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潜江龙虾
icon
搜索文档
清远鸡入选2025全国地理标志综合价值百强
南方农村报· 2025-10-28 10:08
报告发布与入选情况 - 北京中郡经济发展研究所与地理标志特产大全网联合发布《2025地理标志经济社会综合价值指数调研报告》并揭晓百强名单[2][3] - 2025全国地理标志经济社会综合价值百强名单中,广东省仅有5个地理标志入选,清远鸡为其中之一[3] 清远鸡排名与评分 - 清远鸡在百强榜中综合排名第56位,综合价值指数为744.16[56] - 清远鸡各维度价值指数分别为:市场价值指数640,标志价值指数903,产业价值指数952,地域价值指数845[56] 榜单头部产品概况 - 榜单前三名分别为茅台酒(贵州,综合价值指数1095.48)、景德镇瓷器(江西,综合价值指数953.80)、潜江龙虾(湖北,综合价值指数921.83)[4] - 百强榜单覆盖25个省市区,囊括茶叶类、水产品类、中药材类、畜禽品类、酒品类、粮油类等品类[11][12] 地理标志价值评估体系 - 地理标志综合价值指数从市场价值指数、标志价值指数、产业价值指数和地域价值指数四个维度进行综合评估[10][11] - 地理标志产业具有强大的比较优势和强县富民效应,是兴业、强县、富民一体发展的重要载体[7][8] 清远鸡产品特征与产业规模 - 清远鸡是广东省清远市特产、中国国家地理标志产品,有上千年养殖历史,被列入《中国家禽品种志》27个优质品种之一[14][15] - 清远鸡外形讲究一楔、二细、三麻身,口味具有皮爽、骨酥、肉鲜味美等特点[16] - 2024年末,清远全市清远鸡存栏5049万只,出栏1.53亿只,综合产值约111.96亿元,成功跨越百亿大关[18]
国庆中秋8天假期从头火到尾 武汉一口气拿下3个全国前十
长江日报· 2025-10-11 08:52
作为假期的"开篇重头戏",2025"河山添锦绣——文旅IP武汉城市大巡游",吸引近10万 市民游客现场围观,"武汉这波热闹比过年还上头"等话题接连登上热搜。 武汉光谷国际网球中心,2025武汉网球公开赛还在进行。赛场上,顶尖球员同台竞技, 观众热情高涨;赛场外,6000平方米的体育消费主题乐园——武网嘉年华,吸引不少市民游 客前来购买好物、品尝美食,体验运动的乐趣。 在距离光谷30公里外的车谷,一连3天的中国汽车飘移锦标赛(武汉站)、中国好车手 (武汉站)等相关活动,让市民近距离看赛车手飙车,吸引了超3.5万人次参与,其中近半 是来自外地的游客。 来武汉,看比赛只是开始,留下票根你会知道武汉有多"宠粉"。 刚刚过去的国庆中秋假期,武汉有多火?网友说:太顶了,有种提前过年的热闹。 假期8天,武汉登上多个全国TOP榜单,并一举拿下3个全国前十:国内热门目的地全国 前十、游客平均停留时长全国前十、文旅消费目的地城市全国前十。 霸榜的武汉也被央视连续聚焦,8天30余次登上央视《新闻联播》《新闻直播间》等节 目。 赛事文旅夜经济齐发力 "武汉这波热闹比过年还上头" 游客量旅游总收入双双增长 爆火的不只有景区,还有各大楚 ...
“数商兴农庆丰收”湖北专场暨电商资源对接活动在汉启动
搜狐财经· 2025-09-19 19:11
活动概况 - 活动于9月19日在武汉国际博览中心成功举办 由湖北省商务厅主办 湖北省电子商务行业协会和湖北省直播电商协会共同承办 [1] - 活动主题为“数商兴农庆丰收” 旨在深化数字商务与农业产业融合 畅通农产品上行渠道 以数字化赋能乡村振兴 [1] - 近300人参会 包括商务部驻武汉特派员办事处 湖北省商务厅 省农业厅 省邮政管理局等相关单位领导 各市(州)商务局 电商平台 省内涉农电商及供应链企业及新农人代表 [1] 战略倡议与合作 - 商务部驻武汉特办副特派员张楚虎及省商务厅党组成员 副厅长李晓燕出席并致辞 明确了湖北数商兴农工作要求 [2] - 湖北省电子商务行业协会 湖北省直播电商协会与淘天集团 京东以及抖音三大电商平台共同发布了《“数商兴农”助力乡村振兴湖北倡议书》 [2] - 倡议书呼吁深化产销对接 强化品牌建设 提升服务能力 构建助力乡村产业振兴的数字新生态 [2] 行业洞察与经验分享 - 主题分享环节涵盖政策引导 协会助力 平台赋能和县域实践等多个主题 [6] - 商务部中国国际电子商务中心特聘专家解读了“数商兴农”国家战略下的湖北机遇 省直播电商协会会长分享了“协会+基地+供应链+达人”的创新助农模式 [6] - 淘天集团 抖音电商 京东零售等平台负责人介绍了其助力农产品上行的实践举措和普惠政策 [6] - 谷城县作为全国农村电商领跑县分享了电商推动产业发展的经验 遥望科技 风禾星途等机构带来了关于AI驱动和新媒体赋能三农的前沿洞察 [6] 资源对接与产业激活 - 活动设置了三大对接专区:“平台采购对接区” “服务商赋能专区”和“新农人&主播交流角” [9] - 电商平台与农产品供应商 服务商与新农人 主播与货源企业之间进行了密集高效的面对面洽谈 为后续合作奠定基础 [9] - 活动标志着湖北省“数商兴农”工作进入多方协同 纵深推进的新阶段 为拓展湖北农产品数字化销路 提升品牌价值 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注入动力 [9] 后续活动安排 - 湖北省内多个县市区将围绕农产品上行策划举办系列直播带货专项活动 例如枣阳市的“数商兴农庆丰收”直播 宜城市的红薯紫薯专场直播等 [10] - 宜昌市将举办“乡村振兴推荐官·村干部直播带货”技能大赛 秭归县 夷陵区等地将举办村播大赛和美食节 [10] - 荆州市 荆门市 黄石市 随州市 恩施州 神农架及仙桃市均计划开展各类电商促消费 直播大赛和品牌展示活动 如仙桃市将集中展示潜江龙虾 随州香菇等省级区域公用品牌 [11]
潜江撬动小龙虾千亿产业链,带动就业22万人|活力中国调研行
第一财经· 2025-08-27 10:03
产业规模与品牌价值 - 小龙虾全产业链综合产值达870亿元 区域公用品牌价值527.2亿元且连续7年居行业榜首 [12] - 形成"买全国 卖全国"产业格局 去年交易量超23万吨 交易产值突破120亿元 [11] - 带动22万人就业 养殖户年收入超10万元 餐饮从业者年收入达7-12万元 [9] 技术创新与养殖突破 - 开发"四季有虾"池塘精养模式 冬季7钱以上大规格虾占比超70% 一两以上精品虾超50% 单季亩产达200斤 [4][5] - 创新"早稻+冬虾+早春虾"循环养殖模式 实现一田三收 冬虾上市量2.4万吨 产值21.9亿元 [7] - 冬季大规格虾价格达54元/斤 为夏季3倍 上半年小青龙均价18.9元/斤(涨16.7%) 中青26.5元/斤(涨8.2%) [7] 餐饮与消费市场 - 开发128种小龙虾菜品 全国餐饮门店超3000家 从业人员近2万人 [4] - 五一假期吸引游客107万人次(增21.43%) 品牌店日翻台量超2500台 日营业额最高突破260万元 [4] - 前十大规上餐饮企业在旺季实现总销售收入3亿元 [4] 产业链发展与扩张计划 - 计划新增冬虾池塘1.1万亩 稻田养殖4675亩 预计冬虾总产量突破2.6万吨 [7] - 潜网集团吸引660家经营主体入驻 拟将市场份额从7%提升至15% 年配送量从23万吨增至60万吨 [11] - 产业涵盖科研 育种 养殖 加工 物流 餐饮等完整链条 形成三产联动格局 [9]
“十四五”湖北经济总量跃上6万亿 提前一年完成经济增长总量指标
长江商报· 2025-08-21 07:51
经济增长表现 - 湖北省经济总量跃上6万亿新台阶 年均增长7.1% 其中3年增速居中部第一 [1][2] - 全省经济总量占中部地区比重从19.5%提升至20.9% 实现发展能级 速度 质效 后劲整体提升 [2] - 全员劳动生产率 全社会研发经费投入等8项指标超过预期 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等9项指标进展顺利 [1] 区域发展格局 - 武汉都市圈经济总量突破3.6万亿 占全省比重超过60% [2][3] - 襄阳 宜昌经济总量连续跨越两个千亿台阶 双双突破6千亿 居中部非省会城市前两位 [3] - 荆州 孝感 黄冈经济总量突破3千亿 十堰 荆门 黄石加速冲刺3千亿 [4] 产业集群建设 - 光电子信息产业规模跨入万亿级 [3] - "汉襄十随"汽车产业集群 宜荆荆磷化工产业集群加快成长 [3] - 茶叶 现代种业等十大农业产业链综合产值突破万亿 [6] 基础设施进展 - 沿江高铁湖北段 三峡水运新通道 引江补汉等重大工程加快推进 [1] - 郑渝高铁湖北段 荆荆高铁 保神高速建成通车 实现"市市通高铁""县县通高速" [4] - 沿江高铁汉宜段 襄荆高铁年底全线贯通 将形成武汉 襄阳 宜昌1小时高铁圈 [4] 县域经济发展 - 湖北百强县数量增加到8个 总数全国第四 占中部地区近一半 [5] - 千亿县实现零的突破 有望达到4个 [5] - 县域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达到56.7% 比"十三五"末提高3.44个百分点 [5] 区域协同合作 - 鄂湘赣三省推进汉湘桂运河 呼南高铁宜常段等重大工程协同 [7] - 九大类社保事项实现三省通办 旅游一卡通覆盖300多家景区 [7] - 深化鄂港合作 京堰协作 与京津冀 长三角 粤港澳等区域合作更加紧密 [7] 绿色发展成效 - 长江干流和丹江口库区水质稳定保持在Ⅱ类及以上 [2] - 提前完成478家化工企业"关改搬转"任务 江豚数量达到1249头 [2] - 湖北碳市场累计成交额超102亿 占全国41.5% 稳居首位 [2]
“1小时高铁圈”今年底成型,汉襄宜“金三角”含金量有多高
第一财经· 2025-08-20 15:47
高铁网络建设与区域经济一体化 - 沿江高铁汉宜段和襄荆高铁将于2024年底全线贯通 形成武汉、襄阳、宜昌"1小时高铁圈" [1] - 襄阳铁路通车里程达873公里 呼南高铁襄荆段开通在即 形成五向高铁格局(武汉/西安/郑州/重庆/荆门) [3] - 汉江襄阳段航道实现千吨级船舶通江达海 预计"十五五"中期提升至2000吨级通航能力 [3] 都市圈经济发展成效 - 武汉都市圈2024年经济总量达3.6万亿元 占长江中游城市群比重提升至29% [2] - 襄阳2024年经济总量突破6000亿元 宜昌达6191亿元 双双位居中部非省会城市前两位 [2][4] - 宜荆荆恩城市群2024年经济体量达1.38万亿元 占湖北省经济总量23% [4] 产业集群发展成果 - 武汉都市圈光电子信息产业规模跨入万亿级 1062项民生服务实现"一圈通办" [2] - "武襄十随"汽车产业集群与宜荆荆磷化工产业集群加速成长 后者年产值突破3000亿元 [2][4] - 襄阳新兴产业产值占比超40% 新能源乘用车实现零突破 跻身全国先进制造业50强 [3] 跨区域协同合作进展 - 鄂湘赣中三角集装箱航线2024年累计开行1490航次 建立科技专家资源共享机制 [2] - 襄阳与随州建成全省首个跨市域新型电力系统 实现新能源就地消纳与平衡 [4] - 湖北与湖南/江西推动光谷科创大走廊与湘江西岸/赣江两岸科创走廊联动发展 [2] 县域经济发展突破 - 湖北省百强县数量增至8个(全国第四) 千亿县实现零突破并有望达到4个 [4][5] - 县域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达56.7% 较"十三五"末提升3.44个百分点 [4][5] - 荆州/孝感/黄冈经济总量突破3000亿元 十堰/荆门/黄石加速冲刺3000亿元大关 [5] 基础设施与产业投资 - 武汉都市圈累计打通32条断头路瓶颈路 鄂州花湖机场与天河机场形成航空"双枢纽" [2] - 襄阳引进兴发保康谷城磷化工产业园(总投资200亿元)和湖北联投磷煤氟产业基地(总投资300亿元) [4] - 十大农业产业链(含江汉大米/潜江龙虾)综合产值突破万亿元 [5]
入选全国“IP+消费”典型案例 湖北潜江龙虾:嘬出来的百亿大品牌
IP消费与产业发展 - IP消费具有商品和服务消费深度融合、情绪价值高、成长性强等特点 成为拉动消费的新增长点 [1] - 商务部发布16个"IP+消费"典型案例 潜江市"小龙虾产业"入选"IP+特色产业"类别佼佼者 [1] - 通过创新餐饮美食、升级消费场景、融合文旅资源等方式持续打造消费新热点 [1] 品牌建设与价值提升 - "潜江龙虾"区域公用品牌价值达527.2亿元 同比增长24.8% 增幅为历年最高 [2] - 连续7年登顶全国小龙虾品牌榜首 [2] - 推出"潜潜""江江""龙仔""虾妹"四大吉祥物 开发全品类文创矩阵 [2] - 组织龙虾文化诗词创作、虾稻博览会、万人龙虾宴等活动强化品牌渗透 [2] 市场拓展与渠道建设 - 实施"百城万店"战略 全国开设"潜江龙虾"品牌店超4000家 [4] - 使用潜江龙虾食材和烹饪标准的餐饮店超1万家 [4] - 在上海推介会现场签约10.45亿元 鲜活虾市场签约1.2万吨 [3] - 在武汉设立中央厨房 实现1小时内配送标准化加工产品 [4] - 推出288元至1288元组合优惠"虾卡" 提供配送/自提/堂食多元消费方式 [5] 产品创新与消费体验 - 开发128种创新口味小龙虾菜品包括柠檬泡泡虾、秘制卤虾等 [4] - 建设龙虾主题景观、墙画、路灯、博物馆等IP场景化设施 [2] - 开通龙虾特色旅游公交车 推出"吃虾赏花之旅"等特色旅游线路 [7] - 在白鹭湖、后湖等地推出休闲钓虾、"共享虾稻田"等项目 [7] 产业规模与经济效益 - 小龙虾养殖面积94.7万亩 其中虾稻共作面积89.7万亩 [8] - 上半年养殖产量12.25万吨 同比增长4.6% [8] - 上半年收储加工量25.2万吨 同比增长5.9% [8] - 小龙虾供应链平台已入驻1094家企业 累计交易额161.2亿元 [8] - 综合产值突破870亿元 年交易总量80万吨 [8] - 占湖北省总产量60% 全国总产量25% [8] - 产品出口30多个国家和地区 年出口创汇3亿美元 [8] 文旅融合与消费拉动 - "五一"假期潜江火车站发送旅客52638人次 同比增长278.4% [7] - 龙虾节期间游客量创历年之最 餐饮消费额同比增长60% [7] - 全市酒店预订量同比增长125% [7] - "小龙虾主题高速服务区"入选全国交旅融合示范案例 [3]
湖北夏季“顶流”小龙虾撬动千亿产业链
证券时报· 2025-07-22 02:47
行业概况 - 2024年湖北省小龙虾养殖产量达143.7万吨,同比增长15.6%,综合产值1841亿元,同比增长9.7% [1] - 潜江市小龙虾年交易总量80万吨,占湖北总产量的60%、全国的25%,综合产值突破870亿元 [1][2] - 潜江小龙虾交易中心上半年交易额达75.27亿元,全国最大交易市场,覆盖600余城冷链物流网络 [5][6] 养殖技术突破 - 通过"虾+稻+N"立体共作模式及水温调控、种质优选技术,实现"四季有虾",解决季节性供应空白 [2][3] - 冬季采用微生物发酵饲料和矿物质补给方案,2024年一季度潜江小龙虾产量2.56万吨(同比+9%),产值27.32亿元(同比+41.21%) [3] - 技术推广后冬春虾错峰上市,2024年上半年2-4钱小青龙虾均价18.9元/斤(同比+16.7%),4-6钱中青26.5元/斤(同比+8.2%) [4] 供应链与流通创新 - 潜网集团打造标准化交易市场,48小时鲜活率提升至94%,建立价格指数体系后交易纠纷下降60% [6] - "虾谷快运"体系整合3000多辆冷链车、1200个配送网点,实现"龙虾千里一日达" [5][6] - "百城万店"工程推动全国开设4000余家品牌店,虾卡/电子卡等中高端产品覆盖一线城市 [7] 产业链延伸与加工 - 48家规上加工企业年加工能力80万吨,年产值270亿元,虾头/虾壳转化为虾粉、虾油等高附加值产品 [8][9] - 华山科技将虾壳转化为甲壳素胶囊,年产50亿粒;新柳伍食品年加工3万吨,2023年产值17.5亿元 [8] - 良品铺子联合潜江企业推出香酥龙虾尾等即食产品,建立可追溯养殖体系,拓展休闲零食场景 [9][10] 政策与品牌建设 - 湖北省2023年出台"虾十条",明确"潜江龙虾"为全省唯一区域公用品牌 [1] - 潜江计划聚焦工厂养殖、精深加工等领域,目标形成千亿龙虾产业集群 [10]
湖北潜江龙虾交易规模领跑全国 冷链物流支撑鲜活供应
证券时报网· 2025-07-10 23:03
行业政策与品牌建设 - 湖北省将"潜江龙虾"明确为全省唯一小龙虾区域公用品牌,实施"虾十条"政策推动行业发展 [1] - 在政策推动下潜江龙虾综合产值突破870亿元,占湖北总产量的60%、全国总产量的25% [1] - 全省小龙虾年交易总量达80万吨,潜江成为行业核心产区 [1] 市场渠道与销售网络 - 通过"百城万店"工程在全国开设超4000家品牌店,使用潜江标准的餐饮店超1万家 [1] - 中国小龙虾交易中心配套27个分中心,形成"一主多元"格局,高峰期日均交易量1500吨 [1] - 2025年上半年交易量17.7万吨、产值75.27亿元,全年交易规模预计创新高 [1] 供应链与物流体系 - 建成年交易额161.2亿元的供应链平台,入驻企业1094家,注册用户13.87万人 [2] - "虾谷快运"物流平台构建4-14小时送达全国的冷链网络,鲜活率提升至94% [2] - 建成全国唯一小龙虾物流大数据中心和"虾谷云仓"综合服务云仓 [2] 价格波动与养殖收益 - 5-6月价格阶段性回落属于正常周期,6-8月消费高峰价格回升 [3] - "四季有虾"技术延长供应窗口,缓解价格波动 [3] - 69.4%养殖户收益持平或上涨,亩均纯收入2659.2元(同比增长9%) [3]
潜江小龙虾交易规模领跑全国,湖北“虾十条”助推扩大朋友圈
第一财经· 2025-07-10 19:07
产业规模与交易数据 - 高峰期日均交易量达1500吨,交易规模今年有望再创新高 [1] - 全国开设潜江龙虾品牌店超4000家,"小龙虾主题高速服务区"日均接待游客2000人次 [1] - "潜江龙虾"区域公用品牌价值达527.2亿元 [1] - 2023年上半年小龙虾养殖产量12.25万吨,同比增长4.6% [1] - 上半年交易小龙虾17.7万吨,交易产值75.27亿元,预计2025年交易规模领跑全国 [1] 供应链与物流体系 - 建立小龙虾供应链平台,入链企业1094家,注册用户数13.87万人,交易金额达161.2亿元 [1] - 建成辐射全国600多个城市1200多个服务网点,形成4~14小时送达全国的冷链物流配送体系 [1] - 整箱打包小龙虾的48小时平均鲜活率提升至94% [1] 政策支持与标准化 - 湖北省出台"虾十条",明确"潜江龙虾"为湖北唯一小龙虾区域公用品牌 [1] - 潜江小龙虾养殖面积达到94.7万亩 [1] - 制定《潜江龙虾全产业链标准体系》,推动《小龙虾冷链物流服务标准》升级为国家标准 [2] 养殖模式创新 - 推行"一镇一种一企一片"种植布局和"种业公司+合作社+加工企业"合作模式,2024年虾稻订单面积达69.73万亩,较上年净增4.45万亩 [2] - "四季有虾"模式通过微生物发酵技术和肠外营养精准补给解决冬季营养供给问题 [2] - 2024年12月至2025年2月累计上市冬虾约2.4万吨,实现产值约21.9亿元 [3] 经济效益与价格趋势 - "四季有虾"模式亩平节约苗种成本1000元,亩均增收超2000元 [3] - 2024年一季度小龙虾产量2.56万吨(同比+9%),产值27.32亿元(同比+41.21%) [3] - 1~6月小青均价18.9元/斤(同比+16.7%),中青均价26.5元/斤(同比+8.2%),虾苗均价16.3元/斤(同比+31.5%) [4] - 抽样调查显示1~6月养殖亩平纯收入2659.2元,同比增长9%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