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贸易便利化
icon
搜索文档
商务部印发推广自贸试验区第六批“最佳实践案例”
商务部网站· 2025-09-15 14:28
为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实施自贸试验区提升战略的决策部署,更好发挥自贸试验区示范带 动作用,近日,商务部印发推广自贸试验区第六批"最佳实践案例",供各地因地制宜学习借鉴。 截至目前,国家层面已累计推广485项自贸试验区制度创新成果。下一步,商务部将继续发挥自贸试验 区工作部际联席会议机制牵头作用,会同各地各部门及时总结提炼并推广自贸试验区制度创新成果,引 领带动全国其他地区推进深层次改革、扩大高水平开放、推动高质量发展。 此次推广的29项案例主要涉及五方面内容。一是贸易便利化领域,包括进出口机电商品"一码通"辅助检 验新模式、跨境电商网购保税零售进口商品跨关区退货等案例。二是政府职能转变领域,包括跨部门职 业证书"一次考试、核发多证"、不动产"带封过户"处置新模式等案例。三是要素自由流动方面,包括率 先打造安全便利的自贸试验区数据跨境流动体系、高校科技成果转化新机制等案例。四是开放通道建设 方面,包括跨洲际亚蓉欧大通道国际联运新机制、长江经济带物流通道联动发展模式等案例。五是产业 高质量发展方面,包括构建休闲渔业高质量发展机制、梯度承接产业转移新模式等案例。 ...
从海上起点到空中班车,上海激活跨境物流“新动能”
央广网· 2025-09-15 11:09
手机上下单的海外商品为何能当日完成清关?中国企业处理跨境结算为何如此从容高效?这背后, 是上海持续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与贸易便利化的生动实践。12日,记者走进上海两大国际枢纽,探寻上 海货物进出口高效背后的故事。 以"联动接卸"破通关痛点 在洋山深水港码头,橙黄色的自动导引车穿梭不息,巨型桥吊有条不紊地装卸着集装箱。 作为跨境贸易的主力通道,海运展现出强劲动能。这个年吞吐量达2600万标箱的超级港口,正以惊 人的运转速度参与到全球贸易的链条中。 "今年1到8月,上海港集装箱吞吐量已突破3500万标箱,继续稳居全球第一。"洋山海关物流监控四 科副科长吴坤飞介绍,"特别是5到8月跨境电商旺季期间,洋山港区处理的跨境电商集装箱量达到12.8 万标箱,同比增长27%。" 针对传统海运通关中存在的"重复查验、转关繁琐"等痛点,上海创新推出"联动接卸"模式——将洋 山港与周边港口视为整体作业区,实现进出口货物"一次申报、一次查验、一次放行"。 现场工作人员介绍,自2021年实施该模式以来,出口集装箱每箱可节省成本400元,进口每箱节省 200元,显著降低了企业跨境物流的综合成本。 开放红利释放航空潜力 如果说洋山港是"海上 ...
2025服贸会|累计入库项目数全市第一,多项政策全国首创 北京顺义交出“两区”建设五周年答卷
北京商报· 2025-09-13 15:33
9月13日,北京市"两区"建设五周年新闻发布会顺义专场在首钢园举行。顺义区商务局局长杨蓬勃在会上介绍,五年来,顺义区紧紧围绕"两区"建设打头阵 的目标,累计推动4676个"两区"项目入库,项目数量位居全市首位。在2024年全市"两区"建设和重点园区综合考评中,顺义区均获评"A"类,展现出强劲的 发展动能和制度创新活力。 创新密度名列前茅 顺义区市场监管局局长李光明表示,五年来,顺义区聚焦外资企业准入与跨境贸易便利化,推动许可服务能级跃升。通过支持外籍人员在线身份认证、外资 企业全程网办,并提供中英文双语政务指引,顺义有效提升了外资企业设立和运营效率。设立外商投资"一站式服务"窗口和重大项目"绿色通道",为企业提 供个性化服务。截至目前,顺义区外资企业数量达2181户,较五年前增长50%。 五年来,顺义区以制度创新为核心,推动一批引领性政策落地。在北京市"两区"办及市级部门指导下,顺义区已完成200余项"两区"重点任务,探索形成16 项突破性政策和模式创新,其中8项为全国首创,创新密度居全市前列。依托天竺综合保税区功能优势,顺义在全国率先实现罕见病药品保障先行区、"保税 +消费"升级、跨境电商销售医药产品试点等 ...
海陆空无缝衔接 上海速度不断刷新 高效的跨境物流链背后 是持续推进的制度创新
解放日报· 2025-09-12 09:45
港口运营效率 - 上海港2024年1-8月集装箱吞吐量突破3500万标箱稳居全球第一 [2] - 洋山港年吞吐量达2600万标箱 5-8月跨境电商集装箱量12.8万标箱同比增长27% [2] - 联动接卸模式使出口集装箱每箱节省成本400元进口每箱节省200元 [2] 航空货运发展 - 浦东机场西区货运站日均处理货物超300吨 覆盖全国26个国际机场监管体系 [3] - 苏州前置货站项目节约运输时间12至24小时 国际中转货运量前8个月1.7万吨同比增长153% [3] - 42家国内外航司在浦东机场运营 2025年6月以来国际中转货运量连续3个月创新高 [3] 贸易规模增长 - 上海口岸2024年进出口货物总额11.07万亿元较2020年增长26.5% [3] - 十四五期间货物贸易进出口总额累计2.81万亿美元超额完成2.5万亿美元目标 [3] - 自贸试验区建设和国际贸易单一窗口等改革举措推动跨境物流效率提升 [3]
【宝鸡】陕西首个地市级国际贸易“单一窗口”服务中心挂牌
陕西日报· 2025-09-08 06:46
核心观点 - 宝鸡市成立省内首个地市级国际贸易"单一窗口"服务中心 通过八大服务体系为外贸企业提供全流程服务 降低外贸门槛并助力开拓国际市场[1] - 该中心通过政企协作模式率先落地 为陕西省其他地市提供可复制推广的合作范例[2] - 中心引入贸易数据库实现大数据分析功能 同时具备服务企业和辅助政府决策的双重价值[3] 中心设立背景 - 经陕西省商务厅批准 由宝鸡市工业发展集团有限公司和陕西国际经贸集团有限公司共同建设运营[1] - 依托陕西电子口岸有限责任公司提供技术支持 全面接入中国(陕西)国际贸易"单一窗口"系统[1] - 通过自上而下的精准对接与多轮沟通后确定合作模式[2] 服务功能体系 - 构建涵盖企业全生命周期的八大服务体系 提供报关 退税 跨境物流 跨境结算 政策咨询等全流程辅导[1] - 中心总面积约200平方米 设有综合服务大厅 展示大厅及贸易部 商务政务服务部等办公部门[3] - 引入中国(陕西)国际贸易"单一窗口"贸易数据库 通过大数据分析生成进出口贸易各类统计报告[3] 数据应用价值 - 动态监测和实时跟踪重点产业数据 为企业提供产品 客户 市场分析及风险预警服务[3] - 为政府部门分析区域产业链 制定招商策略与产业决策提供数据支撑[3] - 实现"服务企业"与"辅助决策"的双重价值[3] 战略定位与发展规划 - 致力于提升信息化 数字化 智能化服务水平 打造对接"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的综合性国际经贸服务平台[3] - 为宝鸡外向型经济提质增效 构建内外联动的开放新格局提供支撑[3] - 宝鸡成为全省首个成功实践此类合作模式的城市[2]
中美关税战局势反转,最大赢家浮出水面,特朗普想不到盟友抢走全部订单
搜狐财经· 2025-08-30 12:47
贸易数据表现 - 中澳双边贸易额达2100亿美元创历史新高 [2] - 澳大利亚对华农产品出口额203亿美元 其中21.9%销往中国 [12] - 对华牛肉出口量达27,036吨 同比暴涨105% [4] - 葡萄酒对中国出口量一年内增长1064% [4] - 南澳州对华出口额增长33%至43.9亿澳元 [2] - 铁矿砂对华出口量占总产量53% [10][13] - 油菜籽对华出口增长19% 干杂豆出口暴涨31.5% [12] 行业出口动态 - 牛肉出口商对华业务量占总业务三分之二 半年内增长40% [1] - 动力煤成为中国电厂抢购重点 [2] - 葡萄酒出口额恢复至历史高点95% [4] - 液化天然气获得更多长期合同 [2] - 大麦重新成为啤酒厂竞相采购原料 [14] - 苹果获得中国进口批准 早熟品种已挂果待收 [14] 产品竞争优势 - 澳大利亚牛肉享受零关税优势 到岸价比美国产品便宜15% [4] - 生鲜产品进入跨境电商"白名单"享受快速清关 [7] - 电子原产地证书24小时内完成审批 [7] - 牛肉产品携带耳标溯源信息 供应链高度透明 [13] - 谷饲牛排填补美国退出后的高端市场空缺 [2] 贸易便利化措施 - 中国取消所有对澳贸易反制措施和壁垒 [2] - 2023年8月取消大麦双反税 2024年3月开放葡萄酒进口 [6] - 2024年底解除龙虾和肉类进口限制 [6] - 达尔文港获得续租许可 每天超15万吨货物发往中国 [14] 市场份额变化 - 澳大利亚葡萄酒56.5%出口量流向中国大陆 [8] - 美国牛肉对华周出口量从2000吨骤降至54吨 [4] - 美国煤炭和牛肉基本退出中国市场 [2][13] - 澳大利亚商品填补美国退出后的市场空白 [15]
五年连跨三个大关 上合何以成中国外贸“新引擎”
中国新闻网· 2025-08-30 08:52
贸易规模增长 - 近五年中国与上合组织成员国贸易额连续突破3000亿、4000亿、5000亿美元关口[1] - 2024年进出口总额达3.65万亿元,是上合组织成立之初的36倍[2] - 2024年1-7月货物贸易额达2931.8亿美元,创历史同期新高[2] 物流通道建设 - 中欧班列累计发送货值超4500亿美元,途经多数上合组织成员国[2] - 中吉乌公铁联运可节省5天运输时间,成本降低近30%[2] - 喀什陆港公铁多式联运公司运输量同比增长4倍[2] 贸易商品结构 - 中国向上合国家出口汽车、机械设备、家电产品[3] - 从上合国家进口农产品、手工艺品、能源资源[3] 通关便利化措施 - 霍尔果斯铁路口岸进口货物通关时间从2-3天缩短至16小时以内[4] - 公路口岸实行7×24小时全天候通关制度[4] - 上合经贸综服平台注册商家达2.2万家,申报金额突破2500亿元[4] 电子商务发展 - 2024年上合组织成员国网络零售市场规模超3.2万亿美元,占全球比重一半以上[4] - 中国自其他成员国跨境电商进口同比增长34%[4] 区域合作机制 - 上合组织推动成员国间实施更开放的贸易政策,包括降低关税、扩大口岸开放[6] - 中国在新能源产品、基础设施等领域处于领先地位[6] - 合作模式践行平等互利、开放共享的新多边主义原则[6]
广西自贸试验区设立六周年:成开放型经济“高产田”
中国新闻网· 2025-08-30 01:30
制度创新成果 - 累计推出214项制度创新成果 [1] - 设立企业超12万家 [1] - 外贸进出口额年均增长16.1% [1] 国际经贸规则对接 - 发布数据出境负面清单 [1] - 推广原产地证书容错机制为507家企业开具免罚单 [1] - 减免税款达5.7亿元人民币 [1] 跨境合作与标准建设 - 与8个东盟国家建立标准及认证合作机制 [1] - 推出28项国家标准 [1] - 建成面向东盟的跨境征信服务平台服务企业超912万户 [1] 贸易便利化措施 - 通过桂渝跨区域协作推出新能源汽车铁海联运海事监管一体化改革 [1] - 打通新能源汽车出口最后一公里 [1] 新业态发展 - 发展保税仓储进口榴莲和出口工程车等新业态 [1] - 2024年1月至7月跨境电商交易额达150.9亿元人民币 [1] - 跨境电商交易额同比增长26.4% [1]
全国综保区发展绩效评估排名出炉 成都高新综保区位居榜首
第一财经· 2025-08-28 09:02
全国综合保税区排名 - 成都高新综合保税区在2024年度全国154个参评综合保税区中排名榜首 [1] 成都高新综保区经济表现 - 2024年全年实现进出口值5021亿元 同比增长23.4% 占四川省进出口总值的48.0% 进出口规模连续7年在全国综保区序列名列前茅 [3] - 2024年1-7月实现进出口总额3131亿元 同比增长11.7% 占四川省外贸进出口总额的52.0% 进出口规模继续保持全国综保区第一 [5] - 2024年1-7月出口1604亿元 同比增长15.2% 占全省外贸出口的44.0% [5] - 2024年1-7月进口1527亿元 同比增长8.1% 占全省外贸进口的64.0% [5] 产业发展与企业布局 - 园区集保税加工、物流、维修、研发于一体 吸引英特尔、德州仪器、戴尔、富士康、莫仕连接器等行业巨头入驻 [5] - 已构建从IC设计、晶圆制造、封装测试到配套项目的完整集成电路产业链 成为全球平板电脑及笔记本电脑的重要生产基地 [5] 制度创新与通关效率 - 通过"数智综保"系统实时分析企业报关数据 精准优化通关流程 [7] - 全国首创"同企跨片"模式实现货物凭智能电子锁跨区自由流转 通关效率提升90% [7] - 实施"一票多车"流程缓解多车排队拥堵 加快通关速度 [7] - 率先实施"集中查检"模式通过7×24小时预约机制实现"随到随检随放" [7] - "区内直转"模式实现数据跑路替代货物跑腿 [7] - 2024年协同成都海关成功解决通关时效、物流成本等核心痛点超15项 [5] 未来发展规划 - 将进一步发挥对外开放平台示范引领作用 持续推动产业转型升级 [9] - 深化制度创新 优化空间布局 增强国际竞争力和影响力 [9] - 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高水平开放高地 [9]
前7个月我省出口同比增长13.6
辽宁日报· 2025-08-19 09:13
外贸总体表现 - 前7个月货物贸易进出口总值达4376 1亿元 同比增长0 4% [1] - 出口2347 8亿元 增长13 6% 创历史同期新高 [1] - 进口2028 3亿元 [1] 区域贸易结构 - 对共建"一带一路"国家进出口2408 9亿元 占比55 1% [1] - 对RCEP贸易伙伴进出口1729 4亿元 增长14 4% [1] - 与东盟进出口698 3亿元 增长34 8% 增速居首 [1] - 对韩国进出口394 4亿元 增长16 6% [1] 贸易新动能 - 保税物流方式进出口661 5亿元 增速33 1% [2] - 民营企业进出口2262亿元 增长12% 占比51 7% [2] - 自贸试验区企业通过AEO认证后通关时间压缩近半 [2] - 海关推出63项贸易便利化举措 [2] 出口结构升级 - 机电产品出口占比50 5% [3] - 电工器材出口增长15 6% 汽车零配件增长12 5% [3] - 农产品出口188 5亿元 增长9 1% [3] - 跨境电商通关时间压缩80% 航空货运量环比增12% [3] - 中欧班列"前站式集拼"模式助力小微企业 [3] 进口结构优化 - 基本有机化学品进口增长7 9% [3] - 农产品进口微增1 3% [3] - 金属矿砂进口量降18 6% 但高附加值矿产占比提升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