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烟气治理工程
icon
搜索文档
德创环保的前世今生:2025年Q3营收7.93亿行业第三,高于行业平均,净利润740.94万排第六
新浪证券· 2025-10-30 20:37
公司基本情况 - 公司成立于2005年9月6日,于2017年2月7日在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 [1] - 公司是国内领先的烟气治理综合服务商,所属申万行业为环保 - 环境治理 - 大气治理 [1] - 公司主营业务为烟气治理产品及服务,概念板块包括微盘股、小盘、QFII持股、核聚变、超导概念、核电 [1] 经营业绩 - 2025年三季度营业收入7.93亿元,在行业8家公司中排名第3,高于行业平均数7.61亿元 [2] - 行业第一名远达环保营收29.36亿元,第二名福鞍股份营收8.79亿元 [2] - 主营业务构成中,烟气治理工程收入2.17亿元,占比44.16%,脱硝催化剂收入1.49亿元,占比30.20%,脱硫设备收入7861.28万元,占比15.97% [2] - 2025年三季度净利润740.94万元,行业排名第6,行业平均数为-65.42万元 [2] - 行业第一名远达环保净利润7283.82万元,第二名同兴科技净利润6270.51万元 [2] 财务指标 - 2025年三季度资产负债率为79.63%,高于去年同期的76.94%,且高于行业平均的56.37% [3] - 2025年三季度毛利率为21.27%,虽低于去年同期的23.61%,但高于行业平均的16.98% [3] 管理层与股权结构 - 公司实际控制人为金猛、黄浙燕 [4] - 董事长金猛2024年薪酬81.73万元,较2023年的79.67万元增加2.06万元 [4] - 总经理赵博2024年薪酬75.92万元,较2023年的73.41万元增加2.51万元 [4] - 截至2025年6月30日,A股股东户数为1.21万户,较上期减少1.71% [5] - 户均持有流通A股数量为1.68万股,较上期增加1.74% [5] - 截至2025年9月30日,中信保诚多策略混合(LOF)A(165531)、诺安多策略混合A(320016)退出十大流通股东之列 [5]
德创环保前三季度营收7.93亿元同比增17.48%,归母净利润1310.82万元同比降45.88%,毛利率下降2.34个百分点
新浪财经· 2025-10-30 19:20
公司财务表现 - 前三季度营业收入为7.93亿元,同比增长17.48% [1] - 归母净利润为1310.82万元,同比下降45.88% [1] - 扣非归母净利润为540.00万元,同比下降73.12% [1] - 基本每股收益为0.06元,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为3.44% [1][2] 盈利能力指标 - 2025年前三季度毛利率为21.27%,同比下降2.34个百分点 [2] - 前三季度净利率为0.93%,较上年同期下降2.56个百分点 [2] - 第三季度单季毛利率为17.65%,同比下降1.89个百分点,环比下降3.87个百分点 [2] - 第三季度单季净利率为-2.04%,较上年同期下降3.67个百分点,较上一季度下降3.53个百分点 [2] 费用与估值 - 2025年三季度期间费用为1.49亿元,同比增加2535.97万元,期间费用率为18.82%,同比上升0.47个百分点 [2] - 销售费用同比增长18.42%,管理费用同比增长6.27%,研发费用同比增长54.13%,财务费用同比增长12.05% [2] - 以10月30日收盘价计算,市盈率(TTM)约为118.10倍,市净率(LF)约为6.09倍,市销率(TTM)约为2.43倍 [2] 公司业务与行业 - 公司主营业务为烟气治理产品及服务,收入构成为:烟气治理工程44.16%,脱硝催化剂30.20%,脱硫设备15.97% [3] - 公司所属申万行业为环保-环境治理-大气治理 [3] - 公司所属概念板块包括微盘股、小盘、QFII持股、固废处理、一带一路等 [3]
德创环保2024年扭亏为盈 围绕“深耕环保、开拓新能源”把握钠电池产业化
证券时报网· 2025-04-30 09:34
公司业绩与财务表现 - 2024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9.19亿元 同比增长15.43% [1]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2286.55万元 较去年同期扭亏为盈 [1] - 烟气治理业务实现营业收入8.46亿元 同比增长13.11% 占主导地位 [1] - 烟气治理工程收入2.73亿元 同比增长54.43% [1] - 除尘设备收入5755万元 同比增长72.22% [1] - 废盐渣资源化利用处置3594万元 同比增长29.22% [1] - 危险废物处理收入3199万元 同比增长173.48% [1] 业务发展与战略布局 - 2025年将锚定大气治理为重点发展方向 加快全球化版图扩张 [1] - 贯彻"深耕环保 开拓新能源"的核心发展思路 [1][2] - 印度成为首个海外大气治理产品生产基地 实现本土化生产 [2] - 与印度Adani集团签订三个烟气脱硫EPC工程合同 总金额101.36亿印度卢比(约8.66亿元人民币) [2] - 2025年战略聚焦四大方向:大气治理主业 技术创新突破 降本增效 钠电池产业化 [2] 全球化市场拓展 - 坚持"国内国际两个市场 火电非电并举"的发展思路 [2] - 在东南亚市场快速扎根 同时拓展高附加值的欧洲市场 [2] - 推动国际业务布局优化和品牌形象提升 [2] 技术创新与研发 - 推进精脱硫水解催化剂 VOCs催化剂 低温催化剂等新产品研发 [2] - "环保+钠电池+氢能"三轨并行研发模式 [3] - 已建成年产3000吨钠电正极材料生产线 致力于建设负极材料生产线 [3] - 开发出高性能电解水制氢用阴离子交换膜 通过2000小时连续运行测试 [3] 新能源业务布局 - 积极推动钠电池项目落地 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 [1] - 专注正负极材料配方优化 聚焦钠电池定制化市场 [3] - 推进高倍率大圆柱电芯开发 抢抓电动两轮车行业机遇 [3] - 目标实现钠电池商业化应用并完成订单交付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