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费类基础设施REITs

搜索文档
公募REITs扩容迫在眉睫 完善治理机制重中之重
证券时报· 2025-08-04 02:58
公募REITs生态发展 - 公募REITs生态健康发展需要发行人、监管方、中介机构、投资者等多方协同发力 [1] - 多层次REITs生态体系存在资产供给不足、估值分歧、流动性待提升等瓶颈问题 [2] 流动性提升建议 - 保险资金作为长期资金可发挥稳定器作用,在市场大幅调整时介入,并培养专业二级市场投研团队 [2] - 优化做市商制度,推动REITs纳入融资融券标的,增强市场流动性 [3] - 险资对REITs底层资产风险收益特性认可,但市场供给不足迫使机构向上游延伸至Pre-REITs甚至一级市场 [2] 资产供给与估值优化 - 优先选择市场化属性强的资产(如商业、物流)推动扩募,形成规模化精品REITs [3] - 在培育期前置合作(如保险机构在Pre阶段介入),减少后期定价差异 [3] - 增加资产供给是首要任务,应聚焦成熟赛道做深做宽,避免"第一单效应"后缺乏持续项目 [3] 制度完善与市场层级 - Pre-REITs/私募REITs到公募REITs的退出路径尚不清晰,需优化原始权益人认定等细节 [4] - 参考股票市场层级体系,构建不同标准化程度、风险等级的REITs市场 [4] - 解决管理人多为原始权益人关联方带来的信息不对称及道德风险问题 [4] 供需协同与治理机制 - 供给端期待文旅、养老等新业态项目发行上市,原始权益人应将扩募作为核心发展战略 [5] - 需求端尽早引入社保、年金等长线资金,加强公众投资者教育 [5] - 完善REITs治理机制,借鉴上市公司经验推动运营、管理、信披一体化协同 [5] 运营与产业协作 - 基金管理人需与运营管理机构建立良性协作机制,利益一致化并设立有效奖惩机制 [6] - 产业方在资产运营方面经验丰富,能为REITs提供微观专业支撑 [6] - 强化产业方专业力量参与基金治理,未来跨地域扩募需更深层次发展 [6] 生态转型与扩募优化 - 推动短期博弈转向长期价值共生,"重发行"转向"全周期运营" [7] - 优化扩募机制(分类审核、压缩优质资产扩募周期) [7] - 打通Pre-REITs衔接通道,完善私募到公募合规转化路径 [7]
【财经分析】公募REITs现“临时停牌潮” 需关注估值溢价风险
新华财经· 2025-05-21 13:36
公募REITs市场表现 - 今年以来公募REITs市场频现"临时停牌潮",已有近30家产品因涨幅超阈值触发停牌 [1] - 消费类基础设施REITs以平均40%左右的涨幅领跑市场 [1] - 截至5月16日,中证REITs全收益指数、中证REITs(收盘)指数年内分别上涨11.15%、8.79%,大幅跑赢主流指数 [4] - 已上市的65只公募REITs产品今年平均涨幅高达15.17%,其中63只年内正收益 [4] 停牌案例 - 易方达华威市场REIT 5月20日收盘价5.188元/份,较发行价累计涨幅达71.39%,触发停牌1天 [2] - 红土创新深圳安居REIT 5月20日收盘价3.795元/份,较发行价累计涨幅52.78%,触发停牌1小时 [2] - 嘉实物美消费REIT和中金厦门安居REIT因累计涨幅分别达72.47%和70.85%,于5月19日停牌1天 [3] - 国泰君安济南能源供热REIT年内已触发4次临时停牌,华夏首创奥莱REIT触发3次 [3] 消费类基础设施REITs领涨 - 华安百联消费REIT、华夏大悦城商业REIT、华夏首创奥特莱斯REIT、嘉实物美消费REIT年内涨幅均超40% [4] - 华安百联消费REIT年内涨幅逼近50%,中金印力消费基础设施REIT涨幅超30% [4] - 政策支持消费基础设施REITs发展,《提振消费专项行动方案》明确鼓励发行 [4] 其他表现突出的REITs类别 - 园区基础设施类REITs中,中金重庆两江产业园REIT、博时津开科工产业园REIT、易方达华威农贸市场REIT年内涨幅超30% [5] - 华夏金茂商业REIT、华夏深国际仓储物流REIT、华泰紫金南京建邺产业园REIT等11只产品年内涨幅超20% [5] 市场驱动因素 - 当前十年期国债收益率降至1.6%附近,机构对稳定现金流的REITs配置需求激增 [6] - 券商自营活跃性显著提升,对消费、市政环保、高速公路类REITs增持较多 [5] - 消费业态抗周期属性使其成为较安全的投资选择 [6] 估值与分派率变化 - 嘉实物美消费REIT净现金流分派率从发行时的6.22%降至4.21% [6] - 8只消费基础设施REITs平均可供分配收益率已下降至3.8%,与10年期国债收益率价差为2.2%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