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电脑刺绣机
icon
搜索文档
信胜科技闯关北交所 大客户曾“断崖式”砍单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7-15 21:43
公司IPO及业绩表现 - 公司正在闯关北交所IPO,2022年至2024年营收和净利润持续增长,营收分别为6.00亿元、7.04亿元和10.30亿元,净利润分别为5259.84万元、5886.23万元和1.20亿元 [2][3] - 公司最初计划在创业板上市,后变更为北交所,原因是"根据自身经营状况及未来发展规划需要" [3] - 公司计划募集资金4.89亿元,用于年产11000台(套)刺绣机机架建设项目等,其中9000万元将用于补充流动资金 [5] 外销市场及客户情况 - 公司外销主要客户位于巴基斯坦和印度,2024年来自巴基斯坦和印度客户的销售金额占主营收入的40.22% [3] - 2024年,巴基斯坦客户M.RAMZAN及其关联方和印度客户LIBERTY分别为公司第一大和第二大客户,合计贡献34.31%的营收 [3] - 2022年第三季度至2023年第二季度,因巴基斯坦外汇储备不足,公司来自M.RAMZAN及其关联方的订单量显著下滑,2023年下半年有所缓解 [4] - 2024年4月至5月,印度和巴基斯坦发生地缘政治冲突,但公司订单执行未受明显影响 [4] 分红及股权结构 - 2022年至2024年,公司分红金额分别为2100万元、2100万元和3150万元,合计7350万元 [5] - 公司控股股东为信胜控股,实际控制人王海江及姚晓艳夫妇直接和间接持有公司94.29%的股权,因此7350万元分红几乎全部进入其腰包 [6] - 通过员工持股平台,王海江及姚晓艳夫妇合计控制公司99.05%的股份对应的表决权 [6] 公司治理及风险 - 公司存在实际控制人控制不当的风险,实际控制人可通过表决权对公司人事任免、生产和经营决策等进行控制 [6] - 2022年,公司曾通过子公司信胜机械取得1000万元银行贷款,存在内部控制不规范的情形 [6]
电脑刺绣机生产商信胜科技闯关北交所:大客户曾“断崖式”砍单 分红逾7000万元后又拟9000万元补流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7-10 19:10
公司IPO概况 - 浙江信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正在申请北交所IPO 原计划在创业板上市后变更为北交所 变更原因是根据自身经营状况及未来发展规划需要[1][2] - 公司计划募集资金4.89亿元 用于年产11000台(套)刺绣机机架建设项目等 其中9000万元将用于补充流动资金[7][8] 财务表现 - 2022-2024年营收分别为6.00亿元 7.04亿元和10.30亿元 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分别为5259.84万元 5886.23万元和1.20亿元[2] - 2024年毛利率为23.16% 较2023年的20.35%有所提升 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为31.41%[3] - 2024年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2.86亿元 较2023年的7503.35万元大幅增长[3] - 2022-2024年研发投入占营业收入的比例分别为3.91% 3.63%和3.15%[3] 客户与市场 - 公司主要外销客户位于巴基斯坦和印度 2024年来自巴基斯坦和印度客户的销售金额占主营业务收入的40.22%[5] - 2024年第一大客户LIBERTY和第二大客户M.RAMZAN及其关联方合计贡献34.31%的营收[5] - 2022年第三季度至2023年第二季度 由于巴基斯坦外汇储备不足 来自M.RAMZAN及其关联方的订单量显著下滑[1][6] 分红与股权结构 - 2022-2024年公司分红金额分别为2100万元 2100万元和3150万元 合计7350万元[9] - 实际控制人王海江及姚晓艳夫妇直接和间接持有公司94.29%的股权 通过员工持股平台合计控制公司99.05%的表决权[9][10] - 7350万元分红基本进入实际控制人腰包[9] 募投项目 - 主要募投项目包括年产11000台(套)刺绣机机架建设项目(投资2.50亿元) 年产33万套刺绣机零部件建设项目(投资7373.87万元)等[8]
6月A股IPO受理迎小高峰 上半年超百家公司“赶考”
上海证券报· 2025-06-27 02:47
上半年IPO受理情况 - 上半年沪深北三大交易所合计新受理拟上市企业113家,其中6月新受理86家,环比增长超4倍[2] - 6月IPO受理升温动因:财报更新需求(招股书财务报表有效期6个月)和政策驱动(科创板改革释放积极信号)[2] - 三大交易所6月集中受理约18家公司上市申请[2] 各板块受理分布 - 北交所受理72家(占比63.7%),其中54家集中在6月[3][7] - 创业板受理13家,科创板12家,沪深主板各8家[3] - 科创板9家(6月),创业板11家(6月),沪深主板各6家(6月)[3] 行业与地域特征 - 制造业企业占比最高,集中在计算机/通信/电子设备、专用设备、化学原料及制品、通用设备制造业[3] - 长三角区域优势明显:浙江29家、江苏20家、广东17家[4] - 北交所申报企业覆盖高端装备制造、TMT、化工新材料、消费、生物医药等领域,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氢能、新材料等产业链企业较多[7] 上市标准选择 - 沪深主板公司集中选择第一套上市标准[4] - 科创板选择多元化:3家未盈利企业分别选择第四套标准(兆芯集成拟募41.69亿元)和第二套同股不同权标准(上海超硅拟募49.65亿元)[4][5] - 北交所71家企业选择第一套标准,仅天康制药选择第三套标准[4] 板块特色案例 - 科创板重新拥抱未盈利企业:上海超硅连续三年亏损(2022年-8.03亿元至2024年-12.99亿元),兆芯集成未盈利[5] - 主板支持大盘蓝筹:振石股份拟募39.81亿元(6月最大募资额),百菲乳业(乳制品)拟募4.97亿元[6] - 北交所高盈利企业:信胜科技2024年净利润1.20亿元(2022年5259.84万元),南方乳业、英式控股等消费企业申报[8] 政策动态 - 6月18日证监会明确重启未盈利企业适用科创板第五套标准,禾元生物成为首例7月1日上会[5] - 6月24日多部门联合发文支持消费产业链优质企业通过发行上市等方式融资[6]