微降,但核心IPTV业务稳定,公司核心竞争力持续强化 [9] 微短剧业务情况 - 牵头落地北方微短剧影视基地,推动大小屏覆盖,打造海看普法短剧厂牌,探索多元商业模式,微短剧内容入驻多家平台,与合作方联合开发红果平台版权剧内容 [9][10] 行业发展前景 - 网络视听行业形成多业态并存交融格局,IPTV和微短剧将受益于行业规范和高质量发展,公司将抓住机遇推动自身发展 [10] 短剧业务与IPTV协同 - 公司短剧业务依托IPTV海量家庭用户优势,在大屏端开通短剧专区,上线“海看剧场”APP,与各地平台合作上线原创自制短剧内容 [11] 算力储备情况 - 公司启动“海看算力中心”建设,研发投入强度连续多年保持在4%以上,已部署的算力矩阵支撑相关应用模型研发和业务运营,将持续推进算力资源建设 [11] 技术产品输出 - 公司自研的部分技术产品已实现市场化输出,在6家省市传媒机构试用,2024年技术输出业务合同签约额突破千万规模,中标多个项目 [12][13] 一体机项目情况 - 公司研发“山东海看IPTV电视一体机”,构建产业链条,荣获相关奖项,虽未形成规模收益,但具有战略价值 [13]
海看股份(301262) - 2025年4月25日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
2025-04-25 18:30
财务业绩 - 2024年合并营业收入9.79亿元,归母净利润4.00亿元,研发投入超4000万元,总资产42.13亿元(同比增长9.24%),基本每股收益0.96元 [2] - 2025年一季度合并营业收入2.35亿元,归母净利润1.17亿元(同比增长7.45%) [2] - 2024年利润下降原因:广电总局"双治理"政策导致IPTV增值业务收入下滑,直播信源版权成本上升及诉讼预计负债影响 [3] - 2025年Q1利润增长主因:回款情况改善冲回部分坏账准备 [3] 行业政策与战略调整 - 广电总局2023年起整治大屏端"套娃"收费、操作复杂等问题,公司落实开机默认直播、压缩计费点 [4] - 短期政策导致增值业务承压,长期看行业规范将促进用户回流及高质量发展 [4] 微短剧业务布局 - 实施"三个一"战略:微短剧影视基地(青岛藏马山)、产品矩阵("海看剧场"APP及IPTV专区)、精品内容(普法/品牌/非遗方向) [5] - 微短剧业务处于孵化期,营收占比小但列为战略性创新业务 [6] 算力与资金规划 - 启动"海看算力中心"建设,初期服务于内部平台及技术输出,后续规模视市场反响调整 [6] - 账面现金充裕,计划用于平台建设、版权采购、对外投资及股东回报 [6] 应收账款管理 - 应收账款周转率下降因坚持现金结算(拒收商票),客户均为大型国央企信用风险低 [7] - 后续加强账款监控,分级催收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