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玄宁
icon
搜索文档
股价两天拉升逾25%,手握50亿美元重磅BD的石药集团(01093)即将迎爆发期
智通财经网· 2025-06-02 09:53
公司业绩表现 - 2025年第一季度收入约70.15亿元,同比减少21.9%,股东应占溢利约14.78亿元,同比减少8.4%,为2022年以来Q1营收首次跌破80亿元 [1] - 2024年总营收290.09亿元,同比下滑7.8%,股东应占溢利43.28亿元,同比下滑26.3%,近五年来首次出现业绩下滑 [6] - 2019年至2023年营收逐年递增,但同比增长率从24.76%逐年降至1.66%,2024年出现负增长 [6] 股价异动与市场预期 - 5月29日股价半小时内涨幅达14.08%,收盘涨11.73%,5月30日盘中最高触及8.56港元,两天内最高涨幅25.5%,创2023年3月以来新高 [1] - 市场异动源于公司预期三个总金额超50亿美元的BD交易即将落地 [2] - 机构普遍上调评级,中信里昂给出13.80港元目标价,较现价存在70.4%溢价空间 [12] 业务结构分析 - Q1成药业务收入55亿元,同比减少27.3%,主要受集采和医保目录价格调整影响 [5] - 原料产品业务Q1收入10.72亿元,同比增长14.6%,因市场需求上升及价格回升 [5] - 核心品种津优力和多美素因集采售价下调58%和23%,导致抗肿瘤产品销售额显著下跌 [6] - 心血管品种玄宁因未中标第八批集采导致销售受挫 [7] 创新转型战略 - 2022年研发费用增长率达16%,高于营收增长率11%,为转型铺垫 [8] - 2023年研发费用48.30亿元(+21%),2024年51.91亿元(+7.5%),持续加码创新 [8] - 通过收购石药百克和增资巨石生物切入创新药赛道,布局肿瘤、神经、心血管等领域的纳米制剂、mRNA、ADC等热门技术 [8] BD交易进展 - 2022年至今累计达成7项BD交易,包括2024年半年内完成4项重磅交易 [9] - 2024年10月与阿斯利康达成YS2302018授权协议,获1亿美元首付款及19.2亿美元里程碑付款 [9] - 2024年2月将ROR1-ADC药物SYS6005授权给美国Radiance [9] - 当前三项潜在BD交易总金额预计超50亿美元 [2] 核心管线进展 - EGFR-ADC药物SYS6010在AACR公布I期数据:客观缓解率31.3%,疾病控制率85.3%,4.8 mg/kg组ORR达37.5% [10] - 对比强生EGFR/c-Met双抗埃万妥单抗,SYS6010在单药模式下展现更优疗效潜力 [12] - 预计SYS6010国内销售峰值25亿美元,海外市场15-20亿美元 [12]
石药集团盘中最高价触及7.800港元,创近一年新高
金融界· 2025-05-29 17:01
股价表现 - 截至5月29日收盘,石药集团(01093 HK)报7 620港元,较上个交易日上涨11 73% [1] - 当日盘中最高价触及7 800港元,创近一年新高 [1] - 当日主力流入167151 474万港元,流出126727 872万港元,净流入40423 60万港元 [1] 公司概况 - 石药集团是香港知名医药上市企业之一,1994年在香港联合交易所主板上市 [1] - 2018年成为恒生指数成份股,是恒生指数编制以来的第一支医药股 [1] - 同时为恒生综合指数、恒生医疗保健指数、恒生中国内地医疗保健指数、恒生港股通指数、恒生中国(香港上市)100指数及恒生中国企业指数成份股之一 [1] 业务板块 - 主要拥有成药及原料药两个业务板块,以创新药为核心发展战略 [1] - 在神经系统疾病、抗肿瘤、抗感染及心血管疾病等治疗领域有强大产品组合 [1] - 核心创新产品包括'恩必普'、'多美素'、'津优力'、'克艾力'、'玄宁'等 [1] - 原料药产品主要包括维生素C、抗生素及咖啡因系列 [1] - 主要生产基地位于中国河北省石家庄市 [1] 研发能力 - 拥有国际化研发团队,研发基地分布于石家庄、上海、北京以及美国 [2] - 专注于小分子靶向药物、纳米药物、单抗药物、双抗药物、抗体偶联药物以及免疫领域生物药物的研发 [2] 品牌与社会责任 - "石药"品牌自2004年以来连续超过十年入选"中国500最具价值品牌" [2] - 积极参与社会公益事业,在非典、印尼海啸、汶川地震、玉树地震等事件中提供支持 [2]
中国制药行业:创新迎合了由人口结构变化所驱动的需求
36氪· 2025-05-19 14:37
行业变革驱动因素 - 中国制药行业变革由人口结构变化、医疗需求演变及监管改革推动 城市化、老龄化及中产阶级壮大刺激医疗解决方案需求增长 [2] - 行业向创新驱动型增长转型 政府支持举措简化审批流程并鼓励重大治疗领域研发投资 [2] - 《医药工业高质量发展行动计划(2023-2025年)》等政策支持制药创新 疫情后预防保健重视催生疫苗和生物制品新机遇 [2][12] 企业成功关键因素 - 领先企业三大成功因素:药物研发管线、研发投入及业务稳健性 财务实力强、产品组合多样化及创新重视度高的企业表现优异 [2] - 药品集中采购制度化挤压利润率 企业需平衡创新研发、成本效益与药品可及性 资产负债表健康且产品丰富的企业适应力更强 [2] - 核心韧性指标包括业务成功、稳健性、多元化、客户参与度及政策影响力 新增长引擎涵盖投资能力、研发投入、早期创新及ESG表现 [5] 标杆企业表现分析 - **诺和诺德**:2025年排名榜首(2024年第13名) 2023年全球营收2323亿丹麦克朗(2462亿元人民币)同比增31% 司美格鲁肽疗法成功驱动增长 胰岛素产品降价50%仍保持市场份额 通过减肥药Wegovy切入中国肥胖症市场 [6][7] - **江苏恒瑞医药**:2025年排名第三(2024年第五) 2023年营收228.2亿元同比增7.26% 净利润增21.46% 经营现金流飙升504.12%至76.4亿元 研发投入61.5亿元占营收26.95% 获3个一类创新药和4个二类新药批准 MSCI ESG评级升至"A" [7] - **石药集团**:2025年排名第四(2024年第八) 研发管线第一 业务稳健性第二 130+创新药物项目覆盖肿瘤/神经/心血管等领域 计划5年内提交50+新产品审批 19种创新药全球临床试验 玄宁获FDA批准成中国首个获美全面批准新分子实体药 [8] - **智飞生物**:2025年排名第五(2024年第15) HPV疫苗和呼吸道疫苗需求激增推动跃升 受益于预防保健领域增长 [8] - **辉瑞**:2025年排名第七(2024年第一) 疫情后需求减弱、集采价格压力及本土竞争加剧导致下滑 [9] 行业核心洞察 1 研发能力决定市场地位 诺和诺德跃升与恒瑞上升体现创新驱动战略优势 [10] 2 财务实力应对政策变化 恒瑞现金流表现展示高效成本结构与收入多元化价值 [10] 3 研发管线多样性增强韧性 诺和诺德从糖尿病拓展至肥胖症治疗体现业务多元化价值 [10] 4 疫苗成主要增长驱动力 智飞生物跃升反映HPV和呼吸道疫苗需求激增 [10] 5 医疗可及性驱动机遇 平衡创新与成本效益的企业能应对价格改革并满足中产阶级需求 [11] 行业未来趋势 - 行业明显转向创新驱动型增长 研发能力与管线成为关键成功因素 需构建差异化产品组合并保持财务韧性 [12] - 本土企业通过研发投入及战略治疗领域聚焦缩小与跨国企业差距 政府政策持续塑造行业发展 预防保健领域(疫苗/生物制品)机遇显著 [12][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