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液冷充电桩
icon
搜索文档
*ST惠程(002168) - 002168*ST惠程投资者关系管理信息20250519
2025-05-19 19:40
公司业务板块 - 公司主营业务包含输配电设备业务、新能源汽车充电桩业务、光伏风电EPC业务以及生物医药业务,生物医药业务是业务转型新方向 [2][7][8][11] - 香港惠程有限公司为公司在香港注册成立的贸易公司,近几年并未实际开展业务 [10] 公司发展规划 - 2025年度着力发展优势核心业务,全方位开拓海内外市场,加大技术研究突破,关注市场和客户维护,推进精细化管理,推动市值管理 [4] - 新能源汽车充电桩领域积极开拓海内外市场,把握“出海”机遇 [11] 财务与业绩 - 2025年1 - 3月,公司合并层面实现营业收入6076万元,同比增长94.47%,锐恩医药并表对2025年一季报业绩有积极作用 [8] - 补偿义务人寇汉2023年、2024年度分别支付补偿款1亿元、3500万元,尚需支付业绩补偿款余额为31198.95万元 [6] 风险警示与摘帽 - 关于其他风险警示(ST),公司已对相关事项更正,将在收到《行政处罚决定书》之日起满十二个月后申请撤销 [3] - 关于退市风险警示(*ST),实际触及情形相应年度次一年度年报表明不存在相关情形,可申请撤销 [3][4][7] 资产收购与重组 - 2025年1月完成锐恩医药51%股权收购,依托璧山区政府政策,增强地区医药产业链韧性 [8][11] - 对于注入优质资产、重组等计划,以公司公告信息为准 [4][5][6][7][8][12][13] 产品技术 - 兆瓦级超充桩已完成实验室验证,正在进行型式试验,目前量产充电桩最大功率1280kW,液冷充电桩最大功率800kW,支持双枪同充 [5] - 在第七届中国西部国际投资贸易洽谈会上展示了功率为480kW的充电桩终端模型及充电场站建设沙盘 [9] 股东与市值管理 - 控股股东积极助力董事会决策,敦促公司完成年度经营目标,化解退市风险 [6][7][11][12] - 2025年通过收购锐恩医药、开拓市场、降本增效等进行市值管理 [13] 其他 - 经核查,近期公司大股东不存在减持股份情形 [13] - 独立董事持续关注公司经营和风险化解进展,督促管理层尽责 [12]
中国铁建大桥局承建的新能源绿色智慧充电场站项目开工
中国经济网· 2025-04-29 13:46
项目概况 - 中国铁建大桥工程局集团有限公司承建的新能源绿色智慧充电场站项目正式开工 合同工期两年 采用EPC总承包模式 [1] - 项目由深圳市超算力量科技有限公司投资建设 包括规划范围内的700座超级充电站 覆盖施工图设计 材料设备采购 配套设备安装等全流程 [1] - 充电站分布在广东 北京 天津 河北 河南 江苏 安徽 湖北等省际交通繁忙区域 打造"加油站式"智慧充电网络 [1] 技术应用 - 项目采用液冷超充技术 通过液体循环通道和冷却液高效散热 使更细的充电线可承载更大电流 成倍提升充电功率 [1] - 液冷充电桩实现"一秒一公里"充电速度 充电效率堪比传统加油 [2] - 同步建设充电智能服务平台 融合互联网 物联网 智能交通 大数据技术 实现电动汽车与智能电网的能量信息交互 [2] 行业背景 - 新能源车"充电慢 充电难"问题突出 液冷超充技术成为行业竞逐焦点 [1] - 项目响应国家"双碳"减排目标 践行创新 协调 绿色 开放 共享发展理念 [2] - 中国铁建大桥局首次涉足新能源超级充电基础设施领域 将参与构建高质量充电基础设施体系 [2]
2025充电桩行业简析报告
嘉世咨询· 2025-04-21 09:20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未提及 报告的核心观点 报告围绕充电桩行业展开,介绍其定义、分类、构成、政策环境、数量现状、产业链、竞争格局、痛点、快充技术及未来趋势等内容,指出行业虽有发展空间但面临挑战,未来将在政策驱动、技术普及、盈利模式和智能化等方面呈现新趋势 [11][13][44]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充电桩的定义与分类 - 充电桩是为电动汽车提供电能的装置,可按充电方式、安装位置、充电接口、安装方式、充电速度五个维度分类 [5] - 充电方式分直流、交流、交直流一体充电桩;安装地点分公用和私人充电桩;充电接口分一桩一充和一桩多充充电桩;安装方式分落地式和挂壁式充电桩;充电速度分快充和慢充充电桩 [6] 充电桩构成 - 充电桩主要由电源、控制板、充电接口、保护屏障、外壳五个部分组成,控制板和充电接口是核心环节 [10] - 电源可来自电网或绿色能源设备;控制板实现对充电桩的控制和监控;充电接口有直流快充和交流慢充两种;保护屏障保护充电桩免受外部环境影响;外壳保护内部设备并起美化作用 [10] 政策端 - 各地充电桩规划饱满,注重高效运营和与新能源车协同发展,2023 年中央强调充电桩建设重要性,2024 年招标规模扩大,支持政策有望延续 [11] - 2022 - 2024 年中国政府通过系列政策加速推进电动汽车充电基础设施建设,包括提升充电保障能力、支持新能源汽车下乡等 [11] 充电桩数量 - 2025 年车桩比目标 2:1,2030 年目标 1:1,充电基础设施增速与新能源汽车销量增速基本匹配,中国充电桩仍有很大发展空间 [13] - 截至 2024 年 12 月,全国充电基础设施累计数量 1281.8 万台,同比增长 49.1%;公共充电桩总数 357.9 万台,同比增长 31.29%;私人充电桩数量 923.85 万台,同比增长 57.38% [15] - 2024 年全年新增充电基础设施 422.1 万台,其中公共充电桩新增 85.3 万台,私人随车配建充电桩新增 336.8 万台 [15] 充电桩产业链 - 上游是产业源头,部件制造商打造电气元件,为充电桩功能和性能奠定基础 [18] - 中游聚焦充电桩集成制造与运营,提供全方位充电服务方案,承载前期投资并对接下游消费者 [18] - 下游由新能源乘用车企和其他应用市场企业构成,产业链上下游界限趋于模糊,促进了车企与运营商合作 [18] 竞争格局 - 截至 2024 年,特来电充电桩运营量最多,市场份额 19.3%,星星充电、云快充排名第二和第三 [21] - 特锐德是行业头部企业,毛利率稳定在 10% - 25% 区间,净利率处于 0% - 5% 之间,其他运营商大多亏损 [21] 充电桩痛点 - 直流桩是主流发展路线,核心为充电模块、充电枪、线缆和主控板,充电模块将交流电转化为直流电 [26] - 交流慢充功率多在 10kW 以内,充电需 6 - 8 小时甚至更久;直流快充功率 50 - 60kW 左右,半小时可充满 80%,超过 80% 后充电速度下降 [26] 快充 - 纯电市占率不高的主要原因是续航时间短和充电时间长,提升充电速率成为新发力点,快充正从“加分项”变为“必选项” [29] - 快充精髓是充电功率远超电池容量,充电时长与充电功率成反比,充电倍率越高充电时间越短 [32] 快充的普及 - 快充普及需电池、电车、充电桩技术并进,电池材料高倍率化、电车平台高压化、快充桩广泛布局是加速要诀 [33] - 电池端需材料创新,如硅基负极、高镍正极、固态电解质等;整车端需架构升级,匹配车内用电需求;充电端需设施建设,兼容多种车型和高电压平台 [33][34][35] 液冷充电桩 - 液冷枪线提升输出电流和充电功率,华为、理想等车企已发布大功率超/快充蓝图,宝马与奔驰集团布局超级充电站网络 [37] - 各厂家液冷充电解决方案在最高充电功率、峰值电压、峰值电流和技术特点上存在差异 [38] 充电桩行业未来面临的挑战 - 充电基础设施布局不均衡,中国一二线城市公共桩密集,三四线城市及农村地区覆盖率低,欧美社区充电桩不足 [39] - 快充桩普及导致电网承载压力加剧,改造投入巨大,中小运营商难以承受 [40] - 技术标准不统一,全球充电接口、通信协议、功率标准未完全统一,跨品牌充电桩互联互通困难 [41] - 盈利模式单一,行业普遍亏损,前期投入高、回报周期长,服务费受政策限制,利用率低 [42] 充电桩行业未来重点关注的趋势 - 政策驱动“下沉市场”与“全场景覆盖”,中国发力县城、乡镇充电网络,欧美聚焦高速公路、社区公共桩加密 [44] - 快充技术全面普及,大功率充电桩成主流,充电功率跃升,车企与运营商联合布局超充站 [45] - 盈利模式从“单一服务”转向“生态增值”,探索多元变现,运营商转向轻资产运营 [46] - 智能化与网联化深度整合,AI 调度等技术优化电网压力,充电桩化身“数据终端”,与自动驾驶联动 [47]
【新能源周报】新能源汽车行业信息周报(2025年3月31日-4月6日)
乘联分会· 2025-04-08 16:32
行业动态 - 深圳启动全国最大规模车网互动实测,实现新能源汽车与电网双向充放电,覆盖760个充电场站和1.7万车次,互动电量达8.8万度 [6] - 全国新能源汽车保有量持续增长,北京突破100.9万辆,充电桩数量超过40万个 [9] - 新能源电池产业高速发展,云南省前2月新能源电池产业增加值同比增长79.2%,太阳能电池产量增长414.4% [8] - 车网互动技术加速推广,发改委等四部门公布首批9个试点城市名单 [17] 政策支持 - 商务部表示将加大新能源汽车以旧换新支持力度,释放存量消费潜力 [8] - 海南省定安县推出购车奖励政策,最高每辆奖励5000元,总额限200辆 [12][13] - 广东省出台公务用车新规,要求配备新能源汽车价格不超过18万元 [14][15] - 六部门推动热泵技术应用于电动汽车智能热管理,提高动力电池能量利用效率 [16] 技术创新 - 国轩高科宣布将于5月17日发布300Wh/kg高安全固态电池 [6][8] - 极氪科技将发布1.2MW全液冷充电桩,单枪功率全球第一 [23] - 宁德时代与中国石化达成战略合作,年内建设超500座换电站,长期目标扩展至10000座 [9] 企业动态 - 比亚迪多款非智驾版车型降价,最高降幅达1.6万元 [21][22] - 蔚来换电服务突破7000万次,计划今年实现27个省级行政区县县通换电站 [23][27] - 理想汽车L系列累计交付突破100万辆,3月交付36674辆 [28] - 小鹏MONA M03第十万台下线,仅用时216天 [23] - 小米汽车加速渠道建设,3月新增15家门店,充电地图接入115万+公共充电桩 [25][27] 海外拓展 - 百度Apollo与江铃新能源合作车型将在迪拜部署超1000台 [20] - 比亚迪进入瑞士市场,首批投放海豹/海狮07EV/宋Plus DM-i [31][32] - 小鹏汽车G6/G9/X9三款车型下半年将进入巴林市场 [30] 新产品 - 极狐阿尔法S6上市,售价19.58-22.58万元,最高续航735km [34][35] - 蔚来萤火虫品牌首款车型开启预售,售价14.88万元,购车享上海免费绿牌 [30]
华为、比亚迪为何力推“兆瓦级”充电?
高工锂电· 2025-04-01 18:49
摘要 兆瓦级超充竞赛升温:技术突破,还是资本游戏? 在 5-6C 超快充技术步入规模化应用阶段的当下,国内电动汽车补能技术的发展却已呈现出向更 高功率等级演进的趋势。 近期,包括宁德时代、华为、比亚迪在内的行业主要参与者相继发布了 "兆瓦级"充电解决方案, 宣称功率高达 1 兆瓦乃至 1.5 兆瓦,远超当前主流水平。 这一动向表明,相关企业正着眼于下一代大功率充电基础设施的布局,以期满足未来潜在的市场需 求,尤其是在商用车电动化等领域。 尽管目标功率宏大,但目前公布的兆瓦级方案在技术实现路径和初期市场策略上已显现出差异。例 如,基于现有信息,不同方案在实际可达到的充电倍率上有所不同。 同时,在优先应用场景的选择上,华为初步聚焦于商用重卡,而比亚迪则率先将其应用于高端乘用 车,并计划建设配套的专属充电网络。 这些不同的策略选择,引发了市场对于兆瓦级充电技术当前阶段的成熟度、经济可行性以及不同细 分市场推广路径的关注与评估。 兆瓦级充电获密集发布,技术、应用现分野 "兆瓦级"充电,即大功率超充,其实现依赖于高电压与大电流技术的协同突破。这并非单一环节 的革新,而是一个涵盖车辆高电压平台、高性能电池以及大功率充电桩 ...
新能源汽车用扁电磁线猛增 金杯电工业绩逆势双增长
经济网· 2025-03-31 14:34
公司业绩表现 - 2024年营收176 69亿元 同比增长15 54% 归母净利润5 69亿元 同比增长8 78% [1] - 全年每10股派4 5元 分红率达57 57% [1] 业务结构变化 - 新能源汽车驱动电机用扁电磁线发货量增速超六成 成为最具成长性业务单元 [1] - 扁电磁线出货量超8 4万吨 同比增长19 74% 营收66 09亿元 同比增长31 65% 其中新能源车用扁线发货量暴增60% [1] - 传统电线电缆业务营收109 71亿元 同比增长8 63% 营收占比62 09% [2] 技术优势与专利 - PEEK绝缘电磁线专利获批 成为少数掌握三大绝缘技术的企业 [1] - 扁电磁线具有高槽满率 低损耗等特性 是驱动电机提升功率密度的关键材料 [1] 行业趋势与市场前景 - 国内新能源汽车渗透率突破40% 机构预测车用扁线将驱动下一个百亿级市场 [1] - 800V 1000V高压平台加速兴起 行业对耐高温 高绝缘性能材料需求激增 [1] 新产品与产能布局 - 工业线缆市场推出1000万次超高柔拖链电缆 光伏发电系统用铝合金芯软电缆 液冷充电桩电缆等新产品 [2] - 无锡基地新增1万吨变压器用扁线产能于2024年二季度投产 湘潭新能源三期3万吨车用扁线产能建设中 衡阳智能线缆项目瞄准10亿工业线缆产值 [2] - 捷克2万吨海外基地选址初定 预计2025年底或2026年初实现第一期投产 [2] 战略发展 - 公司以"双引擎并驾齐驱 新旧动能接续转换 新增长曲线加速打造"的战略定力穿越行业周期 [2]
深圳威迈斯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_招股说明书(注册稿)
2023-04-19 06:54
发行上市信息 - 发行股票为人民币普通股(A股),不超过4210.00万股,占发行后总股本比例不低于10%,每股面值1.00元[5] - 拟上市于上海证券交易所科创板,发行后总股本不低于42095.71万股[5] - 保荐人(主承销商)为东方证券承销保荐有限公司[5] 公司架构 - 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为万仁春[15][38] - 股东包括倍特尔、特浦斯等多家企业,曾有股东广州智造[15] - 全资子公司有深圳威迈斯软件等,控股子公司有华源电源,分公司有光明分公司等[14][15] 客户与市场 - 客户包括小鹏汽车、理想汽车等[16] - 2018 - 2022年国内新能源汽车销量分别为125.6万辆、120.6万辆、136.7万辆、352.1万辆和688.7万辆[27][98] - 报告期内在中国乘用车车载充电机市场份额分别为17.30%、20.90%和20.40%,排名分别为第1名、第1名和第2名[53] 业绩情况 - 报告期内主营业务收入分别为65,544.52万元、169,071.95万元和382,016.41万元[45] - 报告期内主营业务毛利率为26.05%、21.87%和19.70%,呈下降趋势[31][84] - 2022年净利润29,381.92万元,2021年为7,137.09万元,2020年为551.12万元[58] 研发情况 - 最近三年累计研发投入为41,369.17万元,占最近三年累计营业收入比例为6.69%[57] - 截至2022年12月31日,研发人员524人,占员工总人数比例为20.02%[57] - 截至2022年12月31日,拥有发明专利52项,应用于主营业务的发明专利为48项[57] 财务风险 - 报告期各期末存货账面价值分别为18,936.76万元、52,382.68万元和100,087.82万元,占流动资产比例逐年增长[34][85] - 报告期各期末应收账款账面价值分别为23,893.58万元、39,348.12万元和93,439.85万元,占营业收入比例金额较高[87] - 公司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波动大[88] 募集资金 - 募集资金拟用于新能源汽车电源产品生产基地等项目,总投资额133,230.33万元[64][65] 股权纠纷 - 公司涉及2宗股权纠纷案件,但不会对本次发行上市构成实质性障碍[156] 子公司情况 - 深圳威迈斯软件2022年总资产40162.14万元,净资产31257.82万元,营业收入31004.41万元,净利润24547.33万元[174] - 上海威迈斯2022年总资产27831.85万元,净资产 - 3912.35万元,营业收入22830.76万元,净利润 - 4465.05万元[175][176] - 上海威迈斯企管科研办公楼及配套设施总投资额预计69694.90万元,截至2022年12月31日已累计投入38437.86万元[182]
深圳威迈斯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_招股说明书(上会稿)
2023-01-10 17:12
(上会稿) 量控制环节出现问题而本次股票发行后拟在科创板市场上市,该市场具有较高 的投资风险。科创板公司具有研发投入大、经营风险高、业绩不稳定、退市风 险高等特点,投资者面临较大的市场风险。投资者应充分了解科创板市场的投 资风险及本公司所披露的风险因素,审慎作出投资决定。 深圳威迈斯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 Shenzhen VMAX New Energy Co., Ltd. (地址:深圳市南山区北环路第五工业区风云科技大楼 501 之一) 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并在科创板上市 招股说明书 本公司的发行申请尚需经上海证券交易所和中国证监会履行相应程序。本招股说 明书不具有据以发行股票的法律效力,仅供预先披露之用。投资者应当以正式公 告的招股说明书作为投资决定的依据。 保荐机构(主承销商) (地址:上海市黄浦区中山南路 318 号东方国际金融广场 2 号楼 24 层) 深圳威迈斯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 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并在科创板上市招股说明书 声明及承诺 中国证监会、交易所对本次发行所作的任何决定或意见,均不表明其对注册 申请文件及所披露信息的真实性、准确性、完整性作出保证,也不表明其对发行 人的盈利能力、投资价值或者对投资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