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境支付创新

搜索文档
【西街观察】莫让稳定币成为洗钱工具
北京商报· 2025-07-09 23:04
稳定币的洗钱风险 - 稳定币在非法交易中的占比已超过比特币,成为犯罪活动的新宠 [3] - 义乌已有零星商户接收稳定币,虽未出现传闻中"月流水10亿美元"的盛况,但市场需警惕其潜在风险 [1] - 稳定币的匿名化、去中心化特性使资金流向难以追踪,为洗钱分子掩盖资金来源提供了便利 [2] 稳定币对金融体系的影响 - 稳定币交易避开了银行换汇与转账流程,容易绕过监管体系,成为非法资金跨境转移的工具 [2] - 对银行业务与跨境金融产生较大影响,考验货币政策的传导效率与国家资本管制的能力 [2] - 稳定币的跨境流动特性使单一国家的监管难以奏效,需加强国际协作 [4] 监管与应对措施 - 需加强对稳定币与法定货币"出入金"环节的监管,这是非法资金"洗白"的核心步骤 [4] - 商户需清楚交易对手信息,大额收款应及时报备,避免成为洗钱的"中转站" [4] - 技术上可开发专门的监测工具,利用区块链交易记录追根溯源 [4] - 普及稳定币风险知识,避免商户卷入违法漩涡 [4] 创新与合规路径探索 - 中国香港试点与数字人民币协同发展的合规路径正在探索中 [4] - 未来或在外贸集中的自贸区试点离岸人民币稳定币,满足商家需求的同时确保交易透明 [4] - 需平衡效率、创新与稳定,既尊重市场活力又守住金融安全底线 [4]
跨境支付通上线实测:深港汇款进入“读秒时代”,银行打响营销战
第一财经· 2025-06-23 19:40
跨境支付通上线 - 跨境支付通于6月22日正式上线,实现深港两地跨境汇款"零费用、秒级到账" [1] - 系统利用内地IBPS与香港FPS相互连接,用户仅需输入收款人基本信息即可完成操作 [2] - 上线首日即完成全国首笔南向和北向汇款业务,深圳市民向香港汇款1万元人民币实时到账 [2] 效率提升显著 - 传统跨境汇款需填写SWIFT代码和英文地址,耗时数小时,而跨境支付通仅需1分钟完成操作 [3][6] - 中国银行测试显示汇款申请提交后10秒内即收到到账通知 [3] - 香港汇丰银行测试中1000港元汇款同样实现秒级到账 [6] 银行营销策略 - 12家试点银行全部推出"零手续费"政策 [1] - 建银亚洲推出单笔千元转账赠100港元活动 [1] - 汇丰银行对符合条件的收款交易发放10港元奖励 [1][10] - 农业银行等表示试点期间免除手续费 [8] 业务发展前景 - 未来业务范围拟从个人汇款延伸至学费缴纳、跨境薪资发放等机构场景 [1] - 内地区域覆盖将从广东向全国拓展 [1][12] - 香港已有超过10家银行排队等待加入该系统 [11] - 预计将为银行带来可观的佣金收入和其他中间业务收入 [11] 额度限制 - 北向汇款每人每日每家银行上限1万港元,每年上限20万港元 [7] - 南向汇款仍遵循个人每年购汇便利化额度5万美元上限 [7] 市场数据 - 2024年深港跨境收支共计617.8万笔,总额约9536.7亿美元 [7] - 截至2025年5月,香港居民在深圳开立银行账户超321万户 [7] - 跨境代理见证开户超41万户,累计交易近351亿元 [7]
港A数字货币概念股午后大涨,大摩认为跨境支付通对香港金融股是温和利好
新浪财经· 2025-06-23 14:21
金融股市场表现 - 午后港、A股市场金融股集体大涨 A股的四方精创涨18%、拉卡拉涨14%、先进数通涨13% 港股的众安在线和移卡涨超6% [1] - 金融科技ETF华夏(516100)涨4.55% 包含同花顺、东方财富、恒生电子、润和软件、新大陆等金融科技龙头企业 [2] - 港股通金融ETF(513190)涨1.68% 覆盖建设银行、工商银行、中国平安、中国人寿、中信证券等港股金融蓝筹 [2] 跨境支付通上线影响 - 跨境支付通6月22日正式上线 实现内地与香港快速支付系统互联互通 支持两地居民实时跨境汇款 [1] - 摩根士丹利认为跨境支付通是金融股温和利好 预计吸引更多内地流动资金流向香港 支持港股交易额 [1] - 该机制简化香港保险购买流程 对保险股形成利好 [1] 稳定币政策与行业动态 - 香港政府批准稳定币立法 引发券商研究热潮 过去一周至少16家券商发布超24篇稳定币研报 [1] - 跨境支付创新与金融开放深化背景下 跨境支付通与稳定币成为行业发展新引擎 [1] 金融科技与港股市场热点 - 金融科技ETF华夏(516100)覆盖金融信息服务、互联网券商、金融IT、支付终端等细分领域龙头 [2] - 港股通金融ETF(513190)集中配置港股银行、保险、证券板块头部企业 [2]
大消息!刚刚,深圳再拔头筹
中国基金报· 2025-06-22 08:20
跨境支付通业务落地深圳 - 全国首笔跨境支付通业务于6月22日在深圳落地,实现内地与香港快速支付系统互联互通,支持两地居民实时跨境汇款 [1] - 该业务由中国人民银行和香港金融管理局共同推动,启动仪式由央行行长潘功胜等高层出席 [1] 业务特点与用户案例 - 提供零手续费、手机银行操作服务,支持输入电话号码或户名+账号完成汇款,可选人民币或港币到账币种 [2][3] - 内地居民房女士通过招商银行App向香港汇款1万元人民币,实现即时到账,简化了传统需兑换港币且耗时半天的流程 [3] - 香港市民叶先生通过中银香港手机银行将资金汇至内地账户,仅需填写内地手机号即可即时到账,操作便捷 [3] 深港跨境支付发展历程 - 深圳自1998年起先行先试跨境支付互联互通,推出深港票据联合结算、外币实时贷记等多项业务 [4] - 2024年深港跨境收支达617.8万笔、9536.7亿美元,实现美元/港币/人民币实时清算及支票流通 [4] - 深圳近年推出跨境代理见证开户等创新支付方式,截至2025年5月香港居民在深开户超321万户,其中代理开户41万户,累计交易351亿元 [4] 政策支持与未来规划 - 深圳作为跨境支付通转换中心,推动大湾区一体化发展并支持香港国际金融中心建设 [5] - 人民银行深圳市分行将落实《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深化金融规则衔接与双向开放 [5] (注:文档7内容与主题无关,已跳过)
全国首笔!在深圳,跨境支付通业务落地!
券商中国· 2025-06-22 07:26
跨境支付通上线 - 全国首笔跨境支付通内地居民南向、港人北向汇款业务于6月22日落地深圳 [1][5] - 跨境支付通由中国人民银行清算总中心和香港银行同业结算有限公司共同推动 [2] - 系统于6月22日正式上线,实现内地与香港快速支付系统互联互通 [3] 业务优势与功能 - 提供实时到账、价格优惠、操作便利的跨境汇款服务 [3][8] - 用户可通过手机银行输入电话号码或账号完成汇款,支持人民币或港币到账 [9][19] - 首批参与机构包括内地6家银行和香港6家银行,后续将扩大范围 [4] 用户案例与体验 - 深圳居民通过招商银行APP向香港汇款1万元人民币,实现实时到账 [5][6] - 香港居民通过中国银行手机银行完成北向汇款,快速到账 [7] - 系统支持小额便民汇款,覆盖经常项目项下跨境需求 [10] 深港金融合作背景 - 2024年深港跨境收支达617.8万笔、9536.7亿美元 [13] - 深圳自1998年起推动跨境支付互联互通,包括票据结算、外币实时贷记等业务 [12] - 截至2025年5月,香港居民在深开户超321万户,跨境代理见证开户占大湾区九成 [15] 业务场景与技术特点 - 支持南向汇款(人民币汇出)、北向汇款(港币/人民币发起)及双向跨境人民币支付 [20] - 支付基础设施直接对接,减少中间环节,降低汇款成本 [19] - 系统实现7×24小时服务,小额支付实时到账 [18] 政策与未来规划 - 跨境支付通由人民银行与香港金管局于2024年8月启动建设 [17] - 深圳将作为转换中心,推动大湾区一体化及香港国际金融中心建设 [15] - 下一步将扩大金融双向开放,深化深港规则衔接 [16]
数字人民币参与跨境支付具有多重意义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6-19 01:11
金融开放政策 - 中国人民银行宣布八项重磅金融开放政策,包括设立银行间市场交易报告库、数字人民币国际运营中心、个人征信机构等[1] - 在上海临港新片区开展离岸贸易金融服务综合改革试点,发展自贸离岸债,优化自由贸易账户功能[1] - 在上海"先行先试"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创新,研究推进人民币外汇期货交易[1] 数字人民币发展现状 - 数字人民币体系已初步构建,进入全面推广和国际化阶段[2] - 全球94%的央行正在推进央行数字货币研发,中国数字人民币处于全球前列[2] - 数字人民币已在近30个城市或地区试点,应用场景涵盖零售支付、交通出行、政务民生等领域[2] - 截至2024年8月,数字人民币钱包开通数量超过1.8亿个,累计交易笔数超过3.6亿笔,累计交易金额超过7.3万亿人民币[2] 数字人民币国际化 - 数字人民币国际化是完善生态的重要一环,将推动全球跨境支付体系完善[3] - 跨境支付体系是全球货币资金运行的"动脉",对国际贸易、投融资和金融稳定至关重要[3] - 数字人民币融入跨境支付体系是未来创新试点的重要方向[3] 全球跨境支付体系挑战 - 全球跨境支付高度依赖SWIFT,易受地缘政治影响[4] - 传统跨境支付模式效率低、成本高,耗时较长[4] - 稳定币快速发展对传统支付方式形成挑战,美国和中国香港加速稳定币立法[4] - Agora项目由国际清算银行等多国央行联合发起,旨在重塑跨境支付清算体系,对多边央行数字货币桥形成竞争[4] 数字人民币国际运营中心意义 - 设立数字人民币国际运营中心聚焦跨境支付痛点,推动人民币国际化[5] - 发挥数字人民币在技术体系、应用场景、跨境合作等优势,探索跨境支付、结算、贸易等场景应用[5] - 打造以数字人民币为核心的跨境支付结算体系,支持企业"走出去",服务实体经济发展[5] - 强化数字人民币在全球支付体系中的影响力,推动建立央行数字货币跨境应用标准体系[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