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港股通金融ETF(513190)
icon
搜索文档
跌穿年线的银行板块,四季度会不会深蹲起跳?
每日经济新闻· 2025-10-09 13:53
7月10日至9月19日,中证银行下跌了12.85%,在这一日,中证银行下破年线。在随后的几天时间里, 中证银行指数连续震荡。节前2天连跌,国庆后首个交易日继续下跌,那么银行板块后市会如何呢?还 会不会再次起跳? 首先要清楚,银行板块前期为何要调整?主要是7月以来,市场风险偏好明显提升导致的。作为上半年 申万31个行业中涨幅第3的银行,浮盈较大,又是典型红利板块,因此面临资金跷跷板,不足为奇。 但是从中证银行的成分股内部来看,还是有分化的,在7月10日-9月19日这个区间里,17只城商行股票 下跌均值是11.67%,10只农商行股票下跌均值是11.62%,9只股份制行股票下跌均值是15.68%,6只国 有大型银行股票下跌均值是4.25%。可以看出主要是股份制银行拖累导致指数整体12.85%的跌幅。这或 许跟三季度债市出现回调有关系。因为国有大行因为OCI储备充足,抗波动能力还是较强的,所以其的 区间跌幅也是相对小的。 从银行板块自身的基本面来说,盈利预期依旧稳健。浙商证券(601878)认为,2025年下半年上市的银 行利润维持小幅正增,主要原因是得益于息差拖累改善和减值贡献加大。上半年42家上市银行光净利润 ...
险资长周期考核新政落地,这一板块有望迎来更多长期资金流入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7-14 10:26
政策调整 - 财政部印发通知要求国有商业保险公司建立三年以上长周期考核机制,提高资产负债管理水平,注重稳健经营[1] - 净资产收益率考核指标调整为"当年度指标+三年周期指标+五年周期指标",权重分别为30%、50%、20%[1] - 资本保值增值率考核指标同样调整为"当年度指标+三年周期指标+五年周期指标",权重分别为30%、50%、20%[1] - 新考核要求自2025年度绩效评价起实施[1] 险资配置现状 - 2025Q1末保险资金运用余额为34.93万亿元[1] - 人身保险和财产保险的股票投资占比分别为8.43%和7.56%,离监管上限仍有较大差距[1] 市场影响 - 政策有望提升险资配置股票比例,降低短期市场波动对险企当期绩效的影响[2] - 推动险资更加注重长期收益,更好发挥长期机构投资者作用[2] - 银行股因业绩稳定、分红较高的特点,与险资需求高度契合[2] - 长周期考核机制下,险资有望进一步加大对银行股的配置力度[2] 相关投资标的 - 银行ETF基金(515020)跟踪中证银行指数,涵盖A股主要银行[2] - 港股通金融ETF(513190)跟踪中证内地金融指数,包含65%左右比例的H股银行和其他非银机构[2] - 此类标的有望获得更多长期稳定资金流入[2]
港A数字货币概念股午后大涨,大摩认为跨境支付通对香港金融股是温和利好
新浪财经· 2025-06-23 14:21
金融股市场表现 - 午后港、A股市场金融股集体大涨 A股的四方精创涨18%、拉卡拉涨14%、先进数通涨13% 港股的众安在线和移卡涨超6% [1] - 金融科技ETF华夏(516100)涨4.55% 包含同花顺、东方财富、恒生电子、润和软件、新大陆等金融科技龙头企业 [2] - 港股通金融ETF(513190)涨1.68% 覆盖建设银行、工商银行、中国平安、中国人寿、中信证券等港股金融蓝筹 [2] 跨境支付通上线影响 - 跨境支付通6月22日正式上线 实现内地与香港快速支付系统互联互通 支持两地居民实时跨境汇款 [1] - 摩根士丹利认为跨境支付通是金融股温和利好 预计吸引更多内地流动资金流向香港 支持港股交易额 [1] - 该机制简化香港保险购买流程 对保险股形成利好 [1] 稳定币政策与行业动态 - 香港政府批准稳定币立法 引发券商研究热潮 过去一周至少16家券商发布超24篇稳定币研报 [1] - 跨境支付创新与金融开放深化背景下 跨境支付通与稳定币成为行业发展新引擎 [1] 金融科技与港股市场热点 - 金融科技ETF华夏(516100)覆盖金融信息服务、互联网券商、金融IT、支付终端等细分领域龙头 [2] - 港股通金融ETF(513190)集中配置港股银行、保险、证券板块头部企业 [2]
彻底沸腾!市场迎来新转机?
格隆汇APP· 2025-06-11 18:39
政策利好与市场反应 - 中办、国办发布《关于深入推进深圳综合改革试点深化改革创新扩大开放的意见》,在金融改革、金融创新、金融赋能科技方面释放多重利好 [1] - 受政策刺激,券商股和金融科技板块表现强势,港股通金融ETF(513190)、券商ETF基金(515010)、金融科技ETF华夏(516100)分别上涨2.14%、1.97%、1.54% [3][4] - A股突破3400点关键点位,大金融板块全线上攻成为市场亮点 [4] 政策核心内容 - 健全金融服务实体经济激励约束机制 [5] - 支持深圳开展科技产业金融一体化专项试点 [5] - 优化科技型企业债权和股权融资协同衔接机制,深化绿色金融改革 [5][6] - 允许香港上市的粤港澳大湾区企业按政策规定在深交所上市,潜在标的包括腾讯等优质科技公司 [7][8] 港股IPO市场复苏 - 2025年5月香港IPO单月募资额突破560亿港元,创2021年3月以来新高,年迄今累计募资774亿港元 [10] - 宁德时代(H股)以357亿港元募资额成为2025年全球最大IPO,超额认购达15.17倍 [10] - 2025年预计港股IPO募资或达1300-1600亿港元,中概股回归或进一步提振市场 [12] - 港交所股价涨至421港元,创2022年2月以来新高 [14] 金融板块投资机会 - 券商ETF基金(515010)跟踪中证全指证券公司指数,机构持有人占比65.22%,近三年收益率超20%,年化收益率4.57% [15] - 金融科技ETF华夏(516100)涵盖互联网券商、金融IT、移动支付等领域,期间最高涨幅达107% [23][24] - 传统金融板块受益于资本市场改革和增量资金流入,金融科技受益于数字人民币试点和AI技术应用 [26] 科技板块发展前景 - 金融赋能科技政策有望吸引AI、半导体、新能源等领域优质企业登陆深交所 [19] - 全球金融科技市场规模达8.5万亿美元,中国占比约1.9万亿美元,年增速约18%,数字支付等领域增速超30% [22] - 摩根士丹利指出投资者对中资科技股配置处于历史低位,存在加仓空间 [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