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业秘密侵权

搜索文档
屹唐股份起诉应用材料索赔9999万元 超15%营收投入研发半年预盈超3亿
长江商报· 2025-08-15 10:29
知识产权诉讼 - 公司向应用材料公司提起商业秘密侵权诉讼,索赔9999万元,指控其非法获取并使用等离子体源及晶圆表面处理核心技术秘密,并通过专利申请披露该技术 [2] - 涉案技术为公司关键技术之一,广泛应用于干法去胶、干法蚀刻、表面处理等半导体加工设备 [2] - 应用材料公司招聘了两名曾任职于公司子公司的员工,该两名员工掌握核心技术并签署过保密协议,后成为被告专利申请的主要发明人 [2] - 诉讼请求包括停止侵权及赔偿经济损失等,案件已获法院立案但尚未开庭审理 [3] 市场地位与技术实力 - 公司在干法去胶设备领域2023年全球市场份额达34.60%,位居全球第二 [3] - 在快速热处理设备领域2023年市场份额全球第二,是国内唯一可大规模量产单晶圆快速热处理设备的厂商 [3] - 干法刻蚀领域市场占有率全球前十,与中微公司、北方华创同为国内少数能量产刻蚀设备的厂商 [3] 研发投入 - 2020-2024年研发投入持续增长,分别为3.28亿元、3.91亿元、5.3亿元、6.08亿元、7.17亿元 [3] - 2023-2024年研发投入占营业收入比重均超过15% [3] 财务表现 - 2020-2024年营业收入从23.13亿元增长至46.33亿元,实现翻倍 [4] - 同期归母净利润从2476.16万元增长至5.41亿元,累计增长20.84倍 [4] - 2025年一季度营业收入11.6亿元(同比+14.63%),归母净利润2.18亿元(同比+113.09%) [4] - 预计2025年上半年归母净利润3.08-3.4亿元,同比增长24.19%-37.09% [4]
屹唐起诉应用材料,索赔9999万
半导体行业观察· 2025-08-14 09:28
诉讼案件核心内容 - 北京屹唐半导体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指控应用材料公司非法获取并使用其等离子体源及晶圆表面处理核心技术秘密,并在中国境内申请专利披露该技术[3] - 涉案技术为高浓度、稳定均匀的等离子体进行晶圆表面处理,广泛应用于干法去胶、干法蚀刻、表面处理等半导体加工设备[6] - 应用材料公司通过招聘屹唐子公司MTI前员工获取技术秘密,两名员工曾签署保密协议但仍在入职后作为主要发明人提交相关专利申请[7] 技术侵权具体指控 - 应用材料公司涉嫌将使用涉案技术秘密的产品向中国客户推广销售[7] - 屹唐要求停止侵权行为并销毁技术资料载体,停止专利披露行为,禁止制造/销售侵权产品[7] - 要求确认涉案中国专利申请权归属屹唐,并索赔经济损失及合理支出合计9999万元(适用3倍惩罚性赔偿)[7] 公司业务与技术背景 - 主营业务为干法去胶、快速热处理和干法刻蚀设备制造,三类设备均为芯片制造必备流程[7] - 刻蚀设备技术含量仅次于光刻机,属于"卡脖子"领域[7] - 技术主体源于2016年收购的美国MTI公司,为中国资本首次成功跨境收购半导体装备公司[8] 公司经营表现 - 2025年一季度实现净利润2.18亿元,同比增长113.09%[8] - 完成对MTI的全面整合,三项业务技术均为自主研发,覆盖芯片前道工艺中的关键环节[8] - 先进制程芯片制造涉及超1000道工序,屹唐设备应用于技术难度最高的前道工艺[8]
总罚金超千万 尊湃窃取华为芯片技术案宣判
北京商报· 2025-08-08 20:51
北京商报讯(记者 张茜琦)8月8日,北京商报记者获悉,上海市第三中级人民法院日前对尊湃侵犯华 为商业秘密案件做出一审判决,前海思员工共14人被判处有期徒刑(其中5人实刑,首犯被判处有期徒 刑6年),总计罚金1350万。 通报称,经查,2021年2月,权利公司原高管张某、刘某等人为牟取非法利益,在离职后设立某科技公 司,以支付高薪、股权利诱等方式,诱导多名原权利公司研发人员跳槽至其公司,并指使这些人员在离 职前通过摘抄、截屏等方式非法获取权利公司芯片技术信息,抄袭并运用于张某公司设计的同类型芯片 上,企图以此非法牟利。 经鉴定,侵权芯片技术有40个技术点与权利公司商业秘密的密点具有90%以上同一性,构成实质性相 同。张某团伙的窃密行为,导致权利公司商业秘密灭失,应根据该项商业秘密的研究开发成本、实施该 项商业秘密的收益等商业价值来认定造成了权利公司损失。 ...
海辰储能发布严正声明!
起点锂电· 2025-08-06 17:43
行业活动 - 2025硫化物全固态电池国际峰会暨展览会将于11月8日举办 主题聚焦全固态电池技术发展[1] - SSBA全固态电池联盟成立大会同期举行 行业主要参与者包括起点固态电池等机构[1] 公司声明 - 否认复合集流体技术构成商业秘密侵权 强调该技术为公开信息且未实际应用[3] - 澄清董事长配偶出生年份为1991年 驳斥1964年出生的网络传言[4] - 美国客户Powin破产不影响业务 双方合作未达交付阶段且无债权债务关系[5] - 587Ah电芯为自主研发产品 驳斥与同行技术路线高度一致的不实说法[6] - 不正当竞争诉讼尚未有生效判决 公司认为原告主张缺乏法律依据[7] 行业动态 - 300Wh/kg无极耳21700-RS60电芯已发布 瞄准两轮电动车市场[9] - 2GWh大圆柱电池项目在贵州落地 显示产能扩张趋势[9] - 户储及便携式储能电池技术论坛将于9月26日在深圳举办[9]
海辰储能声明:网传涉侵权案技术不是秘密 公司未在任何产品上使用过该技术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8-05 00:20
关于商业秘密侵权事件 - 网传涉案"复合集流体技术"经第三方鉴定为公众所知悉 不具秘密性 不构成商业秘密 [1] - 公司未在任何产品上使用该技术 相关纠纷不会对生产经营造成不利影响 [1] - 案件仍在调查中 公司继续为冯先生及其家人提供支持 [1] 关于587Ah电芯技术争议 - 网传587Ah电芯与同行产品"技术路线高度一致、能量密度仅差4 4%"与事实严重不符 [5] - 该电芯基于2023年发布的千安时长时储能电芯自主研发 针对2小时场景需求定制 [5] 关于不正当竞争诉讼 - 目前无生效法律文书认定公司构成不正当竞争 诉讼请求仅为原告单方观点 [6] - 公司认为原告主张无法律依据 将通过法律途径维护权益 [6] - 谴责恶意编造传播不实信息行为 保留法律追责权利 [6] 公司立场与呼吁 - 感谢合作伙伴及公众长期支持 呼吁共同维护良好网络环境与竞争秩序 [6]
海辰储能,深夜反击!
中国基金报· 2025-08-05 00:14
海辰储能声明回应争议事件 - 公司针对五大争议事项发表严正声明 包括商业秘密侵权 美国客户破产 15亿订单蒸发 不正当竞争诉讼等 [1] - 公司高管团队多名成员曾任职宁德时代 目前双方存在不正当竞争纠纷诉讼 [5] - 公司正在申报港股IPO 当前估值超过250亿元 在全球储能市场市占率排名第三 [5] 商业秘密侵权事件 - 公司否认冯登科相关"复合集流体技术"构成商业秘密 称该技术经第三方鉴定为公众所知悉 [6] - 冯登科涉嫌侵犯商业秘密已被宁德警方采取强制措施 案件仍在调查中 [4][7] - 公司声明未在任何产品上使用过"复合集流体技术" 相关纠纷不会影响生产经营 [7] 不正当竞争诉讼 - 宁德时代以不正当竞争纠纷起诉公司 案件已由宁德中院立案 将于8月12日开庭 [8] - 公司声明目前无生效法律文书认定构成不正当竞争 相关诉讼请求仅为原告单方观点 [7] 美国客户破产传闻 - 公司澄清与美国储能集成商Powin的合作尚未进入规模化交付阶段 无未裁决债权债务 [10] - Powin破产申请文件显示公司不在其债权人名单中 事件不会影响生产经营 [12] 产品技术争议 - 公司否认587Ah电芯与同行产品技术路线高度一致的传言 称产品为完全自主研发 [13] - 该电芯系2023年率先发布 根据2小时场景需求定义 宁德时代同类产品于6月宣布量产 [13] 其他事项澄清 - 公司澄清董事长配偶出生年份为1991年 非网传1964年 [14]
海辰储能,深夜反击!
中国基金报· 2025-08-05 00:09
核心观点 - 海辰储能针对五大争议事项发表严正声明,包括商业秘密侵权、美国客户破产、15亿订单蒸发、不正当竞争诉讼等 [2] - 公司否认所有指控,称相关纠纷不会对生产经营造成不利影响 [8][10][11] 商业秘密侵权事件 - 公司否认与冯登科相关的"复合集流体技术"构成商业秘密,称该技术为公众所知悉 [7] - 冯登科涉嫌侵犯商业秘密已被宁德市警方采取强制措施,案件仍在调查中 [5][8] - 公司未在任何产品上使用过"复合集流体技术" [8] 不正当竞争诉讼 - 宁德时代以"不正当竞争纠纷"起诉海辰储能,案件已于6月25日立案,8月12日开庭 [8][9] - 公司称目前未有生效法律文书认定其构成不正当竞争 [8] - 多名被告包括厦门海展储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等多家关联企业 [9] 美国客户破产传闻 - 公司否认"美国第一大客户破产"和"15亿元订单蒸发"的传言 [10][11] - 与美国储能集成商Powin的合作尚未进入规模化交付阶段,且公司不在其债权人名单中 [10][11] 产品技术争议 - 公司否认587Ah电芯与同行产品"技术路线高度一致"的传言 [11] - 称587Ah电芯为完全自主研发产品,与同行产品能量密度差异4.4%的说法与事实不符 [11] - 宁德时代已于6月10日宣布其新一代587Ah电芯量产交付 [11] 公司背景 - 海辰储能多名高管曾任职宁德时代 [5] - 公司在全球储能市场市占率排名第三,估值超过250亿元 [5] - 目前正在申报港股IPO [5]
海辰储能发布声明辟谣:网传涉侵权案技术不是秘密 董事长配偶是“90后”
新浪财经· 2025-08-04 23:23
电池储能行业竞争纠纷 - 宁德时代起诉海辰储能涉嫌不正当竞争,案件正在审理中,尚无生效法律文书认定海辰储能构成不正当竞争 [2][7] - 海辰储能否认不正当竞争指控,表示将通过法律途径维护自身权益 [2][7] - 海辰储能谴责网络不实信息传播,保留追究法律责任的权利 [9] 商业秘密侵权争议 - 网传海辰储能涉及"复合集流体技术"商业秘密侵权,经第三方鉴定该技术为公众所知悉,不构成商业秘密 [1][3] - 海辰储能声明未在任何产品上使用该技术,相关纠纷不会影响公司生产经营 [1][3] - 案件仍在调查中,公司继续为涉事员工提供支持 [1][3] 公司高管个人信息争议 - 网传海辰储能董事长配偶林女士"1964年出生"被指不实,公司声明其真实出生年份为1991年 [1][4] 美国客户破产影响 - 海辰储能澄清与美国储能集成商Powin的合作尚未进入规模化交付阶段 [2][5] - Powin破产申请文件显示海辰储能不在其债权人名单中 [2][5] - 公司表示Powin破产不会对其生产经营造成不利影响 [2][5] 产品技术争议 - 网传587Ah电芯与同行产品"技术路线高度一致、能量密度仅差4.4%"被指不实 [2][6] - 海辰储能声明587Ah电芯为完全自主研发产品,基于2023年发布的千安时长时储能电芯开发 [2][6]
剽窃华为!14人被判刑!罚款!
国芯网· 2025-08-04 20:10
国芯网[原:中国半导体论坛] 振兴国产半导体产业! 不拘中国、 放眼世界 ! 关注 世界半导体论坛 ↓ ↓ ↓ 8月4日消息,据报道,近日上海市第三中级人民法院对尊湃侵犯华为商业秘密案件做出一审判决,前海思员工共14 人被判处有期徒刑(其中5人实刑,首犯被判处有期徒刑6年),总计罚金1350万! *** 半导体公众号推荐 半导体论坛百万微信群 加群步骤: 其中,被告人张某犯侵犯商业秘密罪,判处有期徒刑6年,并处罚金300万元。其他13人因犯侵犯商业秘密罪,被判 处1年至5年不等刑期,并处罚金20万元至150万元不等。 2021年,尊湃创始人张琨(前华为海思技术总监)联合原高管张某、刘某等人,利用职务便利,诱导13名华为研发 人员通过摘抄、截屏等方式非法获取华为Wi-Fi 6芯片技术。经鉴定,侵权技术与华为商业秘密的40个关键点高度相 似,构成实质性剽窃。 据华为报案,技术泄露导致其研发成本和市场收益损失超亿元。而小米集团曾参与尊湃融资,引发网友质疑"资本是 否纵容技术剽窃"。尽管小米回应称"仅为财务投资",但争议仍在发酵。 尊湃通讯在出事之前,是资本市场的"香饽饽"。这家公司成立才两个月,2021年5月就拿到 ...
窃取华为芯片技术!14人被判刑,罚款超千万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8-03 01:49
小米在声明中表示,小米既不参与该芯片公司的直接管理和运营,更与该公司没有任何知识产 权或技术合作。小米高度重视知识产权,坚决反对通过不法手段窃取商业秘密的行为。 记者丨李香香 编辑丨吴桂兴 7月28日,上海市第三中级人民法院对尊湃侵犯华为商业秘密案件做出一审判决, 前华为海思 员工共14人被判处有期徒刑(其中5人实刑,首犯被判处有期徒刑6年),总计罚款1350万元 。 据此前警方通报,经查,2021年2月,华为海思原高管张某、刘某等人为牟取非法利益,在离 职后设立某科技公司,以支付高薪、股权利诱等方式,诱导多名原公司研发人员跳槽至其公 司,并指使这些人员在离职前通过摘抄、截屏等方式非法获取权利公司芯片技术信息,抄袭并 运用于张某公司设计的同类型芯片上,企图以此非法牟利。 经鉴定,侵权芯片技术有40个技 术点与原商业秘密的密点具有90%以上同一性,构成实质性相同 。 据悉,尊湃通讯科技(南京)有限公司(简称"尊湃科技")创始人为张琨,原为华为海思员 工,曾在Wi-Fi芯片领域深耕多年。2019年,他离开华为,2021年创立尊湃通讯,迅速集结了 多名华为旧部,声称要打造"国产Wi-Fi 6/7芯片"。创业故事背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