存量改造

搜索文档
商业企业运营面临现实挑战,不少轻资产项目面临退出困境
搜狐财经· 2025-08-14 18:41
行业整体态势 - 市场处于理性调整阶段 企业面临现实挑战 但头部商业地产企业展现出较强韧性 [2] - 行业竞争加剧 商业运营能力提升成为未来突围的关键 [2] - 2025年下半年企业仍面临市场挑战 基本盘较稳的企业有望通过运营调整创造更好业绩 [4] 企业业绩表现 - 港资企业呈小幅增长或下滑:太古地产内地零售物业租金收入47.87亿元 同比微涨2% 新鸿基地产和九龙仓集团内地投资物业收入分别下滑2%和4% [4] - 内资企业分化明显:华润万象生活零售商业收入增幅约30% 在管项目零售额增长18.7% 其中重奢项目增长5.6% 非重奢项目增长27.1% 宝龙商业和星盛商业收入仅增长0.1%和1.5% 中骏商管收入同比下滑4.7% [4] - 轻重并举企业实现增长:大悦城地产零售商业收入30.23亿元 增长1% 新城控股收入128亿元 同比增长13.1% [4] 业务模式转型 - 轻资产扩张成为主流趋势 华润万象生活 万达商管 旭辉商业及爱琴海等企业通过该模式降低成本压力并快速布局 [5] - 上半年轻资产项目签约活跃:华润万象生活签约苏州万象天地 旭辉商业签约金华旭辉广场 [6] - 轻资产发展面临项目退出挑战:2024年12月融创与崇左城建就崇左万象汇签约(原运营方华润万象生活) 昆明大悦城更名为好悦天地(印证大悦城退出) 退出原因包括合作期满或经营效果未达预期 [6] 存量改造与运营创新 - 存量改造与精细化运营重要性凸显 领展投入1.8亿改造广州天河和北京通州项目 广州天河城进行楼层焕新 [7] - 2025年多个商业项目升级改造:北京世纪金源购物中心定位升级为"万种生活博物馆" 打造国内最大空中运动馆 成都万象城广场改造4.2万平米核心广场 武汉恒隆广场引入Olé超市和餐饮区 广州天河城启动三年期"无感"改造 重庆SM广场以"城市绿野"为主题打造公园商业 [7] - 差异化定位项目涌现:武汉远洋里CITYLANE探索传统建筑与现代消费融合 京东MALL武汉店定位全场景科技零售 以应对商业同质化竞争 [8]
2025上半年120+新商场开业,终于等来了这些王炸!
36氪· 2025-07-23 10:40
行业趋势 - 2025年上半年全国开业集中式商业项目120+个,商业体量约900万㎡ [2] - 存量改造项目占比持续上升,上半年存量改造开业项目接近40个,占比超30% [6] - 市场不再追求规模与速度,谨慎、稳健、重运营成为新常态 [4] - 奥特莱斯、特色主题mall、复合型商业成为差异化突围路径 [19][20] 区域分布 - 华东区开业量占比34%,华南区19%,西南区15% [7] - 北京开业量冲上全国第一,深圳、广州、上海、苏州并列第二 [10] - 商业高线级城市占比六成,商业四线、五线城市分别占比14%、15% [12] - 贺州、黔东南、临沂等多个下沉城市表现活跃 [10][12] 企业表现 - 头部企业持续领跑,珠海万达商管、龙湖集团、爱琴海商业开业数量居前三 [14] - 国企北京新辰商业成为"新黑马",开出3个存量改造项目 [14] - 爱琴海商业下沉意图明显,4个项目中有3个位于商业五线城市 [15] - 恒太商业首涉文商旅项目,大悦城、新世界发展、王府井均有"城市首进"项目开业 [15] 商业创新 - 存量改造项目中,二次元主题商场最为火热 [17] - 京东MALL成为存量项目改造的新出路 [17] - 城市更新带来多个由废弃园区厂房、老码头、古村落活化项目 [18] - 特色主题mall聚焦细分圈层消费群体,如女性主题、银发主题、体育主题等 [20] - 复合型商业融合公园、艺术、文旅等元素,打破传统想象 [20]
布丁酒店要退市,式微的经济型品牌如何活?
虎嗅· 2025-07-18 10:47
布丁酒店退市危机 - 公司自4月30日起停牌,强制终止挂牌已成定局 [1] - 2024年营业收入2.39亿元同比下滑15.07%,亏损1513.56万元,负债率攀升至104.01% [2] - 2023年净利润仅540.6万元,无法弥补疫情期间累计净资产亏损 [3] - 2020年疫情导致关闭约300家加盟店,创始人被迫承担1亿多元股权回购款 [8][9] 公司发展历程与商业模式 - 2007年创立,主攻18~35岁年轻人群,定位时尚、环保、高性价比 [4][5] - 2015年门店超500家,会员超2000万,24~30岁用户占比40.13% [6] - 早期互联网创新领先(首家免费WIFI、微信订房等),但后期技术普及削弱优势 [6][7] - 新三板融资未有效改善经营,2022-2024连续三年净资产为负 [9] 经济型酒店行业现状 - 2024年经济型酒店占市场客房总数54.48%,但比重持续下降(2023年为55%) [16] - 行业呈现三足鼎立格局:锦江、华住、首旅占连锁酒店62.25%份额 [18] - 2024年头部集团关闭1900家经济型门店,中端连锁化率提升至44.70% [19][20] - 外资品牌速8因特许加盟模式导致服务不均,价格差异达5倍 [14][15] 行业转型趋势 - 产品升级:汉庭3.5、7天3.0等迭代,锦江之星5.0单房造价降至4-6万元 [29][30] - 细分产品线:基础型(汉庭)与品质型(如家精选)分化 [31][32] - 目标客群转向年轻消费者,注重睡眠体验(如城市便捷4.0升级隔音与床品) [33][34] - 中小品牌需依附头部集团,通过并购整合提升竞争力 [23][34] 市场竞争与挑战 - 供给过剩导致价格战,二线城市ADR跌至168元仅覆盖65%成本 [28] - 存量改造品牌AA连锁、99优选等开店量断崖式下跌 [11][12] - H连锁酒店等轻改造模式因成本问题逐渐消失 [12][13] - 行业集中度提升,存活品牌不足10个,洗牌加速 [36]
深圳商业下半年“炸裂”开场:深圳湾万象城二期官宣,大悦城来了!
36氪· 2025-07-07 10:24
深圳商业市场2025年上半年发展概况 - 全市新增商业体量超40万㎡,7个新开业/升级项目中4个为存量改造项目,3个为全新商业体,呈现"老空间新生"与"新场景破局"双重逻辑 [1] - 存量改造项目通过差异化定位与业态重构激活老商业生命力,如in城市广场(原中信城市广场)改造后招商率达97%、开业率95%,引入250+品牌 [3] - 城市更新项目以"产城融合+文化赋能"重构片区价值,如蛇口太子湾K11 ECOAST通过艺术展览、文化活动等构建沉浸式体验场 [8][10] 存量改造典型案例分析 - in城市广场转型为"年轻力生活情绪场",打造3万㎡深圳最大户外运动公园FUSION PARK及四大特色场景 [3] - PAmall(原PAFCmall)经华润万象生活改造后出租率达98.9%,零售占比提升并引入轻奢、高化香氛品牌 [5] - 老百货转型案例包括南山海雅缤纷广场改造为京东MALL,新世界百货梅林店升级为社区商业中心 [6] 城市更新标杆项目表现 - 蛇口太子湾项目首阶段开放即展现强运营能力,太子湾villa街区开业即成为滨海生活方式新地标 [10] - 罗湖益田假日广场开业2个月客流达200万人次,港客消费占比30%,会员超15万,招商率100% [11] 后海商圈升级动态 - 深圳湾万象城二期提出"BAY TO LIVE"品牌主张,包含艺术、探索、奢品三大定位,将引入SMFK深圳首店等多元旗舰品牌 [16] - 商圈通过连廊建设实现"商场-办公-地铁"无缝衔接,深圳湾文化广场计划2025年亮相,含美术馆、数字艺术中心等文化场馆 [13][15] 2025年下半年商业项目展望 - 全市计划新开26个商业项目总体量182.95万㎡,下半年将迎10+新项目入市,包括前海·华发冰雪世界(33.93万㎡)、深圳大悦城(25万㎡)等 [17][19] - 特色商业体涌现,如罗湖国贸SPRING瞄准深港年轻客群,Alival新体汇以"体育+商业"定位打造运动社交地标 [22] - 社区型商业补充市场空白,如光明星河COCOCity(7万㎡)定位"生活趣味主张",盐田特发滨海潮文化主题商业聚焦海鲜美食社交 [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