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电焊机
icon
搜索文档
佳士科技: 2025年半年度报告
证券之星· 2025-08-16 00:14
公司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6.05亿元,同比下降6.31% [4]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06亿元,同比下降20.02% [4]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322.54万元,同比下降95.82% [4] - 基本每股收益0.22元/股,同比下降21.43% [4] - 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4.7%,同比下降0.97个百分点 [4] 业务发展情况 - 主营业务为焊割设备研发生产和销售,产品涵盖电焊机、焊割配件、焊接材料和焊接机器人 [3] - 采用授权经销商销售模式,经销商网络遍布全球 [3] - 报告期内推出JET20、EVO20、EVOLVE等系列新产品,实现产品数字化升级 [12] - 工业数字化智能焊机及焊配项目累计投入1.09亿元,项目进度达98% [16] 行业发展趋势 - 焊割设备行业向智能化、数字化方向发展,激光焊接、机器人焊接等技术成为主流 [11] - "双碳"战略推动行业向低能耗、低排放转型 [11] - 新能源汽车产业爆发式增长推动激光焊接技术普及 [11] - 高端装备国产替代加速,形成欧系、日系与国产品牌三足鼎立格局 [11] 研发投入与创新 - 报告期研发投入3875.15万元,同比增长27.21% [14] - EVO20系列二期焊割产品陆续转入量产阶段,用户体验显著提升 [7] - 爱达思MyStars系列产品正式发布并启动小批量试产 [7] - 测试中心按ISO/IEC17025标准建立实验室管理体系 [8] 市场地位与竞争 - 国内焊割设备制造行业领先企业,产品系列丰富 [3] - 国际市场上主要竞争对手包括美国林肯电气、瑞典伊萨等知名企业 [9] - 国内竞争对手包括瑞凌股份、上海沪工等企业 [9] - 在通用焊机领域保持市场领先地位,积极拓展高端工业焊机市场 [12]
向成本“开刀”:山东能源万福能源 破局有“数”见真章
齐鲁晚报网· 2025-07-15 14:55
降本增效措施 - 通过改造旧电焊机提升性能并延长使用寿命20%,每年节省10万元采购费用 [2] - 通过改造闲置U型钢支架节省采购资金近10万元 [3] - 开发物资智能管理系统提升库存周转率20%,避免20卷电缆闲置浪费 [3] - 推行科学采购流程严格执行"货比三家"原则,节省大量采购成本 [4] 瓦斯治理创新 - 引进定向钻孔抽采技术并适配矿井地质条件,进行多次模拟实验 [5] - 开办"瓦斯治理夜校"培养技术人才,成立"瓦斯治理青年突击队" [6] - 严格把关设备选型,在实验室连续测试三天三夜确保可靠性 [6] - 建立跨部门联席会机制,实现地质与通防专业无缝配合 [6] 运输系统优化 - 制定50吨液压支架运输方案并进行实战演练,确保万无一失 [7] - 建立分段责任制和检修点,及时发现并修复轨道接头松动问题 [8] - 实施"分时段跑火车"调度法提升运输效率 [8] - 部署智能化监控系统实时掌握机车状态,快速应对突发故障 [8] 绿色能源利用 - 利用35℃矿井水余热资源,设计热泵系统方案并修改二十多版图纸 [9] - 解决管道接口密封问题实现系统稳定运行 [10] - 余热利用系统每日节省电费2500元,一个采暖季节省25万元 [10] 团队管理特色 - 采用"劳模创新工作室"模式激发技术革新 [2] - 通过"改造突击队"形式快速响应生产需求 [3] - 高管带头驻扎生产一线,建立24小时响应机制 [8] - 跨区域技术交流学习,吸收标杆企业经验 [5][9]
“简化机电产品进口许可管理”政策扩区首单落地洋浦
海南日报· 2025-05-03 07:02
政策落地 - "简化机电产品进口许可管理"政策扩区首单在洋浦经济开发区落地 京博(海南)新材料有限公司进口货值4.8万元的机电产品免于提交和验核进口许可证 [1] - 该业务实现简化机电产品进口许可管理与"零关税"生产设备两项政策叠加运用 企业享受税款减免1.16万元 [1] - 政策实施后企业进口有关货物不再需要申请进口许可证件 精简进口许可证件要求 压缩报关材料 提高通关效率 [1] 企业受益 - 两项政策叠加使用免去申请进口许可证的复杂流程 减免税款 加快进口通关流程 提升企业市场竞争力 [2] - 京博(海南)新材料有限公司进口的电焊机叠加享受海南自贸港进口自用生产设备"零关税"政策 免征进口环节相关税收 降低进口成本 [1] 政策实施支持 - 洋浦保税港区发展局 洋浦海关等部门强化协同 制定工作管理措施 上门开展精准服务 指导企业申报试点 跟踪保障试点落地全流程 [2] - 下一步将推进加工增值免关税等核心政策释放红利 为产业和企业发展注入动能 助力全岛封关运作 [2] - 加快推动支持开展两头在外保税维修 探索开展两头在外保税再制造等政策落地 精准对接产业需求 为企业发展赋能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