恩必普

搜索文档
前瞻布局,融入全球药物创新网络
环球网资讯· 2025-07-20 10:10
公司创新成果与国际化 - 公司与阿斯利康达成53.3亿美元战略研发合作,涉及AI新药设计和发现平台[3] - 已有11项创新成果实现License-out(对外授权),创新能力获国际认可[3][4] - 全球设立五大研发中心,获得30余个海外临床批件、16项FDA快速通道或孤儿药资格[4] 研发投入与技术布局 - 2024年研发投入达57亿元,连续十几年高速增长,位居全国前列[8] - AI设计+自动化合成平台将新药早期发现时间缩短30%,成本降低近半,筛选准确率提升3倍[8] - 建立八大创新研发平台(纳米制剂、mRNA疫苗等),在研项目逾200个,2025年全球研发管线规模排名第19位[8] 产品结构与转型成效 - 创新药为主的成药销售收入占比高达80%,成为增长最快、贡献最大的板块[7] - 从抗生素原料药转型,成功开发恩必普、玄宁等国家一类新药,摆脱路径依赖[5][6] 政策支持与区域生态 - 石家庄累计兑现生物医药产业奖励资金2.9亿元,其中公司获7925万元[9] - 政府"一企一策"帮扶,2023年以来兑现奖补资金3.5亿元,斥资5800万元迁改电力支持灯塔工厂项目[9] - 目标5年内推动公司营收翻番至"千亿级",强化"中国好药·石家庄造"品牌[9] 行业趋势与战略方向 - 对外授权交易数量与金额屡创新高,出海成为创新药企全球化生存的必修课[4] - 公司坚持"创新与国际化"双轮驱动,通过合作反哺研发并学习国际经验[4][8]
石药集团(01093):海外授权助力抵御业绩波动,创新研发持续推进
华兴证券· 2025-06-17 21:45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行业评级为超配,公司评级为买入,目标价为 HK$10.59,较当前股价 HK$8.84 有 20%的上行空间 [1] 报告的核心观点 - 1Q25 收入同比下降但利润表现优于预期,授权收入成亮点 - 仿制药增速下调,成药业务节奏放缓,费用结构逐步优化 - 维持“买入”评级,上调 DCF 目标价至港币 10.59 元 [9]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总结 主要调整 - 评级维持买入,目标价从 HK$8.88 上调 19%至 HK$10.59 - 2025E、2026E EPS 分别从 0.53 元、0.57 元下调 14%至 0.46 元、0.49 元,新增 2027E EPS 预测为 0.53 元 [2] 股价表现 - 展示了 2024 年 6 月至 2025 年 6 月石药与恒生指数的股价走势 [4] 华兴对比市场预测 - 2025E 营收预测 303.23 亿元,较市场预测低 7%;2026E 营收预测 324.36 亿元,较市场预测低 17% - 2025E、2026E EPS 预测分别为 0.45 元、0.48 元,较市场预测高 2% [5] 海外授权助力抵御业绩波动,创新研发持续推进 - 成药业务承压,授权收入强势补位:1Q25 公司收入 70.15 亿元,同比降 21.9%;归母净利润 14.95 亿元,同比降 8.3%;成药业务收入同比降 27.3%,授权收入 7.18 亿元缓冲集采与医保政策压力;6 月 13 日与阿斯利康合作预计获 1.1 亿美元首付款 [6] - 仿制药调整影响成药板块,费用结构持续优化:1Q25 成药板块收入同比降 27.3%,抗肿瘤、抗感染、心血管产品收入分别大幅下滑 70%、31.8%、42.9%;下调 2025/26 年总收入预测 12%/16%,下调销售和行政费用;上调 2025/26 年研发费用预测至 52.3 亿/50.8 亿元,同比增长 8%/13% [6] - 创新持续推进,国际化拓展加速落地:1Q25 研发投入 13.0 亿元,同比增长 11.4%,研发强度达 23.7%;集团近 90 个在研产品处于不同临床阶段,10 款产品完成注册申请提交,3 款获“突破性疗法”资格;多个创新品种在美国 FDA 获临床批件及快速通道资格,SYS6005 已在中美同步开展临床 [7] 估值 - 采用两阶段 DCF 模型估值,WACC 为 8.5%(之前为 9.2%),永续增长率为 4.0%(之前为 3.0%),目标价上调至 HK$10.59,较 6 月 13 日收盘价有 20%上行空间 - 2025 年预测 P/E 为 21 倍,略高于行业平均 20 倍,当前估值未充分反映公司创新管线和授权收入增长潜力,维持“买入”评级 [8] 财务分析 - 展示了 2024 年公司营收、成本、利润等财务数据及同比变化,以及 1Q25 与 1Q24 的对比 [10] 盈利预测调整 - 下调 2025/2026 年收入预测 12%/16%,对应毛利下调 15%/17% - 预计优化费用结构,销售费用分别下调 28%/34%,一般行政费用分别下调 14%/17% - 上调 2025/2026 年研发费用 8%/13% - 新增 2027 年预测,预计营收 257.61 亿元,毛利率 75.0%,研发费用 48.63 亿元 [11] 分部收入预测更新 - 下调 2025/2026 年成药业务收入预测至 227.2/211.7 亿元,较原预测分别下降 15%/20%,因抗肿瘤、抗感染及心血管产品销量不及预期,神经系统及呼吸系统产品表现稳健 - 原料药收入预计稳定增长,2025/26 年分别上调 13% - 授权收入大幅上调至 20 亿元,反映外部合作加速;公司有 3 项潜在 BD 交易,与阿斯利康合作可获 1.1 亿美元预付款及高额里程碑付款 [15] 附:财务报表 - 展示了 2024A - 2027E 的利润表、资产负债表、现金流量表及关键假设、财务比率等数据 [24][26]
北水动向|北水成交净买入75.9亿 北水继续抢筹创新药概念 抛售腾讯(00700)近19亿港元
智通财经网· 2025-06-10 17:57
港股通资金流向 - 6月10日北水成交净买入75.9亿港元,其中港股通(沪)净买入47.95亿港元,港股通(深)净买入27.96亿港元 [1] - 北水净买入前三个股:美团-W(03690)、石药集团(01093)、信达生物(01801) [1] - 北水净卖出前三个股:腾讯(00700)、小米集团-W(01810)、阿里巴巴-W(09988) [1] 个股买卖数据 - 美团-W买卖总额33.21亿港元,净流入2.52亿港元 [2] - 小米集团-W买卖总额29.74亿港元,净流出3.72亿港元 [2] - 腾讯控股买卖总额23.43亿港元,净流出10.44亿港元 [2] - 阿里巴巴-W买卖总额20.89亿港元,净流出6.24亿港元 [2] - 石药集团买卖总额16.87亿港元,净流入3.68亿港元 [2] - 中国银行买卖总额15.34亿港元,净流入3105.80万港元 [2] 港股通(沪)活跃股 - 泡泡玛特买卖总额11.16亿港元,净流出1411.35万港元 [4] - 康方生物买卖总额10.62亿港元,净流出2.36亿港元 [4] - 石药集团买卖总额8.96亿港元,净流入3.93亿港元 [4] 港股通(深)活跃股 - 美团-W再获净买入9.85亿港元,天风证券认为其商户基础与用户评价构建护城河,核心本地商业盈利有望持续增强 [4] - 石药集团获净买入7.61亿港元,交银国际预计其年内或达成三项超50亿美元海外授权交易,BD收入将增长 [4] 生物医药板块动态 - 信达生物获净买入7.61亿港元,小摩指出其IBI363的OS数据超预期,未来临床催化剂包括美国数据和新适应症进展,目标2030年五款药物进入全球MRCT [5] - 晶泰控股获净买入1.14亿港元,东吴证券认为政策红利驱动AI+医药短期增长,客户留存与孵化管线将打开中长期天花板 [5] 科技巨头资金动向 - 腾讯遭净卖出18.91亿港元,阿里巴巴遭净卖出7.71亿港元,汇丰研报称AI行业信心受云业务增长放缓影响,但长期潜力仍被看好 [6] - 小米集团遭净卖出8.99亿港元 [7]
中泰国际每日晨讯-20250606
中泰国际· 2025-06-06 11:24
报告核心观点 6月5日港股受市场情绪回暖推动进一步上攻,低估值且具高增长潜力的恒生科技指数短期内或有较好表现;美国经济景气度在关税阴霾下继续放缓;环保新能源及公共事业行业整体上升但相对落后大市,提议吸纳火电港股;石药集团一季度产品销售承压,未来有望达成多项授权获授权费收入 [1][2][5] 每日大市点评 - 6月5日市场憧憬中美元首通话,情绪回暖推动港股上攻,恒生指数升253点或1.1%,收报23,906点,创3月20日以来收市新高,恒生科指升1.9%,收报5,319点,大市成交2,220亿港元,港股通净流入7.4亿港元 [1] - 盘面板块轮动明显,“新消费”及生物医药回吐,老铺黄金大跌9.1%,生物医药股获利回吐,存量资金回流AI、软件、消费电子等,香港地产股强势,恒基地产升4.5%,太古地产创超一年新高 [1] - 关税战及地缘政治风险纾缓、离岸人民币走强支撑港股,预计恒生科技指数短期内表现较好 [1] 宏观动态 - 美国服务业景气度自2024年6月以来再度收缩,5月ISM服务业PMI跌至49.9%,新订单指数按月大跌5.9个百分点至46.4%,为2022年12月以来最低,就业指数升至50.7% [2] - 5月ISM服务业与Markit服务业PMI走势背离,ISM服务业涉及国际企业,更易受关税不确定性影响,结合制造业PMI,美国经济景气度在关税阴霾下放缓 [2] 行业动态 新消费 - 新消费龙头股回调,老铺黄金冲破1000港元大关后回调,昨日跌9.0%,当前估值约25年36倍市盈率,泡泡玛特、蜜雪冰城分别下跌1.2%和7.7% [3] 医疗保健 - 恒生医疗保健指数昨日回吐1.3%,主要企业波动不大,翰森制药肿瘤领域核心产品阿美乐在英国获批短期内对收入影响有限,公司将在欧盟报审,近期与再生元签订授权协议,研发实力强 [3] 新能源及公用事业 - 新能源及公用事业港股个别发展,香港公用事业板块普遍上升,长江基建上升2.1% [4] - 市场传出港铁有意竞购长江基建旗下英国火车租赁公司Eversholt Rail,若出售可释放公司价值;KKR放弃收购英国泰晤士水务,市场猜测长江基建可能购入,其公共事业业务分布在英国及澳纽等地,政策风险不大 [4] 环保新能源及公共事业行业策略 行业整体表现 - 截至5月30日,相对大市,环保、核电港股分别平均领先0.4、6.6个百分点,火电、光伏及风电、天然气、电力设备、供水、香港公共事业港股分别平均落后0.01、2.2、4.4、0.6、3.1、5.1个百分点 [5] 各细分行业情况 - 火电:煤价弱势,截至5月26日,秦皇岛5500大卡动力煤FOB现货价为613元/吨,同比下跌30.3%,较2024年底下跌19.6%,夏天用电旺季叠加煤价弱势,提议吸纳火电港股 [6] - 风电/光伏:5月底国家发改委、国家能源局印发通知推动绿电直连发展,满足企业绿色用能需求、提升新能源就近就地消纳水平 [7] - 核电:5月23日特朗普签署四项行政命令推动美国本土核能发展,中国企业直接受惠可能性不大,但核能发展增加核燃料需求,支持全球铀价,铀矿商可间接受惠 [8] - 天然气:2025年4月全国天然气表观消费量同比上升2.0%至342亿立方米,优于1 - 2月及3月,海外天然气供应价格稳定,保障中国天然气运营商,天然气工业需求短期前景平稳,5月中国制造业PMI为49.5,与2024年同期持平,略高于4月 [9] 关注个股 - 华能国际:25Q1股东净利润同比增长8.2%,火电同比上升41.0%至39.8亿元,占比52.8%,可受惠于煤价弱势及夏季用电需求 [10] - 中广核矿业:与母公司订立2026 - 28年天然铀销售框架协议,现价占比70%高于上一份协议,可受惠于铀价上涨,美国推动核能发展增加铀需求支持铀价 [10] - 新奥能源:新奥股份股东大会已通过私有化决议,增加私有化可能性,现价较85.25港元私有化要约隐含值折让24.3%,有吸引力 [10] 石药集团研报 一季度业绩情况 - 2025年1季度总收入同比下降21.9%至70.1亿元,股东净利润同比下降8.4%至14.8亿元,剔除7.18亿元授权费收入,产品销售收入较预测低约4.6%,主要因成药业务放缓 [12] - 成药业务中,核心产品恩必普受医保控费影响,神经系统药物收入同比下降29.5%,肿瘤药受多美素与津优力集采影响,1季度销售收入下降65.7%,降幅超预期 [12] 未来展望 - 预计2季度起产品销售收入将缓步回升,多美素与津优力集采影响已反映,肿瘤药恩朗苏拜单抗注射液与神经系统药物明复乐等入医保后销量增加 [13] - 未来将达成多个重磅海外授权项目并获授权费收入,1季度7.18亿元授权费来自与百济神州及阿斯利康的授权,两家公司将支付2.5亿美元首付款及最高35.6亿美元里程碑付款,2025 - 2月及5月又分别与美国公司签订协议,将获3000万美元首付款及最高11.7亿美元里程碑付款,正与三家公司磋商,预计一项6月底前落实 [14] 评级与目标价 - 上调目标价至7.40港元,给予“中性”评级,下调2025 - 27E产品销售收入预测,上调总收入及股东净利润预测,反映授权费收入贡献,增加2028年后授权费收入预测,未来根据新签授权协议调整 [15]
授权合作提前“预喜”,石药集团为何这么急?
阿尔法工场研究院· 2025-06-06 06:10
核心观点 - 石药集团预告3项潜在重磅BD交易,每笔交易潜在总额达50亿美元,合计150亿美元,首付款按5%计算达7.5亿美元,短期内将显著提升业绩 [1][2][6] - 公司面临业绩压力,2024年收入290亿元同比下滑7.8%,净利润46.82亿元同比下滑25.4%,2025年一季度收入70亿元同比减21.9%,盈利15亿元同比减8.4% [8][9] - 公司通过BD交易和资本运作进行市值管理,但BD落地前提前公告引发市场质疑,且BD里程碑付款实现率仅22%,实际到账金额仅为总金额3% [6][14][15] - 公司核心产品恩必普面临仿制药竞争和医保降价压力,新药管线尚未能填补业绩缺口,转型阵痛持续 [8][9][19] 业绩表现 - 2024年收入290亿元同比下滑7.8%,净利润46.82亿元同比下滑25.4% [8] - 2025年一季度收入70亿元同比减21.9%,低于预期的88亿元,盈利15亿元同比减8.4%,低于预期的24亿元 [8] - 抗肿瘤业务因集采继续大幅下滑,新药物上市未能弥补老产品集采影响 [8] - 恩必普2022年销售额超60亿元,但面临医保降价和仿制药竞争压力,核心专利已到期 [8][9] BD交易 - 预告3项潜在BD交易,每笔交易潜在首付款、里程碑付款及商业化分成约50亿美元,合计150亿美元 [2][6] - 其中一项交易处于后期阶段,预计6月完成 [2][13] - 首付款按5%计算达7.5亿美元,短期内将显著提升业绩 [1][6] - 2024年已完成3项BD交易,授权费收入17.83亿元 [21] - EGFR ADC(SYS6010)在AACR公布数据:224例患者ORR为31.3%,DCR为85.3%;4.8mg/kg组ORR达37.5%,DCR达83% [14] 转型与挑战 - 传统业务受集采和医院控费影响,创新药收入占比仍低,转型阵痛持续 [8][10] - 恩必普之后缺乏扛旗产品,司美格鲁肽仿制药和减肥药物远期销售指引100亿,但面临礼来、诺和诺德竞争 [19] - BD交易存在不确定性,里程碑实现率仅22%,实际到账金额仅为总金额3% [14][15] - 早期BD项目EO-3021和CRB-70海外临床数据不及预期,开发终止或疗效降低 [16] 市值管理 - 通过BD预告、资本运作和回购进行市值管理,股价在BD消息后逆势大涨12%,市值逼近千亿 [3][5][18] - 向A股新诺威注入创新药资产如巨石生物、石药百克 [18] - 抛出50亿港币回购案 [19] - BD落地前提前公告引发市场质疑,被调侃"开创还没达成交易就释放消息的先例" [6][13]
石药集团20250604
2025-06-04 23:25
纪要涉及的行业或者公司 石药集团 纪要提到的核心观点和论据 - **神经系统产品增长预期**:恩必普通过患者教育和零售药店渠道提升脑卒中患者用药可及性,2025 年有望继续正增长;灵舒乐 2024 年获批脑卒中急救适应症,2025 年一季度增长迅速,预计 2025 年收入达 10 亿元[2][5] - **抗肿瘤领域进展**:BRERA ADC 针对 EGFR TKI 耐药肺癌患者,AACR 数据显示非 EGFR 突变非小细胞肺癌患者 ORR 为 39.2%,EGFR 敏感突变患者 ORR 高达 63.2%;2025 年 3 月启动三期临床试验,一线免疫联合 OCT 疗法 II 期临床试验预计年内启动三期[2][6] - **BD 合作情况**:近期与阿斯利康达成 LPA 授权协议(首付款 1 亿美元)、与百济神州达成 M a M a T two a 授权协议(首付款 1.5 亿美元)、与 ADC RO - ONC ADC 达成授权协议,2025 年还与 ET 康地伊利康脂质体达成对外授权,预计 2025 年还有三个较大 BD 项目落地[2][7][8] - **营收及利润预估**:太平洋医药预测 2025 - 2027 年营收分别为 294 亿、300 亿、315 亿元,利润分别为 46.56 亿、51 亿及 56.48 亿元,维持正增长;随着业绩回升和 BD 项目落地,公司估值有望修复,维持买入评级[2][9] - **管线布局优势**:管线布局全面,包括双抗和 ADC,针对 HER2 及 first in class 靶点,适应症集中于胃癌、乳腺癌等;CD47/CD20 双抗有自免 BD 预期,6,010 EGFR ADC 重点布局非小细胞肺癌[3][10] - **非小细胞肺癌治疗进展**:6,010 EGFR ADC 探索联合治疗方案,是国内第二款进入三期临床的 EFRA ADC,安全性较高,ERBB 相关不良事件发生率低,EGFR 耐药 T790M 敏感突变患者 ORR 达 63.2%[3][11] - **HER2 ADC 产品线进展**:Enhertu ADC 已进入 HER2 低表达晚期乳腺癌三期临床,预计 2026 年递交 BLA 申请;HER2 阳性晚期乳腺癌和卵巢癌预计 2027 年递交 BLA 申请;HER2 双抗正在推进三期临床,胃癌和乳腺癌预计分别于 2025 年和 2026 - 2027 年递交 BLA[3][12] - **小分子 RNA 创新平台产品**:2053 小分子 RNA 产品降脂效果显著且持久,已完成一期临床并启动二期临床;还有一款降压的小分子 RNA 产品值得关注[13] 其他重要但是可能被忽略的内容 - 太平洋医药发布的石药集团深度报告涵盖公司主营业务、创新平台、核心产品以及 BD 进展,梳理了神经系统核心产品恩必普和尼福乐,关注抗肿瘤新创新药及 IDFC 的进展和 BD 预期[3] - 石药集团拥有八大创新平台,包括小分子和 ADC 大分子创新平台以及其他六大创新平台,预计后续会有更多 BD 持续产出[3][4] - 石药还在结直肠癌和乳腺癌等其他大适应症中进行新的探索[11] - 目前石药估值较低,但拥有强大的小分子创新能力及多个潜力平台,包括 GRP78 布局,未来发展潜力大,有望通过推动 BD 落地实现更高估值[14]
石药集团(1093 HK)一季度产品销售承压,未来有望达成多项授权
中泰国际· 2025-06-04 15:35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给予石药集团“中性”评级,目标价上调至 7.40 港元 [4] 报告的核心观点 - 2025 年 1 季度石药集团产品销售收入逊预期,总收入与股东净利润同比下降,剔除授权费收入后产品销售收入低于预测,主要因成药业务放缓,核心产品恩必普受医保控费影响,肿瘤药受集采影响降幅超预期 [1] - 预计 2 季度起产品销售收入将缓步回升,因集采影响已反映,部分入医保药物销量增加 [2] - 未来将达成多个重磅海外授权项目并获得授权费收入,已签订多项协议,预计 2025 - 26E 获首付款,2027 年后有望持续获里程碑收入,还有磋商项目待落实 [3]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财务数据 - 2023 - 2027E 总收入分别为 314.5 亿、290.09 亿、298.87 亿、337.03 亿、379.48 亿元,增长率分别为 1.7%、 - 7.8%、3.0%、12.8%、12.6% [5] - 2023 - 2027E 股东净利润分别为 58.73 亿、43.28 亿、47.69 亿、54.75 亿、60.88 亿元,增长率分别为 - 3.6%、 - 26.3%、10.2%、14.8%、11.2% [5] - 2023 - 2027E 每股盈利分别为 0.49、0.37、0.41、0.47、0.52 元,市盈率分别为 14.3、19.2、17.4、15.2、13.6 倍 [5] - 2023 - 2027E 每股股息分别为 0.26、0.24、0.25、0.28、0.31 元,股息率分别为 3.7%、3.4%、3.5%、4.0%、4.4% [5] - 2023 - 2027E 每股净资产分别为 2.9、2.8、2.9、3.1、3.3 元,市净率分别为 2.4、2.6、2.4、2.3、2.1 倍 [5] DCF 模型 - 展示 2025E - 2034E 的 EBIT、折旧及摊销、税费、营运资本变动、资本开支、自由现金流等数据,税后债务成本 3.75%,无风险利率 2.4%,风险溢价 8.0%,贝塔系数 1.2,权益成本 12.0%,WACC 9.9%,永续增长 3.0%,股权价值 851.79 亿港币,每股内涵价值 7.40 港元 [11] 每股股权价格敏感性分析 - 展示不同 WACC 和永续增长率下的每股股权价格 [11] 财务摘要 - 涵盖损益表、现金流量表、资产负债表及重要指标,包括收入、毛利、经营利润、EBIT、EBITDA 等数据及增长率、利润率等指标 [13] 历史建议和目标价 - 展示石药集团股价表现及评级时间表,包括日期、前收市价、评级变动、目标价 [16]
中泰国际每日晨讯-20250604
中泰国际· 2025-06-04 11:27
报告核心观点 - 6月3日港股全线反弹由情绪修复主导,市场结构分化持续深化,资金向高安全边际、强盈利韧性和科技龙头弹性集中 短期若中美元首通话落地或进一步打开恒指上行空间,但中美核心分歧难短期解决,内部经济数据疲态,建议坚守红利底仓,择机布局科技龙头与政策受益链弹性机会 [2] 每日大市点评 - 6月3日港股全线反弹,恒生指数涨1.5%收报23,512,恒生科技指数涨1.1%收报5,189 大市成交额2,037亿港元,成交量放大,港股通仅净流入39亿港元 [1] - 盘面上大金融股强势,多只银行股创历史新高,保险及券商股同步走强 科技龙头企稳,小米、网易、腾讯等跟涨 黄金股因地缘政治不确定性上升全线走强 新消费龙头领先,泡泡玛特和老铺黄金表现突出 稳定币概念股大幅退潮,航空股、濠赌股及家电股逆势承压 [1] 行业动态 汽车板块 - 汽车板块随大盘反弹,雷军称小米汽车业务亏损逐步减少,预计今年第三或四季度实现盈利,新车YU7将于7月开售,或成小米下半年股价催化剂,小米周二上升3.1% 市场看好理想汽车即将推出的纯电动车推动第四季度销量,理想汽车周二股价提升5.8%跑赢同业 [3] 医疗保健行业 - 恒生医疗保健指数昨日上涨2.5%,美国肿瘤学会汇报较好临床数据的中生、信达、荣昌分别上涨1.8%-6.0% 翰森与美国药企再生元签订授权协议,授予其开发、生产及商业化HS - 20094全球独占许可(不含中国内地、香港及澳门),翰森近年业绩稳健增长,表明海外药企对其产品质量认可度高 [3] 新能源及公用事业 - 新能源及公用事业港股普遍上升,金风科技涨13.3%,一是计划回购不超过已发行H股总数10%的股份,二是成立AI相关新能源公司 天然气股获支持,港华智慧能源、新奥能源分别上升5.8%、3.2%,近期海外天然气期货价稳定 [4] 近期研报摘要分享 石药集团 - 2025年1季度石药集团总收入同比降21.9%至70.1亿元,股东净利润同比降8.4%至14.8亿元 剔除7.18亿元授权费收入,产品销售收入较预测低约4.6%,成药业务中神经系统药物和肿瘤药销售下滑 [5] - 预计2季度起产品销售收入将缓步回升,因多美素与津优力集采影响已在1季度反映,且部分入医保药物销量增加 [6] - 未来将达成多个重磅海外授权项目并获授权费收入,1季度7.18亿元授权费来自与百济神州及阿斯利康的授权 后续还与其他公司签订协议,预计2025 - 26E至少分别获约10亿元首付款,2027年后有望持续获里程碑收入 正与三家公司磋商,预计一项6月底前落实 [7] - 目标价上调至7.40港元,给予“中性”评级,因股价已上涨,未来根据新签授权协议等情况再调整 [8] 中国房地产周报 - 新房成交量再次同比下跌,上周30大中城市商品新房成交量202万平方米,同比跌12.0%,环比跌2.1% 不同类别城市表现分化,一线城市同比升10.4%,二、三线城市分别同比降23.6%、4.7% [9] - 一线城市新房累计成交量方面,上海增幅改善,2025年首周至今上海累计成交量452万平方米,同比升9.5%,优于前周 [10] - 商品房存销比环比下跌,十大城市商品房存销比为82.4,低于去年同期和前周 一线城市存销比为51.1,低于去年同期和前周 二线城市存销比达136.0,高于去年同期但低于前周 [11] - 土地成交量持续同比下跌,上周100大中城市成交土地规划建筑面积1,508万平方米,同比跌46.9%,环比跌17.4% [12] - 5月百城新建住宅平均价格同比升2.6%,一线城市同比升6.2%,二线城市同比升1.5%,三线城市同比跌0.6% [14] - 内房港股上周恒生中国内地地产指数全周升0.9%,领先大市2.2个百分点 [15] - 上周市场整体欠佳,新房和土地成交量下跌,但一线城市维持增长,二三线城市同比表现波动 内房港股投资选取国企开发商 关注个股为中国海外发展、深圳控股 [16][17]
医药生物行业跟踪周报:脑卒中千亿市场,千红制药创新药106有望成为50亿大单品
东吴证券· 2025-06-02 20:23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增持(维持) [1] 报告的核心观点 - 本周港股医药板块表现更强,A股创新药个股表现更为出色;国内卒中市场前景广阔,千红制药的QHRD106研发进展顺利,有望成为40 - 50亿大单品;看好创新药、CXO、中药等子行业,并给出不同选股思路下的具体标的建议 [4]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本周及年初至今各医药股收益情况 - 本周、年初至今A股医药指数涨幅分别为2.6%、6.6%,相对沪深300的超额收益分别为4.5%、9.0%;本周、年初至今H股生物科技指数涨跌幅分别为4.2%、41.4%,相对于恒生科技指数跑赢 - 1.6%、15.7% [4][9] - 本周A股化药、原料药、医疗服务、生物制品及医疗器械等股价明显上涨,中药及医药商业等股价涨幅相对较小;本周A股涨幅居前三生国健、海辰药业、舒泰神,跌幅居前新赣江、拱东医疗、锦好医疗;本周H股涨幅居前中国卫生集团、金威医疗、隽泰太控股,跌幅居前佳兆业健康、君圣泰医药、弘和仁爱医疗 [4][9] 脑卒中千亿市场,QHRD106研发进展顺利,有望成为大单品 脑卒中千亿市场,二次预防尤为重要 - 脑卒中是急性脑血管疾病,急性缺血性卒中约占全部脑卒中的60% - 80%;急性缺血性脑卒中二次预防极为重要,当前治疗方案应用范围窄、时间窗口短、治疗率低、复发风险高 [17][18] - 中国卒中用药市场容量已超千亿元,化学药、生物药及中药注射液三分天下;我国带病生存的卒中患者高达1300万,每年新发患者约460万人且正以每年8.7%的速度上升 [19] 已上市药物不乏大单品,优效新品有望分得市场份额 - 卒中用药已上市药物不乏恩必普、先必新等大单品,恩必普2024年等级医院端销售额58.6亿元,先必新2024年等级医院端销售额达23.8亿元 [27] - 激肽系统与缺血性脑卒中密切相关,我国针对KLK靶点上市的药物只有尤瑞克林,千红制药的QHRD106处在临床2期,是长效制剂,竞争格局良好 [29] QHRD106研发进展顺利,预计有望成为40 - 50亿大单品 - QHRD106同时起到神经保护剂和改善侧支循环作用,目前处在临床2期,预计近期接近数据读出关键时间节点 [32][33] - 预计2025年我国缺血性脑卒中用药需求人群788万人,假设QHRD106上市后相关情况,预计其在2033年达到销售峰值44.9亿元 [33] 研发进展与企业动态 创新药/改良药研发进展(获批上市/申报上市/获批临床) - 5月29日,恒瑞子公司盛迪医药的磷罗拉匹坦帕洛诺司琼、海创药业的氘恩扎鲁胺软胶囊、复星医药控股子公司奥鸿药业和嘉和生物的两款CDK4/6抑制剂、恒瑞医药的注射用瑞康曲妥珠单抗获批上市 [36][40] - 5月28日,爱尔康的Tryptyr获批用于治疗干眼症;麓鹏制药的洛布替尼片上市申请获受理;诺华的布西珠单抗获国家药监局批准用于治疗糖尿病黄斑水肿 [40] - 5月27日,荣昌生物的泰它西普第三项适应症获批上市;卫材的莱博雷生片获国家药监局批准用于治疗失眠症 [40] 仿制药及生物类似物上市、临床申报情况 - 5月27日,康缘药业的舒马普坦萘普生钠片仿制药获批 [45] 行情回顾 医药市盈率追踪 - 医药指数市盈率为34.03,较历史均值低5.20 [6] 医药子板块追踪 - 本周化药上升4.4%,优于其他子板块 [6] 个股表现 - 报告列出本周及2025年年初至今A股涨跌幅前十的个股 [6][8] 投资策略 - 看好的子行业排序为:创新药 > CXO > 中药 > 医疗器械 > 药店 > 医药商业等 [4][10] - 从成长性角度选股,建议关注千红制药、华纳药厂等;从低估值角度选股,建议关注佐力药业、东阿阿胶等;从高股息角度选股,建议关注江中药业、羚锐制药等;从左侧角度选股,建议关注诺泰生物、普洛药业等 [4][10]
医药生物行业跟踪周报:脑卒中千亿市场,千红制药创新药106有望成为50亿大单品-20250602
东吴证券· 2025-06-02 19:47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增持(维持) [1] 报告的核心观点 - 本周港股医药板块表现更强,A股创新药个股表现更为出色 [4][9] - 国内卒中用药市场前景广阔,千红制药的QHRD106研发进展顺利,预计2027年上市,销售峰值有望达40 - 50亿元 [4] - 看好的子行业排序为创新药>CXO>中药>医疗器械>药店>医药商业等 [4][10] 各目录总结 本周及年初至今各医药股收益情况 - 本周、年初至今A股医药指数涨幅分别为2.6%、6.6%,相对沪深300超额收益分别为4.5%、9.0%;H股生物科技指数涨跌幅分别为4.2%、41.4%,相对于恒生科技指数跑赢 - 1.6%、15.7% [4][9] - 本周A股化药、原料药、医疗服务、生物制品及医疗器械等股价明显上涨,中药及医药商业等股价涨幅相对较小 [4][9] - 本周A股涨幅居前三生国健、海辰药业、舒泰神,跌幅居前新赣江、拱东医疗、锦好医疗;H股涨幅居前中国卫生集团、金威医疗、隽泰太控股,跌幅居前佳兆业健康、君圣泰医药、弘和仁爱医疗 [4][9] 脑卒中千亿市场,QHRD106研发进展顺利,有望成为大单品 脑卒中千亿市场,二次预防尤为重要 - 急性缺血性卒中约占全部脑卒中的60% - 80%,其二次预防极为重要,当前治疗方案应用范围窄、时间窗口短、治疗率低、复发风险高 [17][18] - 中国卒中用药市场容量已超千亿元,患者人数不断增加,每年新发患者约460万人且以8.7%的速度上升 [19] 已上市药物不乏大单品,优效新品有望分得市场份额 - 已获批的AIS神经保护类常用药物包括必存®依达拉奉、先必新®依达拉奉右莰醇、恩必普®丁苯酞、和尼可林®胞磷胆碱,恩必普2024年等级医院端销售额58.6亿元,先必新2024年等级医院端销售额达23.8亿元 [27] - 激肽系统与缺血性脑卒中密切相关,我国针对KLK靶点上市的药物只有尤瑞克林,千红制药的QHRD106处在临床2期,是长效制剂,竞争格局良好 [29] QHRD106研发进展顺利,预计有望成为40 - 50亿大单品 - QHRD106同时起到神经保护剂和改善侧支循环作用,目前处在临床2期,预计近期接近数据读出关键时间节点 [32][33] - 预计2025年缺血性脑卒中用药需求人群788万人,假设QHRD106上市后12周为一疗程,每周一支300元,于上市次年参与医保谈判,2033年达到销售峰值44.9亿元 [33] 研发进展与企业动态 创新药/改良药研发进展(获批上市/申报上市/获批临床) - 5月29日,恒瑞子公司盛迪医药的磷罗拉匹坦帕洛诺司琼、恒瑞医药的注射用瑞康曲妥珠单抗获批上市;海创药业的氘恩扎鲁胺软胶囊上市申请获批准;复星医药控股子公司奥鸿药业和嘉和生物的两款CDK4/6抑制剂上市申请获批 [36][40] - 5月28日,爱尔康的Tryptyr获批用于治疗干眼症;麓鹏制药的洛布替尼片上市申请获受理;诺华的布西珠单抗获国家药监局批准用于治疗糖尿病黄斑水肿 [40] - 5月27日,荣昌生物的泰它西普第三项适应症、注射用泰它西普新适应症获批上市;卫材的莱博雷生片获国家药监局批准用于治疗失眠症 [40] 仿制药及生物类似物上市、临床申报情况 - 5月27日,康缘药业的舒马普坦萘普生钠片仿制药获批,用于急性治疗有或无先兆的偏头痛发作 [45] 行情回顾 医药市盈率追踪 - 医药指数市盈率为34.03,较历史均值低5.20 [6] 医药子板块追踪 - 本周化药上升4.4%,优于其他子板块 [6] 个股表现 - 本周A股涨幅居前三生国健、海辰药业、舒泰神,跌幅居前新赣江、拱东医疗、锦好医疗;H股涨幅居前中国卫生集团、金威医疗、隽泰太控股,跌幅居前佳兆业健康、君圣泰医药、弘和仁爱医疗 [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