液体六氟磷酸锂

搜索文档
广州富豪,索赔9个亿
创业家· 2025-07-10 18:02
专利诉讼案件 - 天赐材料向江西省高级人民法院提起诉讼,涉及12家被告主体,包括前总工程师李胜和竞争对手永太科技,索赔金额接近9亿元[5][7] - 永太科技反诉天赐材料侵害名誉权,要求赔偿5752万元[7] - 关键人物李胜被指控违反保密协议,泄露"液体六氟磷酸锂"工艺技术,获利428.5万元,已被一审判决侵犯商业秘密罪,判处有期徒刑四年四个月[13][17] 公司背景与技术优势 - 九江天赐是天赐材料重要子公司,2023年贡献108亿元收入,占总营收86%,三年研发投入超11亿元,专利申请数超300项[13] - 天赐材料2011年实现六氟磷酸锂国产化,自称生产成本比同行低40%,2023年电解液出货量超50万吨[23] - 中国化学与物理电源行业协会证明,截至2023年10月天赐材料是全国唯一实现液态六氟磷酸锂工业化生产的企业[25] 争议焦点 - 永太科技年产13.4万吨液体锂盐产业化项目已完成90%,但声称仅生产固态产品[19][20][21] - 双方争议核心在于永太科技是否通过不正当手段获取天赐材料商业秘密技术[25] - 法律人士指出案件关键将取决于双方证据链的完整性[26] 行业与市场状况 - 六氟磷酸锂价格从2022年60万元/吨峰值跌至2025年7月的5万元/吨[34] - 天赐材料2023年净利润4.8亿元,同比下降74.4%,但2024年一季度利润回升至1.5亿元[35][36] - 公司锂电池材料业务毛利率17.45%,高于行业平均水平[31] 公司创始人 - 创始人徐金富62岁,化学专业背景,早期创立蓝月亮前身,后转型锂电池电解液领域[28][29] - 2025年胡润全球富豪榜显示徐金富身家145亿元,排名下降450位[35] - 徐金富近期公开呼吁行业停止恶性竞争,回归价值创造本质[36]
广州富豪,索赔9个亿
商业洞察· 2025-07-08 17:11
核心观点 - 天赐材料对12家主体提起民事诉讼,指控前员工及竞争对手永太科技侵犯商业秘密,索赔8.87亿元 [3][4][7][22] - 永太科技反诉天赐材料侵害名誉权,要求赔偿5752万元 [8] - 案件核心争议围绕"液体六氟磷酸锂"工业化生产技术,天赐材料自称全国唯一实现该技术工业化生产的企业 [36] 公司概况 天赐材料 - 市值350亿元,九江子公司贡献108亿元收入(占总营收86%),研发投入超11亿元,专利申请数超300项 [4][12] - 电解液出货量超50万吨,客户包括宁德时代、LG化学、松下等 [30] - 液体六氟磷酸锂工艺技术使其生产成本低于行业平均水平40% [29][48] - 2023年净利润4.8亿元(同比下降74.4%),2024年一季度利润回升至1.5亿元 [51][52] 永太科技 - 年产13.4万吨液态锂盐产业化项目已完成90%,但声称仅生产固态六氟磷酸锂产品 [24][25] - 与天赐材料存在直接竞争关系,同样生产六氟磷酸锂产品 [33] 诉讼细节 - 前总工程师李胜被控泄露技术机密,已因侵犯商业秘密罪一审被判刑4年4个月 [11][14][17] - 天赐材料要求销毁侵权产线设备及技术资料,并索赔8.87亿元 [22] - 永太科技辩称技术为自主研发,指控天赐材料意图干扰投标 [38][39] 行业背景 - 六氟磷酸锂价格从2022年60万元/吨峰值跌至2025年7月的5万元/吨 [50] - 行业存在恶性竞争现象,包括低价抢单等行为 [53] - 天赐材料锂电池材料毛利率17.45%,高于行业均值 [47] 技术优势 - 天赐材料2011年实现六氟磷酸锂国产化,自称全国唯一掌握液体六氟磷酸锂工业化生产技术 [28][36] - 该技术使其单位产能投资成本和生产成本显著低于同行 [29][48]
广州富豪,索赔9个亿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7-08 14:20
诉讼事件概述 - 天赐材料向江西省高级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指控前总工程师李胜及永太科技等12家主体侵犯商业秘密,索赔8.87亿元 [2] - 永太科技反诉天赐材料侵害名誉权,要求赔偿5752万元 [2] - 关键人物李胜被指控泄露"液体六氟磷酸锂"工艺技术,与郑飞龙共同获利428.5万元 [5][6] - 刑事案件一审已判决李胜侵犯商业秘密罪成立,判处有期徒刑四年四个月 [6] 涉事公司背景 - 九江天赐是天赐材料核心资产,2024年贡献营收108亿元(占总营收86%),三年研发投入超11亿元,专利申请超300项 [5] - 天赐材料市值350亿元,电解液出货量超50万吨,拥有宁德时代、LG化学等客户 [11] - 永太科技市值超100亿元,涉事年产13.4万吨液体锂盐项目已完成90%建设 [8][9] 技术争议焦点 - 天赐材料自称全国唯一实现液态六氟磷酸锂工业化生产的企业 [13] - 永太科技否认侵权,称技术为自主研发,尚未生产液态产品 [10][14] - 天赐材料液体六氟磷酸锂工艺可使生产成本比同行低40% [11][20] 行业现状 - 六氟磷酸锂价格从2022年60万元/吨峰值跌至2025年7月的5万元/吨 [21] - 天赐材料2024年净利润4.8亿元(同比下降74.4%),但2025年一季度利润回升至1.5亿元 [21][22] - 行业存在恶性竞争现象,包括低价抢单等行为 [22] 当事人背景 - 天赐材料实控人徐金富为化学专业背景,曾创立蓝月亮前身 [16][17] - 公司通过自主研发打破电解液进口依赖,锂电池材料毛利率17.45%(高于行业均值) [17][19] - 徐金富2025年身家145亿元,较峰值大幅缩水 [21]
谁侵权了?永太科技否认“窃密”反诉天赐材料侵权,双方诉讼索赔超9亿元
华夏时报· 2025-07-05 13:32
商业秘密纠纷案件 - 天赐材料全资子公司九江天赐就商业秘密侵权纠纷向江西省高院提起诉讼,对永太科技等12名被告索赔8.87亿元 [1][2] - 天赐材料指控前员工李胜违反保密义务,与永太科技合作非法获取液体六氟磷酸锂工艺技术并用于年产13.4万吨液体锂盐项目 [2] - 李胜一审被判侵犯商业秘密罪,获刑四年四个月并处罚金450万元,郑飞龙获刑三年四个月并处罚金150万元 [2] 永太科技的反诉 - 永太科技否认侵权指控,称涉事产线技术为自主研发,并以名誉受损为由反诉天赐材料索赔5751.93万元 [1][4] - 永太科技称目前仅生产固态六氟磷酸锂产品,未生产销售案件涉及的液态六氟磷酸锂产品 [5] - 永太科技认为天赐材料的诉讼是恶意诉讼,目的是打击竞争对手 [6] 案件进展与影响 - 李胜、郑飞龙已对一审判决提出上诉,案件处于二审审理阶段 [3] - 天赐材料要求永太科技销毁利用其技术秘密建设的年产13.4万吨液体锂盐项目产线设备及工艺资料 [3] - 年产13.4万吨液体锂盐项目总投资7.93亿元,满产后预计年新增收入54亿元,净利润6.7亿元 [5] 公司经营状况 - 永太科技连续两年亏损,2023年、2024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6.198亿元、-4.784亿元 [7] - 天赐材料2023年、2024年营收同比下滑30.97%、18.74%,归母净利润同比下滑66.92%、74.4% [7] - 截至2025年一季度末,永太科技货币资金5.95亿元,应收账款接近12亿元 [7] 行业影响 - 锂电材料行业竞争加剧,原材料价格波动导致两家公司盈利空间受到挤压 [8] - 专利诉讼结果可能对双方市场地位和未来发展产生重要影响 [9] - 案件判决将重塑锂电行业从产能扩张向技术卡位转型的竞争规则 [9]
技术泄密还是商业诋毁?天赐材料与永太科技陷互诉“罗生门”
钛媒体APP· 2025-07-04 17:21
商业秘密侵权纠纷 - 天赐材料全资子公司九江天赐向江西省高院提起民事诉讼,指控12个被告(包括李胜、永太科技及邵武永太)侵犯商业秘密,索赔8.87亿元 [1] - 诉讼涉及液态六氟磷酸锂技术,指控李胜违反保密协议将技术资料泄露给邵武永太,并用于年产13.4万吨液体锂盐产业化项目 [2] - 九江天赐要求销毁涉密生产线设备及工艺资料,并判令被告停止侵权行为及登报道歉 [2] 名誉权反诉 - 永太科技及邵武永太以天赐材料侵害名誉权为由,分别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索赔5752万元 [1][3] - 永太科技否认购买商业秘密,称涉诉产线及技术均为自主研发 [3] 双方背景与竞争关系 - 天赐材料与永太科技均为电解液材料上市公司,主营业务均涉及六氟磷酸锂生产,存在直接竞争关系 [4] - 天赐材料自称是行业唯一拥有液态六氟磷酸锂技术的企业,并建立了保密管理制度 [4] 财务表现与行业动态 - 天赐材料2024年营收125.18亿元(同比降18.74%),净利润4.84亿元(同比降74.4%) [5] - 永太科技2024年净利润亏损4.78亿元 [5] - 六氟磷酸锂价格从2022年峰值59万元/吨跌至2024年7月的5.19万元/吨 [6] 行业竞争与知识产权趋势 - 新能源行业知识产权纠纷频发,最高法发布典型案例中两宗涉及新能源产业链商业秘密侵权 [6] - 宁德时代与中创新航专利诉讼累计索赔达数亿元,反映技术主权争夺加剧 [6] - 行业竞争焦点从产能扩张转向技术壁垒构建 [6]
永太科技“反诉”天赐材料 索赔5752万元
证券时报网· 2025-07-03 22:13
锂电材料巨头法律纠纷 - 永太科技及子公司永太高新起诉天赐材料侵害名誉权 分别索赔5751 93万元和1元 指控天赐材料散布误导信息损害商誉 [1] - 永太高新声明其产线技术均为自主研发 否认侵犯天赐材料商业秘密 并指天赐材料起诉目的是抢占市场 [1] - 天赐材料指控永太科技通过李胜等人非法获取其液体六氟磷酸锂工艺技术 用于永太高新13 4万吨液体锂盐项目 [2] 涉诉项目进展 - 永太科技13 4万吨液体锂盐项目首期6 7万吨已于去年1月完成设备调试进入试生产阶段 [2] - 永太科技澄清目前仅生产固态六氟磷酸锂 未生产销售涉诉液体锂盐产品 [2] 诉讼金额与诉求 - 天赐材料子公司九江天赐向12名被告索赔8 87亿元经济损失并要求公开道歉 [2] - 永太科技主张天赐材料行为已造成公司股票震荡和重大经济损失 [1]
浙江百亿锂电巨头,被同行告上法庭
凤凰网财经· 2025-07-03 20:32
诉讼案件核心内容 - 天赐材料全资子公司九江天赐就商业秘密侵权纠纷向江西省高院提起诉讼,涉案金额包括预期经济损失8.87亿元及律师费115万元 [1] - 被告包括永太科技及其关联公司永太高新等12名主体,涉嫌盗用天赐材料的液体六氟磷酸锂工艺技术用于永太高新年产13.4万吨液体锂盐项目 [3] - 核心被告李胜曾在天赐材料担任多项技术管理职务,离职后与永太科技合作,被指控泄露技术资料 [3] 涉诉技术细节 - 六氟磷酸锂是锂离子电池电解液核心原料,天赐材料为全球唯一大规模生产液体六氟磷酸锂的企业,其液态工艺无需结晶步骤 [5] - 永太科技声称仅生产固态六氟磷酸锂,但年报显示其子公司永太高新在建年产6.7万吨液态六氟磷酸锂项目,且已有3.3万吨液态项目(一期)于2023年11月试生产 [4] - 天赐材料2017年已具备2000吨/年固体及6000吨/年液体六氟磷酸锂产能 [5] 案件进展与市场反应 - 刑事案件一审已判决:李胜、郑飞龙分别获刑4年4个月和3年4个月,并处罚金450万元、150万元,二审审理中 [7][8] - 永太科技2024年归母净利润亏损4.78亿元,货币资金仅5.95亿元,若败诉将面临重大财务压力 [10] - 市场反应分化:7月3日收盘永太科技股价跌1.94%至12.16元/股,天赐材料涨4.18%至18.95元/股 [10] 涉诉双方立场 - 天赐材料指控被告存在"毁坏证据、侵权规模巨大"等行为,要求停止侵权并赔偿 [4] - 永太科技声明其工艺为自主研发,否认案件影响核心技术,强调反对不正当竞争 [2]
因商业秘密侵权纠纷,永太科技等12被告被天赐材料起诉索赔8.88亿元
巨潮资讯· 2025-07-03 19:02
诉讼案件概述 - 天赐材料全资子公司九江天赐因商业秘密侵权纠纷对永太科技等12名被告提起诉讼,涉案金额高达人民币88825万元,案件已由江西省高级人民法院立案受理 [3] - 九江天赐拥有液体六氟磷酸锂生产工业化技术并建立了完善的保密管理制度,被告李胜违反保密义务将技术资料非法获取并应用于永太高新材料年产13.4万吨液体锂盐产业化项目 [3] - 侵权项目由王国超、邵鸿鸣负责,浙江美阳国际工程设计有限公司进行产线设计,上海桦置工程科技承接部分项目 [4] 诉讼请求 - 九江天赐请求判令被告停止侵害技术秘密信息行为,销毁侵权项目中的生产产线设备及生产工艺资料 [4] - 要求被告共同赔偿经济损失及律师费用,并在相关媒体上赔礼道歉消除影响 [4] 公司影响 - 天赐材料表示因全资子公司作为原告,预计不会对公司当期损益产生直接的负面影响 [4] - 案件尚未开庭审理,不排除在审理过程中达成和解或调解的可能,公司尚无法判断对期后利润的影响 [4] 行业意义 - 此次诉讼体现了企业对知识产权保护的重视,商业秘密是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 [5] - 案件提醒其他企业要加强商业秘密保护,建立健全保密管理制度和措施 [5] - 表明了法律对商业秘密侵权行为的严厉打击态度 [5]
索赔8.87亿元,天赐材料子公司就商业秘密侵权纠纷起诉永太科技等 永太科技回应称一直尊重他人知识产权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7-03 16:54
商业秘密侵权纠纷案件进展 - 天赐材料全资子公司九江天赐向江西省高院提起民事诉讼,被告涉及李胜、永太科技控股子公司邵武永太等12个主体,诉求包括停止侵害技术秘密及赔偿经济损失8.87亿元 [1] - 九江天赐前员工李胜被指控伙同他人泄露公司液体六氟磷酸锂工艺技术资料给邵武永太,并用于后者年产13.4万吨液体锂盐产业化项目 [2] - 李胜等人此前已在另一起诉讼中被法院一审判决犯侵犯商业秘密罪 [1] 天赐材料的诉讼主张 - 九江天赐要求邵武永太销毁利用其技术秘密建设的生产线设备及生产工艺资料,并判令12个被告共同赔偿8.87亿元 [3] - 公司认为被告侵权规模及获益巨大,具有明显故意,但预计案件不会对当期损益产生直接影响 [3] - 公司透露液体六氟磷酸锂技术具有独特性,且正在收集证据准备起诉其他侵权主体 [3] 永太科技的回应 - 永太科技公告称尚未收到诉讼材料,强调其生产工艺为自主研发,尊重知识产权保护 [4] - 公司表示目前仅生产固态六氟磷酸锂产品,未涉及案件所涉液态产品,且无法预估诉讼对损益的影响 [4] 技术及行业背景 - 涉案技术为液体六氟磷酸锂工艺,属于锂电池材料领域核心工艺 [2][3] - 侵权方邵武永太拟建年产13.4万吨液体锂盐产业化项目,显示行业对锂盐技术的需求旺盛 [2][3]
天赐材料人士吐露技术窃密始末 与永太科技官司已立案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7-03 16:35
天赐材料诉永太科技商业秘密侵权案 - 天赐材料全资子公司九江天赐就商业秘密侵权纠纷向江西省高院提起诉讼,涉案金额包括预期经济损失8.87亿元及律师费115万元[1] - 诉讼被告包括永太科技及其子公司永太高新等12名被告,九江天赐要求销毁涉嫌使用其技术秘密建设的年产13.4万吨液体锂盐项目产线设备及工艺资料[1][5] - 永太科技回应称尚未收到诉讼材料,强调生产工艺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诉讼不会影响公司核心技术和研发能力[1] 案件背景与技术窃密细节 - 案件源于天赐材料前员工李胜违反保密协议,将液体六氟磷酸锂工业化生产技术泄露给永太科技及浙江研一新能源[3] - 李胜在九江天赐任职期间接触核心技术,离职后通过中间人向永太高新提供技术资料并收取1000万元技术转让费[4] - 专业鉴定显示永太高新液体锂盐项目技术信息与九江天赐非公开技术具有同一性[4] 涉诉项目财务与经营影响 - 永太科技13.4万吨液体锂盐项目总投资7.93亿元,截至2024年报累计投入占比达90%,期末余额7.73亿元[5] - 项目原规划满产后年新增收入54亿元,净利润6.7亿元,但2024年报显示6.7万吨液态六氟项目尚未投产[5] - 永太科技已连续两年亏损,2022年归母净利润5.54亿元低于此次涉诉金额[1] 行业知识产权保护现状 - 天赐材料此前"卡波技术秘密纠纷案"入选最高法2020年十大知识产权典型案例[7] - 锂电行业类似案件频发,如宁德时代诉蜂巢能源案判赔100万元竞业违约金[7] - 行业人士呼吁加强知识产权保护,认为创新研发是企业持续发展的核心动力[7] 市场反应与法律风险 - 永太科技股价在诉讼公告次日下跌1.94%[1] - 法律人士指出侵权产线若已生产将按违法所得计算赔偿,未生产则按技术许可费评估[6] - 永太科技表示目前仅生产固态六氟产品,暂无法预估诉讼对损益的具体影响[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